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我不是藥神》電影裡的原型陸勇真人真事前,為大家獻上「慧」看電影之《我不是藥神》——覺醒之藥。也許,在看完後你會更深刻地理解諸如程勇這些一直在默默奉獻幫助了無數生靈的人們。一個小人物,散發著的卻是極為耀眼的人性之光,他不是藥神,卻拯救了無數徘徊在生死線上的人們,照亮了無數處積滿灰塵的陰霾。影片的結尾,格列寧被列入醫保。經歷過電影裡的無奈,觀眾更會慶幸人間雖有痛,但我們終究是在一點一滴用善撫慰了痛。終於有這樣一部電影,讓我們能夠看到時代,看到善意,看到希望。希望這部電影也能被這個時代善待。
震撼視頻:「慧」看電影之《我不是藥神》——覺醒之藥
據說這是近十年來第一部9分的國產片,這部點映零差評的國產電影,究竟是在講殘酷的底層物語,還是現實困境?為什麼觀眾看過後,會產生強烈的共鳴呢?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慢粒白血病患者陸勇代購抗癌藥的真實事跡,題材的敏感性,就讓這部片子火了一半。影片的主人公,程勇,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印度神油店老闆。因為「有渠道」,被戴著三層口罩的慢粒白血病患者呂受益找上門,因為國內正版藥太貴,請程勇到印度進一點便宜的仿製藥。程勇選擇鋌而走險。在呂受益、劉思慧、黃毛、劉牧師的幫助下,由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版「格列寧」但獨家代理商,賺得人生第一桶金,被病患冠以「藥神」的稱號。但他才不想當什麼救世主,在他眼裡,他也只是想賺錢。假藥販子張長林開始攪局,國內藥廠和警方也開始嚴打仿製藥。他決定洗手不幹,把銷售渠道讓給張長林,自己「很不仗義」的棄夥伴而去,經營工廠,幹起實業來。離開的人都明白程勇只是明哲保身,但對他有理解,卻意難平。呂受益買不起藥又不想連累家人而選擇自殺。看著病患們只能等死的絕望眼神,程勇良心當中的善意被喚醒。
他再一次用過去的線路去買藥,但這個時候,他不再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救命。這就好像一個菩薩覺醒了,不單單自己不輪迴,而且還要救別的眾生出輪迴。當發起這樣的菩提心時,這是最感人的,這個力量是非常強大的。
所以故事情節到這裡的時候,影片的能量場一下子就不一樣了,這是很讓人感動的。
特別到後來,他把自己最愛的孩子都送到了他的太太那裡,而在這之前,他還跟他的太太打官司,爭孩子的撫養權。因為這個時候,他認識到自己做的事很危險,他做好了被抓、被判刑的準備。不僅僅不為了錢,而且還能放下親情、放下所有來做這個事情,這個時候的主人公就有點像一個出家人了,所謂出家,出小家為大家。
在疾病面前,生命顯得那樣脆弱和無力。電影輕輕撥開喜劇、鬧劇的淺表,去探觸人性的複雜巖層。故事裡,人人都有困境,人人都值得「理解同情」。他們珍惜拼著命為他們延續生命的人,他們互相在傷痛裡抱住了良善與希望。
程勇的自我救贖贏得了夥伴和患者們的心,程勇他不是藥神,不能救所有生病的人,但他願意冒著風險盡力去幫助更多人。一個小人物,散發著的卻是極為耀眼的人性之光,他不是藥神,卻拯救了無數徘徊在生死線上的人們,照亮了無數處積滿灰塵的陰霾。影片的結尾,格列寧被列入醫保。經歷過電影裡的無奈,觀眾更會慶幸人間雖有痛,但我們終究是在一點一滴用善撫慰了痛。終於有這樣一部電影,讓我們能夠看到時代,看到善意,看到希望。希望這部電影也能被這個時代善待。
以下是真實的故事,電影裡的陳勇是現實中的陸勇,了解下陸勇的真實的這段經歷。這次疫情爆發前,「藥神」陸勇又去了印度,這次他運回的是口罩。
感恩世間所有像陸勇一樣關心社會
捨己為人的好心人
更多的人會繼續
做好事
存好心
說好話
向所有為國內疫情防治工作
最近處於疫情非常時期
廣大市民除了少外出少聚集外
還有什麼日常的預防手段麼?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
通過長江日報首次發布
針對這次疫情的
中醫預防方
王琦,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第四屆中央保健委員會會診專家,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王琦院士介紹,從中醫觀點來看,人體感染病毒,為疫毒趁機入侵而發病;而內在因素則是由於人體正氣不足,也就是中醫所說的「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對於宅在家裡的武漢市民,王琦提醒:調神攝生、首貴靜養,情緒平和減少恐慌和憂慮,飲食宜清淡,作息宜規律,適當進行體育鍛鍊,都有助於提升人體免疫力。
外做好安全防護,內保護正氣。王琦針對本次肺炎疫情,調配以下內服、外用方,有芳香祛溼、清熱解毒、闢穢驅邪的作用。
以下內服方可選其一,服用時間為1-2周即可,外用香囊可根據個人喜好佩戴。
處方:蘆根 15g、銀花 10g、藿香 10g、紅景天 15g、貫眾 15g、虎杖 12g
功效:清熱解毒,芳香闢穢,利溼避瘟
用法:煎水內服,一日 2-3 次
王琦提醒:藿香芳香化溼闢穢,銀花、蘆根有抗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的功用,在非典時期曾得到廣泛運用,虎杖、貫眾有抗病毒作用。
處方:金銀花 10g、蘆根 15g、白茅根 15g、藿香 10g、白芷 6g、草果 6g
功效:清熱解毒,芳香化溼闢穢
用法:煎水服用,一日 2-3 次
王琦提醒:病毒「喜溼」,貫眾、虎杖可祛溼,加強了抗病毒的作用,適合全身酸痛乏力者。
處方:藿香 20g、制蒼朮 20g、菖蒲 15g、草果 10g、艾葉 10g、白芷 12g、蘇葉 15g、貫眾 20g
功效:芳香化濁闢穢
用法:煎水室內燻蒸或研末製成香囊佩戴。
王琦提醒:吸入芳香之氣有祛溼化濁,鎮靜安神之功效。
——以上內容摘自長江日報微信公眾平臺
原標題:中醫藥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可全程發揮作用——專訪國家科研攻關專家組專家張伯禮院士
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療效曾得到世界衛生組織肯定。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中,中醫藥將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在實際治療中是否已經見效?有沒有已經證實對這一疾病有效的中成藥或中藥組分?針對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專家、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
「中醫在減輕發熱症狀、控制病情進展、減少激素用量、減輕併發症等方面具有療效。」張伯禮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病毒感染和機體免疫狀態博弈的結果。中醫治療往往不是著眼於病,而是調動機體自身的抗病能力,在改善臨床症狀、減少併發症、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具有獨到優勢。「這和靶點治療一樣,同樣可以治好疾病。」
「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可以全療程、全方位發揮作用,但我還是提倡中西醫結合治療。」他說,中醫西醫各有所長,各有側重,優勢互補,協同取效。治療此次肺炎目前尚無有效藥物,主要是支持和對症治療,中西協同救治病患就顯得尤為重要,「要一切以病人受益最大為原則。」
2019年召開的全國中醫藥大會明確,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詳細闡述了中醫治療方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也已成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織中醫藥專家積極參與醫療救治特別是重症、危重症病例的醫療救治工作。
中醫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療中已經顯示出明確療效。張伯禮說,廣東、北京、天津等地定點醫院和武漢部分定點醫院均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救治患者。北京最先治癒出院的兩例以及武漢定點醫院的不少病人都是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治癒出院的。
張伯禮介紹,北京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於1月13日起在地壇醫院接受了治療。相關中醫專家為其辨證施治後,患者體溫恢復正常,症狀逐漸好轉,呼吸道分泌物病毒核酸呈陰性,於1月24日出院。另一位從湖北返回的確診患者,也在給予對症治療及中藥治療後,於1月25日痊癒出院。在武漢還有更多類似的治癒病例。
「對輕中型患者使用中藥湯劑個體化治療更有針對性,對於重症患者也應當採取中西醫結合方法救治。」張伯禮認為,根據既往經驗,中醫藥在改善退熱、嘔惡、便秘症狀、控制病情進展(如穩定血壓、血氧飽和度)以及靶器官保護、維護心肺腎功能等方面,都具有作用。
「當然,治療要早,要注意觀察病勢發展情況,及早發現,及時用藥阻抑其惡化發展。」張伯禮說,治療非典時總結的一些中醫藥參與治療的經驗可供參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採用中醫藥治療也已經取得一些寶貴經驗,還需要繼續觀察和總結。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的中醫治療方案將這一疾病分為溼邪鬱肺、邪熱壅肺、邪毒閉肺、內閉外脫等4個中醫證型,並針對每個證型給出了推薦方藥。張伯禮認為,注重臨床觀察,及時總結規律,才能更好指導治療。
「這四個證型是我們中醫專家親臨武漢各醫院病房,包括觀察其他城市的少量患者,觀察了一百多例患者後總結出來的。目前來看,『四證』也反映了病情輕重程度和主要證型特點。但是,如果病毒發生變異,以後會不會有新的證型出現,目前還不好說。而且,因病人身體素質不同、有無基礎病等區別,疾病也會有不同表現。」他說。
張伯禮說,此次發現的冠狀病毒是一種先前尚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目前尚沒有特效藥物或疫苗。「好在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已經被測出,目前疫苗研發和藥物篩選工作正在積極展開。」
記者了解到,國家部委和相關單位正在緊急研發疫苗、抗體藥物。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共同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科研攻關,成立了以鍾南山院士為組長、14位專家組成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
「我們正在積極篩選評價一些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成藥,如連花清瘟、抗病毒口服液、金花清感、藿香正氣、熱毒寧、清瘟敗毒散等。」張伯禮介紹,第一批8個應急攻關項目已於1月22日緊急啟動,其中包括中醫藥的臨床研究及對已上市中成藥及組分中藥的篩選與評價。
他還表示,天津中醫藥大學擁有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儲備了近6萬份中藥組分,目前正在通過組分庫中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活性組分研發新的有效中藥,但成藥可能需要較長時間。
編輯:王迪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點讚是隨喜,評論是思考,轉發是分享!
請將這份愛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