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活動:《輕鬆+愉快》放映及導演映後交流
放映時間:2017年4月8日(周六)15:00
活動策劃:任涓 杜清風
放映地點:納森蒙克空間
活動地址:北京昌平區興壽鎮下苑村159號
劇情梗概 Synopsis
東北,小城裡,冰天雪地中,
一個拿著奇異香皂的騙子來到這裡將人迷倒搶劫錢財
一個基督徒要通過信仰認識更多人幫助自己尋找走失多年的媽媽。
兩個警察稱兄道弟要一起破案,他們在慌亂中開始搜尋罪犯
一個假和尚接受了友誼之後開始張羅團結
一個護林員在追尋偷樹賊中神經錯亂
這時一件命案發生了....
這是一個關於犯罪的常態化,在追尋中坐以待斃的故事,一個悲傷的喜劇電影
耿軍,1976年生於黑龍江省依蘭縣。自2002年拍攝第一步短片以來,已拍攝多部作品。
劇情長片《燒烤》(2004)入圍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新電影單元,鹿特丹電影節未來電影單元。
劇情長片《青年》(2008)入圍羅馬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劇情短片《錘子鐮刀都休息》(2014)獲得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獲得中國獨立影像展評委會獎。
最新劇情長片《輕鬆+愉快》,獲得聖丹斯電影節評委會特別視野獎。
導演:耿軍
耿軍採訪
記者:為什麼給電影取名叫《輕鬆+愉快》?
耿軍:輕鬆+愉快是我們東北的諺語,我們小時候常說,有挑釁或者玩笑的性質。比如我和你同時喜歡一個女孩,你別跟我搶,那麼我追她就是輕鬆+愉快。隔壁學校有一個小子挺活躍,你不服他,我把他腿打折就是輕鬆+愉快。我是市長權力最大,但公安局局長唱反調,我辦了他就是輕鬆+愉快。由於從小說這句話的一代人都長大了,所以提到這句玩笑話讓人直接聯想到歲月。
記者:為什麼選擇在東北拍攝這個故事?
耿軍:東北話在華語地區傳播較廣,淺顯易懂,觀眾很容易明白其中的幽默。而且我眼中東北的冬天特別可愛,雪覆蓋住一切垃圾,眼中只剩下建築、樹木的輪廓和雪白的地面,視覺上是極簡的。同時我對冬日的東北有親近感,我喜歡冬天很冷,穿暖和一點,走很長時間把身體走熱,是一件特別舒服的事。關於那裡的人群,魯迅說的挺有意思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我在自己身上感覺到這種特點,有時覺得自己很討厭。對鶴崗人群的認識也是如此,我20歲之後離開鶴崗去了北京,每年回去的時候,愈加感覺到鶴崗的閉塞、腐朽。我對這樣一群人非常感興趣,他們不覺得自己是自在的,而是無所適從的,並且逐漸習慣了這種無所適從。他們面對現實和龐大的體制感到的是無能為力。
記者:談談你片子裡的荒謬感和幽默感?
耿軍:我電影裡的荒謬感是對現實的直接對照,現實生活時刻都有荒謬感,這種荒謬感是體制和民眾的一個互動,是每天面對的迷團,會給我帶來苦笑和憤怒。我自己喜歡幽默的表達,這是我電影的特色之一,中國是個有幽默感的地方,我電影裡面的幽默是和觀眾之間的暗號。
記者:你的演員都是非職業的,能談談你的選擇嗎?
耿軍:非職業演員有個優勢就是陌生感,我喜歡電影裡有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我選擇了足夠有特點的演員,他們在電影裡呈現了一種美感,還有一種可愛的神秘感。我和我的演員合作了十餘年,我們互相信賴,彼此熟悉,他們是最好看的演員,我很依賴他們。
記者:作為一個獨立導演,你的創作方式是什麼?
耿軍:我為了完成作品在寫劇本時就考慮到可行性。當預算較低時,我不會寫需要很多燈的夜戲,也不會寫需要拖車的車中對話場景。我會在成本允許的情況下,尋找自由和想像力能夠最大限度展開的空間。獨立電影製作對我而言是靈活、機動性強的創作,它不屬於深刻受體制影響的工業製作,這種方式為影像的自由帶來多面性。當獨立電影越來越多時,好的作品也會慢慢浮上水面,形成工業流程製作電影和自由創作電影之間的互動,使之互相影響。
監製:張獻民
製片人:王子劍 王學博
聯合製片人:郭冬
編劇:劉兵 馮宇華 耿軍
攝影指導:王維華
剪輯師:郭曉東 鍾藝娟
錄音指導:杜春峰
混音:婁堃 趙古今
燈光師:許波
服裝設計:唐小山
音樂:二手玫瑰樂隊
場記:譚博
語言顧問:滕繼萌
演員:徐剛 張志勇 薜寶鶴 張迅 顧本彬 王旭旭
國際銷售:謝萌
放映環境
歡迎大家來觀影、交流
公眾號是一個分享的平臺
關於文學、繪畫、雕塑、音樂及生活裡一切新鮮有趣的事物
分享給志趣相投的朋友。
納森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