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正當我們都沉浸於在朋友圈
曬自己的支付寶年度帳單
曬自己的2018關鍵詞
到了下午,不少網友還在分析關鍵詞來源
可是沒有人能想到我們被「默默」籤了一個協議!
昨天下午微博認證為央視法律專家的@嶽屾山律師
曝光了支付寶年度帳單的一個「暗箱操作」
嶽屾山律師指出
大家都在曬支付寶年度帳單,我也去查了一下,然後發現了一行特別小的字:「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不但字特別小,而且已經幫你選擇好「同意」了。
這個帳單的查看和《芝麻服務協議》沒有關聯性,所以你選擇取消同意,依然能夠看到年度帳單。但如果你沒注意到,就會直接同意這個協議,允許支付寶收集你的信息包括在第三方保存的信息。
可能這麼長的服務協議很多人看不懂,中國消費者報總結指出協議的幾個要點。
1、你使用服務就等於接受協議
2、根據協議,他們可以直接向第三方提供您的相關信息。
3、根據協議,可以將您的全部信息進行分析並推送給合作機構,還有,有權不支持您撤銷第三方的信息查詢授權。
4、哪怕是服務終止後,他們仍可繼續保留你的信息和數據
5、當然,他們是免責的。當提供給第三方信息產生不良後果時,也是一樣不用擔責
6、不用找你反覆確認,產生的風險,也由你自己擔著
這看完還能忍?所以嶽律師同時還提出了質疑。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有選擇權,而不是商家替消費者選擇。或許「芝麻」會說,你可以選擇不同意,可是「芝麻」你偷偷摸摸的幫我選好了「同意」,還那麼小的字,稍不留神就漏掉了,唬誰呢?
根據《網際網路交易管理辦法》的規定,經營者應當採用顯著的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係的條款。同時對於信息收集,該規定要求經營者需要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而「芝麻」這個根本不給你了解條款的機會,直接讓你默認同意,稍不注意就進坑了。
微博一發出後,也是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
不少網友心情複雜。。
也有網友提出質疑
嶽律師也在微博中指出解除方法
⬇️
網友支招:在支付寶裡點「我的」,然後點「芝麻信用」,然後點「信用管理」,然後點「授權管理」,就可以解除授權了。另外,你也許可能會在這裡發現驚喜,我就發現裡面多了一個授權,是華夏信用卡
有些網友根據方法查看後發現自己很早就已經入坑了
據了解,芝麻信用已經授權支付寶的用戶不會看到這條提示,未授權支付寶的用戶可以看到這條提示。
昨晚,再次查看時,提示信息是:同意《在年帳單中查詢並展示你的信用信息》,並且這條提示並未直接勾選同意。
此外,根據報導,芝麻信用可以徹底關閉,通過支付寶機器人客服即可操作,不過一旦選擇關閉芝麻信用服務,那麼芝麻信用會刪去該用戶之前所有的數據。
但是,芝麻信用一旦關閉,之後是無法重新打開的。支付寶方面解釋,因為一旦關閉就會徹底刪除所有數據,此舉是為了防止用戶借著關閉重開來,刪除負面信息。
最新進展:官方回應支付寶年度帳單默認勾選:我們愚蠢至極
昨晚,芝麻信用也回應了支付寶年度帳單默認勾選的事情:承認自己錯了,並表示已經改正,給大家添堵表示深深歉意。
情況說明⬇️
@方欽國:我了個去…那麼小的字體,那麼模糊的對比度,自動勾選,真對得起「信用」二字啊!
@王翱翔:我不答應。。除非你每月給我漲兩分。。
@閃電扎扎毛:我早就開通了,也沒見有什麼損失呀!
@一般大仙:裡面的文字確實經不起律師分析,都是為將來甩鍋準備的,確實很有一套
@創業小戴:請問一下,我的授權管理中多了一個"招聯消費金融",可是我從來沒有使用過,為什麼無法取消授權,多次聯繫該商戶客服無果。
你有看過你支付寶授權裡的內容嗎?
19樓綜合整理自新浪微博@嶽屾山 、芝麻信用、中國消費者報等
↓↓↓猛戳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