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歷史#
儘管大西洋之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持續時間最長的軍事戰役,但在歐洲和太平洋戰場上的戰役的盛名下,大西洋之戰常常顯得黯然失色。
湯姆漢克斯的最新電影《灰獵犬號》聚焦了這段被歷史塵封的歷史。儘管有諸如《拯救大兵瑞恩》、《兄弟連》、《太平洋戰爭》等珠玉在前。《灰獵犬號》仍然以二戰盟軍和德軍之間的恢弘海洋戰爭場面和與眾不同的可引發深海恐懼的觀影感受虜獲了一眾粉絲。
01
電影預告片裡表明《灰獵犬號》是「受到」真實事件的啟發,而不是直接基於真實事件改編。湯姆漢克斯飾演的美國海軍指揮官歐內斯特·克勞斯角色來源於福雷斯特1955年的小說《好牧羊人》。雖然是虛構的,但電影基於福雷斯特的小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真實還原了書中對海戰的準確描述。
故事發生在1942年冬天,《灰獵犬號》——這是一艘名為「基林號」的驅逐艦,是克勞斯指揮下的一艘驅逐艦的暱稱。漢克斯作為一名新晉升的軍官,受命領導他的第一支跨大西洋護航艦隊穿過一片被稱為「黑暗海溝」的水域。根據電影的官方描述,克勞斯必須在沒有空中掩護的5天時間裡保護他的艦隊不受納粹u型潛艇的攻擊。電影呈現的軍官不僅要與德國敵人作戰,還要與他個人的心魔和自我懷疑鬥爭。
02
《灰獵犬號》故事發生在大西洋之戰的關鍵時刻,這場戰役始於1939年9月,直到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才結束。戰爭主要圍繞供應的爭奪:作為一個島國,英國需要源源不斷的進口商品和原材料,而美國承擔著輸送需用品的主要使命。另一邊蘇聯也被納粹發動的「巴巴羅薩」計劃斷了生命線,也急需食品、石油和其他必需品,補給蘇聯的必需品主要通過海運運送到蘇聯北冰洋的海港。
歷史學家詹姆斯·霍蘭寫道:「如果大西洋航線失守了,英國也會失守。」「更不會有後面的地中海戰役,也不會有諾曼第登陸日。同盟國所依賴的龐大全球供應鏈將會被切斷,生命線也會隨之被切斷。」
溫斯頓·邱吉爾於1941年3月創造了「大西洋之戰」一詞,「故意呼應英國之戰,以強調其重要性」。晚年,首相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戰爭期間唯一真正讓我害怕的就是潛艇的危險。」
盟軍確保商船貨物安全抵達歐洲的主要策略是派遣護航艦隊,如果可能的話甚至出動飛機護航。儘管這種方法使許多盟軍貨物船隻免於被摧毀,但當時經常是40艘貨船同時輸送補給,相比於單艘船隻的靈活性,盟軍的龐大船隊極易暴露,極易受到被稱為狼群的德國u型潛艇狩獵小隊的攻擊。
在戰爭的早期,德國佔據了海軍的優勢,可以輕而易舉地幹掉防禦薄弱的商船,儘管德國也遭受重大損失。到1941年12月美國加入二戰時,德國u型潛艇在大西洋東海岸戰績顯赫。1942年1月到7月之間,有90艘船(包括4艘u艇)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海岸沉沒,1100多名商船船員死亡。這個危險的時期就是就是《灰獵犬號》的歷史背景,正如預告片裡說的「唯一比前線更危險的是為運輸必需品的戰鬥。」
03
影片中暗示的潛艇和驅逐艦之間的決鬥和《好牧羊人》中描述的潛艇和驅逐艦之間的真實衝突有相似之處。2019年的《海軍歷史》雜誌上對真實的歷史描述如下:1943年11月1日,一艘美國驅逐艦試圖撞擊德國潛艇時,一個海浪把它的船頭撞到潛艇上,使兩艘船陷入了「致命的擁抱」。在接下來的十分鐘裡,由於距離過近,船員們無法正確地將驅逐艦的槍炮對準潛艇,船員用他們能找到的所有步槍、衝鋒鎗和機槍炮轟u型潛艇。U-405當晚沉沒;嚴重受損的博裡號驅逐艦在第二天沉沒。
在大西洋之戰中,這樣的近距離作戰是很少見的,大西洋之戰更多的是用魚雷和深水炸彈進行的。
歷史學家本奈特說,盟軍技術的進步與u型潛艇設計的「日益過時」幾乎同步發生。隨著衝突的持續,戰爭逐漸倒向盟軍一方,到1943年5月,勝利幾乎已成定數。
儘管德國人在大西洋戰役中節節敗退,但他們仍然設法阻止了相當數量的補給到達盟軍手中。這給了希特勒時間,對德國人來說是一種拖延,因為德軍主戰場在蘇聯,其次才是英美的現場。
在六年的大西洋戰鬥中,多達8萬名盟軍水兵、商船和空軍陣亡。據估計,約有28,000到30,000名u型潛艇船員死亡——在這場戰役中,41,000名德國水兵中,死亡人數約佔70%,令人震驚。
除了高昂的生命代價外,雙方還遭受重大的財產損失。1939年至1945年間,盟軍損失了2700多艘商船;與此同時,德國的1100艘潛艇中大約有800艘沉沒。
04
大西洋之戰並不是最引人注目的戰爭。相反,這是一場非常複雜的戰爭,需要大量的協調,需要新武器技術、戰術和科學的發展。在其他任務中,機組成員致力於改進雷達和聲納,微調爆炸物的使用,攔截敵人的情報。後勤也始終是戰爭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盟軍和軸心國的海軍在海上有著不同的待遇,後者面臨著特別危險的環境。u型潛艇在舒適度和住宿方面幾乎沒有提供什麼。大多數潛艇只有兩個廁所,其中一個幾乎總是裝著額外的食物、備用零件,剩下的一個工作衛生間是50個人共用的。潛艇沒有空調和暖氣,沒有衛生設施,也沒有足夠的製冷設備。
這是一項非常艱難、粗糙的工作,而且會非常無聊。u型潛艇有時完整巡邏一次什麼船隻也看不到,這種海洋上漫長的孤獨令人窒息。
另一方面,潛艇的任務可能是非常危險的,特別越到戰爭的末期,盟軍設備越是改善,軍備差距越被拉開。這些德國軍人通過了經年累月的訓練,他們中很多第一次到海上執行任務可能就葬身大海再也無緣陸地。
福雷斯特的小說是從盟軍的角度來講述的,這意味著讀者永遠看不到戰爭中德軍真正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如果想了解德軍的境遇可以考慮看一下沃爾夫岡·彼得森1981年的電影《Das Boot》,這部電影捕捉到了潛艇船員們經歷的無聊、骯髒和恐怖。
美國海軍比德軍享受更多的「舒適」,但驅逐艦上的生活「同樣寒冷、潮溼和令人作嘔」。船員們適應長時間的單調生活並時刻保持警惕。例如,當船隊航行時,突然改變方向的命令意味著40多艘船必須同時協調行動。對於像漢克斯飾演的克勞斯這樣的船長來說,帶領艦隊安全著陸意味著迅速處理不完整不對稱的信息,並在幾秒鐘內做出決定。
海軍的生活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為敵人隨時可能發動襲擊。德國u型潛艇夜間在水面上航行,白天潛入水中。盟軍的軍艦不僅努力穿越大西洋,成功地挫敗了德國的進攻,而且還積極地追蹤並摧毀敵人的潛艇。
小說《好牧羊人》裡寫道:『』如果一艘u型潛艇發現了一個護航隊並且毫髮無損地逃脫了,它就可以通過無線電向總部報告該船的位置,或者與一群狼一樣的其他潛艇合作攔截並發動大規模攻擊。然而,如果潛艇被摧毀,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如果潛艇被困在水下一兩個小時,等護航隊再次脫險,德國人要再找到護航隊就會困難得多,時間會延長得多,甚至可能困難得多。『』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一名商船水手,你不知道你所在的船是否隨時會突然爆炸。你不知道它是否被擊中,如果你下水逃命,你會被發現嗎?如果你是一個倖存者,你會向上帝祈禱你能登上救生艇,然後你會希望有人把你救上來。否則,你就葬身大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