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莎車縣依什庫力鄉團結村是個只有36戶村民的小村莊,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鄉親們守望相助、手足相親,凝心聚力脫貧奔小康,譜寫了一首民族團結奮進曲,2020年年底還入選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八次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這天,在團結村村民再拜·吾斯曼家的棚圈裡農民黨員馬萬合正在給他傳授育肥羊的養殖方法。每次有村民向他請教技術,馬萬合從不推辭,更不提「報酬」。「馬大哥是個熱心腸人,不管有什麼困難他都會義不容辭的幫助大家。我們依靠的黨的好政策走上致富路,這也離不開家家戶戶的互相幫助團結,都入『心齊泰山移』,遇到問題了,大家都一起商量解決,生活在這裡我到很幸福。」再拜·吾斯曼說。
馬萬合是團結村的一名農民黨員,多年來,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馬萬合積極支持並參與全村脫貧攻堅工作。2019年3月,村裡的1591畝土地經過集體討論後全部流轉給了一家農業科技公司,每畝土地流轉費300元,大部分村民選擇外出就業拓寬增收渠道,只有馬萬合留了下來,根據黨支部的安排,他在這家農業科技企業擔任畜禽養殖管理工作,收入並不高但能發揮作用,為沒有條件外出就業的村民普及畜牧養殖知識,幫助群眾增收,他感到心滿意足。「咱們中華民族本來就是一個和睦的大家家庭,各民族群眾守望相助、互助互愛。現在黨的政策這麼好,我們老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所以不管是誰先富起來,都會幫助帶動左鄰右舍的人一起脫貧致富,一起過上好日子,因為眾人拾柴火焰高嘛,民族團結很重要。作為一名黨員,我更應該全力以赴幫助他們。」馬萬合說。
村民帕提曼·艾力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2009年和丈夫從鄰近的村裡搬遷到團結村,剛來村裡時沒有土地,生活過得很艱難。村黨支部書記李萬傑得知他們的情況,鼓勵夫妻倆積極治理沙漠,開墾17畝荒地。後來夫妻倆一邊種地一邊發展養殖,現在她家養的牲畜已經達到47隻。2019年村裡土地流轉出去後,村委會考慮到帕提曼·艾力的3個孩子還小,僅土地流轉費用不夠家庭開銷,為她解決一份保潔工作崗位,每月有了1300元的收入,再加上丈夫外出就業,一家人年收入在10000元。
「我現在在村裡打掃衛生,一個月的工資是1300元,我老公有1200元的工資,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的幫助,我以後會更努力的通過自己的雙手過上好日子,感謝黨和政府,感謝習近平總書記。」帕提曼·艾力說。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在團結村的這個大家庭裡,隨處都能感受到村民們團結一心,快樂生產、生活的祥和景象和愉悅氛圍。依什庫力鄉團結村村委會以黨員模範「帶頭謀發展、帶頭講團結」的工作方法,促進全村民族團結、鄰裡和睦,激發了各族群眾的內生動力,為邁入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李萬合說:「在我們村,不管誰家生產生活上需要幫助的,我們都義不容辭地就像親兄弟一樣盡心盡力的去幫忙。逢年過節大家都會像親戚一樣相互走動,互送祝福,非常和諧幸福互相尊重各自的生活習慣。」
莎車融媒:韓冰 熱依拉
編 輯 / 周弋煊
責 編 / 嚴永霞
投稿郵箱 / shachexcbgj@163.com
推薦閱讀
有「藝」你就來!莎車2021網絡春晚等你C位出道哦!海報丨一起來學習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報導: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在莎車縣引發強烈反響莎車持續以各種形式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會議精神莎車旅遊 | 美滋滋的特色抓飯出鍋啦,忍不住口水直流@莎車人:激活醫保電子憑證!看病買藥,一「碼」全搞定!長按莎車零距離二維碼
關注進入看直播
·
原標題:《民族團結 | 莎車:「家和萬事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