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驚夢 恩寧路百年浮華

2021-02-22 中國粵劇網

點擊上方「中國粵劇網」藍色字可加關注



連片騎樓的恩寧路,是廣州最完整和最長的騎樓街之一


      風光無限,路面可以並排行八頂大轎,蜿蜒的騎樓令恩寧路被譽為「廣州最美老街」;薛覺先、新馬司曾、紅線女、李小龍……璀璨明星留下無數的歲月印記。近日,荔灣區文化部門對恩寧路的文化資源進行調研,梳理出新的文化內涵。
       有段古:在廣州西關,連片騎樓的恩寧路,是廣州最完整和最長的騎樓街之一。走進恩寧路,騎樓蜿蜒猶如一條銀龍。「當年新建的恩寧路路面,能夠並行八頂大轎,是廣州出名的大馬路」,許多著名的西關大屋就分布在恩寧路的周邊。時至今日,恩寧路仍舊能夠看到大轎出沒,就連汽車也紛紛「讓路」,這是怎麼回事呢?

鑾輿堂:華光師傅從此出發「逛」恩寧路

鑾輿堂前身為德和堂,是粵劇武打行

鑾輿堂

      華光師傅即粵劇的保護神。戲班中人及有關演藝工作者,均尊華光為祖師。相傳玉皇大帝曾派火神華光火燒粵劇戲棚,當華光下凡放火之前,發覺粵劇並非玉皇大帝所認為的那樣不堪,反而更是宣傳忠、孝、節、義,更有揚善教化之功,打消了火燒戲棚的主意,還吩咐雜箱叔父在舞臺前燒黃煙,回宮向玉帝復旨,從此戲班中人及有關演藝工作者,均尊華光為祖師。
      鑾輿堂位於恩寧路永慶坊內,前身為德和堂,是八和會館下屬的粵劇武打行。從2016年開始,鑾輿堂參與主辦的華光師傅誕巡遊正式回歸恩寧路。鑾輿堂有關負責人表示,華光師傅誕當天,各地的群眾來到鑾輿堂,見證華光師傅出巡。「最近兩年華光師傅誕,巡遊隊伍都會用八人抬著華光師傅的轎子途經恩寧路」。華光師傅會坐著大轎從永慶坊鑾輿堂出發,經過恩寧路,巡遊到粵劇博物館。每當巡遊隊伍浩浩蕩蕩地從鑾輿堂出發,穿過永慶坊牌坊,來到恩寧路,此時,路上的汽車也會紛紛「讓路」。

八和會館:粵劇人的精神家園

      如果說鑾輿堂代表了粵劇武打行,那麼與鑾輿堂近在咫尺的八和會館則是粵劇藝人的精神家園。
      年過八旬的鑾輿堂榮譽主席葉兆柏說,「當年,日軍轟炸廣州,在黃沙的八和會館建築物被炸毀,只有大門沒被燒毀。」八和會館是粵劇藝人所建立的粵劇行會組織,加強了戲行中人的團結,保障戲班營業正常開展,在清朝解禁粵劇後恢復戲班事業。當時修建八和會館的費用都是通過全行在每年閏月休業時期舉辦義演,扣除工資後籌集而成。另外,凡是入會會員都要支付白銀一兩作為「份金」。
      八和會館前身為瓊花會館,設於佛山。晚清粵劇逐漸登上大雅之堂,伶人在黃沙成立八和會館,以保障同行權益。舊八和會館毀於侵華日軍的轟炸,而藝人則於恩寧路籌款置地,建成新八和會館。騎樓的大門,仍保留著老會館經歷過的戰火洗禮。每年從世界各地趕來這裡尋根的粵劇藝人或愛好者不計其數。
      葉兆柏說,「儘管經歷多次動蕩,原來的八和會館大門被保管得很好,等到八和會館重修完成,我們又將大門安裝上去。」


李小龍祖居:李小龍父為粵劇「四大名醜」之一


李小龍祖居

      永慶坊鑾輿堂有一個更有名的鄰居——李小龍祖居。李小龍故居位於恩寧路永慶一巷13號,20世紀40年代由粵劇「四大名醜」李海泉所建。
      葉兆柏說,李海泉就是李小龍的父親。上世紀三十年代李海泉以擅演「爛衫戲」而著稱。他多才多藝,武丑、文丑、二花面均表演精緻獨到,特別是以擔綱演出的《打劫陰司路》《煙精掃長堤》而聞名劇壇。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李海泉和廖俠懷、半日安、葉弗弱並稱「粵劇四大名醜」,他的表演幽默含蓄,唱腔雄渾質樸,深受觀眾歡迎。
      李小龍祖居為西關大屋建築風格的磚木結構,內有雕花大梁,彩色雕花玻璃屏風間隔,坐南向北,三進深。「李海泉在此居住十餘年,李小龍姐姐也在此出生」,永慶坊項目運營負責人介紹道, 「李小龍祖屋格局為一正一偏,這是西關大屋建築風格,雕花屏風間隔。該房屋主體保留較好,可惜後期改建嚴重,屋內裝飾結構基本不存。2016年,永慶坊改造,將李小龍祖屋、鑾輿堂等納入改造範圍。」

恩寧路的「西關基因」

      2016年10月,改造後的恩寧路永慶片區開放運營,再現西關風情。項目修繕範圍包括恩寧路69號-101號、永慶大街、永慶一巷、永慶二巷、至寶大街、至寶西一巷,佔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修繕維護建築物約7800平方米,屬於恩寧路舊城改造項目的一部分。
      「恩寧路見證了西關繁華文化基因」,潘廣慶說,民國時期,恩寧路的戲班非常活躍,是當年經濟繁榮的代表。當時粵劇班的演出市場,除廣州市區內的幾間戲院之外,幾乎都在鄉下。一些經濟比較富裕的村莊,會出錢請戲班演出。
      那麼,為什麼粵劇班會特別集中在恩寧路一帶?據潘廣慶分析,當時,粵劇的市場主要集中在省港澳地區,加上新加坡等地,而當時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就是輪船,恩寧路旁邊的黃沙碼頭作為珠三角最主要的樞紐式水運碼頭,並可通過鐵路連接其他地區,自然吸引了粵劇「大佬倌」們。

 改造後的永慶坊,有利於建立良好的創客文化辦公環境。


恩寧路:
      恩寧路位於荔灣區,東起寶華路,西北至多寶路與龍津西路相接,是一條有濃厚西關特色的道路,是西關騎樓建築的精髓。它誕生於1931年,路面可並排行八頂大轎。恩寧路、龍津西路與第十甫、上下九步行街騎樓連接,分布了十幾處文物古蹟。2007年底,恩寧路被廣州市政府納入舊城改造計劃。

粵劇藝術博物館:
      粵劇藝術博物館原為恩寧路舊城改造地塊,是一座具有嶺南風格、水鄉特色的中國園林式博物館,沿荔枝灣湧三期分為南北兩岸。南岸為主館及仿古園林建築,主要承載展覽、演出、教育、研究、公共活動等功能,北岸為文物修復、粵劇藝術的傳承與保護等配套區域。

八和會館:
      八和會館是由鄺新華、獨腳英、林之等粵劇藝人所建立的粵劇行會組織。八和會館成立不久,眾粵劇名伶先後加入該館,後稱為「八和子弟」。

打銅一條街:
      廣東很早就開始製造銅器。在老西關的和平路、光復路與恩寧路,各路民間工藝高人聚集於此,打造了上百年的西關老字號一條街文化品牌。雖然這門手藝逐漸失去了主導性的市場,恩寧路的打銅師傅們卻仍在為自己的情懷而堅守著。


恩寧路上的打銅師傅

      本稿件轉載自廣州日報,由廣州日報記者嵇沈玲統籌,曾衛康撰文,莫偉濃、陳憂子、楊耀燁攝影,僅作傳遞資訊之用,本網站不對轉載稿件負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百年梨園梨花開!
    這個「五一」,不來長春蓮花山百年梨園看看,整個春天都會辜負了。5月3日,百年梨園內的梨樹們競相綻放,一簇簇、一團團,如雪如雲,與遠山、近水和白牆紅瓦形成一幅村居圖。梨花園裡千樹雪山門處,有工作人員掃綠碼,檢測體溫。
  • 長春蓮花山百年梨園梨花開【組圖】
    這個「五一」,不來蓮花山百年梨園看看,整個春天都會被辜負了。3日,百年梨園內的梨樹們競相綻放,一簇簇、一團團,如雪如雲,與遠山、近水和白牆紅瓦形成一幅村居圖。 山門處,有工作人員掃綠碼,檢測體溫。一切沒問題,就可以進入百年梨園暢遊了。 跨過山門,空氣中氤氳著淡淡的梨花的香甜氣息,沁人心脾。在廣場上,立著百年梨園的愛情故事。
  • 勞動節:百年梨園梨花正為您盛開
    百年梨園大門梨園雖然已經百年歷史,但她一直深藏在閨中。近兩年才被熱愛旅遊的專業人士發現並挖掘出來,策劃了幾屆「梨花節」之後,逐漸被長春市民了解,並成為了一個新的放鬆心情的生態謐境。百年梨園在謐靜的山坳裡走進梨園,夥伴們瞬間分散消失在梨園中,各自尋找自己的「夢中情人」去啦。
  • 《牡丹亭·遊園驚夢》回歸,特邀國家一級演員,共度中秋佳節
    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上海崑劇團聯袂豫園·海上梨園為大家帶來崑曲最經典的代表作之一《牡丹亭·遊園驚夢》。這也意味著海上梨園崑曲文化傳承的傳統曲目將重新登臺,與大家見面。「遊園驚夢」原為《牡丹亭》中第十齣「驚夢」,舞臺演出分二出,可以單獨演出,也常連演,合為「遊園驚夢」。這次上海崑劇團《牡丹亭·遊園驚夢》的演出,既是海上梨園一直以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與意義的重視、對於中國文化元素的凝聚,亦是海上梨園對崑曲的傳承。如果說豫園是「上海之心」、滬上文化地標,那麼海上梨園可謂鑲嵌在上海城市名片上的一顆寶石。
  • 天成百年梨園古風節,穿越紅塵,靜賞梨花!
    位於甘肅蘭州東北的加奧朗德縣有被稱為「世界第一古梨園」的古鎮——溪流。 她是繼黃河幹流之後,這座南北青山做屏,東西橫流,風光秀麗,氣候宜人的405平方公裡土地,太極圖這樣酷似數萬畝古梨園的梨年輪大多在300到500年左右,令人嘆息。
  • 四月韶華 春在梨花——大廟百年梨園等著您
    四月韶華 春在梨花——大廟百年梨園等著您柳絮風輕,梨花雨細。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古老的梨樹忠實地守望著它的主人,見證著大廟時代變遷的滄桑歲月。數百年來,當地以盛產香水梨而聲名遠播,梨園深處的大廟文化更具魅力。這裡得天獨厚,物產豐富。春天,千樹萬樹梨花盛開;盛夏,百年梨樹下,納涼、度假好地方;金秋瓜果飄香;寒冬銀裝素裹。大廟豆腐色香味俱佳,黑山峽羯羊肉肥美爽口。當地土雞肉鮮美,小蔥炒雞蛋、酸爛肉、血條菜、臊子麵和黃米糝飯別有特色。
  • 老去的恩寧路裡,藏著真正的羊城風情
    恩寧路的騎樓,以灰色為主色調,與上下九的彩色立面和鱗次櫛比的熱鬧商鋪不同,這裡的街道,多了幾分閒淡的生活氣息。除了這些之外,在恩寧路附近,陶陶居、趣香餅家、蓮香樓、廣州酒家等,也是蜚聲海內外。一灣青水綠,兩岸荔枝紅。對於西關,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美食和美景。
  • 恩寧路二期改造可以粵語電影為主題發展娛樂業
    這裡是第一部粵語長片《胭脂》的誕生地,是粵港第一個電影人才培訓基地,催生了廣州的電影製片業——就在廣州「最美騎樓街」恩寧路的老街裡,百年前一個清代探花的府第「探花第」。這段已被塵封的中國電影史上的「光輝歲月」,能否讓改造後的恩寧路重現輝煌?
  • 民國時期,第一部粵語長片就誕生在廣州恩寧路
    《胭脂》的誕生地,就在廣州「最美騎樓街」恩寧路的老街裡,一間百年前一個清代探花的府第「探花第」之中。恩寧路是廣州現存各時期建築保留最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位處西關文化的核心區,從2006年的「大遷大拆大建」,逆轉為2011年「開舊城改造先河,保護歷史文化優先」,再到2012年被列入歷史文化街區保護,2016年恩寧路一期改造「永慶坊」,恩寧路成了廣州的文化地標,也承載著廣州人對老城保護、西關文化復興的期望。
  • 恩寧路|「廣州最美老街」,李小龍故居居然也隱居在此...
    恩寧路改造動工了,永慶片區重現西關風情!昨日,記者從荔灣區更新局獲悉,恩寧路改造正式有了新動作,經過改造後的永慶片區將於近期與群眾見面。
  • 百年梨園遇上現代科技,關橋香水梨獲得新發展
    日前,記者在海原縣關橋鄉百年梨園採訪時,關橋鄉黨委書記馬海燕說。近年來,關橋鄉黨委、政府藉助當地資源品質優勢,通過「農業+旅遊」線上線下深入融合,促進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鄉村旅遊,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引領鄉村振興。
  • 香港第五臺頒2016「梨園之最」
    其中「梨園之最 文武生」獎項由龍貫天獲得,「梨園之最 正印花旦」獎項由鄧美玲獲得,陳寶珠、梅雪詩主演的《牡丹亭驚夢》獲「梨園之最 粵劇」及「最受歡迎粵劇」兩個獎項。  鄧美玲獲獎後直言十分高興,感覺既驚又喜,她說:「知道這個紀錄後,真是又驚又喜,使我更具推動力,漫步向前,通過演出量而提升演出質素,正是往後的重要方向。」
  • 第一部粵語長片誕生在廣州恩寧路,改造可以粵語電影為主題發展現代娛樂業
    ,百年前一個清代探花的府第「探花第」。這段已被塵封的中國電影史上的「光輝歲月」,能否讓改造後的恩寧路再現輝煌?一份由荔灣區相關部門編制的文化導則,重頭戲提出以恩寧路特有的文化符號粵語電影為主題,開展恩寧路片區的更新規劃,開發一系列現代娛樂業態,包括建娛樂綜合體、設懷舊粵語影廳、辦粵語電影博物館、闢粵語電影明星「星光大道」、拍粵語電影、開粵語電影元素的餐廳……這份旨在對恩寧路改造進行業態指導的文化導則,能否為將要打造「最廣州」文旅街區的恩寧路注入場所精神與地方文化的靈魂,向世人展示恩寧路的歷史文化特質
  • 遊園驚夢,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本案以石、玉等文化底蘊為依託,以中國貴族式建築園林空間意趣的室內化為框架,從《遊園驚夢》的詞牌中提煉文化意蘊、色彩、藝術、布局、材 質等為元素,通過現代東方禪意美學的組合方式深宅大院泡一壺閒茶,聽一曲《遊園驚夢》,靜守現世安穩。涼風拂過,花木的芳香,飄散於潮溼的空氣裡,清甜溫潤。
  • 新戲首演|《草橋驚夢》明日加演一場
    崑劇《草橋驚夢》作為參加此次展演的十二部小劇場戲曲作品之一,將於12月12-13日晚在長江劇場·黑匣子上演。 「《草橋驚夢》源於《西廂記》中的一折。明代的李日華將《西廂記》改編成南曲以後,崑曲以及其他各地方劇種都有搬演,而《西廂記》原來的北曲形態現代人卻無法領略實在遺憾。此次創作恰是通過對元雜劇北曲的學習和研究,探尋一些不同的聽覺感受,也是豐富當代崑曲舞臺的一種嘗試。
  • 梨園春薈|這場「梨園之約」,你如期赴約了嗎?
    梨園春薈|這場「梨園之約」,你如期赴約了嗎?「想看春光燦爛的南開園o(╥﹏╥)o」在同學們的「千呼萬喚」中,4月3日上午南開大學第四屆梨園春薈首站活動——「線上雲賞花直播」在南開大學官方微博直播平臺完美呈現!
  • 廣州文創地標永慶坊和最美騎樓街恩寧路究竟有什麼好玩?
    永慶坊裡還有一個小小的展廳,介紹著西關與恩寧路的歷史與人文,西關五寶「三彩一雕一繡「的匠人之心,西關大屋獨有的麻石路、趟櫳門、滿洲窗、灰塑、硬山頂等五大建築特色,讓人更了解西關,也更理解廣州的過去與現在。
  • 【 訪談】話說梨園 唐滌生名劇欣賞 話說梨園
    他的故事在其短短的一生當中,共編寫粵劇劇本共446個,其中《牡丹亭驚夢》《蝶影紅梨記》《帝女花》《紫釵記》、《九天玄女》、《再世紅梅記》等等著名劇目均出自他的手筆。唐滌生與任劍輝、白雪仙合照
  • 王者榮耀錯過遊園驚夢怎麼辦 遊園驚夢返場時間
    王者榮耀錯過遊園驚夢怎麼辦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王者榮耀遊園驚夢返場時間哦!想知道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古典文化的衰落——《遊園驚夢》解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太陽城札記 ,gh_30bb2b675f79】遊園驚夢郭富城 - 遊園驚夢今天,第二節和第三節語文課,我帶領學生們共同解讀《短篇小說欣賞》裡面的一篇經典小說,其名是《遊園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