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煩惱三千,一舍解千愁。
古語云:「河沙裹流,非沉澱不能清澈;人生禍患,非取捨不能避之。」
水之所以清澈,並非不含雜質,而是因懂得沉澱;人生的禍端,並非不能避免,而是要懂得取捨。
人生因懂得沉澱而更加精彩,生活因懂得取捨而更加美好。【微信公號:國學生活】
沉澱是一種人生境界
《昭德新編》中講道:「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
水面平靜時,倒影會極其清晰,心靈平靜時,會擁明辨是非,看破一切的智慧。
人生在世,唯有靜下心來,沉澱自我,才能讓心歸零,重新出發。
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在書法上面極具天賦,但因急於求成,導致書法水平很難有新的突破。
一日,他看到了東漢書法家張芝的作品,不禁感慨,自己的作品與之相比真是相差甚遠。
於是,他細心觀察張芝的創作過程,發現每當張芝練字時仿佛進入另一個世界。
此時的他著整個人與外界隔離,十分安靜又從容不迫,與自己的急躁形成鮮明對比。
這種境界讓他佩服不已,此後,王羲之開始學習張芝的練習境界,戒掉自己急躁的毛病,開始靜下心來,沉澱自己,潛心修煉書法。
日復一日的靜心練習,使得他的書法有了質的飛躍。
最終王羲之成為一代著名書法家,被後人稱之為「書聖」。
《誡子書》中有云:「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的最高境界便是修心,修心的前提便是靜下心來,沉澱自己。
當一個人開始沉澱下來,調整自我,才能更好地突破人生困境。
取捨是一種人生智慧
孟子云:「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人生自古兩難全,想要有所得到,必先有所舍取。
在古時候,一個守財奴外出,帶著一大袋金子過河,途中遭遇風浪,船搖晃不已。
眼看船就要掀翻,船夫勸大家趕緊將身上的東西扔掉。
眾人急忙將所有家當扔進河中,唯有守財奴緊緊抱著金子死死不放。
此時,一個風浪打來,守財奴與金子一同掉入水中,沉了下去。
守財奴的結果讓人嘆息,若是他將金子捨棄,很有可能會存活下來,可是因貪心不足,最終丟掉了性命。
古人曾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在人生這場旅途上,每個人都會面臨諸多選擇,若是都想收入囊中,往往會一無所獲。
只有懂得取捨,才能得到更多。
舍,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凡至善之人都能舍,凡大智之人都敢舍。
▽
正所謂:「人生煩惱三千,一舍解千愁。」
沉澱便是舍取,舍取則是為了更好的沉澱。
人這一生,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沉澱自己,也要用盡一生來學習取捨。
沉澱後的心,才會更加明亮通透;取捨後的人生,才會更具有意義!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微信公號:國學生活】
*作者:國文 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
國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