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遭遇史上最大退休潮 可退休金不夠發了

2021-01-17 人民日報海外網

大環境如此,島內民眾唯有自求多福,提前做好養老計劃尤其是經濟規劃。

今年4月,臺灣宣布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接踵而至的,將是一波持續10到15年、規模前所未有的退休潮。退休潮意味著生產力短缺等諸多問題,但對臺灣來說,最火燒眉毛的是缺錢,據臺當局測算,用於支付各行業退休金的保障基金將在幾年內破產。

人員高齡化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四大公營企業臺糖、臺水、臺電及中油員工老齡化嚴重,其中臺糖員工平均年齡竟然高達52.5歲。從2016年到2023年,這四家公司預計將退休1.2萬人。

教育界同樣是「老前輩」居多。據統計,臺灣地區2017學年大專校院專任教師年齡大多集中在50至54歲,年齡超過50歲者佔全體教師的比率高達54%,較2001學年增加36.1個百分點。

公職人員退休人數逐年升高。1996年,公職人員僅有2700餘人退休,2015年以後每年退休人數超過萬人。照此速度,臺灣退休公職人員總數每年將增加近10%。

去年,攸關全臺750萬勞工權益的臺灣勞保基金,提前出現收支逆差現象。只因臺灣「戰後嬰兒潮世代」逐漸進入領取老年給付的高峰期,1000萬加保勞工中,有200多萬人已經達到請領資格,請領老年給付人數不斷增加。

退休金告急

島內新近一項調查顯示,島內社會對退休潮來臨最大的擔憂就是經濟問題,不論是勞工還是公職人員,都面臨退休金嚴重縮水甚或破產危機。

臺灣對軍人、公職人員、教師、勞工分別設有保障基金。據臺當局精算報告指出,軍保基金預計在2019年破產;勞保基金預計2027年破產;教保基金預計2028年破產;公保基金2030年破產。

以勞保基金為例,臺灣政治大學風險與保險學系特聘教授黃泓智認為,2027年基金就會用罄,當年度將開始出現高達2051億元(新臺幣,下同)的負債,若累積到2064年,負債將高達45萬億元。

調查發現,50歲到80歲的臺灣人,超過五成人靠儲蓄和退休金養老。當退休金縮水已成定局,僅有三成島內受訪者相信,自己的財力可以支撐用到80歲。

唯自求多福

要避免退休基金破產,無非開源與節流兩個方法。臺灣經濟不振,民進黨當局又熱衷於政治鬥爭,經濟上力求推開大陸市場,開源既然無能,就只剩節流一途了,目前奉行的是個簡單粗暴的「砍」字。臺當局日前頒布新規,大砍傳統藍營支持者軍公教階層的退休金,對象包括所有已退休和將退休的軍公教人員。

大環境如此,島內民眾唯有自求多福,提前做好養老計劃尤其是經濟規劃。調查顯示,四成臺灣人平時有做投資規劃。在這些人中,40到50歲的偏愛保險、50到60歲的偏愛金融商品、70歲以上的則愛定存。在保險方面,年金險與儲蓄型保險最受青睞。臺灣人壽總經理莊中慶表示,這顯示越年輕者越有提早規劃保險的觀念,他提醒別忽略醫療險的重要性,隨年齡增長更顯重要。

黃泓智則建議,未來臺灣人面臨的養老期及空巢期將比預期中還久,每個人都應具備完善的退休準備意識與策略,建議可以利用增加自提退休準備金及商業保險來因應未來醫療和長期照護需求費用的增加,不致因準備金不足而讓老年生活困頓無依。(王平)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7月27日 第 11 版)

相關焦點

  • 臺灣遭遇史上最大退休潮:問題是,退休金不夠發了……
    今年4月,臺灣宣布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接踵而至的,將是一波持續10到15年、規模前所未有的退休潮。退休潮意味著生產力短缺等諸多問題,但對臺灣來說,最火燒眉毛的是缺錢,據臺當局測算,用於支付各行業退休金的保障基金將在幾年內破產。
  • 臺灣人緣何對退休生活沒信心?
    新加坡星展銀行日前針對亞洲6大市場(大陸、臺灣、香港、新加坡、印度、印尼)舉行「樂活退休指數」大調查,結果發現臺灣排名倒數第三,100分的調查問卷平均得分只有47分,顯示出臺灣人對退休生活準備相當不足。有63%的臺灣受訪者表示,對退休生活非常沒信心,認為要負擔退休後生活可能相當困難,擔憂自身的財務狀況以及不明確的經濟前景。正所謂:已經退休的,怕錢越來越不夠花;將要退休的,怕錢發得越來越少。
  • 看點 臺灣人緣何對退休生活沒信心?
    文/汪靈犀由於攸關每個人的利益,退休話題總是牽動著社會的敏感神經——臺灣也不例外,正所謂:已經退休的,怕錢越來越不夠花;將要退休的,怕錢發得越來越少。有多少「本錢」?但是除了這筆收入外,軍公教還有「18趴」福利——退休金存銀行享受18%的補貼利息。這樣算來,軍公教人員退休後不比退休前領得少,有的能拿到100%甚至110%。正因此,臺灣這幾年的公務員考試一年比一年火爆,可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臺灣農漁民,只要年滿65歲,人人可以領到每月7000元(新臺幣,下同)的老農津貼。粗粗看來,這些養老「本錢」似乎也不少,為何臺灣人還是沒信心呢?
  • 目前已退休,每月5000塊錢退休金,能過什麼樣的日子?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或許我們最大的目標,便是提前退休。畢竟,如果能夠在40歲左右退休而不是60歲的話,那我們將會有大把的精力外出旅遊,甚至是享受生活,這,才是人生。近日,某網友提問:自己目前已退休,每個月有5000塊錢左右的退休金,這點錢,能過什麼樣的日子?那麼,退休老人每月5000塊退休金,算多還是算少呢?5000塊錢一個月,又真的能過上不錯的生活嗎?年輕人想提前退休,需要如何規劃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一、退休老人每月5000塊退休金,算多還是算少?
  • 退休金多少才夠? 臺灣資深勞工認為應準備2450萬
    (圖/臺灣東森新聞)華夏經緯網10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全臺465萬的中高齡勞工當中,由於得兼顧父母、子女沉重的經濟壓力,不少人退休計劃「一延再延」,甚至二度就業也大有人在,而究竟退休金該準備多少才夠呢?根據臺灣人力銀行針對「中高齡勞工」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民眾認為,在生活無虞的前提下,預估的退休金平均應準備2450萬元(新臺幣,下同)。
  • 人生最大的灰犀牛,你和你的朋友需要知道的|| 「下流老人」,花費快、錢難賺…… 臺灣養老金迷思
    所謂下流,不是道德無恥低俗,而是「難以維持國家訂定的最低限度健康且有基礎生活質量的高齡者」,收入低、因醫療等花費入不敷出、遇上難題時沒有可依賴的高齡者,成為所謂「下流老人」。根據臺灣學者介紹,臺灣地區的下流老人,正在快速增加。2016年末,65歲以上的獨居老人已達11%。
  • 70多歲退休老人,退休金3000元,即將「加薪」,這次能漲多少?
    第三,職工退休的時間是2019年12月30日前。70多歲的老人,退休金3000元,大概能漲多少呢?對於一個70多歲的老人而言,其養老金增加多少並不是簡單的直接乘以5%,而是要視具體情況、當地政策而定。我們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老人不是退休職工。如果老人領取的退休金是新城鄉居民養老金,那麼是不屬於此次社保政策調整對象的,自然不能按照4月17日的文件執行,談不上能漲多少。當然,這種可能性還是很低的,畢竟新城鄉居民養老金沒那麼高。
  • 臺灣裁定砍軍公教退休金「合法」,以後誰還為臺當局「賣命」?
    臺灣「司法院」大法官近日裁定臺當局針對軍人、公務員和教師(簡稱「軍公教」)實施的年金改革基本「合憲」。
  • 農村老人希望有和當地退休工人最低標準的退休金,合理嗎?
    現在的農村老人,尤其是70歲以上的沒有退休金,身體一般都有病。雖然國家有農村醫保了,但是只是報銷一部分,沒錢看病。老人吃穿用都要花錢,農村老人能否像退休工人一樣,哪怕拿到當地最低退休工人標準,以減少子女的養老負擔。因為城裡老人的退休金高,他們又有醫保他們的子女不需要提供贍養費。
  • 公務員夫妻退休金一萬,農村養老有變化,看看你退休拿多少錢
    公務員首先公務員有個政策是,工作年限滿三十年,或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的公務員,符合要求可以提前退休。提前退休並且拿到退休金,這個可以說是公務員人群的一大優勢。還有一點就是,這部分退休金每年都會有調整,一般都是上漲,如果夫妻都是公務員,退休後能領到的錢在一萬多都很正常,加上可繼續享受同職級在職國家公務員的醫療待遇,這些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 從1985年開始工作,現在退休了,能拿到多少退休金呢?
    導語:從1985年開始工作,現在退休了,能拿到多少退休金呢?對於我們現在只要是踏入社會的人,基本上每個人都在努力的工作掙錢了,那麼努力工作為了有工資之外,其實我們很多時候也是會為了可以領取到多一些的退休金,畢竟退休金對於我們退休之後的生活還是非常重要的,以及繳納社保裡的一些其他保險都是很重要的。
  • 如果交滿15年的養老保險,退休後每個月可以享受多少退休金?
    導語:如果交滿15年的養老保險,退休後每個月可以享受多少退休金?對於退休金是很多人都關心的話題,都知道這是與自己未來退休之後的養老生活息息相關的,所以在年輕時候也就開始注意繳納五險一金了。其實對於養老金待遇不同的重要原因是繳費基數不同,對於養老金待遇比較高的人員,他們在職的時候企業單位是按照職工的實際繳費基數去進行繳納社保的,對於那些養老金待遇比較低的退休人員應該是按照了最低的繳費標準進行繳費的,所以才導致的最後同樣繳納15年的社保,但是退休金相差甚大。
  • 臺灣軍公教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昨天(27日),臺立法機構負責人蘇嘉全敲了一槌,三讀通過「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恤法」。確立18%優惠存款利息2年後歸零,新規明年7月1日上路。這一槌就決定了臺灣上百萬人的老年經濟生活安全制度。不公不義的「公務人員退休撫恤法修正案」通過了,對公教人員而言,「這是臺灣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法律程序與街頭長期抗爭已是勢所難免。」
  • 退休金和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網友回答】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很多人都把退休金和養老金誤認為是一個概念,只是叫法不同,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雖然退休金和養老金都屬於退休待遇,但是二者之間還是有明顯區別的,而且差別還很大。最顯著的差別就是:一般情況下,退休金要高於養老金。
  • 2020年上海中人退休金最新消息 上海中人退休金什麼時候補發?
    上海中人退休金最新消息,上海中人退休金什麼時候補發?「中人」是指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已經參加工作,《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實施之後才退休的機關事業人員。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上海市日前結合實際出臺具體實施辦法。
  • 事業單位人員2025年以後退休的人員,退休金更高嗎?
    事業單位人員2025年以後退休,退休金待遇更高嗎?事業單位人員在2025年以後實際上都完全變成了事業單位的新人,因為已經過了10年的過渡期。事業單位在2014年10月份以後開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時候,那麼這個開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以後,那麼就被認定為是事業單位的重任了,因為在2014年之前退休的人員是事業單位的老人,那麼2014年以後退休的人員是事業單位的中人,那麼到2024年以後退休的人員就被認定為是事業單位的新人。
  • 2020四川中人退休工資補發時間 2020年中人退休金能兌現嗎?
    2020四川中人退休工資補發時間  自2015年國家啟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來,我省積極推動政策貫徹落實。目前,2014年10月1日之後經組織批准退休的「中人」暫按單位確定的預發待遇標準發放養老金,並於2016年10月起全面實現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由社保經辦機構發放,與企業退休人員同步調整。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涉及面廣、情況複雜。
  • 壓力山大臺灣年輕人眼中的世代不公是這樣的?
    近些年,臺灣年輕人遭遇就業難題,起薪底(長期只有新臺幣2.2萬,稱為22k)、工作機會少,引起他們普遍不滿。人民壯年時努力工作,繳交退休金給政府,政府分配部分退休金給當時的退休族群,當作老年人的退休金;等到人民年老時,當下的青年族群努力工作,繳交退休金給政府,政府一樣分配部分退休金給人民,這樣的退休金制度是一個正常循環。但臺灣的少子化造成青年人越來越少,卻扶養越來越多老年人。
  • 退休金又迎「大整改」,領取時間已變,退休老人留意,別白跑一趟
    對於廣大退休人員來說,每年最為重視的自然就是退休金問題了。眾所周知每年國家對於養老金都會有所調整,基本上養老金年年都會上漲。而現在已經進入2021年了,退休金會如何變化,自然也是退休老人最為關心的方面。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養老金也迎來了這4個「大動作」。事關上億退休老人的待遇問題,留意一下你們的錢袋子。
  • 從1985年工作到現在,到退休時能拿到多少退休金呢?
    導語:從1985年工作到現在,到退休時能拿到多少退休金呢?對於我們大部分的人,現在在努力的工作的原因,除了工資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自己在以後退休了之後是能夠拿到退休金的,其實對於這一點也確實是大家需要去考慮到的,畢竟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並不可能真的工作到死亡的前一刻的,所以在退休了之後,也是希望自己是可以去享受生活的,那麼想要在退休之後的生活比較好的話,那麼也就是需要養老金了,那麼養老金也並不是隨便就能夠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