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難,農村老人接受了兒孫的不孝,兩極分化誰對誰錯?

2021-01-10 笑對農哥

原創文章,切勿搬運,後果自負。編輯:笑笑。圖片來自圖庫,可刪除。

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是眾多學者,專家,黨領導人所關心的問題。讓農村每一個老人享受到祖國繁榮昌盛的果實,讓農村老人得到老有所養。摘掉「貧困」帽子也是從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入手。近年來,國家加大扶持農村力度,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完善與美化。從而拉近的城鄉的生活條件,不少農村老人感慨,我們的生活還真的是越來越好了。

繼承與發揚優良的傳統美德對於農村來說確實不為過。在農村無論刑事責任或民事責任都依靠譴責與嘲諷來避免。誰家不孝,誰家家務事過於撓頭,都離不開村民的眼睛。俗話說有利必有弊其實也不為過。

前者提到農村孤寡老人最可憐了。許多人所關心的問題。網絡詩句這樣說\青年夫妻老來伴,頃刻塌下半邊天。頓足捶胸淚已幹,難以置信成孤雁,餘下日子最艱難。

兒孫有不孝,不認爹媽。而爹媽也有不如意的人生。

孤寡老人再婚有多少子女會同意?

「忍受不了農村的傳言,一把年紀了還選擇二婚,我叫他媽《爸》他《她》養過我嗎?」聽到無數的聲音。「聽說咱村的張寡婦又和別人好上了。」「是?也不顯害臊?」這樣的聲音折磨了許多人。

百年後我們都是塵土何必在意世俗的看法?

對於農村的老年人來說,孤寡老人找個伴也是想找個伴侶,可以在自己生病時候,兒孫不在身邊時候,有個人可以端茶倒水。可以享受到人到晚年的幸福感,真的有錯嗎?

據農村張大哥傾訴,雖然自己在外地打工,可對於長輩的開銷自己還是做得可以的。想不通,為啥老人要找自己的另一半。據張大爺傾訴,知道自己的兒子比較孝順,可他也有自己的事業,一者不想耽誤他的事業,再者也想自己可以選擇伴侶度過餘生。

農村老人選擇另一伴侶真的有錯嗎?

據筆者在農村的採訪與調查後得到幾點。一,子女的贍養權無法定義。二子女的繼承權問題分歧。三親情比不過流言蜚語。四,老人去世後埋葬地點惹爭議《畢竟不是原配。》

以世俗的眼光看待事,兒孫孝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陪同老人過完餘生,而另一半的存在確實滿足了老人的精神中的快樂。

最美夕陽紅,農村老人一點都不美。他《她》們忍受不了流言蜚語,人到老年,或許是孤獨的,也許自己的選擇會遭到兒孫的不孝,不認爹《媽》,農村老人二婚真的有錯嗎?只期望可以在自己生病時候找一個可以隨時端茶倒水的另一半真的有錯嗎?人生在世無非也就短短的幾十年,農村老人不該有人愛或愛別人嗎?

對於農村的子女,最難接受的是長輩尋求伴侶。

老闆,筆者也想把世俗的觀念餵狗。新時代,應與時俱進,幸福或許也是短短的幾十年,辛苦了一輩子,真想農村的兒女會理解農村老人真正的心理。真正的心理。

看完《老來難,農村老人接受了兒孫的不孝,兩極分化誰對誰錯》有什麼不同的想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如想看更多三農話題關注笑對農哥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鄉村發展如何面對思想兩極分化現象
    我們說到鄉村振興,說到鄉村發展,肯定少不了的話題就是人員思想改變,前面我們說過很多這方面的話題,今天要給大家說的是思想兩極分化帶來的影響,我們怎樣來面對思想兩極分化現象。鄉村發展過程中遇到思想兩極分化現象,我們應該從老年人這裡開始,畢竟不管在哪裡,老人還是有權威的,老年人同意了年輕人自然都會接受,我們這裡說的老年人同意不是說向有的地方搞的霸權措施,是用實情改變來告訴老年人這個改變以後會他本人帶來什麼好處,會給家鄉帶來什麼好處,會給子孫後代帶來什麼好處,我想當他們看清了搞懂了他們自然就會接受了,當老人接受了我們在做年輕人思想工作肯定就會好很多。
  • 農村隨禮「兩極分化」,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為啥區別對待?
    面對日趨增多的農村隨禮次數,農民在隨禮的時候表現出了比較明顯的選擇性,也就是農民調侃的「兩極分化」,那就是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同樣是隨禮,農民為啥要區別對待呢?紅事為啥被動隨呢?說到底,我覺得還是因為紅事太多了。
  • 農村「孝道式微」,3種不孝方式讓老人寒心,年輕人卻不以為然!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孝道式微」,3種不孝方式讓老人寒心,年輕人卻不以為然!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如今農村這些年在國家的扶持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對於農村成長起來的70、80後,如今也都成家立業了。
  • 農村老話說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什麼意思?
    中國農村之中的俗語文化是最養人的,學習俗語文化能夠教導我們如何去為人處世。讓我們在人生發展之中不會迷茫,而在中國人的孝道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孝順,孝道是中國曆朝歷代不可或缺的一個過程,在農村老一輩的人之中經常對我們說一輩的人不孝,輩輩的人不孝,相信這個道理大家都是知道一點是,但具體的發展過程和源流卻需要我們這些專業的學者去普及,方能夠在社會之中形成一種廣泛傳播。
  • 60歲夫妻指責兒子不孝,經過了解,兒子的原因卻讓人很無奈
    事件背景:父母啥事不管,指責兒子行為不孝。60歲的陳大爺夫婦,家在農村兩人共育一子,兒子已經成家,可謂是兒孫繞膝。只是兒子成家後,陳大爺夫婦小孩不帶,田地也不種。覺得這把年紀了,應該退居二線,養老享福了。前兩天聽說他們家鬧矛盾了,陳大爺指責:兒子不孝,生活費太少,現在物價那麼高,每個月1000塊錢的生活費,不夠用?
  • 農村老話說:「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說:「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什麼意思?意思很簡單,就是父母對長輩的孝心,會言傳身教給下一代。老話說過:「房簷滴水輩輩照」、「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來」,表達的也有這層意思。村裡人不好直接說這個兒媳婦不孝敬父母,就給這種麻山藥起名「小白嘴」,用來諷刺村裡那些不孝子孫,都是爹媽生的,父母「白養」他/她們了。兩口子聽到街坊四鄰們這麼諷刺他們,加上兒子說過將來「學」他們對待父母的話,兒媳婦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自己這麼做,等於言傳身教孩子,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是累贅。那麼,以後自己老的時候,孩子很有可能理所應當的這樣不孝敬自己。
  • 農村老人說「雙春年,閏四月,老農民,賣兒孫」今年年景不好嗎?
    今年天是5月16日,也是馬上就要到小滿的節氣了,進入5月以後就是立夏了,進入到夏季後天氣也是慢慢的炎熱起來了,今年是2020年,對於在農村裡有著雙春年的說法,因為2020年是有兩個立春的節氣,民間也是有雙春年的說法,在農村裡老人也是說逢雙春年的年份不多,尤其是在鼠年逢雙春年也是比較難遇到的
  • 顏值評價兩極分化的韓國愛豆,你最get不到誰的顏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大家的審美也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那些顏值評價兩極分化的女愛豆,看看誰的顏是你欣賞不來的。 IU的顏值一直都是有爭議的,喜歡她的人覺得她長得清純可愛,不喜歡她的人覺得她顏值平平怎麼能做明星?比起剛出道時的樣子,現在的IU已經算美很多了,她否認自己整形,扁扁的鼻子和其他五官都不夠精緻,在韓國美女如雲的娛樂圈似乎有些普通。
  • 《金剛川》上線,首日票房破億,口碑兩極分化的背後誰背鍋?
    可是在高票房背後,卻出現了這樣奇怪的現象,在購票網站這部電影的評分高達完美的9.5分,在專門的評價網站評分卻只有剛剛及格的6.9分,兩極分化嚴重的口碑背後,到底是誰的責任?所以就會有兩極分化的評分了,喜歡明星的腦殘粉無論他家愛豆演個啥都五星支持,不喜歡明星只愛看內容的影迷肯定低分伺候咯。
  • 農村有句俗語「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是啥意思,有道理...
    農村有句俗語「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過去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下面我給大家逐一解釋一下: 「五十望人三不爭」意思是:「五十」指的是50歲,有句話叫做「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耳順」,這裡的「望」指看見,接近的意思。
  • 農村「鬼故事」究竟在嚇唬誰?農民的不惑年才是最可怕的
    農村版的「鬼怪事」大多都是黑夜,人物側重於小孩,老人,等身體體弱的人群。一般是在嚇唬農村的三類人群。第一種:嚇唬農村的熊孩子。農村有句老話叫,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不要誤會,這句話並不是打老婆,最初說的是比較調皮沒有管教好的熊孩子,典故是在大雨天氣,把房頂的瓦片都掀開了。
  • 《新老娘舅》柏萬青評價兩極分化嚴重,網友支持她重回螢屏嗎?
    和這檔節目一樣,觀眾對於柏萬青的評價兩極分化也十分嚴重調解不是法庭,也不是判斷誰對誰錯。調解的目的就是讓你們不要吵了,至少明天不吵,誰對誰錯不重要,在這一點上柏萬青就深得民心。還有網友認為柏萬青三觀不正,比如有一期節目一位老人去世,遺囑裡寫了給某一個孩子,但其他幾個孩子都想要拿,就鬧上了。
  • 兒孫以流言蜚語為由辭退老人自費請的保姆,老人:我究竟犯了啥錯
    之前先後請過六七位保姆,但老兩口一直都不甚滿意,直到2年前請來了胡女士,老人家滿意得不得了。提到這個保姆,老人家不禁喜笑顏開,稱其是自己的書童,人還特別勤勞。去年曹老太爺住院做手術,特意額外給了保姆胡女士8000元錢,意在如果自己先走一步,希望保姆能好好照顧老伴。幸運的是,曹老太爺福大壽大病好了,他認為好保姆難找,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也沒有收回這8000元錢。
  • 86歲老人哭訴兒女不孝,無一人願贍養,子女:誰財產分得多誰養
    86歲老人哭訴兒女不孝,無一人願意贍養,子女:誰財產分得多誰養:前段時間,一個86歲的老人在某節目上哭訴,表示自己的兒女不孝,沒有一個人願意贍養自己,那悽慘的模樣讓廣大群眾都覺得她的兒女沒有心。隨後為了搞清楚兒女不贍養父母的原因,也了解子女們的想法。
  • 《最後生還者2》評價兩極分化的個人吐槽,一是一二是二
    最近本ACG吐槽君feichenpan一直在玩PS4獨佔遊戲《最後生還者2》,玩了差不多五天了,忍耐了這麼久說下看法和感想吧,簡而言之就是遊戲製作人的野心太大,但其能力不足,並且倒行逆施,最後完全駕馭不了,導致劇情拉胯,媒體和玩家評價兩極分化,下面就談談我的個人吐槽,可能有部分劇透
  • 《密逃2》收官,節目口碑兩極分化,原因其實很簡單
    雖然《密室大逃脫》已經播出兩季,但是網絡上的口碑是兩極分化,喜歡的人說節目驚險刺激、宛如置身於真實的密室逃脫遊戲之中作為一名90後自媒體人,看了《密室大逃脫》第二季的最後一期節目後,有著說不出的感覺,在網上看了一圈網友的評論後,似乎讓我找到了節目兩極分化的原因
  • 【老人道】知足常樂,恪守本分
    也正因為如此,許多老人儼然已經陷入了「老=被尊敬」「老=被孝順」的觀念中,不但總是把「我走的路比你吃的鹽還多」掛在嘴邊,更是倚老賣老,對於子女的事總想管管,不管對錯,子女都必須聽自己的,否則就是不孝。   子女確實要孝順,但是,你也要會當老人。在一個家庭中,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道,老人也要有老人的道。如果老人不能儘自己的道,守住自己的本分,子女想盡孝都難。
  • 農村老話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對於一些農村老話,部分人持偏見態度,認為這些農村老話帶著封建迷信的主觀思想。其實這樣想的人,首先就已經帶有主觀的想法,以主觀想法去臆測另外一件事,得出的結論必定是片面的。農村老話是農村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是智慧的結晶,冒昧歸類到封建迷信是不妥的,應該站在客觀的立場上看問題,有不足的可以提出來,有道理的也應該去肯定。
  • 《金剛川》口碑為何兩極分化
    剛看完了電影金剛川,對電影的預期和情緒出發點會決定一個人對《金剛川》的評價,一半是「趕工才拍成這樣」另一半是「趕工都拍成這樣」,如果口碑不兩極分化倒是奇怪了。這部片最大的問題是離《八佰》太近了,同一個導演,同為戰爭題材,一個守倉庫一個守橋,都呈現極端環境下小人物的人性光輝,然而《八佰》處處用心,《金剛川》則讓人覺得是電影工匠管虎交出的行活:一切都對,就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