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傳說的故事,一直為民間所稱道傳頌,白蛇報恩的故事,也顛覆了人們對於妖精的認知,人們相信妖精也有良善之輩的存在,甚至比人更懂得知恩圖報。基於故事的受眾基礎,很快,它被改編成一系列的影視作品,其中最為成功也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趙雅芝版的《新白娘子傳奇》,其運用黃梅戲的流行唱法,加上演員精緻的表演,促成了電視劇的成功。
然,從老版《新白娘子傳奇》到《白蛇傳》、《天乩之白蛇傳說》到頗具現代審美色彩的《白蛇·緣起》再到新版《新白娘子傳奇》,就如同炒陳菜般,越炒越香,卻終究也有膩的那天。老版《新白娘子傳奇》是白蛇傳說演繹的高峰,趙雅芝飾演的白素貞端莊典雅,是眾人公認的白娘子形象;隨後拍的王祖賢、張曼玉的《青蛇》電影亦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了這兩部影視劇的成功基礎,一系列白蛇翻拍劇相繼問世,卻再也達不到以往的口碑。
那為什麼即使如此,中國影視行業依然盛行著一股翻拍之風呢?答案是賭,賭觀眾買不買帳,翻拍可謂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熱門IP在製作前就有巨大的受眾基礎,即使最後翻拍失敗也能做到保本,那何不嘗試一下呢?所以,新版《新白娘子傳奇》也就出現在了大眾的面前,製片人劉桂梅對《新白》翻拍的意義給出了答案:「這個故事歌頌愛、讚美愛的內核是『真善美』的,需要我們不斷傳承。時代在進步,影視拍攝的技術也在進步,通過改編、翻拍《新白娘子傳奇》,用新的技術重新闡釋它,新一代的年輕觀眾可以走進這個故事,讓這部經典作品在當下的新時代得到新的解讀,用創新傳承經典,從而使經典作品更具有生命力。」
新版《新白》,雖是改編於老版《新白》,在其製作方面卻達不到老版《新白》的高度。首先,該劇有一種為了翻拍而翻拍的感覺,在人設方面,全部重設,使一個古典民間傳奇故事充滿了現代都市偶像劇的感覺。就拿其中的主要人物來說,劇中的許仙不再是軟弱的儒雅書生樣子,而是搖身一變成了一個理智、溫暖甚至有點霸道總裁的濟世俠人;作為主要人物之一的白蛇也不再是端莊的典範,更像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姑娘,許仙與白素貞的感情更像是兩個小孩子的戀愛。
作為男主人公浪漫人物之一的青梅竹馬金如意,這個人物的設定更是集現代偶像劇女二的特點於一身,無腦,只會使壞,最後自食惡果;最後,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小青,她的設定實在令人費解,小青在遇到白素貞後變成女兒身,跟在白素貞身後,似乎是作為酷兒群體的小青,扮演著雙性戀的角色,作為白素貞的備胎一般跟隨她左右。其次,在故事層面,其刪掉了一些經典片段,如白蛇報恩,而是改成了白蛇來人間歷練,失去了原有的本真,即使編的再精彩,也失去了那種傳奇,變得愈發不像個故事。全劇走瑪麗蘇情節,為了迎合現代觀眾的觀影體驗,而忽略了故事傳遞的精神實質。
最後,在該劇的製作方面,其一味追求美感,而忽略了細節,此前網上熱議的「該劇濾鏡過渡」,雖經調整,仍有點不如人意,其次,在一些大特效的製作上,也不免有些差強人意,像雷峰塔倒、水漫金山,從中並未看到場面的恢弘與震撼,甚至有點審美疲勞。
這也是為什麼廣大觀眾不太接受經典翻拍的原因,因為怕達不到心中的理想效果,所謂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的道理。以及怕對受眾產生誤擾等。新版《新白》成功的原因無不過於其啟用流量小生,顏值等就吸引了一部分潛在人群。以及迎合廣大青年受眾的情節和經典故事的翻拍,使其吸引了龐大的關注量。不否認新版《新白》劇組的用心,比如其妝容方面就很貼合故事,只是其處在這樣一個對經典的翻拍情境下,不免就會頗受爭議。
我們不推崇翻拍,但也不反對。經典是要推崇,但也不是讓其進行盲目的流動與改動。我們積極支持更多的原創,也願在今後的影視行業中看到更多的原創或者創新作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