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而無畏,何談虔誠
作者:努倫丁延光
朗讀:努倫丁延光
2020年6月17日
偉大的真主在高潔的《古蘭經》中向全人類恩賜了一把獲得兩世尊貴的密鑰:這是在今世中獲得成功的捷徑!這是在後世中走向樂園的坦途!這是衡量信士是否虔誠的試金石!
偉大的安拉說:「在真主看來,你們中最尊貴者,是你們中最敬畏者。真主確是全知的,確是徹知的。」(49:13)
「敬畏」是時刻敬順和畏懼養育眾生的真主並把自己定性為萬千世界中的一粒塵埃;「敬畏」是對偉大安拉的法度能做到令行禁止;「敬畏」深藏在內心之中而彰顯在行為之上;「敬畏」體現在表裡如一和明暗統一的舉動之中;敬畏者所過留香,敬畏者化人化己!「敬」和「畏」對於真信士來說恰如身體與靈魂一般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畏而不敬大能者本不算信士,不必多言;而我們信士之中卻存在著許多敬而不畏的行為令人擔憂,因為這樣的行為越多越會讓我們逐漸成為安拉在《古蘭經》中怒斥的偽信士,而使我們自己用一些自以為是的虔誠斷送我們今世中的善功!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直言不諱地探討這個話題,從而相互提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在這裡,首先想與大家分享我在國外留學工作時遇到的兩件事情:有一天,我前去當地最著名的一座清真寺禮主麻拜,為了獲得穆聖(願主福安之)教導的「聚禮日第一個到清真寺的人就會獲得如同奉獻了一匹駱駝一樣的回賜」,我早早就來到了清真寺,遺憾的是,我並沒有如願以償的得到這份恩典,善行中永遠會有搶先一步者,大殿門外早已有很多的人在等候,打聽之後得知:人們是在等伊瑪目的到來,我奇怪的問:「你們的伊瑪目不住在清真寺裡嗎?」由於我是中國人,大家對我特別熱情和客氣,他們告訴我:「他們的伊瑪目是一位計程車司機,禮拜時間一到,他就準時來領拜」,我覺得特別好奇,等這位伊瑪目以風馳電掣的速度將計程車停在了院內,然後穿上領拜的長袍來到我們中間時,他第一眼就看到了我這個中國人,帶著對中國人特有的那種喜歡和我握手之後,許多人和伊瑪目一起乾脆在大殿的門口處席地而坐的攀談起來,我問他:「在中國的伊瑪目都會接受教眾的『海底椰』(現金贈予)而能有一些不錯的生活來源,你們這裡難道沒人給您這樣的『海底椰』嗎?」,他微笑著並如吟詩一般地說:「中國真好!中國穆斯林的信仰真虔誠,因為穆聖(願主福安之)教導我們說:『天上的天使,陸地的生物,甚至水中的魚類,都替學者祈禱,學者優越於修士,猶如圓月較繁星光明一般。』所以應該幫助學者,而我身強力壯,學識淺薄,只是一位背誦了《古蘭經》文的領拜者(後來我才知道,這位伊瑪目是一位通背了《古蘭經》的哈菲茲並在世界誦經大賽中獲得過名次),我們這裡也有人給我『海底椰』,但是我從來不敢接受,我怕拿到應該屬於窮人的哪一份錢財而在後世中被安拉質問」,話音剛落,喚禮詞響起,我們也起身開始了主麻聚禮,可是這位伊瑪目的演講、呼圖白和之後領拜中哽咽的優美誦讀聲,讓我感受到了一位開計程車的真正學者的謙遜和對安拉無限的敬畏!
還有一次,我有幸受邀探望一名當地著名的富豪,他可以算得上富可敵國,他的超市遍布全國,他的車行獨家代理著世界上最奢侈的豪車品牌,全國幾乎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他開發的房產中,那個國家一半的生活品包裝上有他的品牌,見他之前,我想像著他辦公室的奢靡和他的衣食住行可能會讓我大開眼界,可是當我進入他的辦公室的時候印入眼帘的卻是一副巨大的用阿拉伯語和英語書寫的書法:「今天你為安拉做了什麼?」,之後與他的交流更讓我懂得了一位真正信士的「敬畏」根本不會因為他在今世中所擁有的權利和財富的增加而有所減弱,他的言語之中流露的只是對自己所擁有財富的畏懼,他不斷地說:「我最害怕的就是這些財富成為我在後世中進入樂園的累贅」,他建立的養老院不計其數,他的助學基金遍地開花,也許正是這樣的「敬畏」才讓他在今世中獲得了如此的成功,也祈求安拉在後世中賜予他相同的恩典!
是啊!安拉是至仁至慈的,是至恕和至赦的,但是我們不能將安拉的寬容作為我們放縱和失去對安拉畏懼的理由,我們應該時刻不忘安拉賞罰嚴明、全知和徹知的偉大屬性,我們在期待安拉仁慈的同時,更要畏懼來自於安拉的懲罰!
反觀我們的周圍,我們中有許多人用敬而無畏的信仰斷送著自己的善功,由於今世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功而忘乎所以者大有人在,我們常常恭敬的把《古蘭經》高高擺放在家中最顯眼的地方,只想展示自己對安拉的恭敬,而家庭之中卻充滿著許多脫離經訓的行為:兒女對年邁父母的呵斥甚至毆打謾罵、父母對兒女的放縱、丈夫對妻子的大打出手、妻子對丈夫的不忠、父母為了順應今世而對兒女離經叛教行為的默許等等,我們好像從來沒有擔心過懲罰會隨時到來,大難會因此臨頭!敬而無畏,何談虔誠?
我們中也有些人,依仗著手中擁有的權利而驕傲自大的敬而不畏,他們裝出一副博學多才的模樣,語言中流露著對造物主的承認,而一顆不大的心胸被那不值一提的權利塞的滿滿當當,哪有位置對造物主的畏懼留有餘地,他們用輕蔑的眼神對待下屬,他們用傲慢的舉止對待弱者,他們只希望人們對他百般獻媚,萬般仰賴,最好能頂禮膜拜,他們談論信仰之時誇誇其談,但是生活之中為所欲為,用權利侮辱他人的人格變成了家常便飯,用權利故弄玄虛的玩弄弱勢群體成為了他們的喜好,好像權利在他們那裡將永垂不朽,生命在他們的身體上將永世長存一般,敬而無畏,何談虔誠?
我們中也有人,在安拉的特恩之下,保管著來自於真主託付管理的錢財,但是富裕之後他們卻忘乎所以的洋洋自得,他們一身信士的打扮,開著豪車在道路中間與相向而來的朋友搖下車窗攀談人生,哪管前後車輛是否正常,後車之中是否有緊急的病人需要前往醫院,他們從來沒有畏懼過安拉的懲罰,他們覺得今天的成功完全是自己的能力所致,他們不相信也許弱者的一句怨言而讓真主的憤怒降臨自身,甚至自己的後輩,他們從來不會因為自己所擁有的財富和居住的豪宅而有過擔憂和畏懼,敬而無畏,何談虔誠?
所以,我們應該指望安拉的饒恕與寬恩,但萬萬不可只敬而無畏,我們應該確信安拉至仁至慈的屬性,但同時也要有時刻擔憂來自於安拉懲罰的畏懼之心,因為偉大的安拉說:「難道你不知道嗎?真主有天地的國權,他要懲罰誰,就懲罰誰;要赦宥誰,就赦宥誰。真主對於萬事是全能的。」(《古蘭經》5:40),在這一點上,我常用這樣的認識提醒自己:「也許自身的一次令人生厭和失去公德的行為會換來自己和後輩無盡的災難;也許放棄了一次對別人易如反掌的幫助,換走的是後輩的一生中數不盡的幸福;也許一次對他人給予的容易,換回的是自己和後輩今後兩世的吉慶」,也許這樣的認識並不完全符合經訓的教導,但是,最起碼能警醒我們懷有一顆敬畏之心!
最後,讓我還是用一則讓人反思的國外軼事結束今天這篇不成熟的探討文字:話說有一群人經常到同一座清真寺,跟隨同一個教長,去做同一種懺悔,教長張開雙手高聲祈禱:「主啊!祈求您,讓我們遠離罪惡」,人們高聲誦念「阿米乃」(求主接納);「主啊!祈求您,讓我們從賭博、高利貸、淫穢事物和妄自尊大的傷害上獲得您的護佑吧!」,人們高聲誦念「阿米乃」;「主啊!祈求您,讓我們成為表裡如一和言行一致的信士吧!」,人們高聲誦念「阿米乃」;突然間,教長憤怒的喊道:「全都給我出去,你們每次站在祈禱的行列裡都一口一個『阿米乃』,出了清真寺的大門都把這些祈禱忘的乾乾淨淨,你們連我都糊弄不了,怎可欺騙安拉?」這便是缺乏敬畏之後的信仰,值得我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