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入園,家長不用送禮多說這三句話,老師自然懂孩子多受關注

2020-12-19 幼兒園全攻略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孩子上幼兒園,是幼小的生命第一次真正離開家人的呵護和家庭的保護。

家裡大人說不擔心不焦慮都是假的,因此每年秋季幼兒園開學,在校門口除了孩子的驚天地泣鬼神的哭聲外,最令人注意的就是偷偷摸摸躲藏著的新生家長了。

新生入園,孩子剛開始不適應,家長更不適應。有入園焦慮症的不光是孩子,更是咱們的父母。見過不少家長的焦慮甚至比孩子還嚴重得多!

一直放不開手,始終放不下心。

可以理解,也能體會。但孩子始終要學著自己走路慢慢長大,上幼兒園就是孩子成長的重要一步。

其實一般情況下,適應好點的孩子一兩周就能基本適應幼兒園,適應稍差的孩子最多一個月。需要一學期適應的孩子,必定家長的原因佔很大部分。

焦慮的家長,無處釋放自己的疑惑和擔心。每天依依不捨的和孩子分別後,看著孩子哭,自己也跟著哭。回到單位上班後,也是茶不思飯不想。

整天腦海裡就是孩子呼喚自己的樣子,「媽媽,我要媽媽!」的聲音不停迴響。

孩子在幼兒園吃得好嗎?孩子在幼兒園有被欺負嗎?孩子在幼兒園睡午覺了嗎?

家長不光自己心裡想,同樣的話還會私信發給了班上的老師,可遲遲總是得不到回復。

老師是正在在忙嗎?老師還是故意不理?

秋季小班開學是真忙!老師真沒空回家長。

有些多疑的新生家長就會冒出奇怪的想法了,為了孩子我是不是該給老師表示表示?送禮還是送紅包?聽說隔壁的鄰居孩子很調皮,讀幼兒園時家長就送了禮的,老師態度就很好。我要不要送呢?

秋季一開學,過不了幾天就是教師節,還沒焦慮完孩子入園適應情況,家長就開始焦慮教師節給老師送啥禮了。

家長真心想送禮感謝師恩嗎?並不是,絕大多數只是希望通過送禮,以求自己的孩子多受到老師照顧和關心。送禮之風的興起,不僅是師德的敗壞,也是家長立場的不堅定。

收禮的老師很傻,因為為了眼前的利益斷送自己的前程,留給家長把柄,今後根本無法再正常開展教學和家園溝通工作。

其次家長也很傻,你以為大家都送了,不送孩子就被冷落。那你知道別人送的多少呢?你想要的究竟是公平,還是區別於別人的優待?

在幼兒園根本就沒有優待,如果真有優待也無需家長送禮,只要孩子聽話家長理解老師就可以了。

像送禮這樣的行為,有可能不僅得不到班上老師的關注,更可能讓老師感到害怕和排斥。尤其是為人正派,作風優良的老師,你送禮是不是想害她呢?

其實家長想讓幼兒園班上老師的多留意多關注自己孩子,根本用不上送禮平時跟老師交流溝通時,多說這三句話,老師自然能懂,想不重視孩子都難。

第一句:老師麻煩你了,孩子有勞你費心了。

願意當幼師,堅持這崗位的人,真的是出於愛孩子喜歡孩子的初衷和執念。工資差、壓力大、地位低,幼兒園老師們不需要太多的回報,有時候只要是孩子的一句暖心的話,或家長一個認可的微笑就足夠了。

有人認為幼兒園老師很輕鬆,上班工作就是帶帶孩子玩,假期還多周末加寒暑假。殊不知,帶娃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之一了。我相信所有孩子媽媽都能有這個感受,可再想想看,你帶的是一個,幼兒園老師帶的是一群啊。

說「帶娃」還是口頭話,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實則是保育教育孩子。保教結合,保育教育不分家。一部分要照顧孩子生活起居培養行為習慣,一部分還要教孩子社會交往能力提升。累嗎?肯定的。

但老師再累,能聽到家長一句:「老師麻煩你了,孩子有勞你費心了!」

哪怕再累也都值了啊!幼兒園老師要的就是這麼簡單,不就是家長的認可和理解嗎!

第二句:老師我家孩子不聽話,你多多教育他!交給你我就放心了。

中國的教師最尷尬的處境就是,班上的學生,家長自己捨不得管,還不讓學校的老師管。

最後學生成績下降,品行變壞,家長還要怪罪於老師?老師可是背大鍋了。

在幼兒園也一樣,孩子不光是可愛乖巧,一樣有調皮搗蛋,甚至是熊孩子。作為老師應該要去引導和幫助孩子,這是為了孩子好。可總有些家長,不相信幼兒園老師,不信任幼兒園老師,不讓老師管,哪怕自己孩子傷害到了別的孩子。

自己的孩子吃不得虧,別人家的孩子憑什麼就要被你家孩子欺負呢?可幼兒園班主任要站在孩子角度,去思考問題,去解決問題。孩子犯的錯,都是有原因的,找到問題原因比指責怪罪有用得多。

幼兒園老師不怕班上有調皮的孩子,就怕調皮的孩子後面有個溺愛無底線遷就的家長。正所謂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是一樣的!

你家孩子的確不讓人省心,別想讓金錢和物質去討好老師,把孩子放心交給老師管教比啥都管用。一句「老師我家孩子不聽話,你多多教育他!交給你我就放心了」。

承認自己孩子的問題,是孩子改變的第一步。家長信任老師,認可老師的專業和能力,孩子就能得到及時的引導和幫助。

相反如果家長一味地質疑老師,甚至抵制老師,那受苦和遭罪的最終只會是自己孩子。

第三句:老師班上有啥需要我幫忙的,你就說!

當家委會的家長,有人說是為了討好老師。其實願意為班上服務的家長,真的值得點讚!

家委會成員幹著費力不討好的事兒,轉發消息,收集班費,排練節目,說別人是為了討好老師的人你咋自己不試試呢?換句話說,家長為班集體出了力,孩子多受老師一點關注,怎麼了?人之常情啊。

如果不是班上的家委會成員,還是一樣為班集體的家長和幼兒服務,你又要說什麼呢?簡直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幼兒園活動豐富,總難免不了一些家長參加幫忙。

像匯報演出、運動會志願者,春遊安排與聯繫等等。這個時候積極主動報名服務大家的寶爸寶媽,還有爺爺奶奶外婆外公們,你們就是班上「最美家長」。學期末的獎狀,也非你們莫屬,你們值得你們應該!

說話是門技術,也是門學問。但說話的前提是彼此尊重,給人春風,待人和風。

幼兒園老師和家長的共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基於此出發點,家長就該充分信任老師,送禮就不必了,多讚美多認同老師就是給她們最好的禮物。

今日話題:你有給老師說過這三句話嗎?你覺得送禮給老師有用嗎?歡迎評論下方留言分享討論或吐槽。

原創不易,歡迎分享關注;不忘初心,感謝點讚評論。

我是略略,一名小小幼師,致力於幫助更多的寶媽們!

相關焦點

  • 孩子入園時,家長無需送禮多說這3句話,孩子自然多受老師關注
    上幼兒園是孩子步入集體的第一步,也是孩子離開家的「初體驗」,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獨自去面對一個全新的陌生世界。這個時候,家長們肯定會非常擔心孩子,害怕孩子在幼兒園會過得不好,甚至會產生給老師送禮,讓老師對孩子特別對待,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 想要孩子受到重視?家長多說這3句話,老師會格外「關照」他
    所以,家長平時要多和老師溝通,向老師詢問孩子的學習狀況,也積極地告訴老師你了解到的孩子的狀態。這樣就能讓老師多了解你家孩子的狀況,平時對你家孩子多一些關注。 有的家長為了老師能夠關照自己的孩子,給老師「送禮」。其實「送禮」是一種被嚴重杜絕的行為,一名負責任的老師往往不喜歡這樣的家長,那麼老師喜歡什麼樣的家長呢?家長見到老師多說這3句話,孩子更容易得到關照。
  • 送孩子上幼兒園,家長常跟老師說這幾句話,娃自然多受「關照」
    一是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或者到了幼兒園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二是擔心老師會不喜歡孩子,或者對照顧孩子不上心。其實,父母們多慮了,孩子總要向外邁出第一步,進入長大後的第一個社交團體,總會有一個適應階段。至於擔心老師對孩子不上心,其實送孩子上幼兒園,家長只要常跟老師說這幾句話,娃自然會多受「關照」。
  • 老師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你懂這句話的真正意思嗎?
    生活中我們會經常有老師會對家長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有多少人真正懂了呢?聽話聽音,鑼鼓聽聲,簡單的一句話有時候並非是那麼多簡單的,其中之意很多人未必真懂。當家長向老師詢問自家孩子情況的時候,老師說出這句話,就是只是實話實說,孩子確實很聰明,但是聰明勁沒有用到該用的地方,在學習上面不夠認真,如果再認真一些,學習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畢竟學習上不管是聰明還是不聰明,還是踏實認真一點學習上會更有效果,老師只是把孩子的客觀實際情況如實的反饋給了家長。
  • 一年級的孩子害怕上學,家長找到老師,說了3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有家長向我諮詢,孩子上學回來總說不想去上學,問了原因就說是害怕老師,也害怕同學,早上還哭了。家長一下就慌了,認為孩子可能在學校受了委屈。想去找老師說說,可又不知道該怎麼說?
  • 家長經常跟幼兒園老師說這幾句話,很有用處,老師自然會多關照
    剛出生的孩子因為沒有能力照顧自己,所以家長成為了他們唯一可以依靠的人,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他們會一個人在幼兒園生活,獨自到別的城市追尋自己的夢想,這個時候家長也要慢慢放開他們的手。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也非常重要,當孩子到了年紀之後,家長都會將他們送過去,突然離開父母之後,孩子能否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也是家長們最為關注的問題。
  • 老師說孩子聰明只是不用功時,家長就要注意了,真正的意思是這樣
    散會果然被老師留下了,外甥老師對家長相當客氣,說到我那不爭氣的外甥時用詞非常委婉,先也是表揚了一通,才稍微批評了幾句,整體概括就是「孩子很聰明,只是不用功」。我回家轉達給表姐時,表姐不以為然說那沒啥問題,男孩子都這樣。聽得我目瞪口呆,說你不會真以為老師是在誇你兒子聰明吧?表姐驚訝,不然呢?我扶額,當老師說孩子聰明只是不用功時,家長就要注意了,真正的意思其實是這樣。
  • 孩子上幼兒園,到底要不要給老師送禮?許多家長犯難
    前言當下,小孩上學有三難,作業多得不得了,周末忙得不得了,老師送禮停不了。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父母們就擔心孩子在學校被照顧不周,就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師更多的照顧。於是找關係,請客吃飯,給老師送些禮品。這逐漸成了一種社會風氣。這個禮到底要不要送呢?
  • 幼兒園老師:「討人嫌」的家長,不僅老師不喜歡,孩子也會被疏遠
    當孩子到了3歲的時候,他的人生便開始了新的徵程,因為他要背上書包,邁入校園,接觸一個全新的圈子。 而對家長來說,有擔心也是正常的,所以在孩子剛入園的時刻,老師與家長會保持著積極的溝通,爭取讓孩子能夠快速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 老師不會說的幼兒園「潛規則」,家長了解後,娃入園會更吃香
    為啥我家娃不被老師待見?小玲的兒子3歲多剛入園不久,生活中是個淘氣包,經常在家裡搗蛋,入園後也不知道約束,因此,小玲經常收到其他家長發的告狀信息,有些家長甚至在接娃時攔住她,讓她好好管教孩子。聽到這小玲意識到,自己平時或許太縱容兒子了,其他家長告狀她不重視,也不問孩子緣由,現在出現這個局面,就是教育失當造成的,小玲現在非常後悔。幼兒園雖然結構簡單,但算得上是個微小型社會,當中有「潛規則」並不奇怪,如果家長不了解,孩子入園後生活會非常困難。
  • 孩子哭哭啼啼不願上幼兒園怎麼辦?減少孩子入園焦慮,琳媽有秘籍
    把孩子交給老師,下午來接孩子放學回家的時候,孩子依舊是哭著的,剛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呆了幾天,結果孩子卻突然病了,孩子可能是因為到了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上了火,孩子上火父母自然也就跟著著急了起來。現在的生活都好了起來,家長們對孩子也變得更加溺愛了,孩子在家裡基本什麼都不用操心,而且家長們不論孩子提出什麼要求都會去滿足他們,所以會讓孩子們不能變得獨立,和孩子們不知道如何相處。
  • 禮物≠送禮,這才是對老師的愛
    希望老師多「關照」自家孩子】在「送禮大軍」中,以幼兒園和小學家長為主。海口家長符先生說,他的兒子在上小學三年級,因此,他格外注重和老師搞好關係,「孩子還小,對老師的依賴性很強,老師多關照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 老師不會明說,但是家長也要知道
    幼兒園說白了也算是一個小社會,就像熊孩子人人都會討厭,好孩子大家都會喜歡一樣,一些表現不好的孩子自然不會受到老師的待見,因此在幼兒園裡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一些潛規則,雖然老師不會明說,但是家長也要知道這幾類孩子在幼兒園更受歡迎。幼兒園裡的「潛規則」,老師不說家長也要知道!
  • 為什麼很多家長都給老師送禮,該不該給老師送禮?家長說法不一
    孩子上學了,老師教孩子學習知識,這是老師的職責。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作為家長首先要教育孩子尊敬老師,教育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而不是要考慮給老師送禮的問題。現在大部分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唯恐自家孩子落在別的孩子後面,又害怕老師不盡心。
  • 【家長分享】王子軒入園經驗分享
    抱起他的那一刻,孩子便急切地告訴我,這一天他在幼兒園的經歷,他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一起分享,還吃了香蕉……。離開時還主動向老師們揮手說「再見」,這讓我感到特別欣慰。有了第一天的經歷,第二天一早知道還要去幼兒園,孩子很不情願,但出門時還是和奶奶揮手說再見。上車時孩子知道去幼兒園的決定是改變不了了便開始控制不住嚎啕大哭,邊哭邊說要和媽媽一起去,他要找媽媽……。
  • 【搶置頂——轉載】孩子入園不哭不鬧,這6件事媽媽一定早知道
    希希比喆同學小兩個多月,8月底的生日,上幼兒園後註定是班裡最小的一個,朋友擔心女兒各方面發育都不如其他小朋友,決定晚半年入園。3月,希希插班進入一所私立幼兒園。可這幾天把朋友愁壞了,感覺孩子入園後性情大變,反應很強烈。
  • 問: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嗎?家長說沒有,孩子說有的!
    ,自己講了後,孩子說老師不是這樣說的,哪怕最後結果是一樣,解題思路不一樣也不行,還有就是自己心裡明白,但是不知道該怎麼用孩子能聽得懂的方式來說,教師這個職業,如果每個人都可以的話,那還本科四年幹啥,還有實習什麼的,老師說自己難,家長真的好難,除了上自己的班,又做一個自己又不懂兼職,我監督了我大侄子三年,真的,自己被氣得有心臟病的感覺,感覺還破壞了感情[捂臉]
  • 家長送孩子去幼兒園需要每天跟老師聊兩句嗎?怎麼跟老師聊呢?
    我把和老師溝通的時間大致分為三個部分:一.簡單交流時間之所以說是和老師簡單交流的時間,是因為早上送孩子入園的時候,老師通常都比較忙。老師要跟每一個入園的孩子說「早上好」,以這樣的方式來打招呼互動,還要給家長發接送卡,所以,不建議家長佔用老師過多的時間去交流自己孩子的情況,這個時間段家長只可以說重點。比如:當孩子在家出現輕微感冒咳嗽或者磕碰,需要老師特別留意孩子狀況的時候,家長在送孩子入園的時候,可以簡單跟老師說明一下情況。
  • 入園前如何做孩子的心理建設?
    妞妞媽媽看到網上的不少剛入園的小朋友的視頻,很多孩子都哭的稀裡譁啦,在幼兒園哭著找媽媽,不好好吃飯,也不肯去玩,非常擔心妞妞是不是也會這樣。那麼,在兒童即將入園之時,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支持孩子,做好哪些心理建設,幫助孩子渡過入園的適應期呢?     要想幫助孩子渡過入園適應期,我們首先要了解一個心理學概念——安全感。
  • 孩子哭鬧任性不聽話,愚蠢的家長打罵孩子,聰明的家長說這三句話
    可慧慧壓根不聽,非要鬧著穿這件棉襖。媽媽生氣地拍了拍慧慧的屁股:「你這孩子一點也不聽話!」慧慧挨打後,更是大哭大鬧。媽媽無助地看著她,不知道究竟如何是好。這個時候爸爸來了,了解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後,抱著慧慧說:「爸爸知道你不能穿這個可愛的小棉襖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