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的電影中,我最愛《破壞之王》,前後看過六七遍。國語版和粵語版都看過,各有千秋,有些笑點粵語才能理解,不過國語改編在配音和臺詞上也自成一體。豆瓣上兩派人非要為兩版臺詞爭個高下,殊為可笑。
有些評論者認為該片太過淺薄,俗套的故事:美女愛英雄,小人物經過努力可以逆襲。再配上打打鬧鬧無釐頭的表現手法,不喜者自然是望而卻步,心生厭倦。有人說,周星馳不夠深刻,他在電影裡讓外賣仔、跑龍套、小混混胸懷大志,走向輝煌,現實中卻把自己的兒子送進貴族學校。他只是為失意者炮製了一個美夢,在夢裡他們是無敵大英雄。但在現實生活裡,小人物永遠是悲慘的。
但我認為這不是淺薄之處,反而是深刻之處。
周星馳在接受採訪時曾經說過,「我拍的是悲劇,不過被你們當成喜劇看」。年齡增長了,電影看多了,我覺得用四個字形容他的電影比較好:人間童話。
童話的本質在於用幻想的美好故事,表現冷酷的現實。結局有多美好,現實就有多殘酷。初版的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中有很多血淋淋的爭權奪利相愛相殺的故事,為情、為財、為權、為性,也為其他莫名其妙的理由,我們接觸的童話多半屬於比較光明的。所謂適合小朋友閱讀的童話,不過是人們閹割後的作品,和春晚上的小品相聲一樣,老少皆宜了。
每一部作品,當它呈現在觀眾面前時,只能是一種形態。主角不可能是大英雄,又是狗熊。不會有一個美女愛上你,同時又憎恨你。但人生的道路不同,不管是光榮之路還是墮落之途,都有腳步涉獵。周星馳選擇了走喜劇的那一條路,主角嘗盡人間心酸和白眼,受人欺凌,被人冷落,但最終都會逢兇化吉。但我們總是可以想像到,在每個轉折路口,都有不走運的那個人,他無法承受命運的折磨,只能走向悲劇,掉入深淵
那個人,可能就是你或者我。
當情節和臺詞都熟悉以後,我看電影時,腦海裡充斥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可能性。越到開心的時候,我就越是失落。有無數個陰影潛藏在故事的背後,天馬行空,無跡可尋。當男女主角最後終於在一起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這不過是萬千個故事中最好的那一個。王小波在《萬壽寺》裡將我一直所想的變成了現實。同一個人,在同一種情況下,衍生出無數種可能。他筆力驚人,但也不可能窮盡故事所有的可能性。他描寫了最有趣的故事,將平淡和乏味留給我們去想像。
感謝周星馳,將最美好的故事留給了我們。在故事裡,小人物自強不息,能變得強大,能贏得美人心,能成為真正的英雄。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就夠了,他們看到了完美的故事,深受感動,決定從此以後努力奮鬥,天天向上。
不開心時可以看這部電影,它是一部經典的喜劇片,從誕生到現在已有二十三年了,昨天看的時候我從頭一直笑到尾。
男主原本是一個體弱多病,為人又懦弱怕事,毫無上進之心,甘願終生只送外賣的底層小人物。為了自己喜歡的女生,男主不小心找到一個江湖騙子學武功,師父讓男主做各種不相干的事情訓練,男主都努力地「學功夫」,還自創了一套「無敵風火輪」。男主為了喜歡的女孩連命都不要,他戴著加菲貓的面具和武功高強的教練打架,男主每次被打倒,都立馬站起來,每被打敗一次就站起來一次,最後終於打敗教練。為了女主,男主找武功高強的斷水流大師兄單挑,明明很害怕,卻要裝作很強大的樣子,男主利用心理戰術贏了大師兄,也贏得了女主的芳心。
男主變成了一個每次跌倒都立馬爬起來,真正勇敢的人。這部電影給了小人物隱隱約約的一些小希望和小確幸。#紫粉太陽影評#
PS:失戀時,滿臉寫著失戀兩個字的人,可以穿套喜慶的衣服,唱歌,吃豐富的早餐來調節,讓自己變得開心。
這部100分鐘喜劇片的劇情鋪陳可以用《香港電影的秘密》中提到的九本格式來劃分。
1-3本塑造角色,4-6本展現故事,一小時後出現危機,7-9本為高潮。
第一本鍾麗緹和周星馳先後出場,一個是期待英雄的女神,一個是普通傻傻的外賣小子。第二本,外賣小子意外被女神垂青,墜入愛河,成功約女神去看演唱會。第三本中,女神因外賣仔的懦弱而受傷,至此男主性格塑造完畢。
接下來進入故事主線,男主開始拜師學藝,希望能改變自己的性格抱得美人歸,講述周星馳與吳孟達之間的師徒情誼。第五本回歸主線,外賣小子化身蒙面俠英雄救美成功。然而一個日本空手道高手突然出現,李代桃僵並且大肆侮辱其他拳法。這時迎來了危機,外賣仔與大師兄立下生死決鬥。
第七本是兩人的賽前準備。外賣仔各種吃喝玩樂給大師兄和觀眾很大懸念。第八本正式決鬥中,外賣仔通過智慧和堅持活著打完了比賽,雖敗猶榮。最後一本中,外賣仔使出絕招無敵風火輪打敗大師兄,終於獲得了美人歸。
這部電影的母題是對外賣仔的形容詞——垃圾。這個詞多次從劇中人的口中說出,周星馳甚至坐到垃圾堆裡自嘲。直到大師兄多次侮辱他,外賣仔才開始反抗,用行動證明自己不是垃圾。
同時,主角的人物弧線相當清晰,從懦弱的外賣小子逐漸轉變為不屈不撓的功夫高手,事業愛情大逆襲。正如之前看到的啥文章所說,周星馳的電影和如今的屌絲電影有些本質上的區別。他強調的是小人物的成長,他們渴望成功,但也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屌絲心態則是企圖不改變自身而走上人生巔峰,來一場虛幻的意淫。嘖嘖,做夢! 不過喜劇就是喜劇啦,周星馳上一秒還口吐鮮血,下一秒就啥事沒有了。但我最遺憾的就是,能不能不要那麼直男,女性在他的電影裡永遠是個附庸啊。所謂流水的女神,鐵打的周星馳。。。
星爺依舊講述了一個屌絲逆襲的故事,他和吳孟達這對活寶製造了不少笑點,兩人的表演堪稱「臭味相投」。無敵風火輪的設定真是絕了,惡搞意味十足,虧星爺想的出來。最後的對決配上金瓶梅選段真是笑尿了~還有,鍾麗緹年輕的時候真漂亮呀~片中的阿銀自始至終憨憨傻傻,也猥瑣。後來鼓足勇氣戰勝自我,贏得勝利。這個複雜真實而又誇張適度的小市民角色,被星爺的發揮得淋漓盡致。這部影片也是星爺現代題材作品中比較完整的一部,劇本比較嚴謹,前有鋪墊後有呼應。影片堪稱星爺「無釐頭」表現的佳作。
阿銀代表著廣大年青男子,阿麗代表著男子們的女神,在那懵懵懂懂的喜歡或愛情中,總有那麼多歡樂,高興,驚喜,憧憬,也有那麼多自卑,懦弱,誤會,悲泣。一生只愛星星的電影,它有如我的精神糧食,讓我忘卻煩惱,開心大笑,看透社會,看透社會。即使社會再變,我們心中總有最童真,最純潔,最自由的一個地方。 少男少女的內心情懷被阿銀和阿麗表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阿麗,突然覺得鍾麗緹是那麼的漂亮,那麼的令人嚮往,有如阿銀對大師兄,我為了她可以去死,你可以麼?曾經年少時,我們又何嘗不是為了心愛的人可以付出一切,去做任何事,只是為了得到她的抿嘴一笑。 本片的導演李力持和周星馳合作過多次,有名的有《唐伯虎點秋香》、《喜劇之王》、《食神》等等等等,《破壞之王》在裡面不算出眾的,評分也一般,但在特定場景下看總有特別的韻味,呵呵。星爺的喜劇片代表了整整一個時代,我基本看過他所有的片子,並且很多不止一次,有些電影可以不斷反覆的看,以致於忘記了手頭該幹的事情。他的喜劇,總結起來兩個字:真誠。本片中的何金銀,不出意料的,又是一個常見的受氣角色。孤兒,茶餐廳的外賣仔,善良而又笨拙,懦弱,執著。然後何金銀意外邂逅了當年驚豔無比的鐘麗緹阿麗,何金銀緊張到手腳亂抖,為她排隊買張學友的演唱會門票,對她傻兮兮的噓寒問暖,但是這種屌絲的做法在青春偶像片中都難以俘獲女神的心,何況是星爺的喜劇。於是外賣仔從電線桿上滑了下來,整個天空都暗了。接下來繼續慘,被柔道主將黑熊欺凌,被足球隊員戲弄,一片青春血淚紅彤彤後,何金銀終遇恩師,懦夫剋星——中國古拳法傳承人——騙子鬼仔達。
在恩師的指點下,何金銀終於成功花光了錢並被炒了魷魚,但也擊敗了黑熊,慘澹中收穫起一片信心。最後就是終極對決了,擊敗強大的斷水流大師兄,並和阿麗走到了一起。劇情本是很常見的橋段,但是經過周星馳、吳孟達、李力持、黃一山、黃一飛、古德昭等老熟人的演繹,生龍活虎,真實感人。周星馳影片中很常見的一個特點就是他會誇張反映生活中的一些無奈,但並不糾正他們,本片中茶餐廳的老闆夥計最後依舊是一副市儈嘴臉,《算死草》中的陳夢吉最後也沒能說服法官,《食神》中宣布得獎的依舊是唐牛,《喜劇之王》裡的尹天仇最後也沒能接到拍戲的角色。周星馳可以很誇張,很無釐頭,甚至很低俗下流,但是,在社會描寫方面,他卻是嚴肅認真的。電影中可以有無敵風火輪,有菩薩顯靈,可以出現外星人讓劇情峰迴路轉,但我們知道,惡的終歸是惡的,那些無奈,也許在電影最後十分鐘得到了解決,而我們心中的遺憾,卻總也停留在前八十分鐘那種含淚的嬉笑中。人皆說周星馳是喜劇大師,但他不是那種在臺上講笑話賣蠢的小丑,他的很多電影,骨子裡走的是批判現實主義。重新回到《破壞之王》,何金銀被阿麗甩了,被人們奚落,好不容易扮作英雄還被人冒充,當阿麗和斷水流大師兄情投意合唱歌的時候,何金銀七竅流血,我躺在宿舍簡陋的床上,心中泛起一片共鳴。人生中最讓人回味的就是那些遺憾,把這種苦澀的感覺精心打磨,刻成一張笑臉拿到集市上來販賣,不知道會不會有好生意。《破壞之王》是周不多見的以愛情為主線的電影,如果甜蜜的愛情是不朽的詩作的話,我們都難得算作詩人,那就當個走街串巷販賣二手笑話的小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