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8日)下午,巴基斯坦最高法院突然宣布,取消總理納瓦茲·謝裡夫的任職資格,並要求其辭職,原因是涉嫌貪腐。隨後,謝裡夫也宣布辭職。
此後,「巴鐵」政局將由誰來掌舵?
據法新社報導,納瓦茲·謝裡夫的弟弟謝巴茲·謝裡夫(Shahbaz Sharif)很可能接替總理職位。不過,他首先要辭去旁遮普(巴基斯坦人口最多,最繁榮的省份)省長的職位,入選國民議會,然後才有資格當選。在此期間,巴基斯坦國防部長赫瓦賈·阿西夫將履行代總理職能。
謝裡夫和弟弟
此外,據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ID:Capitalnews)消息,現年68歲的謝裡夫,2013年當選巴基斯坦總理,是巴基斯坦政壇的一位傳奇式人物,曾三次執政,三次下野,還曾流亡海外。
謝裡夫和女兒瑪麗安·納瓦茲·謝裡夫
最新的貪腐指控是怎麼回事?長安街知事App發現,謝裡夫家族在巴國最發達的旁遮普省深耕多年,擁有富可敵國的超級大本營。但值得一提的是,謝裡夫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指控「貪腐」了。
樹大招風
說突然,也不突然。謝裡夫貪腐案調查始於本月中旬。
納瓦茲·謝裡夫
17日,巴基斯坦最高法院開始審理總理該案。此前,巴官方在一份調查報告中,質疑謝裡夫家族財產來源,謝裡夫隨後駁斥了這份譴責性報告,並進行「權位保衛戰」。
最高法院成立的聯合調查小組在報告中稱,謝裡夫家族來自商業的所得不足以解釋其家族財富之多。包括他的繼承人、女兒瑪莉昂在內的子女,也被指控籤署偽造文件,掩蓋倫敦豪華公寓的所有權。
樹大招風。這個成語可能並不能精確地在謝裡夫身上使用,但恰巧反映了他在巴基斯坦所擁有的地位——其名字本身就是一塊金字招牌。
早在1988年,謝裡夫從巴基斯坦政壇崛起,先後三次執政、三次下野,還曾流亡海外,在長達30年的時間裡多次捲土重來,堪稱一位傳奇式的人物。
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知事查閱資料發現,謝裡夫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指控貪腐了。
屢敗屢戰
熟悉巴基斯坦的小夥伴都知道,巴國有兩大家族。一個是布託·扎爾達裡家族,一個就是謝裡夫家族。布託家族的勢力主要在巴基斯坦商業中心喀拉蚩市和信德省;而謝裡夫家族的大本營則在東面,是巴基斯坦建國以來最具影響力和權勢的家族,並號稱「第一家族」。
他的父親老謝裡夫是巴國著名的實業家。1939年,老謝裡夫創立伊特法克集團,其後發展成擁有包括17個製糖廠和鋼鐵工廠等在內的工業巨頭。
巴基斯坦女總理貝·布託
1990年,時任巴基斯坦女總理貝娜齊爾·布託由於貪腐指控,被時任總統古拉姆解職。同年,謝裡夫被選為總理,這是他首次當選總理。但是,兩人的關係隨後同樣惡化了,總統希望再次以貪腐指控逼迫謝裡夫下臺。謝裡夫則藉助最高法院駁回總統解職令,但兩人最終於1993年被軍方逼迫而雙雙辭職。
這次下野,成為謝裡夫登上全國政治舞臺後最為艱難的時刻。一方面,總理寶座失去,貝·布託則再度上臺,謝裡夫幾乎喪失了全部權力。
但這還不是他最慘的經歷。
穆沙拉夫
1998,謝裡夫第二次執政的次年,印巴爆發了核裝備競賽,招致歐美經濟制裁,造成經濟困難民怨鼎沸。當年10月,巴基斯坦軍方最高實權人物、陸軍總參謀長穆沙拉夫發動政變,解散了謝裡夫政府。
2年後,在穆沙拉夫的授意下,最高法院以貪腐、逃稅、挪用公款等罪名判處謝裡夫終身監禁。而後者隨即流亡沙特,直到近八年後他才得以回國。
「超級大本營」
有人這樣形容:「贏得旁遮普省,就等於贏得巴基斯坦」。
因為,在巴基斯坦的政治、經濟、社會,甚至各個領域,旁遮普都是一個無法繞開的存在。而恰巧,旁遮普省就是謝裡夫的大本營。
位於巴基斯坦東北部的旁遮普省,幾乎獨自扛起了該國的經濟發展:GDP貢獻率佔該國60%以上,生產全國近80%的糧食,集中了幾乎所有大型工業園區……
更重要的是,旁遮普省分量之重,還在於其軍政影響力。如果說喀拉蚩市是巴基斯坦的商業中心,那麼旁遮普首府拉合爾市就是政黨活動中心、拉瓦爾品第市就是軍事活動中心——巴參謀長聯席會議、陸軍總部都集中在這裡,集中了巴陸軍9個集團軍中的6個。
在謝裡夫的三個執政階段,他都不遺餘力地強化旁遮普省成為其本人的政治大本營。
在1990年首次執政期間,謝裡夫掌握了中央政府,並開始剪除在旁遮普省的異己者。1997年,謝裡夫再次當選時,又任命其弟沙巴茲·謝裡夫為旁遮普省首席部長。
謝裡夫的政府,被稱作典型的「旁遮普省人主導」的機構。他主政期間,包括總理、總統、參謀長、參議院主席等政府要職都由旁遮普省人擔任。
同時,他還將大量的發展資金投向旁遮普省,包括拉合爾機場的新航站樓、伊斯蘭瑪巴德至白沙瓦的高速公路等等。2013年謝裡夫第三次當選總理時,其弟沙巴茲·謝裡夫也開始了第二次旁遮普省首席部長的任期。
因此,這第三次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