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類家庭,孩子上幼兒園通常不哭不鬧,家長用對方法,娃自然聽話

2020-12-24 騰訊網

孩子在入園的前期,往往會感覺到孤獨,這將會對入園的學習生活和適應不利。

執筆:王筱銘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在孩子3歲後,不少家長會提及上幼兒園的話題,畢竟父母都不希望自己娃落後他人一步,因此在這個年齡段左右就會將子女送去學校,但是會有不少小朋友在入園的前幾天屢哭不止。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案例:

小敏今年3歲,到了該入幼兒園的年齡,父母就商量著要將孩子送進幼兒園。可婆婆說什麼都不同意,她覺得娃還小,大腦發育尚未完善,不需要其他人一樣。

小敏的父母經過再次商討,還是決定將孩子送去幼兒園,他們認為,娃遲早是要去的,且不想讓女兒輸在了起跑線上。

雖然父母都已經預想到了當天可能發生的時期,可沒想到的是小敏會鬧得這麼兇,看著孩子苦苦掙扎的樣子,他們心裡很是難受。

為此,婆婆很是不高興,說小敏的父母沒有聽從自己的意見,也沒有考慮到娃的內心想法,最終,將孩子帶回家了,決定再從長計議。

其實,這個問題不少家長都會遇到,在將孩子剛送入幼兒園時,娃大多會選擇哭鬧,這也導致不少父母狠不下心。

為何孩子在剛進入幼兒園時屢哭不止?

1、 孩子捨不得離開父母

孩子突然從父母身邊,進入到幼兒園,心裡會很是不舍爸媽,只是娃表現出的程度不大相同,有的會大哭大鬧,有的會顯得比較鎮靜。

這是因為孩子從出生後,就與父母朝夕相處,這種依戀感是很深的,進入到幼兒園,就預示著要面臨分別,這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難以接受的打擊。

2、孩子無法適應新的環境

孩子在沒有進入幼兒園前,父母就承擔著教育的主角,可到了上學年齡,娃就需要入學,這就需要他們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陌生環境,不少娃在短時間內將難以接受和適應,甚至會產生巨大的排斥感,從而表現出屢哭不止的行為。

3、孩子感到緊張恐懼

相信不少幼兒園的老師會遇到剛來的小朋友哭鬧著說父母不要自己了,這是因為離開爸媽,娃感覺到了極度的緊張和恐懼。

如何讓孩子在進入幼兒園後不哭鬧?

1、 提前和孩子打好招呼

父母在準備將孩子送進幼兒園時,就應該提前告知他們,馬上就要送他們去學校了,還可以講解下去幼兒園的目的和一些注意事項,讓娃做好心理準備,以免出現恐慌感,從而淡定的入園。

2、提早帶孩子熟悉環境

家長可以在帶孩子入幼兒園前,帶著他去學校熟悉下環境,這樣就不會讓他們產生一種陌生感,這樣在正式入園後,也不會產生恐懼、陌生感,提前熟悉後,讓娃能夠感覺到親切。

3、幫助孩子驅散恐懼緊張心理

家長在提前告知孩子要去幼兒園後,他們可能會表現出不安的情緒,這時父母可以通過玩耍、講故事等方式,來驅散娃內心的恐懼緊張感。

4、多讓孩子和其他孩子玩

孩子在入園的前期,往往會感覺到孤獨,這將會對入園的學習生活和適應不利,家長平時可以多帶娃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鍛鍊他們與他人的相處能力,這樣孩子就能更快的適應入園生活,也不容易以自我為中心。

延伸閱讀:哪些家庭的孩子入園時,基本不哭鬧?

1、有愛的家庭

如果一個家庭中,父母關係融洽,且互相包容、有愛,充滿著和諧的氛圍,那麼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就會擁有充足的安全感,從而形成積極樂觀、活潑開朗、自信善良的性格。

那麼,這樣的孩子不管走到哪裡,都不會出現焦慮、擔憂的情緒,因此在進入幼兒園後,基本上不會哭鬧。

2、父母懂得分離的家庭

有些家庭的父母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與娃的分離都是暫時的,對於他們的成長是有益處的,因此家長會事先對子女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善於了解娃的心理。

這樣家庭的父母,在送孩子入園時,不會全家人一起去,這樣就容易讓孩子產生分離的悲傷感。

3、讓孩子有信任感的家庭

如果父母與孩子建立了牢固的信任感,那麼就會很相信父母所說的話語,並有強烈的依賴感,因此在送娃入園後,只要爸媽說會準時來接他們,子女就會願意相信,也不容易出現哭鬧的現象。

相關焦點

  • 幼兒園老師透露: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娃,多半是出自這3種家庭
    當然孩子的早期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對於孩子來說,幼兒園的教育至關重要,幼兒園是孩子離開家庭,初入社會的第一步,對於很多不能離開父母懷抱的孩子來說,哭成為了他們不適應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很多家長因為孩子愛哭鬧這種情況而不捨得讓孩子再去幼兒園,其實是很不對的,孩子的勇敢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也有很多孩子似乎天生比較勇敢,適應性比較強,第一天上幼兒園就可以做到不哭不鬧,甚至還能幫老師處理一些小情況。
  • 幼兒園老師的經驗:這4種家庭的孩子,上幼兒園大概率不哭不鬧
    4種家庭的孩子上幼兒園之後不會哭一、經常出去玩孩子上幼兒園之,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脫離了原來熟悉的家庭環境,來到陌生的校園中內心會有極大的恐慌和不適,在兒童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分離焦慮」,這種分離焦慮本質上是無法避免的,只能想辦法減輕或者提前適應,而一個家庭如果能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經常帶孩子出去玩,不管是旅遊也好,還是去別人家串門,或者是公園等與家庭環境不同的場所,只要讓孩子熟悉了經常去自己不認識的地方,那麼孩子自然就不會因為去幼兒園換了環境而感到害怕恐慌了。
  • 幼兒園老師總結:開學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孩子,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
    好不容易使用了之後,又馬上到了十月一放假,很多寶寶十月份開學就又回到了第一次上幼兒園的時候,又哭又鬧捨不得離開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部分孩子上幼兒園時從來都不哭不鬧,家長放心老師省心自己也少遭罪。有幼兒園老師總結,開學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孩子,大多老子這4種家庭。
  • 幼兒園老師表示:這三種家庭的孩子,通常第一天上幼兒園不會哭鬧
    怕跟孩子分離,怕孩子不在身邊受人欺負,怕孩子離開自己後不停哭。可惜,爸媽再怕也得面對,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這些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不過,幼兒園老師直言:不必擔心,只要家長做好準備工作,孩子上幼兒園時,也可能一次都不哭。小麗的媽媽楊女士,最近特別開心,她的女兒小麗去幼兒園上學,竟然一次都沒哭。
  • 幼兒園老師透露:上幼兒園第一天不哭的孩子,大都出自這3種家庭
    當這個「依戀系統」的固有方式被打破,孩子不得不與親人分離,本能就會做出大哭的反應。這種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分離焦慮」。面對「分離焦慮」,大多數孩子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才能進行正常的幼兒園生活。而那些上幼兒園第一天不哭的孩子,基本上已經適應了,所以才會表現的十分淡定。我認識的一位幼兒園老師透露,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孩子,大都來自以下3種家庭。
  • 上幼兒園像「歷劫」?那些不哭不鬧的娃,多是父母提前做了三件事
    幼兒園可分為全日制和寄宿制幼兒園,通常從三周歲開始接收幼兒。但總有些寶寶仿佛適應能力特別好,在一眾人仰馬翻之中非常淡定,不哭也不鬧,實在讓其他媽媽羨慕。孩子上幼兒園像「歷劫」,為啥有的娃就那麼乖?小吳從好幾個月之前就犯愁,寶寶從出生以後就基本沒離開過自己的視線範圍,和自己黏得不行,上幼兒園了可怎麼辦啊。
  • 送孩子上幼兒園,家長常跟老師說這幾句話,娃自然多受「關照」
    文|好孕姐家有寶寶,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父母心中難免忐忑。一是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或者到了幼兒園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二是擔心老師會不喜歡孩子,或者對照顧孩子不上心。其實,父母們多慮了,孩子總要向外邁出第一步,進入長大後的第一個社交團體,總會有一個適應階段。至於擔心老師對孩子不上心,其實送孩子上幼兒園,家長只要常跟老師說這幾句話,娃自然會多受「關照」。
  • 寶寶一上幼兒園就哭,其實是專門哭給家長看,寶媽別被「套路」了
    畢竟幼兒園能讓孩子更系統的學習,而且多接觸些多同齡的小朋友也是好的。剛開始和小糖果說的時候,她並沒有感到排斥,還興致勃勃的問許多關於幼兒園的問題。但第一次把女兒送到幼兒園後,女兒就變臉了,之前承諾的不哭不鬧都成了「泡沫」,糖果死死抓住我的衣服不放,任我怎麼勸都沒有用。
  • 「慢半拍」寶寶上幼兒園,第一天不哭第二天哭,如何適應幼兒園?
    9月1日,是幼兒園新生入學的日子,不管是老師、學生還是家長,都是一個比較混亂的日子,孩子哭成一片,老師「手忙腳亂」,家長各種不放心。「慢半拍」寶寶,上幼兒園第一天不哭,第二天哭朋友方玲的兒子從小就皮實,看起來沒心沒肺的,去年9月份的時候,送兒子去了幼兒園。本來方玲還擔心兒子天天跟在自己身邊,突然上幼兒園會哭鬧一場,沒想到第一天出奇的順利,兒子還以為是刷卡進地鐵,進了幼兒園還跟她揮手告別。
  • 幼兒園老師坦言:來自這3種家庭的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基本不哭
    但並不是所有孩子上幼兒園都哭天喊地,有些寶寶就非常的淡定,不僅不哭鬧,還會安慰父母,表示自己沒問題,爸爸媽媽可以放心回家。幼兒園老師坦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那麼其他家長又能從中學到什麼呢?這3種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上幼兒園都不哭1、家長不嬌生慣養有些家庭並不會嬌生慣養孩子,讓孩子自己解決日常的穿衣以及吃飯問題。
  • 文墨軒練字: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孩子覺得自己己經長大了不用老讓別人管著了。孩子不相信家長說的話是真的。家長要首先弄清孩子不聽話的原因,然後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不同的方法。(2)不聽話的9種類型。① 情緒化型。有的孩子「不聽話」是為了掩蓋過失。他們往往知道自己錯了,可又怕承認錯誤被家長認為是「壞孩子」,於是就通過「不聽話來掩飾過失,力圖保住「好孩子」的形象。家長應該耐心細緻地引導,使之認識到:犯了錯誤不要緊,重要的是要勇於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已經犯了錯誤為了掩蓋它再犯「不聽話」的錯誤是錯上加錯。(3)有些不聽話可以諒解。
  • 七個小妙招,讓孩子不哭不鬧去上學
    但是,很多孩子假期之後不願意再去幼兒園!為了讓孩子能夠順利返園,下面這些建議,家長們一定要好好看看!同時給孩子補充一些必要的文具,讓孩子感受到上學的幸福感,期待著開學。☞ 孩子任性時不嚇唬孩子在家任性不聽話時 ,家長一時難以解決,就用老師或者幼兒園來嚇唬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告訴你們老師」。這樣容易讓孩子對幼兒園和老師產生畏懼心理,加深對入園的抗拒,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 孩子哭鬧任性不聽話,愚蠢的家長打罵孩子,聰明的家長說這三句話
    可慧慧壓根不聽,非要鬧著穿這件棉襖。媽媽生氣地拍了拍慧慧的屁股:「你這孩子一點也不聽話!」慧慧挨打後,更是大哭大鬧。媽媽無助地看著她,不知道究竟如何是好。這個時候爸爸來了,了解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後,抱著慧慧說:「爸爸知道你不能穿這個可愛的小棉襖很難過。」
  • 幼兒園老師表示: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多半出自這3種家庭
    相信做家長的都能體會到,每到幼兒園開學的時候,總是免不了孩子哭哭啼啼,許多家長也對此司空見慣,覺得是正常現象。"不去,我不要上幼兒園!"當孩子上幼兒園時,有的家長就開始擔心焦慮起來,害怕孩子吃不好,受到欺負。
  • 孩子不聽話,老公不帶娃,兩個問題一招解決
    孩子不聽話,爸爸不帶娃。有多少家庭為了這兩大痛點,每天鬧得雞飛狗跳?你有沒想過,用一種輕鬆愉快的辦法,就能破解這讓你抓狂的困局?不信嗎?有兩個男人可以說服你。於是,年糕就會非常配合地去刷牙;年糕害怕吹風機的聲音而不願意吹頭髮,糕爸就會跟他玩數數遊戲,從一數到二十,到二十保證就停,中文不夠就再來一遍英文,久而久之他對吹風機的聲音就不再畏懼了。糕爸的辦法得到了科恩博士的肯定,這就是用遊戲把衝突轉化成了聯結。科恩博士說,遊戲育兒的本質就是建立緊密的聯結,一旦父母和孩子建立了這個聯結,孩子就會自然地願意合作。
  • 孩子剛入園,家長不用送禮多說這三句話,老師自然懂孩子多受關注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孩子上幼兒園,是幼小的生命第一次真正離開家人的呵護和家庭的保護。焦慮的家長,無處釋放自己的疑惑和擔心。每天依依不捨的和孩子分別後,看著孩子哭,自己也跟著哭。回到單位上班後,也是茶不思飯不想。整天腦海裡就是孩子呼喚自己的樣子,「媽媽,我要媽媽!」的聲音不停迴響。孩子在幼兒園吃得好嗎?孩子在幼兒園有被欺負嗎?
  •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孩子不聽話能打嗎?能打,但要講方法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孩子不聽話能打嗎?我是一位雙胞胎男孩媽媽,這個疑問將從這2個方面來分析。1、孩子不聽話怎麼教,有什麼處罰手段?2、打了孩子,會給孩子留下陰影嗎?01孩子不聽話時的處罰手段我是一位3歲雙胞胎男孩媽媽。上幼兒園前,是我和我媽帶2個孩子。
  • 好奇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家長常問3個問題,能知其中端倪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幼兒園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強,若家長們想通過孩子了解孩子的幼兒園生活,如果問不對,可能會大失所望。比如問孩子「今天學了什麼呀?」,孩子只會回一句:沒學什麼。
  • 【搶置頂——轉載】孩子入園不哭不鬧,這6件事媽媽一定早知道
    後臺也有很多朋友詢問如何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情緒,我結合自己以及身邊媽媽的經驗,和大家分享幾條——「我允許你哭,允許你鬧,但幼兒園必須上」小孩子很聰明,比如希希,心裡清楚當自己哭得渾身發抖,媽媽會放棄送她去幼兒園。而當她確認這招有效,便變本加厲的用這招來制服媽媽。
  • 一哭二鬧三逃跑?送娃入園,可別這種姿勢說「再見」
    求求你不要把我放幼兒園!」「我會乖乖聽話,再也不調皮了,我們回家好不好?」「我討厭幼兒園,我就是不想去!」「媽媽你陪我一起在這裡,我害怕……」無論是新生還是老生,開學入園都是一個檻。孩子一哭二鬧三逃跑,很多時候是因為家長不懂得怎麼說「再見」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