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盆矮牽牛,嚴格說來是單一叢,還好被婆婆搶救過來了。近幾個月來,又持續地開了數十朵色彩豔麗的花花,令人欣喜又欣慰。
三年前,受本地專業種植花卉的友人贈送,幾十個小盆的矮牽牛花,花色有紫、藍、粉。開過那一季花後,由於是放在沒有陽光雨露的大棚裡,又一個星期我才有時間澆一次水,加上越冬時的寒冷。在又缺水分又缺陽光的環境裡,先後枯敗而死,現在想來真是為自己的暴殄天物而後悔著。
其中還有兩個大盆的,開粉紫色花的矮牽牛,花朵繁密而豔麗。養在大棚裡,其他小盆的都死光後,這兩個大盆的在又缺水又缺陽光的大棚裡,到第二年中,好歹又開了幾次花,但明顯單薄柔弱了好多。
其中一盆熬過一段時間後,終於也徹底地枯死了。唯獨剩下一盆中的一叢,仍掙扎著開出四五朵、五六朵花來,真正的「一枝獨秀」著,柔弱得令人擔憂。
第三年,也就是今年春天裡,唯獨的一叢,被婆婆移栽到棚外一個更高大一些的白瓷盆裡。
回歸大自然懷抱裡,得到陽光雨露的滋養後,悄無聲息地、出乎意料地,不知不覺間,竟長滿了一盆,好像恢復了元氣的病人一樣。進入夏季以來,就持續地、又繁茂地開了數十朵花,真是讓人驚喜不小。
實踐出真知。不言而喻,這就是不得不知的矮牽牛的生長習性——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境,水分要充足,但盆和土壤要瀝水,不能澇。
可是矮牽牛不耐霜凍噢。不幸的是我們滇源恰好有霜期又長,霜凍又大的冬天。這我得記住了,到冬天來臨的時候,要把這搶救過來的唯一一盆矮牽牛搬到室內來加予保護,希望它福大命大,來年再為小園添色增彩。
這叢熬了三年的矮牽牛還告訴我,它可是我喜歡的有「多年生」特質的草本植物。一年種,多年賞。
矮牽牛花色有白、紫、紅等,色彩豐富而豔麗。花期從入夏就先後要開到秋末冬初,花期長。而且不像牽牛花一樣,一朵花早上開,中午太陽出來後就凋謝了(所以牽牛花還叫朝顏)。矮牽牛是一朵花要開好幾天才會謝。
不過,矮牽牛的花形也是喇叭形,或說是漏鬥形,倒是和牽牛花花形相似,像一個個昂揚向上的小喇叭呢。區別在:牽牛花花朵單薄,白、紅、粉紅、藍、紫色的花朵會變色,朝開夕凋。而矮牽牛的花朵厚重,後面有絨毛,不會變色。
再次欣賞這盆又恢復元氣的矮牽牛花時,就為自己一開始不了解它的生活習性,又由於忙亂而沒有時間悉心照管,致使它柔弱到差一點死亡而自責。同時也倍感欣慰的是,這叢矮牽牛那種「給點陽光就燦爛」的喜氣深深打動了我。有時想想,人真應該向植物學習呀,自己要有堅持的信念,還不矯情,有給點陽光就燦爛的平和心態。
矮牽牛為茄科碧冬茄屬,別稱還有碧冬茄、靈芝牡丹、犍子花、矮喇叭、番薯花等。花語是安心,安全感,與你同心。
矮牽牛花色十分豔麗,花期長,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庭院、花壇裡,或者是盆栽吊掛起來,都非常養眼,怡情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