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丹妮說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中國歷來重視「孝道」,畢竟沒有父母的生養,孩子也不可能長大成人,這份恩情百世難還。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有人敢明目張胆不孝順自己的父母,往往都會受到眾人的唾棄和譴責,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前段時間一位「不孝女」在網上宣稱「寧願養條狗,也不養父母」,卻得到了眾人的力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01「我就是養條狗,也不養父母」,不孝女一席話,卻獲得眾人力挺
今年53歲的王大媽膝下有一兒一女,按理說兒女雙全的她晚年生活應該很幸福,但是最近王大媽卻滿面愁容。前段時間,王大媽生病住院了,當醫生告知需要做手術並支付一大筆醫療費時,王大媽就像洩了氣的皮球。看著巨額醫療費,王大媽只好跟兒子求助,沒想到兒子竟找各種藉口表示自己沒錢,不肯為王大媽支付醫療費。
王大媽想到女兒的條件還不錯,應該可以為自己支付醫療費,但是女兒卻表示拒絕。不僅如此,女兒在王大媽住院期間,更是連面都沒露一次。這讓王大媽心灰意冷,自己含辛茹苦養育的兩個孩子,卻一個也指望不上,生病住院了沒人出錢不說,就連女兒看都不來看一眼。當周圍的人紛紛指責王大媽的女兒不孝時,知情人卻表示,支持和理解王大媽的女兒。
原來王大媽在年輕時,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嚴重,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留給了兒子。上學時,女兒的學習成績最好,但王大媽卻以家裡太窮為由讓女兒輟學,外出打工供弟弟上學。
這些年來,女兒打工所掙得錢,除去吃喝全部寄給了家裡,沒有絲毫的怨言。真正讓女兒寒心的是在結婚時,王大媽坐地起價,要求男方支付天價彩禮。
而王大媽之所以要天價彩禮,無非是想把這筆彩禮錢留給兒子買房用。經過這件事之後,王大媽的女兒徹底動怒了,一氣之下便主動和家人劃清了界限,而且再也不給家裡寄錢了。
看到女兒那麼無情無義,王大媽心生怨恨,到處散播女兒不孝的謠言,敗壞女兒的名聲,以至於一家人的關係徹底僵化。
如今,王大媽臥病在床,在兒子不聞不問的情況下,她才想起了女兒。當她想讓女兒為她支付醫療費,並伺候她於床前時,女兒卻怎麼也不肯,甚至還說:「我就是養條狗,也不養父母!」
聽到女兒說出這樣的話,王大媽雖然很氣憤,但她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覺得自己挺對不起女兒。後來,當這件事被曝光在網絡上時,網友們也紛紛表示:支持王大媽女兒的做法,像這樣的父母根本就不配得到女兒的贍養,更不值得被真心對待。
02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贍養父母呢?
1、缺乏父母的陪伴
有些父母為了出去打工賺錢,往往會把孩子留在老家,交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來照顧,這樣一來孩子就成了留守兒童。由於孩子一直跟著自己的祖父母生活,從小就缺乏父母的陪伴,自然對父母就沒有什麼親情了。
所以,這部分孩子長大後,往往都不願意贍養父母。
2、習慣了啃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對孩子越來越溺愛,孩子想要什麼父母都儘量滿足。這種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習慣了在父母的庇佑下生活,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啃老族」。
等到父母年老後,這些人只會埋怨父母不能繼續給他們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根本不會想著去贍養父母。
3、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
在一些較為偏遠的農村,有些老人重男輕女的思想依舊根深蒂固,他們普遍都把兒子當自家人看,而把女兒看作是一種籌碼。
所以,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女孩,長大後或多或少都會對父母抱有怨言,甚至有一部分人寧願斷絕關係也不願意贍養父母。
03拒絕「重男輕女」,父母應該怎樣做?
1、要有判斷是非的能力
很多時候,父母的重男輕女都體現在不分辨是非上。比如有些父母在處理問題時明明是男孩的錯,可父母就要怪到女孩身上,這樣一味的偏袒,只會讓女孩受到更大的傷害。
所以無論在任何事情上,父母都要明辨是非,正確的解決,而不是因為是男孩子就是對的,而是女孩子就是錯的。
2、要相信男孩女孩一樣好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進步。如今在提倡「生兒生女一樣好」的同時,父母也要明白,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他們都應該得到父母的關愛。父母不要覺得男孩子一定會比女孩子好,其實女孩子在很多方面並不遜色於男孩子。
總之,「重男輕女」已成為過去式,如果父母想讓孩子長大後懂得孝順自己,就應該努力改變自己陳舊的思想,平等的對待每個孩子,莫要等到傷了孩子的心才來後悔。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家長,你們覺得王大媽女兒的做法對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