最近小糖果班上新來了一個小男孩,按理來說大班的孩子適應能力應該還不錯,但這個寶寶連續哭鬧了一個禮拜,弄得整個幼兒園都「雞犬不寧」。
不少孩子都受到他的情緒感染,就連小糖果也對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學了。」
其實不少孩子都會有「分離焦慮」,尤其在他們第一次離開家上幼兒園的時候,或者像小糖果的同學換了一個新環境後。
小糖果上學記,看糖媽如何化解哭鬧排斥上學的孩子
小糖果三歲6個月的時候,我和糖果爸商量著送糖果去幼兒園。畢竟幼兒園能讓孩子更系統的學習,而且多接觸些多同齡的小朋友也是好的。
剛開始和小糖果說的時候,她並沒有感到排斥,還興致勃勃的問許多關於幼兒園的問題。
但第一次把女兒送到幼兒園後,女兒就變臉了,之前承諾的不哭不鬧都成了「泡沫」,糖果死死抓住我的衣服不放,任我怎麼勸都沒有用。
幼兒園的老師卻對此頗有經驗,她對我說寶寶都是「專門」哭給家長看的,讓我直接走了,回家之後我忍不住給老師發消息,詢問小糖果的狀況。
老師拍了照片,我一看糖果正在乖乖的玩玩具呢。
糖果回家後,我仔細詢問了她今天都幹了什麼,又問她喜不喜歡老師,有沒有交到小朋友。
我告訴她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都特別喜歡她,希望她明天繼續去幼兒園和他們玩。第二天上學的時候糖果情緒好了很多。
第二天我依然向老師詢問了小糖果在幼兒園的表現,並且告訴老師小糖果喜歡什麼,讓老師拉近和孩子的距離,鼓勵孩子儘快的適應幼兒園。
周末時,我又邀請了其他小朋友來家裡做客,培養小孩子們之間的友誼,就這樣經過了糖媽一段時間的調整,小糖果很快喜歡上幼兒園,家裡也不用天天進行拉鋸戰了。
寶寶一上幼兒園就哭,其實是專門哭給家長看,寶媽別被「套路」了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是很正常的現象,尤其是第一次上學的孩子們,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環境和熟悉的人,心裡肯定會有恐懼感,哭正是他發洩情緒的途徑之一。
寶寶在1歲以後會出現「分離焦慮」,而這種情緒會在3歲時達到頂峰,這也是為什麼幼兒園寶寶鬧的這麼「兇」。
寶寶的哭實際上是一種「道別」行為,這也是為什麼說寶寶是專門哭給父母看的,事實上他們正是用這種方法給家長告別。
不管寶寶哭鬧的有多厲害,家長都要用平和的語氣跟寶寶道別,一段時間以後寶寶自己就知道該如何正確道別了。
當然孩子哭鬧,不一定只是因為離開父母從而產生的不安感,家長一定不要稀裡糊塗的就過去,孩子這種對幼兒園的排斥感原因是會有多方面的。
我們一定要詢問孩子為什麼不愛上幼兒園,並且詢問老師孩子上學時的表現,才好對症下藥。
寶寶上幼兒園前,父母應該做到這4點
許多寶寶上幼兒園哭都是因為到了陌生環境而感到不安,那麼在送孩子上學之前可以相對的給孩子模擬出幼兒園的環境。
我們會發現一些上過早教課的孩子們就很快能適應一些陌生環境。
所以要讓孩子提前適應這種環境,可以帶他看看幼兒園的小朋友是怎麼在一起玩的,並且還要向孩子灌輸幼兒園的好處,讓他對上幼兒園產生期待感。
上幼兒園之前可以先讓家裡輪流帶孩子,這樣孩子就不會對某一個家長產生濃厚的依賴。
很多家庭都是媽媽一個人帶娃,這就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感,我們應該儘可能的輪換家庭成員帶孩子,寶寶的適應能力增強後,他們上幼兒園就不會這麼牴觸了。
孩子不愛上幼兒園也可能是他的「中心地位」受到了威脅,我們應該讓孩子學會等待。
一般孩子在家裡往往是得到最多關注的,但是到了幼兒園孩子就會發現這種「以我為主」的關係受到了威脅,孩子說一句話,往往老師不能馬上給出回應。
這種新的與家庭不同的新環境讓孩子非常不適應,從而產生厭學的想法。所以要讓孩子提前適應這種等待的感覺,讓他知道,不是所有的提問都能第一時間受到回答。
如果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那麼他即使在陌生的環境裡也不會感到不安。
孩子是需要陪伴成長的,特別是對他更加親密的爸爸媽媽,他們需要通過陪伴構建安全感,所以一定要多多陪伴孩子,讓孩子順利構建安全感。
孩子上學哭鬧並不可怕,只要父母能按照正確的方法積極引導孩子,孩子很快就能愛上上幼兒園,多花時間與孩子溝通,別讓哭束縛住家長的手腳。
你家寶貝第一次上幼兒園的時候哭了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