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州文學】王凱平 隨筆 濃濃綿綿師生情

2021-02-28 絳州文學創作


濃濃綿綿師生情

       在鎮子東街上,腰間繫著白色圍裙的烙餅鋪女師傅喊住了我:「吉老師到處找你哩。他讓我給你捎個話兒,要你給他打個電話。」

        「好的。」我問:「你和吉老師也熟悉嗎?」

        「我姐是吉老師的學生。吉老師也認識我。」

        「噢……好的,我回家就給吉老師打電話。」

       我用來打電話的手機,通常外出是不帶在身上的。幾天前我與吉老師加了微信,並把自己的幾篇詩、文、小說發給他看,還希望他看後能談談讀後感。就好比學生交作業給老師,並盼望老師用紅筆批改作業。想一想,還真是這樣。

       回到家裡,我撥通了吉老師的電話,聽到了我熟悉的溫和親切的聲音:「凱平呀……我昨兒個晚上,給你打電話來著,你沒接,咋子回事呢?今兒個我到你們村裡去了,也沒見到你。聽說你去鎮上了。我又到了鎮街上,棋攤上也看了,還沒遇到你。我就讓打餅子的那妮子給你捎個話兒……你發給我的幾篇詩文,我都看了。寫得好著哩。文筆和內容都不錯。你進步很快啊,向你祝賀!你是知道的,我過去教學時只教過物理和數學,沒教過語文。咱是有自知之明的。一瓶子不滿半瓶子騰翻。咱語文不行。我要向你學習哩。家裡的網出毛病了,不能用。我上網看文章,要出門到別人家蹭網。眼睛也不好,不光是花了還老是疼痛,不能長時間看手機。凱平呀,我給你說啥子事兒呢,那不是有《絳州文學》嗎?我是想看看那紙刊的。我自己掏錢買幾本也行。咱是想老有所樂,學習學習……」

       我的心「怦怦」地跳著,一直激動地耐心聽老師嘮話。聽到這裡,我急忙說:「老師我送你兩本《絳州文學》,是贈送的,不用你掏錢買的……」

       因我先後領到的兩本《絳州文學》,已轉到村民手裡去了,目前不在我手頭了,第二天早上,我給縣作協惠老師打電話。

       「惠老師好!咱們的《絳州文學》,不是已經出了兩期會刊了嗎?給會員分發後,現在還有多餘剩下來的嗎?」

        「有呀。」惠老師回答。

         「每期再送我兩本吧。一些熟人想看看。」

        「好的。多送你幾本都行。我聯繫小楊來取,讓小楊給你帶回去。」

        禮物,十二分順利地敲定了。我即將實施的一個行動,有了充足的含金量。

        吉老師是我在我村學校念初中時的物理老師。回首想想算算,那是上世紀70年代末期,四十多年前的事了。我記憶中,那時的吉老師,瘦高個子,白淨臉面,一臉喜相,說話斯斯文文的,人總是笑呵呵的。別人笑時眼睛往往眯住了,但吉老師從來不會笑而眼眯眯。因為他的雙眼又大又黑,且炯炯有神。因為吉老師一臉喜相,不好學習而好事的同學便私下給老師取了一個綽號……咳,說這些幹啥!給老師取綽號的那位同學,一準他現在想起這事都自覺臉紅羞愧。整天文文雅雅樂樂呵呵的吉老師,似乎沒有脾氣,其實是有一點的。記得有一次,一整節課時間吉老師課沒講,只做了一件事:他讓一位不守紀律愛搗蛋的男生,雙手託起自己的又高又沉的杌子,在教室裡轉了好多圈兒,把這個男生都轉傻了。轉的這男生從此而後上課時,總是規規矩矩乖乖的了。還記得有一次,全縣期中考試,我物理考了個100滿分,於是我便難免有些飄飄然了。上課後,吉老師就笑呵呵慢悠悠地批評:「咱班有的學生,考試完畢,萬事大吉。自以為考得不賴,尾巴都翹上天了。請問,你什麼知識都學精學透了嗎?要謙虛好學啊……」那時,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吉老師在課堂上給同學們讀小說時的情景。吉老師雖教物理,但有時也跨課,來點小說朗讀,活躍活躍課堂上的學習氣氛。記得有一次,吉老師給同學們讀一篇小說,那認真投入的表情,那抑揚頓挫的語氣聲音,讓人聯想到三味書屋裡邊的老先生,儼然不弱於廣播電臺裡的小說聯播員。那次吉老師朗讀的小說是:魯迅先生的《風波》。有一年冬天,在每日天冷的清晨,當同學們來到學校時,總能看到在校園西側操場邊上,吉老師跟著一位年邁村民學打太極拳的身影。吉老師,不管是教學,還是做事,都是十分認真而專注的,有始有終,持之以恆。有一次我病了。少年時期我時常犯麻疹:高燒,頭部面部和全身皮膚起好多塊紅色丘疹,痛癢難忍。這次也夠戧。老師發現我沒有到校,就派學生來查看究竟。當兩位女生(其中一位居然是我心目中少年保爾·柯察金的初戀女友冬妮雅型的那位)來到我家時,我正痛癢難熬,倒躺在土炕上的被褥卷上,頭昏腦漲,眼神無光,呻吟不斷……這場面要多丟人有多丟人。下午,學校放學後,吉老師就同另兩位老師來家看我……    

        後來我從村校的初中畢業,去鎮上讀高中。此後,我就再也聽不到吉老師給我們講課了,再也聽不到老師給我們讀小說了。這幾十年來,我與吉老師雖然碰面不多,但仍然偶有交往。二十多年前,當我把自己發表在報上的「處女作」,興衝衝地送給吉老師看時,他高興得像個小孩子,樂呵呵地說:「看看,我一直咋子給你說來著?只要你勤寫多投,不斷努力,堅持下去,就有成功的希望。這不,稿子就真的登出來了嘛……」十幾年前,我到吉老師家所在的那個偏遠小村子去做代課老師。當時,老師已從教學崗位上退休回家。他承包了村裡的好多溝地,當起了幹農活的老農民。我初到這小村子學校時,老師曾急匆匆來校,與我晤面一次,只是寒暄了幾句,也沒多談。他每日都要下溝去,忙碌得難見人影。

       總想和老師聚在一起,暢敘一番。腦子裡時常浮現出老師和藹可親的音容笑貌,還有幾十年前我村的學校,校園裡的一房一舍,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那吊在一棵高樹枝上的打上下課鈴的大銅鐘,那鳥雀歡叫、蛐蛐亂跳、樹影婆娑、綠草如茵的小樹林,那個曾經在荒草叢中結了一顆大西瓜的角落……歲月如梭,光陰似水。幾十年時間,不知不覺,轉瞬飛逝。這許許多多的畫面、印象、情結、願望,在我腦中,在我心中,是一日比一日地,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越來越濃厚,越來越迫切了。

       現在,吉老師已過古稀之年,不再下溝幹農活了。他身體依然康健,和老伴住在他們那個偏遠的小村子裡,在清新的空氣中,享受著他的退休時光。他有時也來鎮上,或者趕集,或者看望在鎮上開著兒科診所的他的女兒和女婿。

        等我從縣城收到《絳州文學》紙刊後,我要把書刊親自送給他──數十年來,我一直念念難忘,可敬可愛的,我的永遠的老師!

(王凱平,6月16日寫,29日整抄畢)

       

      【作者簡介】王凱平,六 0 後,新絳縣陽王鎮人。高中畢業。上過函授大學。當過代課教師。曾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聘為特約聽評員。熱愛讀書寫作,在省、市級報刊和多個新媒體平臺發表散文、小說多篇。直面生活,思考人生。文學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詩歌編輯:張兵生 李小龍 李宏霞

散文編輯:湯娟慧 李林泉 

小說編輯:史博英   楊麥浪

本期編輯:李福雲

2020年7月12日

投稿電話:13835865568(微信同號)

相關焦點

  • [側記] 「您是陽光和雨露」——我校學生DIY賀卡 書寫濃濃師生情
    分別了數月的農大師生終於在美麗的農大校園團聚,共同迎來第36個教師節。2020年本是不平凡的一年,受疫情影響,學生無法按時返回校園,為了保證教學計劃的有序進行,老師們積極改變教學與管理策略,在線上時刻關心著學生的學業與生活情況,以不變的初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忠誠地履行著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
  • 展現華人藝術風採,小提琴演奏家王凱平赴俄演出
    王凱平作為此次音樂會的特邀藝術家,將為觀眾獻上蕭士塔高維奇等經典曲目。王凱平個人簡介:外文名: Domenico Veron  。著名小提琴、中提琴演奏家。        2012年,王凱平創建Europe- Red Shadow古典音樂家組合,匯集來自英國、愛沙尼亞、瑞士、烏克蘭、西班牙、義大利、阿根廷等國頂尖青年音樂家,以推廣和鼓勵當代優秀音樂作品和作曲家為主旨,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一場「Red Shadow」古典音樂熱潮。
  • 廣遠情深深 發小意濃濃
    點擊藍色字體關注《上海情愫》廣遠情深深 發小意濃濃
  • 一展濃濃師生情!GoGoKid小學員用英語為北美外教錄製應援視頻
    大洋兩岸暖心互動 詮釋濃濃師生情據GoGoKid此次活動負責人介紹,在疫情爆發之初,平臺陸續收到了許多GoGoKid北美外教老師的關心與鼓勵,這也讓身處中國的GoGoKid團隊和學員家庭倍感溫暖。而近期,許多學員、家長同樣在通過平臺了解北美外教老師們的情況。
  • 鼓樂發燒天碟,超越日本鬼太鼓的《絳州大鼓》
    演出:山西絳州鼓樂藝術團錄音:馮偉國Leo Fung鼓,是中國最原始的傳統樂器,鑼鼓是中國最流行的民族民間音樂,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中華文化。絳州大鼓泛指新絳縣流行的鑼鼓樂、吹打樂,因新絳縣昔稱絳州得名,又以擂大鼓稱雄,號稱絳州大鼓。絳州大鼓,鼓時聲聞百裡,地動山搖,澎湃激昂,震懾心弦。
  • 山西絳州鼓樂:敲出中國人的精氣神
    前不久,在第十六屆香港鼓樂節「活力鼓令24式擂臺賽」上,山西省運城市絳州鼓樂藝術團職教中心鼓樂隊演奏的經典曲目《牛鬥虎》奪得第一名。演出結束後,一對香港夫婦激動地說:「我們一定要到山西新絳(新絳縣古稱絳州)看一看,是什麼樣的文化孕育了這樣一支一流的鼓樂團隊。」
  • 綿綿白駒情
    綿綿白駒情——評陳貽林長篇小說《白駒鎮》上海|陳慧谷 一本小說,如果讀了第一遍,在陳老的數百萬字的作品中,有記錄江蘇籍在各個領域的傑出代表、國之棟梁的報告文學集,有以真實故事為背景描述信守承諾、一輩子照顧犧牲戰友家人的志願軍戰士的長篇小說,有詩歌、散文、文學評論、電影、電視劇文學劇本。
  • 絳州鼓樂將在2018年戲曲春晚講「故事」
    絳州鼓樂節目錄製現場。1月中旬,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攝製人員,冒著凜冽的寒風,為絳州鼓樂2018年春節戲曲晚會拍攝外景,一組組鏡頭,一曲曲曲調,再現了《秦王點兵》《廈坡上滾核桃》《楊門女將》《老鼠娶親》等鼓樂精彩畫面。絳州鼓樂通過擊鼓心、打鼓幫、頂鼓腔、磕鼓環、搓鼓槌、磨鼓釘等即興表演,給人們講述一個個動人的「故事」。1月22日,他們到中央電視臺演播室錄製,在2018年戲曲春晚中將與全國觀眾見面。
  • 香港青少年在山西新絳觀摩學習千年「絳州鼓樂」
    新華社太原7月28日電(記者王飛航)「這次來山西學習絳州鼓樂很有收穫,回到香港以後我要分享給朋友們,繼續傳承下去。」來自香港保良局陳守仁小學的李殷僑說。7月24日至27日,2019年度內地與港澳文化和旅遊交流重點項目——「晉港青少年山西絳州鼓樂研習交流活動」在山西省新絳縣舉行,來自香港的百餘名青少年在「中國鼓樂藝術之鄉」尋根探鼓、以鼓交友、傳承文化。在4天的交流學習中,山西絳州鼓樂藝術團的老師們為孩子們傳授鼓樂技巧,並帶領他們深入鄉村民間觀看民間表演,走訪民間藝人,探究原汁原味的民間鼓樂。
  • 李彩樺:眼波向我無端豔心火因君特地燃,運河濟寧攝影文學隨筆
    業餘時間經常閱讀學習攝影文學題材的散文,時評,隨筆,詩歌,發掘一點文學同行的創作端倪,拉文學創作踩攝影圈的不良風氣和現象,值得借鑑的是寫作手法很好,自然樸實的文風很厚重, 「逗包袱」般地把人帶入或詩和遠方的氛圍中,情濃鬱、繼而達到了文章的主旨,啟示或啟迪人們追夢,妙思聯翩的生活是可實現的夢想。
  • 絳州鼓樂音樂劇《老鼠娶親》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9月22日,中央音樂學院等音樂界專家學者及相關人士20餘人,在北京雄安新區舉行了絳州鼓樂原創音樂劇《老鼠娶親》研討會。 絳州鼓樂是廣泛流傳於山西新絳一帶的傳統民間藝術。近年來,在以王秦安,郝世勳等一批藝術家的努力下,絳州鼓樂在秉承傳統的路徑下創作出以《秦王點兵》等為代表的優秀曲目,並數次獲得國內外大獎。絳州鼓樂也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 濃濃感恩情 弘揚真善美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提升幼兒思想素質,讓幼兒懂得感恩身邊的一切,培養孩子們「真、善、美」之心,在感恩節來臨之際,11月26日,鳩江區清水街道竹秀社區聯合共建單位蕪湖市啟明星幼兒園開展「濃濃感恩情 弘揚真善美」主題活動。
  • 運河濟寧攝影隨筆 《魔刀俠情》蔡少芬:薄妝桃臉,滿面縱橫花靨
    讓粉絲越陷越深,智慧女人是金氣質女人是鑽聰明女人是寶藏…… 蔡少芬 1973年9月17日出生於香港,曾被譽為「千禧年代無線五大當家花旦之一」, 1991年,蔡少芬參加香港小姐競選獲得季軍, 1993年主演古裝劇《魔刀俠情
  • 國內首創絳州鼓樂音樂劇《老鼠娶親》在北京進行專家研討
    2018年9月22日下午,國內首臺絳州鼓樂原創音樂劇《老鼠娶親》出品方山西崇道源文化傳媒公司,邀請中央音樂學院等在京音樂界相關專家學者及文化傳媒市場中介方面企業老總20餘人,假固安大劇院進行專家研討,力求使該劇盡善盡美,雅俗共賞。絳州鼓樂是廣泛流傳於山西新絳一帶的傳統民間藝術。
  • 【文學天地】農場生活隨筆
    原創 活力商都 活力商都 來自專輯文學天地農場生活隨筆作者:剌彥林朗誦:樊 麗一覺醒來,天空陰鬱。每日不用鬧鐘,四點半準時醒來。身上依然睏乏、酸痛,頭昏昏沉沉,眼睛酸酸澀澀。
  • 環谷緣,師生情!
    9月10日清晨,我校師生齊聚操場隆重舉行以「環谷緣,師生情」為主題的升旗儀式。 巴彥鑫、楚駿鵬、李洲齊三名同學以音樂快閃的形式守候在操場入口處,表演吉他彈唱《梔子花開》。歌聲優美動聽,改編後的歌詞也表達出了對老師的愛和祝福。
  • 濃濃七八十年代味道:鳳飛飛《楓葉情》現場版,真好聽!
    濃濃七八十年代味道:鳳飛飛《楓葉情》現場版,真好聽! 原標題:濃濃七八十年代味道:鳳飛飛《楓葉情》現場版,真好聽!
  • 巧手做香包,濃濃端午情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屹立 通訊員 李莉 王靜 劉明月 李莉芹為了使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有更深的了解,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6月16日,鄭州市金水區新柳路小學開展了一場「巧手做香包,濃濃端午情」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 情霏霏,雨綿綿
    而我最喜歡的是綿綿細雨,可以打著漂亮的花雨傘在雨中漫步,聽雨水的歡歌,賞雨中的風景,憶如詩的往事,品多彩的人生。我曾一度以為,北方的雨應該是豪放粗獷的,正如凜冽的北風。只是當我居住在寧夏近一年之久,才發現除了冬天的雪,這裡每個季節的雨,都如同河南老家的春雨,淅淅瀝瀝,纏纏綿綿,細細如絲,醉人心扉。 這樣的綿綿細雨,讓人不由得想起江南。
  • 中國·韓城第三屆鑼鼓大賽快報:山西省運城市絳州鼓樂藝術團表演...
    參賽隊伍:山西省運城市絳州鼓樂藝術團參賽節目:《老鼠娶親》推薦單位: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文化局簡介:絳州鼓樂《老鼠娶親》由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文化局選送。絳州鼓樂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花敲幹打著稱,充分利用鼓的各個部位以及鼓槌、鼓架的最佳聲音進行演奏,演奏起來宏厚博大,氣勢磅礴恢宏,聲韻鏗鏘,粗獷豪放而有力度。被譽為「二十一世紀音樂的靈魂是打擊樂,東方的打擊樂在中國,中國的打擊樂在山西,山西的打擊樂在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