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不到的戀人:一場遲到70年的隔岸「相見」

2021-01-08 澎湃新聞

「老太太,這是不是你當年的戀人?」

93歲的徐婉嬋戴上老花鏡,睜大眼睛,盯著手機裡的黑白照看了半晌。「是的,是他……他比當年分開的時候老了。」說完,她顫抖著手,摸了摸手機屏幕。

照片裡的男人叫王振康,是徐婉嬋的初戀,一張國字臉,劍眉星目,還是二十幾歲的樣子。

因淚腺堵塞,徐婉嬋已20年未流過眼淚,那一刻,她卻突然熱淚盈眶。

93歲的徐婉嬋。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明鵲 圖

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來不及見徐婉嬋最後一面,王振康就跟著軍隊飛去了臺灣。

這一分別就是一生。再次「相見」,他們已是陰陽兩隔。

徐婉嬋拿著照片低語:「振康啊,70年過去了,我終於見到你了……」

「西子姑娘」

1947年10月31日,杭州體育場舉行體育聯賽時,突然下起了大雨。

20歲的徐婉嬋,身高一米七幾,穿一身白色運動服,代表浙江省立杭州高級醫事職業學校來參加排球比賽。雨稀裡譁啦地下,徐婉嬋和同學匆忙地跑上主席臺躲雨,看到臺上一群穿綠色空軍服的學生,他們是當年筧橋空軍軍官學校的籃球隊員。

人群中,徐婉嬋看到一雙發光的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她突然間羞紅了臉。

年輕時的徐婉嬋

第二天周末,三個空軍學生找到她們學校宿舍,徐婉嬋才知道,前一天盯著自己看的人叫做王斌,小名叫王振康。

徐婉嬋至今不知道,王振康怎麼知道她的名字,找到她的學校……她只記得,他那天穿著黑色的靴子,上面一身筆挺的空軍服,憋紅了臉對她說:我們想來看看你們學校……

那時候,她們學校在西湖邊,隨時可以享受蘇東坡「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愜意。王振康的學校在筧橋鎮,兩地相距十幾公裡。但此後每到周末,王振康都開著吉普車過來找徐婉嬋,帶她去嘗西湖藕粉,麻球王、小雞酥……

他們到蘇堤散步,划船到三潭印月,爬山到保俶塔……走遍了西湖的每一個角落。

正值青春年華的徐婉嬋,很快就春心蕩漾。

有一次,兩人在嶽墳邊租了兩輛自行車,因握不準方向,車輪突然倒向一邊,徐婉嬋差一點摔倒。王振康迅速跑過來,抓住了她的手,使她身體保持平衡。那一瞬間,徐婉嬋覺得:這個人老實忠厚,值得託付終身。

70多年後,徐婉嬋躺在椅子上回憶往事,布滿皺紋的臉上露出了孩童般天真的笑。

她突然起身,拄著拐杖,蹣跚地走到窗戶口,從低矮的柜子裡翻出兩個盒子,裡面保存著王振康當年送給她的禮物:一塊土黃色的肥皂,依舊散發著清香;一把破舊的扇子,絲綢上的梅花若隱若現;一本棕黑色的相冊,裡面的徐婉嬋年輕漂亮,燙著一頭烏黑的捲髮。

王振康送給徐婉嬋的扇子,上面的絲綢經歷史洗禮,已經破爛不堪。

「那時候,班上同學都羨慕我,有一個飛行員男朋友。」她說。當時國民黨空軍的女朋友被稱為「西子姑娘」。

1948年初,筧橋空軍軍官學校舉行舞會,王振康邀請徐婉嬋過去玩。徐婉嬋穿著漂亮的旗袍,王振康穿著空軍服,但兩人沒有跳舞,他們在航校一邊走一邊聊,王振康還帶她去看他們的戰機。

此後,她的學校上空經常會有一架戰鬥機盤旋,那是王振康在向她招手。

徐婉嬋經常跑出樓外,對著天空揮手。

私定終身

王振康祖籍安徽鳳臺縣,祖父經商致富後,舉家遷至安徽合肥市趙千戶巷1號。

1944年,王振康從金陵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在成都報名參加了國民革命軍,隨後參加中國遠徵軍,進入了緬甸密支那。

回國後,他報考了筧橋空軍軍官學校,成為第25期學生。

1948年上半年,王振康到南京執行任務時,帶回了一隻金戒指,正正方方的,上面寫著一個「福」字。王振康把它送給了徐婉嬋,作為他們的定情信物。

徐婉嬋是浙江臨海赤水人,有七個兄弟姐妹。父親在她12歲時過世,全家靠大哥開當鋪維持生計。那年暑假,徐婉嬋回家時,跟母親方氏說起王振康,並把他的照片和戒指給母親看。方氏看後非常滿意,特意選了一個漂亮的戒指給女兒回贈,戒指小小的,上面有一朵金花。

當年秋天,徐婉嬋返校時,帶著這枚戒指,連同一塊絲綢,一起送給了王振康。兩人私定終身。

徐婉嬋的學校在東山街、教仁街、王吉人故居一帶,宿舍在嶽墳的後面。每天早上起來,徐婉嬋就能看到秦檜石像跪在嶽飛墓前,門口有賣鍋貼的,出租自行車的,行人和小車川流不息……同樣,她也能在此看到跑來找她的王振康。

1948年12月15日,星期三,王振康又來了。

他送了一張「新年賀卡」給徐婉嬋,深藍色的封面,有一條金色的龍在駕雲騰飛。賀卡裡面,是王振康的字跡:祝您新年快樂、前途幸福,謹以此贈給我想念中的人兒。

那一次,兩人到西湖邊散步,徐婉嬋一如往常一樣,開心地說說笑笑,並稱王振康是天之驕子。王振康回她:恐自己命不長久,讓她要有心理準備。

徐婉嬋立即伸手,捂住他的嘴,「我不許你這樣說」。

那時候,王振康告訴徐婉嬋:假如有一天,他們不小心走散了,就在嶽墳前等吧,「最多十年,老天一定會讓我們重聚的」。

徐婉嬋不相信,這一天很快就來了。

被迫分離

1948年底,當年的筧橋空軍軍官學校遷去了臺灣。

一時間,很多人找不到親人、戀人、朋友……他們在街上奔走相告。徐婉嬋這才猜想,王振康多日不見,也許已經去了臺灣。

偌大一個杭州城,沒有了王振康,徐婉嬋覺得突然變得寂靜起來。

那時候,西湖后街有很多算命先生,他們坐在低矮的凳子上,盯著路上來往的行人。徐婉嬋找不到戀人,內心忐忑不安,找算命先生佔了一卜。對方告訴她:你想念的人遠在天涯海角。

1949年初,解放戰爭正在激烈進行中。

王振康從臺灣飛到上海駐防,其間,他寄了一封信給杭州的徐婉嬋。王振康在信中寫著:讓徐婉嬋某日去杭州筧橋機場,兩人一起坐飛機去臺灣,並告訴她自己在臺灣的具體地址。

收到信後,「徐(婉嬋)應約連續數日準時赴機場久候,但始終未得相逢。」王振康的大哥在回憶錄中如是寫道。

接著,解放軍一天便取得渡江戰役的勝利;很快,南京解放了、杭州解放;二十多天後,上海解放了,兩岸通訊中斷。

徐婉嬋一個人跑去嶽墳,期待發生奇蹟,但物是人非,只有她孤零零一人,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

幾個月後,新中國正式成立。

徐婉嬋寫信給王振康父母,她在信中回憶跟王振康的交往,以及他們最後分別的經歷,並表達了希望王振康回來後和她再續情緣。

她沒有收到回信,每天都過得恍恍惚惚。

那時候,有人從臺灣偷偷跑回大陸,徐婉嬋盼著王振康從臺灣回來。

1949年底,王振康的弟弟王振軍,跟著解放軍去參加舟山戰役,路過徐婉嬋老家時,到她家裡打聽王振康的消息,但沒有人知道。王振軍臨走前,對徐婉嬋的母親說,等打完仗他再來看未過門的嫂子。

那時,徐婉嬋已在建德嚴州省立醫院工作,收到母親的來信後,她又給王振康母親寄去了一塊綠色的絲綢,此後依舊杳無音信。

1949年8月,徐婉嬋(左一)和同事在浙江省立嚴州醫院的合影。

結婚生子

徐婉嬋是護士,經常要上晚班,忙碌的工作讓她短暫忘記相思之苦。

但很快,傷痛接踵而來。

五十年代初,醫院要求所有職工交代自己的歷史。從此,徐婉嬋的檔案中有了「戀人為臺灣飛行員」的標記,這個身份,一直跟隨著她的職業生涯。

沒過多久,老家赤水傳來消息,徐婉嬋家被定為地主,房屋和財產全部被沒收。

此後,徐婉嬋總覺得,自己比別人低一等,只有老老實實地幹活。

當時,醫院裡有一位外科醫生,叫做王耀振,對她很關心,不時帶她去打桌球、羽毛球……她知道王耀振喜歡她,但她心裡一直忘不了振康,王耀振告訴她:他能理解。

上世紀五十年代,徐婉嬋和王耀振。

1952年,徐婉嬋與王耀振結婚。

第二年,大女兒王潔出生。王耀振調到諸暨康復一院(現諸暨人民醫院)。不久,徐婉嬋也申請調到諸暨康復一院。接著,二女兒王蒙和三女兒王培出生。

徐婉嬋一邊上班,一邊照顧三個小孩,日子忙碌但很充實。

1958年,王耀振被打成「右派」,遣返原籍浙江寧海長街勞動改造。兩年後,他被調入寧夏鹽池農場勞作。

王耀振被下放後,一家人全靠徐婉嬋。

王潔記得,他們住在醫院宿舍,母親總是很忙,不愛說話,整天板著一張臉。家裡從來不做飯,母親每天從食堂打飯回家,都是素菜,飯也少,三姐妹經常吃不飽,半夜醒來肚子咕嚕咕嚕地叫。

為了節約開支,徐婉嬋翻出王振康送她的羊毛大衣,自己把它改小,給大女兒穿後,接著給二女兒、三女兒穿。王潔至今記得,淡黃色的,很漂亮,摸起來很柔軟。

還有那些蜜蜂牌毛線,有紅色的,綠色的,黑色的……徐婉嬋編織成毛衣,給每個女兒各一件。

甚至,王振康送她的派克鋼筆,徐婉嬋也給了大女兒。「全身金色的,上面有一朵朵金色梅花,非常漂亮。」王潔拿到學校,用了一段時間,弄丟了。徐婉嬋知道後傷心了很多天。

上世紀六十年代,徐婉嬋寫給丈夫王耀振的情書。

分分合合

1963年,王耀振從寧夏重返浙江寧海長街,中途回了一趟諸暨家裡。

他穿著大皮襖,腳上一雙靴子,頭戴大皮帽,準備一腳踏進門口時,看到一個小女孩,便俯身問道:你知道徐婉嬋家在哪兒嗎?

八歲的王蒙擋在門口,理直氣壯地說:我媽媽在睡覺,你不許進去。

上世紀六十年代,徐婉嬋和三個女兒。

那時候,徐婉嬋出現輕度抑鬱、失眠,因為經常上夜班,她白天休息時,家裡不許有一點聲響。

王耀振在家裡待了幾天後,就回了浙江寧海長街農村。不久,徐婉嬋調到寧海人民醫院(現寧海第一人民醫院)。

後來,「文革」期間,徐婉嬋檔案裡「臺灣飛行員戀人」的身份又一次被拿出來批鬥。

一天深夜,徐婉嬋翻出和王振康有關的所有信件、照片,物品……全部偷偷地燒毀。但即便如此,她在醫院依舊抬不起頭,整個醫院的人都知道:徐婉嬋出身於地主家庭,有一個「右派」丈夫,還有一個臺灣飛行員戀人。

剛回來時,三姐妹在寧海讀書。不久,她們回了長街鎮,兩個妹妹在鎮上讀書,王潔在父親老家做飯。那時,王耀振在村裡的生產隊,一個星期回一次鎮上。

王耀振在長街鎮是有名的壞脾氣,很多人都怕他。但壞脾氣的王耀振,對徐婉嬋卻總是溫柔體貼,徐婉嬋說什麼就是什麼。

後來,村裡生產隊設立了保健所,王耀振成為醫生,因為他醫術很好,很多人又跑去找他看病。

1979年,戴了21年的「右派」帽子被摘掉後,王耀振終於重返諸暨康復醫院。他找相關部門查詢,才知道,當年給他定「右派」時,並沒有正規的手續,只因某個領導的打擊報復,他就這樣青春付諸流水。

五年後,王耀振退休,回到浙江寧海,和徐婉嬋(1981年退休)在家裡一起帶孫子、孫女。

1987年4月,徐婉嬋的工作榮譽證書。

每天,王耀振在家裡看書、讀報,徐婉嬋帶小孩,做飯、洗衣、掃地……家裡一塵不染。

生病與尋找

2000年後,四個孫子女都大了,徐婉嬋突然空閒下來,卻經常半夜失眠。

很長一段時間,老兩口總是吵架。王耀振後來發現,妻子因為當年的初戀患了心病。他對女兒王蒙說,你母親年輕時,有一個國民黨飛行員戀人,後來去了臺灣,至今生死不明,你去幫她解開這個心結吧。

雖然此前曾聽母親說起過王振康的名字,但一直到那一刻,王蒙才知道母親當年和王振康的愛情故事。

此後,一家人開始尋找王振康。

2003年,在北京讀書的孫女找到中央四臺《海峽兩岸》的編導,想讓他們幫忙尋找在臺灣的王振康。但對方告訴她:他們只尋找海峽兩岸的親人,徐奶奶這種情況不在他們尋找範圍內。

那時候,王蒙還沒有退休,她一邊上班,一邊託人到處打聽,甚至去找王振康當年的老家——安徽合肥市趙千戶巷1號,但它們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2007年冬天,王蒙在網上發布尋人信息,依舊沒有任何線索。

第二年冬天,徐婉嬋抑鬱症加重,家裡人帶她去西子湖畔的浙江醫院看病。車子開進杭州時,天已經黑了,到達西湖邊,徐婉嬋一眼就認出來,脫口而出:「這裡是蘇小小的墓,這裡是東山弄……」

那一次,她在浙江醫院住了二十多天,卻沒敢再去嶽墳——60年前,她和王振康約定的那個地方。她後來對女兒王培說,如果不是去看病,她一輩子都不敢再回西湖。

夕陽西下,徐婉嬋坐在西湖邊,指著不遠處對王培淡淡地說:以前這裡是學校,那裡是宿舍,現在全拆了,物是人非啊……到後來,她就靜靜地坐在那裡,一坐就是一個下午。

回家後,徐婉嬋在唯一保存下來的、王振康送她的那張新年賀卡上寫道:「彈指一揮間,60年過去了。1948年12月15日是什麼日子?今天又是12月15日,兩岸通航的時間,您在那(哪)裡?我們都是八十多歲的高齡老人了,只有黃泉想(相)見,天涯之路又在何方,心痛難忍。」

1948年12月,王振康送給徐婉嬋的賀卡,上面的祝福語已經模糊不清。

這樣又過了多年,依舊沒有消息。

2014年冬天,父親王耀振跟女兒王蒙商量,決定直接寫信到臺灣試一試。

12月15日,這封遲到66年的信件,由王蒙寫好後,寄往了臺灣屏東機場檔案室。

2015年1月26日,王蒙收到了來自臺灣省的回覆:經查,我前空軍飛行員王斌(改名王易斌,指王振康),於1955年9月20日因駕機參加演習失事……

2015年1月,臺灣方面關於王振康情況的回信。

徐婉嬋坐在凳子上,聽王蒙讀完信,她面無表情,沒有說一句話。旁邊的王耀振不解,突然說:「你為什麼沒有流淚,心怎麼這麼硬……」

那一刻,她幻想過無數次,也預料過這樣的結局,卻沒想到自己內心這般平靜。

但幾天過後,徐婉嬋依舊覺得空空落落,又拉著女兒王蒙問,他是怎麼死的?有沒有成家?有沒有小孩?能不能讓臺灣那邊寄幾張他的照片過來?她之前保存的王振康照片在「文革」期間全都燒毀了。

第二次,王蒙又寫信到臺灣,對方沒有再回復。

兩岸接力

2015年6月9日,91歲的王耀振在睡夢中過世。

老伴離世,徐婉嬋也跟著吞安眠藥自殺,但因她常年服用安眠藥,身體產生耐藥性,很快又被搶救了過來。

王蒙害怕母親再做傻事,她向她保證,一定會找到王振康的照片,了卻她這一世情緣夢。

這樣又過了三年。2018年8月15日,寧海抗戰老兵志願者孔柏年幫老兵找到親人的消息在本地媒體刊出。8月24日,王蒙看到後,找到孔柏年,請他能幫忙尋找王振康的生平簡介,以及生前照片。

孔柏年是寧海抗日名將孔墉之孫,一直關注抗戰老兵的工作。他聽了徐婉嬋的故事後,非常感動,很快就向周邊,以及臺灣的朋友了解詢問。

幾天後,一位叫裴源的安徽志願者聯繫到南京航空聯誼會、南京市黃埔親屬聯誼會理事陳功,再由陳功輾轉聯繫到臺灣航空史研究會的李剛先生。

8月28日當天晚上,在李剛等一群人的幫助下,王振康的照片和資料很快就傳了過來。

1952年,王振康在臺灣。

孔柏年告訴徐婉嬋:王振康去臺灣後結了婚,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出事後,他的遺體安葬在臺北碧潭空軍公墓。

徐婉嬋坐在凳子上,邊聽邊說:「還好,有結婚生子……我就怕他一個人孤苦伶仃。」

陳功曾幫過不少老兵尋找家人,他說從沒見這樣執著感人的。「他們還不是親人,她的痴情和執著,就是命運,就是緣分」。

徐婉嬋想去臺灣王振康墓地看看,李剛擔心她年紀太大,不能奔波,決定代她去王振康的墓地。

9月3日,臺北碧潭晴空萬裡,李剛則代徐婉嬋買了一束玫瑰花,小卡片寫上「易斌(王振康),吾愛」。落款是徐婉嬋的名字,他把它放在王振康的墳墓前。

2018年9月3日,臺灣友人李剛先生等人代徐婉嬋到王振康墳墓前獻花。

李剛站在墳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未過門的嫂子」

今年1月4日,王振康的妹妹王振容帶著五位晚輩趕到浙江寧海看望徐婉嬋。

王振容快九十歲了,幾年前患上了肝癌,依舊堅持要來看徐婉嬋。她說,「我的哥哥走了,我的父母不在了,我是這一輩唯一健在的家人,我就是爬也要爬去見從未見面的『未過門的嫂嫂』。」

一切和預想的一樣,兩位老人坐在一起回憶往事,像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王振容說起小時候,哥哥王振康身體很好,喜歡騎自行車,她跟父母坐在小車裡,王振康騎自行車跟在小車後面追,從安徽合肥一直追到四川,後來在成都上了金陵大學哲學系。

王振容還告訴徐婉嬋,當年徐寄給她家的綠色絲綢,至今還保留在她家中。她父母也曾給徐婉嬋寫過回信,可能因為局勢動蕩,所以徐沒有收到。徐婉嬋一時感慨萬千。

第二天,臨別之際,兩位八九十歲的白髮老人抱了又抱,抱了又抱……

她們知道,這一刻,轉身或許就是永別。

70年過去了,王振康當年送給徐婉嬋的旗袍,依舊躺在徐婉嬋的柜子裡。

(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電影——觸不到的戀人
    除了對這個故事的結尾稍有不滿之外,從畫面,到人物的表演,到情節構思,都非常滿意。俄羅斯人的情感特徵和美國人的生活態度混合在一起,出現在畫面中,很有些異域的抑鬱風情。  不過,我更談談美國人翻拍的韓劇《觸不到的戀人》。
  • 【牛飛電影80】電影--觸不到的戀人
    今天看了一部電影,觸不到的戀人,這是一部老電影,在我初中還是高中的時候我看到過片段但是我當時並沒有能力找出來看
  • 觸不到的戀人
    觸不到的戀人 2012-02-13 11:24 作者:陸晶靖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2年第6期
  • 光棍節:單身的你,是否有個觸不到的戀人
    時空的對面,或許有個觸不到的戀人。  「曾經滄海難為水」:心裡有個「未亡人」  父母催婚喋喋不休,親朋好友介紹相親,已成為當今不少年輕人必須面對的日常生活。銀川單身小夥馬愷告訴記者,各種相親自己從來沒去過。  馬愷長相不錯,有房有車,且在銀川有著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為何年近三十卻對婚戀如此冷淡?
  • 觸不到的戀人—「葉開」
    也有過幾個不錯的戀人,但都從身邊溜走。也許是我不懂如何去愛。我喜歡過他們嗎?喜歡!我愛他們嗎?不愛!他們終究成為我生命裡的過客。我到底愛誰?我想極力的否認心中的感覺,可內心深處,一個弱小但堅定的聲音一直在說「我愛葉開,我愛葉開。」是的,我愛他。葉開是誰?葉開只是個小說人物,古龍創造。我是瘋了,愛一個觸不到的戀人。可我還是像溺水般緊緊抓住救命繩索一樣,努力爭取生命的機會。
  • 《觸不到的戀人》:一場跨時空的愛情,充滿了相戀不能相見的無奈
    相信看過日本動漫《你的名字》朋友都曾被片中的愛情故事感動,影片的故事內涵是一場有關跨時空的戀愛。實際上,在這部影片之前,有一部真人版的電影故事情節就與之高度重合,就是我們今天講解的《觸不到的戀人》。影片《觸不到的戀人》是由李鉉升執導的影片,這部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後來更是被好萊塢翻拍,這部影片是由全智賢領銜主演的韓國愛情電影。
  • 觸不到的戀人(3)
    觸不到的戀人(3) 2012-02-13 11:24 作者:陸晶靖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2年第6期
  • 觸不到的戀人電影解說
    #觸不到的戀人# 今天講一個多年前的韓版電影。記憶中最深的一句話:我確定時間是跟我在一起的。實際上,看的時候我想我的確實在看一部浪漫的愛情影片。那些唯美細膩的畫面。可是恩澍,你果真不記得98年,在地鐵,你旁邊的陌生人傻乎乎的戴著你2000年送他的耳帽,做出各種動作,聲音,以換取你得注視嗎;果真不記得98年,那個陌生人站在你面前,悲傷的對你說:難道在你眼中我只是一個陌生人嗎?也果真不記得98年,知勳就要離開那天,你手中碎落的杯子,玻璃窗外的車禍,那個陌生人眼中的淚以及地上漸行散開的鮮血?
  • 觸不到的戀人(4)
    觸不到的戀人(4) 2012-02-13 11:24 作者:陸晶靖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2年第6期
  • 影評 | 《英國病人》:觸不到的戀人
    ,走投無路的他來到了德軍的營地,交出了英國皇家地理協會測繪的機密地圖,換來了德國的幫忙,駕機回到了洞穴,但是已經太晚了,嘉芙蓮已經永遠閉上了眼睛悲慟不已的艾瑪殊帶著死去的愛人在夕陽裡翱翔於天際,直到被德軍的炮火擊中另一方面,德國得到了地圖,於是就勢如破竹的攻取了英軍的幾個要塞,英軍損失慘重,明白了艾瑪殊是間諜之後,其伯樂馬鐸吞槍自盡,而另一個會友則被英軍認為是出賣者,切去了手指,報仇心切的他花費數年最之後到了這個修道院
  • 電影觸不到的戀人:一場跨越時空的愛戀,一場奇妙浪漫的相遇
    在這個智能信息的時代當中,我們可以輕鬆的通過各種社交軟體來認識新的人,當然這其中也會邂逅自己的戀人。很少有人會通過傳統書信的方法,結識筆友締結緣分。而正是因為這種緣分距離我們太遠,所以才會讓我們感覺到如此的神秘與迷人。
  • 笑看著你,與你隔花相見
    01清風爽爽,日斜東籬,菊香輕嫋,幾對銀鶴繞過柳岸入雲天,我縞衣憑欄,這一襟思念,在胸中縈迴綿延,隨一陣撲鼻的香風,扶搖而上,舒捲彌於天地間。打開手機芳屏,將花容月貌、沉魚落雁勝西施的你凝眸,你的微笑呢語,你的深情動作,便充盈了我的視野。
  • 隔岸,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過完這一整個冬天,春天來了,我又想念了你3年又三年。一杯敬相識一杯敬相知苦酒入喉愁腸斷此情何寄心悅君兮君可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曾以為乾坤在手,到頭卻是繁世一場夢拼成想要的圖案而我依然愛著你只要你呼喚我我就會出現說過不再見但內心無法克制想念隻言片語也如繁星璀璨,人生啊,沒有盡頭,但是有了你,我就隔岸了
  • 抗戰老兵周福康:1945年別過日本戀人,終身未娶98歲盼相見
    福州保衛戰中,中國守軍與日軍戰開巷戰1945年,日軍宣布投降,70軍奉命開赴臺灣受降。這一年,22歲的周福康已經是個中尉軍官了。沒有戀愛,沒有婚姻,邊見須惠子,成了塵封在心底的記憶,一觸就會痛。1955年,因為參加過國民黨軍隊,周福康被判反革命罪,入獄15年。1970年刑滿釋放時,他已經快50歲了。韶華已逝,發禿眼垂,處在動蕩的年代中,又歷經種種磨難,當年的英俊軍官已垂垂老矣。出獄後,周福康先是在呼倫貝爾一家工廠做工,幾經波折,61歲時,又投奔了在杭州的弟弟。
  • 網易雲音樂「颶風計劃」第一首爆款歌曲《隔岸》 全網播放量超27億
    近期,全網最火爆的音樂作品非《隔岸》莫屬。在網易雲音樂上線兩個月,雙版本總播放量超過2億、總樂評超過8萬,多次佔據熱歌榜第一;同時,成為引爆短視頻平臺的熱門BGM,參與拍攝用戶超過60萬,相關話題播放量超過25億。
  • 【只對你說】觸不到的戀人,卻是一生的愛戀
    那是1954年,愛情於他和她,是開始,也是結束。初次見面那天,她以少女的崇拜之情仰慕他,他以成熟紳士的優雅愛慕她。 他是個紳士,是世界上最英俊的男人,有著雕塑一般堅毅的輪廓和剛直不阿的個性。他舉止優雅,氣質謙和,眼神純淨,像莊嚴的傳教士。
  • 大亞灣泰豐楓林岸-大亞灣泰豐楓林岸周圍路線
    5公裡範圍內覆蓋各大商圈,該項目佔地約5萬平米,距離近的為沿海高速澳頭互通,泰豐集團創建於2011年,大亞灣泰豐楓林岸-大亞灣泰豐楓林岸周圍路線        則較高樓層之間的樓層空間適合13米,距離深圳坪山新區只有不到3公裡距離,泰豐楓林岸泰豐地產繼勝利開發牧馬湖之後。
  • 視野 觸不到岸的《太平輪》
    二〇〇九年《太平輪一九四九》在臺灣出版,本書通過採訪太平輪生還者、受難家屬和有關人員,並調查了大量的文獻資料,而編輯成書,作者期望藉此書的出版,填補歷史來不及填補的空白,替換惡性對抗與猜忌,朝向和解共生邁進。
  • 泰豐楓林岸售樓中心-泰豐楓林岸房子有什麼配套
    泰豐楓林岸售樓中心-泰豐楓林岸房子有什麼配套        擁有較高的性價比;而且空間設計合理,大亞灣西區上楊片區的交通,地理位置上處於大亞灣中心地帶,泰豐集團創建於2011年。李嘉誠說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 科興製藥:一場遲到20年的IPO
    1982年,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的侯雲德院士成功構建出α1b幹擾素工程菌株,但苦於不能中試,這一研究成果只能停留在實驗室裡。在國家「863」計劃推動下,國家調集全國衛生研究力量——衛生部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合力攻關,終於在1989年研發出注射用製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