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養父母才是不孝?錯了,其實這些也是不孝順的表現

2021-01-13 管媽育兒

當我們說起誰誰不孝的時候,人們能夠首先想到的就是子女不贍養父母的行為,其實這個是最嚴重的行為,不孝其實不單單是指不贍養父母,古義解釋上就說還表現在順從上,在這個方面很多孩子就觸犯了這個孝字,只不過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罷了,現在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不孝還表現在這些方面。

1.對父母嫌棄

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是由父母照顧著孩子的,小時的孩子是無知的是邋遢的,但是父母從來沒有嫌棄過孩子,但是當孩子長大後,對父母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有很多孩子都嫌棄著自己的父母,嫌棄他們的無知,嫌棄他們的衛生,嫌棄他們的觀念和眼光,這也是不孝的行為。鄰居家的孩子已經長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平時的周末會回來看看鄰居,但是每次來對鄰居不是嫌棄這個,就是嫌棄那個,把鄰居說的一句話都說不出,受著孩子的指責,有的時候鄰居說給我們聽,說著說著就流下了眼淚。

2.逼著父母給自己拿錢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自己的依靠,家是自己的港灣,但是對於有些孩子來說,父母那還是自己的取款機,不管取款機裡有錢沒錢,都還要逼迫父母要給出錢,即使自己工作了,沒錢了依舊給父母要,沒錢買房子也依舊給父母要錢。表叔家有個兒子已經工作7、8年了,但是依舊沒有一點存款,到現在依然不能夠養得起自己,他沒錢了就給表嬸要,把家裡都快掏光了,只要不給,就甩臉子,讓表叔表嬸的日子也不好過呀。

3.遺忘了父母

孩子在小的時候萬般的依賴著父母,但是孩子長大後,就像是脫韁的野馬,一去而不回頭了,對父母絲毫沒有什麼眷戀,也沒有什麼想念,他們完全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亂了雙眼,有的孩子出門後好幾年都沒有回家,好像忘記了父母的存在。張大媽說她家的閨女已經兩三年沒有回來了,孩子總說忙,回不來,張大媽表示也理解,然而在她閨女的朋友圈裡全是去各地遊玩的照片,這兩年去了不少地方,就是沒有回過家。

其實這三件事,我們會發現,周圍很多年輕人都會這樣的對待父母,現在的人們都追求自我,追求自由,什麼是這些東西?無論是什麼,但也絕不是去脫離父母,因為父母是我們的根,離開了根我們也是不能活了,請現在的人們不要再為你的不孝找藉口了。

相關焦點

  • 「我就是養條狗,也不養父母」,不孝女一席話,卻獲得眾人力挺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有人敢明目張胆不孝順自己的父母,往往都會受到眾人的唾棄和譴責,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前段時間一位「不孝女」在網上宣稱「寧願養條狗,也不養父母」,卻得到了眾人的力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01「我就是養條狗,也不養父母」,不孝女一席話,卻獲得眾人力挺今年53歲的王大媽膝下有一兒一女,按理說兒女雙全的她晚年生活應該很幸福
  • 你習以為常的這3件事,其實是「不孝」的表現,而你卻不自知!
    孝順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要是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孝順,而且做子女的,也不喜歡被別人說自己不孝。而且現實生活中,很少有子女直接被指責不孝順,但這並不是說明你就孝順。因為有些不孝是公開的,比如說不贍養父母,而新型「不孝」正在形成,這3條最為明顯,很多年輕人都中招了!
  • 如何才是真的孝順父母?
    自古以來,孝一直中國的優良傳統,孝順父母是做兒女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如何才是真的孝順父母呢?《十三經註疏》中有這樣一段話,「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說的意思很明確。
  • 「我寧願養條狗,也不養父母」,不孝女一席話,卻得到眾人支持
    而樂樂在和村領導談到這個事情的時候直接落淚表示:我寧願養條狗,也不養父母。「此話一出,王婆婆直接倒地大哭,罵其不孝女,而周圍村民卻出乎意料的支持樂樂。更有人站出來說:「這樣的老人,樂樂不養她是對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孩子不孝往往有這三種表現,早發現早根治,別讓孩子變成不孝兒
    孝順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變得孝順一些,但是事實證明有些孩子的確是不孝順的,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樣子也是讓父母非常懊惱的。張先生一直以來對自己的孩子都是特別好的,生怕孩子在生活當中出現一些委屈,所以張先生特別照顧自己的孩子。
  • 年輕人3種表現被稱為「新型的不孝」,90後不承認,老一輩太扎心
    最近網絡上流行一個熱詞,叫做「新型額不孝」,這讓慢媽很好奇指什麼。眾所周知,不孝順的表現無非那幾種,這新型不孝子明顯是說的當今,想到樂樂,慢媽不得不點進取經。沒想到,文章主旨批判的並非小孩子,而是年輕人,尤其是90後群體。評論裡年輕人紛紛表示反對,但也能看出,父輩們對此很認同。
  • 山楂妹在星光大道走紅後不認父母?你以為不孝,其實隱藏著秘密
    山楂妹在星光大道走紅後不認父母?你以為不孝,其實隱藏著秘密在國內的娛樂市場,很多觀眾都願意看到「草根明星」。比起一般明星的高高在上,草根明星無疑更接地氣,給人沒有距離的感覺。曾經轟動一時的「山楂妹」也是從這個節目走向大眾的。01張月喬出生在山東棗莊。別看舞臺上的她看起來爽朗大方,其實她的身世十分悽慘。張月喬出生時就異於常人,她的手比常人多了一根指頭,還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脊柱障礙。
  • 不生孩子,就是不孝順父母嗎?
    咱們古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意思就是說不孝有三種表現,這個最主要的表現就是無後,你不給家裡生孩子,你不生孩子就是最不孝。這個說法大家已經聽慣了,難道不覺得它實際上聽上去不是很直觀,就是說一個孩子不孝,首先應該說是他對父母不夠好,不夠尊重,養育他們的責任沒有做到。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千多年來人們都理解錯了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現在經常說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兩個不孝究竟是什麼呢?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中,全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
  •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有兩個不孝指什麼?原來如此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我們聽慣了的一句俗語,大家也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不孝順的表現有三種,其中最嚴重的就是你不結婚、不生娃,不給家裡延續香火、不讓父母抱孫子——這顯然是一種非常傳統的觀念。在現代社會,很多人漸漸對這句話提出了質疑。
  • 星光大道走紅的山楂妹拒絕認親生父母,不孝子女?其實真相併不簡單
    一時間不少人奇怪她到底在折騰些什麼,還有人沒明白來龍去脈,就急匆匆的跳出來指責山楂妹不孝,紅火後忘了本。但其實整件事並沒有那麼簡單,這背後隱藏的故事說起來令人心疼。無奈回到村裡的張月喬在這件事的態度上表現的非常頑固,她的男朋友也用絕食進行了抗議,最後兩家父母心疼孩子擰不過也只好成全了兩人
  • 父母為什麼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的?3個老人說真心話
    導語:那些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孩子的父母,他們都是什麼想法?為了讓老二聽話,為了讓老二不那麼胡鬧,所以我分了更多的愛給老二,我更偏心老二。林女士:兩個孩子我也沒辦法做到一視同仁,一個個性比較乖巧,一個脾氣比較壞。脾氣比較壞的那個,當然比較不孝順,但是越不孝,越得順著他,越不孝,越得偏向他。不然的話,他只會越來越壞。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到底啥意思,不生娃就不孝?專家:謬誤啊
    比如在《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在侍母與嗣後之間權衡時,他母親就說出了這句話,意思很明顯:孝順是次要的,飼養後代才最要緊。 可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卻是一句非常容易使人產生誤解的話,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它的意思是:不孝順有多種表現形式,但不生養後代是最嚴重的一種。不生娃就是不孝,相信大部分人都是這麼解釋的吧?然而,這或許與孟子的本意差之千裡。
  • 無論怎樣都不給父親養老,原以為是不孝,背後的原因卻讓人氣憤
    更不要說我們對孝道的推崇,不孝順的人是要遭受道德的譴責的。可今天所要說的這個女主人公卻對我們說就算告她,也不會給父母養老的,聽到這樣的話,網友們卻一股腦的支持她。田女士的經歷,不願養父母的根本原因田女士是在農村出生的,辛苦了一輩子沒怎麼享過福,最近終於讓兒子接到了城中,要好好贍養自己的父母。
  • 岸見一郎的孝道「歪理」:最好的孝順,就是不孝
    從孩童經典之母黑柳徹子,風靡全球的東野圭吾,幾過諾貝爾之門而不入的村上春樹,還有文學經典泰鬥太宰治……他們的文風不同、所研究的領域也不同,但是字裡行間中都流淌著一種和式溫情,日常的瑣碎中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
  • 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有三個不孝,那後面兩個是什麼呢?
    而我們也有一句關於孝道俗語流傳至今,那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但這裡有著三個不孝,那麼後面的兩個「不孝」分別是什麼呢?這句話最早是出自《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不過這裡的意思可能和我們理解的不同。
  • 孝道真相:不孝者被鬼神戲弄,事事不順!孝順父母比拜財神更快轉運
    ,如果沒有孝心的人,天神也看不起不孝順父母的人,天人會用法術戲弄這些人,讓他們諸事不順,讓他們本來能得到些福報但是讓他們得不到。老人家非常孤單,需要子女的陪伴;不看望父母也是不孝的因為中國人口從中年邁向老年化,現在的老人會越來越多,現在很多老人都是孤寡老人,雖然有子女但是子女不在身邊,就算有子女要照顧他們,他們也不願意去,老人也不願意和子女在城裡住,住不慣,老人需要心靈的陪伴,子女想著送老人去養老院就好了,但是都不知道老人是孤單的,老人心裡想著自己老了還有親人陪在自己身邊
  • 老來難,農村老人接受了兒孫的不孝,兩極分化誰對誰錯?
    摘掉「貧困」帽子也是從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入手。近年來,國家加大扶持農村力度,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完善與美化。從而拉近的城鄉的生活條件,不少農村老人感慨,我們的生活還真的是越來越好了。繼承與發揚優良的傳統美德對於農村來說確實不為過。在農村無論刑事責任或民事責任都依靠譴責與嘲諷來避免。誰家不孝,誰家家務事過於撓頭,都離不開村民的眼睛。俗話說有利必有弊其實也不為過。
  • 這三種常見的行為,是新型的不孝表現,很多年輕人都不以為然!
    我們中國是上千年的文明古國,尤其是禮儀之邦,對於一些傳統的道德文化是非常重視的,而百善孝為先,孝這個字從古至今一直被我們中國人所重視,但是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對於笑這個字的解讀也是多種多樣的,尤其是在現實的生活當中,如果說要孝順老人,那麼並不單單是指贍養以及尊敬,像是以下這幾個常見的行為,其實就是新型的不孝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剩下兩個不孝是什麼?
    而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結婚了沒有生下孩子,我們的家長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字面意思——「沒有孩子就不孝順」這種解釋誤導了,所以一些適齡單身青年都被家長逼婚,屏幕前的你這個國慶你有沒有被催婚?《十三經註疏》(後文簡稱:《註疏》)是對《孟子》全書的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