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種植中,施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肥料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據作物的需求科學、合理地施肥,如果施肥量過少可能會導致作物生長緩慢、產量降低,而施肥量過大則會產生肥害,出現燒根、燒苗的現象,那麼該如何避免呢?
出現肥害的幾種情況
未腐熟的有機肥:這是最常見的產生肥害的原因之一,因為很多種植戶沒有掌握好糞肥腐熟的方法,因此把未腐熟的有機肥施入到土壤當中。由於有機肥在腐熟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所以當有機肥未腐熟時施入土壤後,依然會釋放熱量,導致根系灼傷,出現燒根、燒苗現象。根據有機肥的腐熟程度不同,造成的傷害也有輕有重,症狀較輕的可自行恢復,症狀較重的會導致植株乾枯,類似青枯病或枯萎病。
施肥量過大:我們一直在強調有科學施肥,不要一次性施入過多的肥料,因為施肥過多或導致根系吸水困難,引起植株發生反滲透作用,影響根系的正常吸水。表現為葉片畸形或像開水燙過,而後焦枯,嚴重時出現燒根,植株萎蔫而枯死。
長期用肥:長期使用化學肥料對土壤造成的傷害也是很大的,主要危害是造成土壤鹽分的累積,造成土壤鹽漬化,這對後期種植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比如蔬菜定植後不生根、燒根、死顆等,都是土壤鹽漬化導致的 。
如何避免肥害發生
多施有機肥:長期使用化肥肥料會導致土壤產生變化,所以要用更加綠色健康的肥料,那就是有機肥,有機肥能夠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緩解土壤鹽漬化,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施入了農家有機肥,那麼一定要充分腐熟。除此之外,使用水溶性強的水溶肥也能減少對土壤的危害。
增施微生物菌劑:微生物菌劑是近幾年來比較熱門的肥料,其主要是利用微生物菌的生命活動及代謝產物,達到改良棚室土壤、減少死棵等土傳病害、提高化學肥料利用率、改善果實品質等目的。在作物施基肥、追肥的過程中,增施微生物菌劑能夠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根據土壤來施肥:底肥施用前進行土壤檢測,主要是檢測土壤有機質,大量元素氮、磷、鉀,中微量元素,土壤中鹽分、氯、鈉含量等。根據土壤檢測結果,有目的的用肥,避免過量施肥,以減少肥害的發生。
保持園區環境:作物生長除了肥料之外,還需要良好的環境,這包括溼度、溫度、光照和通風等幾個因素,當園區通風不夠良好的時候,也會造成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