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考」通識科又玩「政治題」:考試材料極為偏頗 考生普遍...

2020-12-23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今年的香港中學文憑試(DSE)通識科考試被香港輿論批評為又玩「政治題」,內容涉及「新聞自由與國家安全」以及所謂「內地民企受打壓」等極富爭議的話題。

考試題目爭議不小

香港中學文憑試被稱為「香港高考」,是每年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考評局)主辦的公開考試之一;基礎科目24個,包括4個核心科目及20個選修科目,其中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和通識教育為核心科目。據香港《星島日報》28日報導,27日結束的通識科考試是第一門核心科目,卷一的必答題第三題涉及「今日香港」單元,提供資料為「公眾對香港新聞自由的意見調查結果」。有香港記者發現,該資料引用的調查正是公信力全無的「記協」持續多年、抹黑香港新聞自由的「新聞自由指數」2013年至2018年的調查,進行調查的機構則是反對派鍾庭耀當年主導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以該調查2018年的數據為例,報告聲稱2018年香港新聞自由是「自2013年來最低」,並強調英國《金融時報》編輯馬凱被拒入境、鼓吹「港獨」的「香港民族黨」被取締等案例。

不少考生試後都表示感到困惑。考生楊同學直言,擔心舉例時不知評卷員的政治立場如何,可能會影響評分。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稱,社會普遍提到新聞自由主要涉及主流媒體,但到底所謂的「公民記者」算不算?而傳統媒體和「公民記者」自媒體的職業操守不同,這些是否需要給予充分自由?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湯修齊稱,調查暗示新聞自由的自我審查增加,有很大爭議,擔心答題誤導學生產生偏頗立場。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直言,通識科有很多問題,不應成為DSE的必修科目。

「黃師」嚴重誤導學生

據了解,通識題由審題委員會擬定,審題委員會隸屬考評局,成員大多是大學教授、經驗教師或學科專家。據港媒過去的報導稱,考評會委員雖然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委任,但在具體試題上無法幹預。據香港「01」網早在2017年的報導稱,就有學者認為通識科考試引導學生「只找對自己立場有利的案例」,而無法真正做到該學科表面提倡的「見多識廣」「不同角度」看待世界。將惡毒言論「黑警死全家」作為社交媒體頭像的「黃師」賴得鍾,曾在港島民生書院做通識科教師,他也是考評局通識教育科目委員會及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前主席。賴得鍾28日針對有關新聞自由的必答題稱,「在去年的政治風暴下,考評局仍會設這所謂政治題,值得肯定」。至於通識科試卷二有關內地民企的題目無視事實,稱民企被視作「二等企業公民」,賴得鍾則藉機聲稱,「中國國企取代民企的問題,是否該從『國進民退』作為思考起點?」

事實上,香港的通識科教育一直存在「黃師」嚴重誤導學生的問題。有學生家長近期投訴稱,港島民生書院一份中四通識科資料涉及「今日香港」和「生活素質」單元,其中一份資料是一幅有關2017年特首選舉的漫畫,諷刺當時作為特首候選人的林鄭月娥。漫畫出自一個名叫「溫水劇場」的網媒,該網媒專門發布抹黑特區政府甚至中央的言論和漫畫,更有不少內容低俗、青少年不宜的不雅內容。題目要求學生解釋及舉例說明「如何導致特首施政容易脫離民意」。不少家長表示,這份材料有明顯的政治誤導。立法會議員葛佩帆表示,從種種被揭露的通識「毒教材」可以看出,政治入侵校園頗深,而早前立法會已成立專門工作小組,針對從幼稚園到中學的教材送審,無奈又被阻礙送審進程。

教材無人監管

出現這樣的通識科材料,也表明通識科教材無人監管。據香港《大公報》28日報導,2013年,「教協」理事方景樂製作了所謂的「佔中通識教材」,趁機鼓吹違法「佔中」。去年,「教協」又製作一系列「逃犯條例修訂爭議教材」,表面上羅列「正反意見」,但一份共36頁的教材,有13頁描述「反修例」或質疑聲音,5頁寫下官員回應,只有3頁刊載支持意見。教材所提供的補充練習內容更是一面倒支持「反修例」,企圖煽動學生參與政治事件。一些出版社過去也有不少通識科參考教材含有不當的政治傾向,例如《雅集新高中通識教育系列(第四版)─今日香港》的模擬試卷中,單純引述違法「佔中」發起人聲稱「佔中是彰顯社會公義的方式」。《新視野通識教育(綜合四版)─今日香港》的課文更公然抹黑警方稱,「本港人權不斷受限制,其中警方執法的方式備受爭議」。

《大公報》28日發表社評稱,對考生來說,最大的挑戰未必是疫情,而是考題嚴重政治化。通識科考試這道題目沒有提及非法「佔中」,沒有提及旺角暴亂,更沒有提及「修例風波」衍生的黑暴,但「意在不言中」。文章說,通識科可能初衷是好的,但在香港的特殊教育環境下,其政治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被認為是年輕人走向激進的源頭之一。數學大師丘成桐早就警告「通識科令人通通不識」,前特首董建華更是痛心疾首地指出「通識科失敗」。這次的通識科考題再次提醒市民及特區政府,通識科嚴重政治化的問題已到了不能不正視的時候。

相關焦點

  • 香港通識教材漏洞容易讓別有用心者傳播及滲透偏頗資訊
    (來源:大公網)海外網8月21日電近日,香港暴徒打著「反修例」的幌子持續作亂,港澳辦表示對暴力衝擊行動中有年輕面孔感到非常痛心。據香港《文匯報》8月21日報導,香港通識科推行10年,一直持續掀起爭議。該科與社會事件緊密聯繫,落實時卻存漏洞,容易讓別有用心者傳播及滲透偏頗資訊,令部分學生受到「毒害」,其中教學相關材料便是一大問題所在。
  • 跨專業考生教師資格考試《知識與能力》科目備考之材料分析題
    在這裡我們就針對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筆試科目中<材料分析題>的備考做簡要的說明。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筆試科目材料分析題有兩個小題,每個小題一般情況下又有兩個小問。
  • 聽說,江蘇新高考選擇性考試科目時間縮短了?
    新高考到底怎麼考,全省考生和家長都極為關注。近日,有消息稱,為了讓考生們更好的適應新高考,包括江蘇在內的第三批實施新高考改革的八個省份,將在明年一月份舉行一次適應性考試聯考,這無疑讓考生和家長更加感受到了新高考腳步的臨近。
  • 2021考研政治,政治大題全押中,考生:提前半小時交卷,至少70分
    2021年考研,第一門是考研政治已經結束了,今年的考研政治可是非常的講政治,考完的同學們都激動得昂首挺胸了。因為考前背過肖秀榮的同學都高興的相互炫耀,肖秀榮四套卷作為考研考生政治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直以來在考生中都有很強的知名度。
  • 2020高考山東疫情作文。考生:不難寫。老師:難寫新
    高考第一天,高考第一場——語文學科的考試備受考生和大家的關注。關注語文考試,其實人們最為關注的應當是作文。 正如人們預料的一樣,山東高考作文題果然與疫情有關,是一篇以防疫抗疫材料為主題的自命題作文。
  • 2018安徽高考文綜試卷難度如何 合肥考生:出題新、比去年要難
    6月8日上午11點半,2018年安徽高考文/理綜考試結束。從部分考生反映的情況看,今年考題「新」意十足,比如高考政治考了一些不常考的知識點,歷史一道關於「魯濱遜漂流記」的題目,不少考生都表示沒見過。》》》相關閱讀:2018年安徽高考英語作文題出爐 給外國朋友寫一封信6月8日上午11點多,有少量考生已提前交捲走出考場。
  • 政治考試答題技巧有哪些?我為什麼推薦這5種方法?
    政治考試是不少高考考生比較頭疼的考試之一,因為政治考試既需要記憶的學習法,也需要理解式學習法,也就是說既要有文科生的記憶能力,也需要具備理科生的理解能力。但是政治考試有一定的答題技巧,摸索出其中的規律之後,還是比較容易的。
  • 《DSE考生手冊》2021版公布,考試縮短一周
    近日,香港考評局發布《文憑試考生手冊》,指出2021年將繼續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為縮短考期,將部分選修科分別安排於同一日的上下午進行。 4門核心科目由通識科於4月26日率先進行,其後依次為英文科、中文科及數學必修部分,最後一日是5月3日,意即連同周六日假期,考生要在8日內完成4科考試。
  • 2011年安徽高考文綜試題考評
    圖表、漫畫等新穎的形式在材料中會繼續呈現。與前兩年相比,試題難度不會有太大起伏,仍然注重考查教材重點主幹知識,試題將以中等難度題和基礎題為主。  2011年我省高考的文科綜合在"試卷結構與題型"上沒有變化。政治學科"考核目標與要求"與去年相同,但在考試範圍上做了一些調整。
  • 2021考研政治試題難度如何?考生取得70分難度大嗎?
    12月26日上午,考研政治科目考試圓夢落幕,從目前公布的考研政治真題來看,今年考研政治命題繼續保持穩定,內容仍舊緊扣近期以來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並沒有出現偏難怪的情況,提問方法也比較清晰,對於多數考生來講,總體難度不大,尤其是材料分析題部分,均在多數考生的預料之中,從大家考試結束之後的反饋情況來看,多數考生發揮比較穩定。
  • 高考數學:鋼琴題和金字塔題難住了多少考生?小題比大題難
    第一天高考落下帷幕,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高考推遲了一個月,但高考依然是順利進行了。在上午的語文考試之中,作文題目說真的,所提供的話題真的是越來越難寫了,要是沒有點歷史知識儲備或者古詩詞閱讀能力,或許有的省份考生連作文題目都讀不太懂。
  • 2021高考首場考試結束! 新題型難倒無數考生, 你能得多少分?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既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也是高考命題的基本原則。所以本次試題命制堅持「三貼近」,即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生活,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原則,緊緊圍繞當下的熱點現象和話題創設情境、設置問題,凸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和生活氣息,注重學以致用。
  • 剛剛,2020湖北高考作文題出爐!今日暴雨紅色預警,荊門這些地區考生...
    又是一年高考日啦~~ 熱騰騰的作文題出爐啦! 去年湖北高考作文題是 寫一篇「熱愛勞動,從我做起」演講稿 今年的作文題你們能押中嗎?
  • 考生談考研首日:疫情入政治題,英語有難度
    楚天都市報12月26日訊(記者向一帆)12月26日至27日,2021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舉行。26日上午,記者來到武漢市湖北大學考點,實地探訪考研情況。「我感覺今年政治考題不難,民法典、抗美援朝和抗疫等元素都有考到。」
  • 2021年廣東隨遷子女高考考生報名材料(辦理+審核)
    隨遷子女考生在高考報名前應提前辦理《廣東省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高考報名資格審核表》(簡稱《隨遷子女資格審核表》)。  辦理流程如下:  1.考生提交材料。初核主要包括考生所填信息是否真實準確,是否符合我省隨遷子女報考條件。經初核,符合報考條件的,根據各市縣制定的隨遷子女高考報名具體工作流程,報相關職能部門審核。不符合我省報名條件的隨遷子女,所在中學應及早做好解釋和學生分流工作,引導學生儘早回戶籍所在地參加高考報名。尤其是藝術類、體育類、中職類等特殊類型考生,因考試時間較早,一旦錯過當地高考報名將無法安排考試。
  • 新高考適應性考試真的要來了,長沙中學:心裡將更有底
    在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中,「1」為物理或歷史,滿分為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總成績;「2」則是考生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個科目中任選2科,每科滿分同樣為100分,不過是以賦分成績計入總成績。據了解,此次適應性考試的成績,將安全按照新高考方案進行計分。
  • 2021新高考適應性考試,江蘇加入#八省聯考#!
    適應性考試的閱卷將和高考一樣,全省統一改卷,此外,還要模擬高考進行適應性錄取工作,即考生也要像高考一樣模擬填報志願,模擬錄取。 因此,這次考試不僅對新高考改革省份考生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對未實施新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而已,也是必須要關注的。這就是新高考的一次預演。但是,是否適應性考試怎麼考,新高考也將這樣考,還沒有定論。
  • 2021是新高考關鍵年,高考複雜多變,考生提早做好準備!
    二、2021高考越來越難。高考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政策的改革必將引起高考試卷命題趨勢、考察方向、考察範圍的變動。然而令人擔心的是,早前官方在新高考改革文件中已明確,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試大綱!沒有高考考試大綱意味著什麼?
  • 全省32萬多名考生今日高考 作文題請考生談談「人生」
    今天開始的4天裡,全省32.57萬考生將在全省70餘個考區、300餘個考點的1.1萬餘個考場參加考試。這將是考生們人生中的一場重要考試,既為十二載寒窗苦讀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也為自己的未來贏得一張出彩的門票。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兵分多路,蹲點杭州學軍中學和杭州第十四中學,現場直擊高考首場語文考試。
  • 高考最後一場,英語考試即將開始,家長別忘了提醒考生這幾點
    隨著上午文理綜合考試的結束,高考學子們終於迎來了最後一場大考:英語考試。如果說語數是考生們最有底氣的科目,那麼英語是大部分考生偏科比較嚴重的學科。尤其是對於很多理科生而言,英語也是高考拉開分數的關鍵科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