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流:打好產業扶貧「組合拳」 凝聚脫貧致富「眾合力」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廣西北流市緊緊圍繞貧困群眾持續增收這條主線,堅持政策引領、能人帶動、科技支撐,加大資金投入、技能培訓、幫扶指導力度,大力扶持發展市級「5+2」和貧困村「3+1」特色產業,並積極探索消費扶貧、電商扶貧等銷售形式激活產業發展活力,支持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把「輸血」逐步轉化為「造血」,為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脫貧奠定長效基礎,逐步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一、因勢利導,精準定位,培育優勢產業

一是因勢利導,壯大特色產業發展。北流市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緊緊圍繞農民增收、市場需求、優良品種推廣、瓶頸制約等四個問題,通過實施土地流轉、大戶帶動、推進規模化、政策扶持等種植等方式,示範作用,由點帶片,引導種植戶轉變觀念,更新思路、科學管理,力促脫貧攻堅、產業興旺、鄉村振興。北流種植百香果已有三十年的歷史,但之前未形成產業。近幾年,北流重視百香果產業化發展,對貧困戶種植百香果給予每畝1200元補貼,並舉辦了「百香果電商旅遊文化節」、「廣西特產網上行」等活動,抓住「網際網路+農產品」機遇,積極打造「百香果之鄉」這一品牌,推動農產品上行。2017年3月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北流市「中國百香果之鄉」榮譽稱號;同年11月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北流百香果「中華名果」榮譽稱號;2018年1月,阿里巴巴公司授予北流市「中國消費者最喜愛百香果原產地」榮譽稱號。目前全市百香果種植面積7.28萬畝,覆蓋貧困戶1077戶,每畝地增加收入 2000元左右。

二是精準定位,提高產業覆蓋率。「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項目」是北流市一直以來堅持的要求,按照「5+2」產業發展規劃,圍繞優質稻、荔枝、百香果、柑橘、雞五大主導產業,葉菜類、豬兩個骨幹特色產業,因戶施策,精準扶持,著力建立產業扶貧長效機制,努力擴大產業扶貧精準覆蓋面。截止2020年6月底,全市優質稻種植面積30.51萬畝,覆蓋貧困戶6416戶;荔枝種植面積38.27萬畝,覆蓋貧困戶1079戶;百香果種植面積7.28萬畝,覆蓋貧困戶1077戶;柑橘種植面積4.09萬畝,覆蓋貧困戶173戶;出欄肉雞1484.7萬羽,覆蓋貧困戶6387戶;葉菜類種植面積8.7萬畝,覆蓋貧困戶379戶;豬出欄35.97萬頭,覆蓋貧困戶717戶。全市「5+2」特色產業覆蓋率達94.43%,全市59個貧困村「3+1」特色產業覆蓋率達90%以上。

二、政策引領,破除瓶頸,調動群眾積極性

產業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及政策的扶持,北流著重在政策扶持和資金扶持兩個方面發力。一是出臺獎補政策,調動群眾積極性。印發了《北流市扶貧開發辦公室北流市發展改革局等七部門關於進一步規範扶貧產業以獎代補工作的通知》文件(北扶辦發〔2020〕1號),對部分產業項目獎補標準進行了調整,指導全市2020年產業獎補工作。印發了《北流市扶貧辦 北流市財政局 北流市農業農村局等八部門關於印發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決勝脫貧攻堅若干措施的通知》(北扶辦發〔2020〕2號),明確疫情期間降低產業獎補門檻等政策。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最大限度激發貧困群眾種植、養殖,發展產業的積極性,使全縣扶貧產業從無到有,從少到多,逐步發展壯大。2020年上半年 ,全市特色產業獎補完成驗收貧困戶10522戶,發放獎補資金2815.45萬元,調動了貧困群眾參與產業發展的積極性。二是加大資金投入,確保產業持續發展。對3月31日前完成驗收的產業,獎補資金增加50%,4月1日至6月30日完成驗收的產業,獎補資金增加30%,共增加投入860.6萬元獎補資金。

三、技術指導,服務到家,提高產業發展能力

一是技能培訓發動。制定了《2020年北流市產業扶貧大培訓活動方案》,明確培訓目標任務,指導全市產業技術培訓工作開展。結合產業生產實際需要,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術培訓。到目前為止,市農業農村局組織開展產業技術培訓30次,培訓貧困人口820人次,印發培訓資料2000份。大力開展電商培訓,夯實農村電商人才基礎。2019年,北流市開展的培訓班分為電商大講堂(1場);到各鎮的巡迴培訓班(每鎮1場,共22場);為期7天的電商技能提升班(4期,每期50人);電商精英班(1場,80人)四種層次班,培訓達2000人次。

二是能人引領帶動。發揮致富帶頭人在產業知識技能、思想觀念、致富手段的引領、帶動作用,引導其幹事創業。近年來南寧市藉助國務院扶貧辦在上林縣舉辦全國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工作現場會為契機,緊扣「精準選人、素質培訓、創業孵化、帶貧增收」四個基本環節,全面推進實施「兩培兩帶兩促」培育模式,截至2020年6月份,全市共培育致富帶頭人295人,59個貧困村全覆蓋。59個貧困村有新型經營主體93家,每個貧困村有新型經營主體1家以上,每個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入股分紅、土地流轉、產品收購或務工等方式帶動貧困戶25%以上。

三是科技支撐推動。為更好地指導貧困村發展產業,積極組織產業發展指導員和科技特派員深入貧困地區現場指導和培訓,打通科技進村入戶的最後一公裡,將農業科技成果直接帶到田間地頭,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高市場競爭力。目前,全市落實貧困戶產業發展指導員475名,入戶開展工作12247次,指導服務貧困人口34561人次。全市共選派駐貧困村科技特派員有39人,開展服務746場次,培訓人數105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3000多份,有力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為貧困村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四、注重產銷銜接,激發產業發展活力

為激發全市群眾發展產業積極性,激活產業活力,北流市多措並舉,以消費扶貧、電商扶貧、線上直播、現場推介等方式,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幫助貧困群眾將收成變收入。

一是大力發展消費扶貧。印發了《北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北政辦發〔2019〕31號)《北流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方案的通知》(北扶領辦發〔2020〕8號),充分發揮各級工會作用,促進扶貧農產品銷售。鼓勵全市行政事業單位、企業以及社會愛心團體、愛心人士等,採取「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形式採購或者推銷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

二是發揮網際網路作用。利用「線上直播」的銷售模式,配合做好「北流市長直播帶貨」活動,助力打開產品銷路。3月24日今日頭條旗下西瓜視頻平臺的「小六視野」直播間全網直播,北流市副市長溫道忠化身帶貨「主播」,推介北流百香果、芭樂、荔枝幹、陶瓷等爆款產品,為北流特色產品代言,助力當地特色產品開展線上銷售。活動當晚在直播間關注的人氣最高達311萬人,訂單32621件,銷售額84萬,銷出30萬多斤水果。

三是著力推進電商扶貧。藉助融媒體大繁榮、大發展的有利契機,積極探索微店、公眾號等新媒體電商扶貧新渠道。同時利用貧困村原有的傳統產業優勢,通過與企業、合作社及電子商務平臺合作增加產品知名度,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實現增收致富。截至今年6月份,全市已建成了由700多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106個快遞網點、16家龍頭電商企業組成的三級電商銷售網;建立了城區及鄉鎮光纖全覆蓋、雙100M接入網絡全覆蓋、40信號全覆蓋的通訊網;建設了鎮鎮通三級路、村村通硬化路的道路網;編織了由40家物流企業、20多家快遞企業、快遞服務點布滿各鎮村的物流網;打造了南、中、北分布的3個村級電商扶貧示範網店,形成了「四網三點」。目前全市已擁有320多家水果電商企業及網店。據阿里巴巴、天貓、淘寶、京東等網站統計,東雲果業、醉香果業、中鼎果業等大型電商為龍頭,2019年北流百香果網銷售量佔阿里巴巴網銷量的76%,居全國各縣(市)首位。

四是積極搭建活動平臺。發揮政府資源優勢,宣傳和打造北流市特色農產品品牌,先後打響了「新榮富硒米」「冬雲百香果」「昊墾檸檬」「荔寶雞嘴荔」「大同荔枝幹」等特色農產品品牌百餘個,並銷往「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甚至走出國門。同時,還組織貧困地區將特色扶貧產業參加各項重大活動,2019年8月下旬,組織了大同果業、綠灃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等企業參加了2019年粵桂扶貧協作消費扶貧對接活動及第16屆廣西名特色優農產品(廣州)交易會,進一步打響北流市農副產品品牌。制定《北流市2020年產業扶貧產銷對接工作計劃》,5月23日組織全市22個鎮59個貧困村開展了產業扶貧產銷對接活動,為產銷對接搭建平臺,宣傳北流市扶貧農產品。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打好產業扶貧「組合拳」 凝聚脫貧致富「眾合力」
    這是該村繼推進「3+1」兩茶一稻及特色集體經濟產業後的又一扶貧造血項目。2019年,珠海邊檢總站湛江邊檢站堅持黨建引領帶動脫貧,以「三江黨旗紅」警地黨支部共建聯創活動為載體,依託地保村豐富優質的生態稟賦,帶動村黨組織和黨員群眾抱團發展種植、養殖產業,讓黨員群眾擰成一股繩,實現了多項產業聯動發展,讓地保村在脫貧致富之路上越走越順暢,越走越寬敞。
  • 【脫貧攻堅】科左中旗圖布信蘇木打好「組合拳」拓寬群眾致富路
    【脫貧攻堅】科左中旗圖布信蘇木打好「組合拳」拓寬群眾致富路 2020-12-22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荔波:「打好組合拳」發展壯大特色 木瓜種植加工產業
    群眾在木瓜基地務工 近年來,荔波縣瑤山瑤族鄉緊緊圍繞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以推進"村社合一"改革為突破口,以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為紐帶,引進龍頭企業,對鄉境內特色種殖產業進行聚攏規劃管理
  • 扶貧微電影《團圓》:讓愛回家 廣西稅務幹部攜手傳遞溫暖
    人民網河池1月24日電 (吳明江)日前,根據廣西稅務幹部幫助廣西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塘村留守兒童與外出打工的父母團聚的真實故事創作的微電影《團圓》,在人民網-人民視頻上線發布。該片由國家稅務總局廣西壯族自治區稅務局、中共河池市委員會、河池市政府聯合攝製。
  • 廣西北流陳氏宗親聯誼會、北流陳氏文化協會第三屆代表大會召開
    陳氏簡訊 8月23日,廣西北流市陳氏宗親聯誼會、北流陳氏文化協會第三屆代表大會隆重召開!來自各地的陳氏宗親齊聚一堂,共商興族大計,傳承和弘揚家族厚德重道的優秀文化和優良傳統,共同為興家旺族注入生機活力。
  • 打好「組合拳」 基層治理顯成效
    打好「組合拳」 基層治理顯成效 2020-11-11 18:0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玉林和北流合併將成為廣西第二大城市,為何北流對此興趣不大?
    ,將建成以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創業宜居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形成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承東啟西的貿易樞紐和物流基地。屆時,玉林城區+北流城區組團人口規模達到180萬左右;玉林中心城區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玉林-北流組團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500億元以上,城市規模和綜合實力將位居廣西第二位,使玉林市成為名副其實的廣西東部和南部的中心城市。
  • 打出產業幫扶「組合拳」 泗陽橡槐村有了脫貧致富的「桃花源」
    、試水成功,這也標誌著由江蘇省委駐泗幫扶工作隊援建的橡槐村桃果扶貧基地提升改造項目工程成功完成。該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集體產業非常薄弱,村民增收途徑十分有限。全村建檔立卡戶101戶、低收入人口334人,佔全村總人口 13.3 %。在省委駐泗幫扶工作隊的支持下,工作隊隊員、駐村「第一書記」俞宙帶領村「兩委」幹部,圍繞工作隊「1+3」總體幫扶思路,著力在項目建設上下功夫,著力在產業富民上使真勁,著力在精準幫扶上出實招,產業富民、強村增收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 「產業扶貧巡禮之一」廣西田東:科技引領綠色驅動,芒果變身「黃金...
    脫貧攻堅以來,我國聚焦產業發展,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合力攻堅,加大資金、人才支持力度,匯聚科技、保險之力,卓有成效地補齊了產業發展短板,激發了鄉村活力,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增加了貧困群眾收入,成為脫貧攻堅的突出亮點。為進一步鞏固產業扶貧成果,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促進各地取長補短、相互借鑑,「中國扶貧」微信公眾號從今天起,特開辦「產業扶貧巡禮」專欄,敬請關注。
  • 漣水縣黃營鎮打好脫貧攻堅戰 村美民富展新姿
    「十三五」以來,該鎮將脫貧攻堅擺在全局中心,以產業扶貧、  產業扶貧「拔窮根」。在「十三五」之初,黃營鎮的祝賢、守陽、朱橋村先後被列入「省定經濟薄弱村」,南洋村等18個村先後被評定為低收入村。黃營鎮在幫助低收入戶脫貧致富上探索出一系列有效途徑。通過擰緊「1+N」幫扶鏈條,由1名幹部結對4名低收入戶,季度走訪了解「兩不愁三保障」情況,動態跟蹤其脫貧進程,開展致貧分析、收入核算等「五包一」服務。
  • 廣東銀保監局打出金融「組合拳」 助力精準脫貧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上海證券報獲悉,2020年以來,廣東銀保監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決策部署,按照銀保監會和廣東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瞄準貧困地區貧困人口,打好「產業扶貧、消費扶貧
  • 北流 農業示範區帶動1.26萬脫貧戶增收
    近年來,北流市將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創建與精準脫貧工作進行深度融合,大力推進「5+2」特色產業,實現覆蓋脫貧戶1.26萬戶,覆蓋率達93.37%。在新榮鎮扶中村,北流市以廣西北流偉民米業有限公司為龍頭,按「公司+示範區+農戶」模式,發展富硒水稻產業,創建了廣西四星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北流市富硒水稻核心示範區。目前富硒水稻核心示範區總面積達2.72萬畝,數以萬計的農戶種植富硒水稻,戶年均增收約5000元,1949戶脫貧戶入股示範區共獲分紅1400萬元。
  • 固厚小洋旻村:產業扶貧 鋪就群眾脫貧致富路
    固厚鄉小洋旻村依託豐富的山林資源,因地制宜發展臍橙產業,增強村民自身造血功能,鋪就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小洋旻村位於固厚、固村、長勝三個鄉鎮交匯點,全村土地面積11.4平方公裡,耕地面積2034畝,林地面積14850畝。因地處偏遠,村民只能守著青山過苦日子,小洋旻村也被評定為深度貧困村。
  • 廣西防城港市:初心一片為扶貧
    這些年,該市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們傾情投入、奉獻自我,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根據貧困村實際情況各自開出「處方」,抓黨建、興產業、解難題……各顯神通拔窮根、促發展,為脫貧攻堅傾注了心血和汗水,在平凡的扶貧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1黨建引領 帶動扶貧產業發展
  • 廣西北投環保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創建國企扶貧的「宏偉模式」
    作為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雅龍鄉宏偉村的定點幫扶後盾單位,廣西北投環保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積極踐行國企擔當責任,充分發揮自身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優勢資源,高位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幫扶宏偉村走出了一條「宏偉模式」的脫貧致富路。位於石漠化大石山區的宏偉村是國家級深度貧困村,全村3200多人,貧困發生率超過了50%。
  • 在紅色土地上凝聚扶貧合力——呂梁市第一書記扶貧工作紀實
    新時期,呂梁幹部傳承呂梁精神,把紅色基因轉化為紮根農村、幫扶群眾的動力,在這片紅色土地上凝聚起了扶貧工作的強大合力。2016年以來,中央、省、市、縣共有1481個單位、2353支工作隊、7246名工作隊員、1769名第一書記、6.7萬名機關幹部在貧困一線結對幫扶。
  • 廣西北流「兩灣新區」路網工程建設提速
    中新網廣西新聞10月13日電(陳軍)「兩灣新區」是北流為了加快融入「兩灣」經濟區,助力地方經濟騰飛而大手筆建設的重大項目。
  • 【你笑起來真好看】廣西來賓市:產業發展同致富 凝心聚力奔小康...
    廣西新聞網記者 韋幸文 林亮黨的十八大以來,來賓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做好扶貧工作,發揮來賓精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幹勁搶抓時間,堅持問題導向,全力以赴完成脫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2016年,來賓市合山市成為廣西首批四個脫貧摘帽縣(市、區)之一。
  • 北流市織密貧困生救助網
    本報北流訊 近年來,北流市織密織牢貧困生救助網,形成「貸、獎、助」一條完整的救助鏈,連續14年頒發獎助學金累計1800多萬元,資助大學新生超過2.6萬人次。據了解,該市率先在全區開辦國家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已於2009年成為廣西第一批開辦國家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單位。2009年至今,該市資助中心累計向2.9萬人發放貸款,辦理合同7.3萬份,發放金額4.7億元。同時,堅決實行大學新生入學路費及一次性生活補助等國家資助政策。
  • 廣西羅城扶貧產業健康發展-農業-中國食品安全網
    摘要:近年來,廣西羅城縣培育壯大龍頭企業,保障農產品銷售,帶動扶貧產業健康發展。目前,共銷售扶貧產品產值及籤訂意向消費扶貧額度約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