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店打工仔阿銀(周星馳)某日送快餐時邂逅正在武術訓練館學習日本空手道的阿麗(鍾麗緹),對其一見鍾情。遭遇同樣喜歡阿緹的武館教練林國斌的羞辱後,自覺太弱小的阿銀決定拜自稱為魔鬼筋肉人的達叔(吳孟達)為師,達叔一開始只想騙取阿銀的錢財,終被其善良和執著打動,開始教授其中國古拳法。阿麗遇壞人攔截,阿銀頭戴加菲貓面具出手相救,情急之下從高臺上抱著歹徒滾下,卻由此創出了無敵風火輪,不料事後被林國斌領功。為了證實自己的實力,阿銀報名參加了搏擊比賽與林國斌決鬥,想藉此再贏阿麗芳心。我理想中的愛人是個大英雄!美麗的校花如是說。不過,什麼樣的人才配稱為大英雄?為什麼只有大英雄才是值得愛的呢?整部影片由這一令人懷疑的基調延伸出去,劇中所有的人都在竭力將自己打扮成類似未來戰士那樣強有力的英雄,以博取美人的芳心。最終,那個叫阿銀的孱弱外賣小子歷盡艱辛,捨生忘死,終於抱得美人歸。期間幾多搞笑,幾多心酸。如果對周星馳同學的電影做一些歸納,不難發現其中有相似的規律:簡單地講,這些影片都是講述了一個平凡小人物如何上升成為成功人士、並且獲得異性青睞的過程。
也就是一個小人物的發家史即使靠真實的能力達不到,用誇張、幻想來達到也是一樣。其實愛慕美女也好,成為英雄也好,都是相當世俗的理想,就像周爸爸再三叮囑兒子:「要好好讀書,不要說謊,不要打架,將來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真是很平民,很單純啊!可怎樣才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周星星沒有給出答案,而是假設這一切已經成立並且是正確的,正如在破壞之王裡鍾麗緹說的那句話。就是首先,肯定每個女人都會愛大英雄,因此,每個男人都要努力成為大英雄。不能成為大英雄的人,不僅會受到美人的冷落,也會被同類所恥笑。同時,肯定男人必須是強大有力的,所以,女人們也肯定會愛上這種類型。但這一前提本身就值得懷疑。誠然,大部分女人都會愛上英雄而不是狗熊,這個社會也確實崇拜強者而不是弱者,一切強的東西:強有力的體格、強大的財富、強勢的地位都是人們膜拜的對象。可是,這個世界如果僅僅只是如此,那麼便太過無趣而且不公平了。事實上,在多元選擇的今天,很多柔弱秀美的男子也會受到女性的追捧便是一個很好的反例。如果一個人既沒有施瓦辛格的體魄,又沒有李嘉誠的財富,也沒有威廉王子的地位,而且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他們那樣的人,是不是連活著都沒有意思了?我們假設破壞之王裡的阿銀那招無敵風火輪並沒有打敗大師兄,而是把自己的頭先撞暈了;功夫裡的阿星也沒有死而復生獲得奇世武功打敗火雲邪神;喜劇之王裡面的尹天仇也沒有僥倖獲得影后的垂青而平青雲,那麼他們的生活還有什麼意義?也許永遠只是別人的白眼、失意、嘲笑和捉弄。多麼悲慘的人生啊,周星馳是聰明的,他用自己奇特的想像力為所有失意者炮製了一個美夢,在夢幻中他們是無敵大英雄;他也是善於自嘲的,敢於毫不留情地揭開自己心裡的傷疤,那些悲慘的經歷讓很多感同身受的人唏噓不已。但他不是深刻的,他沒有勇氣質疑和挑戰世俗的規範,也無法看穿名利、美人、地位、成功等等俗套的理想。在內心深處,他是如此地認同這些東西,於是他會勒緊褲腰帶送兒子去貴族學校,所謂「對社會有用的人」,其實就是一個擺脫了窮人身份的人。他不願兒子再當建築工人、送外賣的、臨時演員、街頭小混混,因為那種人沒有用。
這部電影用現在的網絡用語來概括那就是屌絲逆襲白富美,簡直是屌絲的勵志經典啊,當然星爺其實是很帥氣的,屌絲只是形容他的出場而已。性格懦弱,膽小怕事的送外賣夥計何金銀由於跟阿麗的相遇而喜歡上她,可惜以他的身份和性格,阿麗根本看不上他,阿麗也曾說自己喜歡的是英雄。電影裡有個鏡頭是阿麗衣柜上貼著一張終結者的海報,很明顯阿麗喜歡的是這樣有男子氣概的人,何金銀明顯不是這樣的人,他內心膽小,性格懦弱,就算別人欺負他,他也不敢說什麼,簡直就是一個懦夫,後來還被達叔騙了好多錢,到最後也沒學到真正的功夫。什麼有功夫,無懦夫,只是達叔的騙錢手段罷了,而且正好是因為何金銀人傻好騙罷了,不騙他騙誰啊。事實上何金銀雖然性格懦弱,但他本性善良,不然電影開頭也不會給一個老伯又是錢又是衣服的,後來買張學友的演唱會門票也就不會給那個老奶奶讓位置了。他雖然沒在達叔那裡學到功夫,但他也因此找到了自信,不再自卑,而且經過鍛鍊也讓自己的身體得到了強化,要不然就算他戴上面具也不會被人打到後一次又一次的站起來,一方面是因為戴上面具更有自信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身體抗擊打能力得到了提高。何金銀從一開始出場時的懦弱,註定他就是一個屌絲,後來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打敗了空手道大師兄,抱得美人歸,改寫了他自己的命運,成功擊敗高富帥,逆襲白富美,簡直是我輩眾屌絲的指路明燈和精神楷模。電影極盡誇張來表現無釐頭,星爺的表演更是成熟老道,雖然年代久遠,但依舊成為經典,女主角鍾麗緹不像在上一部九品芝麻官裡那個走江湖賣藝的靚麗,變得更性感,更陽光,更單純,是一個仰慕英雄,本性不壞的運動型女孩,可以說是一代女神了。
對於何金銀,我們基本都能從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卑卻又痴情,雖然懦弱卻又憎惡懦弱,想要變強卻又不得其法,幻想哪天就會成為英雄,能夠英雄救美。電影雖然沒有多少深度,但很認真,雖然搞笑卻又有些辛酸,何金銀開始因為自卑懦弱而受人欺負的那一幕真的很令人難過和痛心,而這一切又讓這部電影在大笑過後有一種莫名的傷感,或許現實裡,這樣的故事其實是一個悲劇。真正的現實就是何金銀一直都是一個送外賣的,他不會無敵風火輪這樣的絕招,他遇到的達叔可能真的就是一個騙子,白富美阿麗也許會選擇大師兄這樣的高富帥,根本不會選擇矮矬窮何金銀這樣的人,自卑的何金銀可能一生都會懦弱下去,他也許根本沒有膽量挑戰大師兄,勇者無畏有時候可能就是自不量力。當然,電影終究是電影,星爺帶給我們這樣的電影,就是讓我們笑的,如果我們能從其中感受到其他的東西,因此而傷心的話,那星爺也一定會高興的。本片中的何金銀,不出意料的,又是一個常見的受氣角色。孤兒,茶餐廳的外賣仔,善良而又笨拙,懦弱,執著。然後何金銀意外邂逅了當年驚豔無比的鐘麗緹阿麗,何金銀緊張到手腳亂抖,為她排隊買張學友的演唱會門票,對她傻兮兮的噓寒問暖,但是這種屌絲的做法在青春偶像片中都難以俘獲女神的心,何況是星爺的喜劇。於是外賣仔從電線桿上滑了下來,整個天空都暗了。接下來繼續慘,被柔道主將黑熊欺凌,被足球隊員戲弄,一片青春血淚紅彤彤後,何金銀終遇恩師,懦夫剋星中國古拳法傳承人騙子鬼仔達。
在恩師的指點下,何金銀終於成功花光了錢並被炒了魷魚,但也擊敗了黑熊,慘澹中收穫起一片信心。最後就是終極對決了,擊敗強大的斷水流大師兄,並和阿麗走到了一起。劇情本是很常見的橋段,但是經過周星馳、吳孟達、李力持、黃一山、黃一飛、古德昭等老熟人的演繹,生龍活虎,真實感人。周星馳影片中很常見的一個特點就是他會誇張反映生活中的一些無奈,但並不糾正他們,本片中茶餐廳的老闆夥計最後依舊是一副市儈嘴臉,《算死草》中的陳夢吉最後也沒能說服法官,《食神》中宣布得獎的依舊是唐牛,《喜劇之王》裡的尹天仇最後也沒能接到拍戲的角色。周星馳可以很誇張,很無釐頭,甚至很低俗下流,但是,在社會描寫方面,他卻是嚴肅認真的。電影中可以有無敵風火輪,有菩薩顯靈,可以出現外星人讓劇情峰迴路轉,但我們知道,惡的終歸是惡的,那些無奈,也許在電影最後十分鐘得到了解決,而我們心中的遺憾,卻總也停留在前八十分鐘那種含淚的嬉笑中。人皆說周星馳是喜劇大師,但他不是那種在臺上講笑話賣蠢的小丑,他的很多電影,骨子裡走的是批判現實主義。重新回到《破壞之王》,何金銀被阿麗甩了,被人們奚落,好不容易扮作英雄還被人冒充,當阿麗和斷水流大師兄情投意合唱歌的時候,何金銀七竅流血,我躺在宿舍簡陋的床上,心中泛起一片共鳴。人生中最讓人回味的就是那些遺憾,把這種苦澀的感覺精心打磨,刻成一張笑臉拿到集市上來販賣,不知道會不會有好生意。《破壞之王》是周不多見的以愛情為主線的電影,如果甜蜜的愛情是不朽的詩作的話,我們都難得算作詩人,那就當個走街串巷販賣二手笑話的小販吧。
什麼下流,這叫風流,我們今天不是來泡妞的。你看我殺氣這麼重,被你這麼一逗,你說我多尷尬。退出江湖,自暴自棄,偷搶拐騙,如此之多的經典臺詞皆出自這部電影,也許你沒有看過並不知道我所言何物也無法體會這一點,我們當年看它之時,這些臺詞並不能稱之為經典,也察覺不出這將成為經典。但若干年後,曾經的青蔥少年已變成小盆友眼中的叔叔,驀然回頭再去用心品味它,帶給我們的絕不單單只是搞笑歡樂、開懷一笑和無釐頭的喜劇風格。它就是破壞之王。星星一向擅長演繹小人物、塑造小角色,大概跟他的成名經歷有關。多年的龍套生涯,一出道的艱難,以及同為無線班畢。但這些人生中真實的經歷感悟都在他通過電影對小人物的塑造中,有所體現,星爺遊刃有餘,總能賦予他們難能可貴的閃光點,並使影片內涵頗深。10年前以為是惡搞經典的喜劇大話西遊卻在10年之後讓我們明白了它在講一段我們曾經無法理解的愛情。這也許就是星爺的電影無可抵擋的魅力所在。而那曾經也已變成了現在。重看這部破壞之王,我不由驚訝於這樣的一個故事敘述,其實周星馳的新精武門和他很有類似之處。同樣是鬱郁不得志的小人物,同樣是為了漂亮女孩登上擂臺,在只想活著下臺時,卻被對手的步步緊逼而奮起鬥志,得到勝利。但那一部片子裡,周星馳的角色太有天分,師傅也多,或者說太聰明太精明了些。那是個小人物,而不是一個失敗者。何金銀呢?這個角色在前期的確是個徹頭徹尾的懦夫,周星馳在表現這個角色懦弱時常做一個縮著肩膀的樣子。其實即便只是一個外賣小弟,也不見得需要這樣膽小怕事,例如周星馳另一部作品《喜劇之王》最後出場的外賣小弟,即便是面對著窮兇極惡的匪徒,也是油腔滑調的,同樣與他有過同幕演出的葛明輝所飾演的外賣小弟,也只能說表現的憨傻。
我未曾見過一個將懦弱膽小表現的如此直觀的人。那麼這樣一個膽小的失敗者在故事中該如何成長?一個傾慕的女孩作為原因倒也沒什麼出彩之處,奇特的是當這個失敗者第一次勇敢的時候,他是蒙著面的。他捨棄了自己的身份,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這樣才敢站起來。在這裡我才明白,作為失敗者的不是懦夫何金銀,而是外賣小弟何金銀,所有的失敗和挫折都是因為自己是外賣小弟的緣故,而不是自己的錯誤。電影的故事設定告訴觀眾,失敗不是因為自己本身的缺點,而是階級、身份、財富,除去這些身外之物,人是可以強大的。其實所謂勵志電影都是這個套路,所以勵志電影多半是運動電影,身體的天分是沒有辦法用錢或是身份來獲得的。然而勵志電影的主角贏得勝利之前,講述的是一個人如何的努力,努力去捨棄自己的社會屬性,轉而挖掘自身的潛能。
但是何金銀呢?我並不是質疑他的努力,而是故事的敘述將這種努力奮鬥表現出一種荒誕,他被欺騙,做著莫名其妙的練習,決戰之前肆意的玩樂。我依舊記得斷水流大師兄鍛鍊時與其重疊著的何金銀玩樂場景,那自然是為了最後的大逆轉鋪墊,卻又近乎於一種嘲笑。那麼努力又有什麼用呢?最後還不是失敗。最後的大決戰,主角何金銀能夠逆轉戰局的關鍵是什麼?其實很簡單,是天分。而這個天分是電影中反覆強調的抗擊打能力。他打敗大熊,是因為無數次的打到之後依舊能夠站起來,是從梯子上面滾下來後依舊能夠遍體鱗傷的離開。他打敗大師兄,也是這個原因。可是之前的訓練呢?與吳孟達飾演的魔鬼肌肉人所施行的詭計和掉在貨車上所煉就的鎖功都僅僅是為了比賽而做。
自然,這樣的鋪墊使最後的反轉令人熱血高潮。高潮之後如果還有點深思,就不由得開始空虛了原來不僅僅是大師兄的努力苦修沒有用,何金銀的努力也沒有了用處。那做這些還有什麼意義呢。反派斷水流大師兄的塑造也很有意思,他出場所做的事情證明著角色的虛偽,所穿的衣服又和時代脫節。這個角色似乎塑造成了秉持古老過去的現代成功者。是啊,為什麼這些老古董居然還是新時代的成功者呢,打敗這樣的人既能解除失敗者的困惑,又能激發體內的熱血。其實斷水流大師兄也是一個懦夫,明明有實力,卻害怕失敗,明明不需要別人的功勞,卻一定要搶到手用來錦上添花。如果說何金銀是一個善良的懦夫,那麼斷水流大師兄則是一個可惡的懦夫。何金銀要拋開社會身份,回歸到本性;大師兄要佔據社會所賦予的屬性,建起層層堡壘,才能掩蓋他的本性。他害怕失敗,進而失敗了。故事結束了,何金銀勝利之後,會不會變成另一個大師兄呢?畢竟他所追求的和大師兄追求的是同樣的東西,之所以沒有走一樣的路,僅僅是因為他沒有大師兄那樣的社會資源。屠龍的勇士最後化成惡龍,這也是世間的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