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及繼承人查明程序構建及分析

2020-12-19 澎湃新聞

遺產及繼承人查明程序構建及分析

石 立

【內容摘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由此可見我國對被繼承人負有債務的情況下繼承適用的是限定繼承原則,即繼承人限定因繼承所得之遺產償還被繼承人債務之制度。但由於我國繼承法條款較少,對上述問題規定較為簡單,對於繼承中的財產查明及繼承人的確定均未作出明確規定,繼承法條款難以滿足社會的現實需求,從而導致實踐中存在較多問題亟待解決。

【關鍵詞】遺產 繼承人 查明程序

一、相關遺產繼承糾紛的案例

案例一、2017年5月,張某因經營需要向李某借款50萬元,並約定2018年5月歸還借款本息。2018年4月,張某發生交通事故不幸去世,其父母、妻子多年前已去世,留有兩個女兒均已成年。2018年9月,李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張某的兩個女兒在繼承遺產範圍內承擔還款責任。訴訟中,張某兩個女兒向法院提交書面申請,明確表示放棄對其父遺產的繼承。

案例二、王某多年來一直從事個體經營,是遠近聞名的老闆。2018年1月其向銀行貸款100萬元用於經營,貸款期限一年。2019年3月,王某因意外去世。後銀行將王某的妻子及王某兒子訴至法院,法院判決兩繼承人在繼承遺產範圍內承擔還款責任。判決生效後,王某繼承人未向銀行履行義務,銀行遂向法院申請執行。執行過程中,王某繼承人表示多年來一直未參與過王某的經營活動,對王某經營中的財產及王某個人保管的財產狀況並不了解,僅知道王某有一筆對外債權,而該筆債權人繼承人已到法院起訴並申請執行,但至今未得到清償,故繼承人並未實際繼承到遺產,無法代為履行還款義務。

二、兩個案例引出的問題及思考

案例一主要是確定繼承人的問題。債權人主張繼承人承擔還款責任時很多對繼承人的範圍並不是特別清楚,正常情況下會起訴被繼承人的妻子、子女、父母等第一順位繼承人。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1條規定:「放棄繼承的效力,追溯到繼承開始的時間。」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二條又規定:「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國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體組織成員的,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因此當第一順位繼承人向法院明確表示放棄繼承後,此時債權人的訴訟難以繼續進行下去,惟有撤訴或被法院駁回訴訟請求之選擇。之後債權人只能轉向第二順位繼承人主張權利,但這又將面臨第二順位繼承人是否會放棄繼承,如其繼續放棄繼承,債權人又要向最終遺產的接收人國家或集體所有制組織主張權利。僅僅為確定適格的被告,就可能拖延較長時間,增加債權人的訴累,因此說現時的操作方法不能真正及時有效地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這個問題就牽涉到繼承人或受遺贈人如何確定的問題。根據繼承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繼承開始後,知道被繼承人死亡的繼承人應當及時通知其他繼承人和遺囑執行人。繼承人中無人知道被繼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繼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繼承人生前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負責通知。」而在實踐過程中,繼承作為家務事,很少有居委會或村委會會參與其中;繼承的通知往往由被繼承人的同住家屬負責。在沒有糾紛的情況下,許多遺產會由被繼承人的同住家屬直接進行分割,對於不需要登記的遺產甚至會在部分繼承人尚不知情的情況下已分割完畢;而對於那些需要法院或公證部門出具文書的財產分割,則會由同一順位繼承人協商或訴訟解決。而在所有的繼承過程中,債權人的利益往往會被忽視,很少會有繼承人主動通知債權人參與遺產的分割。債權人在獲釋被繼承人死亡後,由於並不知道具體的繼承人,一般會按繼承順位向被繼承人妻子、子女主張權利,訴訟中遺漏部分繼承人的情形比比皆是,而在確定繼承人後,繼承人又會以放棄繼承或未繼承到遺產進行抗辯,從而使得這類案件審理過程中繼承人的查找會耗費大量的時間。

案例二主要是遺產查明的問題。當債權人拿到繼承人在繼承遺產範圍內承擔還款責任的判決書到法院申請執行時,執行案件的被執行人已明確為繼承人,法院的財產查明手段也只能就繼承人名下財產進行查明,被繼承人並不是執行案件當事人,法院很難通過現有執行系統對被繼承人名下財產進行查明,只能就申請執行人提出的明確的執行線索進行核查,從而導致被繼承人名下的大量財產無法在執行過程中查明;即使債權人在法院訴訟過程中申請對被繼承人的財產進行適當調查,但審理過程中的調查也僅限於申請人有明確線索而無法調取的證據,也無法全面反饋被繼承人的財產狀況。在缺少財產查明程序的情況下,許多債權人是贏了官司,但債務並不能得到清償,未能真正保護到債權人的權益。

在這裡我們要解決被繼承人的遺產範圍如何確定。當前經濟全球化,個人財產的形式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既有相對易於查找的不動產、有登記的車輛、銀行存款、證券等,也有難以掌握的債權、存在於各類網絡軟體中的款項,更有一些虛擬財產如網絡中的積分、遊戲中的裝備等。繼承人作為被繼承人的親屬,其往往能第一時間佔有遺產,部分遺產還會與繼承人遺產相混同,在缺少相應制約手段的情況下,繼承人能否將佔有的遺產或相關遺產的線索向法院提供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而在被繼承人突然死亡且未留下明確財產清單的情況下,有些繼承人都很難掌握被繼承人的全部財產狀況,從而會導致部分遺產最終未能得到繼承。債權人與被繼承人之間很多是生意上的來往,並無親屬關係,故其在遺產查明這個問題上會處於更加不利的局面。因此在繼承法缺少財產查明規定的情況下,單靠任何一個主體很難全面掌握被繼承人的遺產狀況。

三、遺產及繼承人查明程序構建必要性分析

通過對以上兩個案例的分析,我們認為有必要在被繼承人死亡後繼承開始前,及時啟動遺產及繼承人的查明程序,通過遺產及繼承人的查明,可以有以下幾點作用:

1、減少債權人的無效訴訟。在繼承人及遺產確定以後,債權人就可根據遺產的多少決定是否繼續追討該筆債權,同時繼承人也可以根據債務的多少,決定是否與債權人就還款達成協議;而當債權人選擇通過訴訟追討債權時,只需要直接以法院查明的繼承人為被告,快速推進債務案件的審理及執行,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環節,提高了效率。

2、防止遺產被遺產佔有人或保管人非法佔有或轉移。現實生活中,由於債權人需要先通過訴訟確認其債權,訴訟中繼承人則就債務是否成立進行消極防禦,法院一般很少對遺產的範圍進行查明。只有在債權人取得最終判決進入執行程序後,法院才會遺產範圍進行調查核實。而經過長期訴訟過程,有些繼承人會將遺產中的現金、字畫、貴金屬等不需要登記的遺產佔為已有,甚至有繼承人在掌握被繼承人密碼的情況下冒用被繼承人的名義取出銀行內存款、理財產品等財產,從而導致債權人及不佔有遺產的其他繼承人、受遺贈人的利益受損。

3、保證被繼承人的遺產能得到儘可能的查清。被繼承人死亡後及時對其遺產進行查明,通過債權人、繼承人、受遺贈人及法院的多方查找,能最大限度的還原被繼承人生前財產狀況,可以很好地避免遺產得不到繼承的問題。

四、結論:遺產及繼承人查明程序構建思路

筆者認為遺產及繼承人查明程序應作為一個特別非訴程序,繼承人、受遺贈人或被繼承人的債權人在被繼承人去世後,可向被繼承人主要財產所在地法院申請查明被繼承人名下遺產,同時可以申請法院對繼承人的名單進行確定。

法院立案後,首先就申請人提出的所有財產線索進行核查,對該部分財產進行明確;其次應要求各繼承人對所知悉或管理的遺產進行申報登記;第三法院可依法查詢被繼承人名下存款、不動產、車輛、股權、證券等各項財產及上述財產從被繼承人死亡之日起的財產變動情況,從而最大限度查明被繼承人名下財產。對於在特別程序結束後發現部分繼承人或財產佔有人藏匿、轉移遺產的,法院可對其進行處罰,同時允許其他繼承人或債權人要求藏匿、轉移遺產者在藏匿、轉移遺產基礎上進行雙倍賠付。

對於繼承人的確定,法院可按繼承順位通知死者的繼承人到法院對繼承權進行確認,同時對可能存在的受遺贈人發出限期接受遺贈公告。在收到法院通知後,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將會剔除出繼承人名單,如同一順位繼承人皆放棄繼承,法院將向下一順位繼承人發出繼承權確認通知;在此過程中,不對法院繼承權通知書進行確認的繼承人,應視為接受繼承,而對於無法通知之繼承人,應保留其繼承權,但在後續遺產訴訟過程中此類繼承人不得再主張放棄繼承權;對於所有繼承人均放棄繼承或無人繼承及接受遺贈的財產,法院應及時通知相關組織對遺產進行管理、清算。

原標題:《遺產及繼承人查明程序構建及分析》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無繼承人無遺書遺產怎麼辦?
    一、無繼承人無遺書遺產怎麼辦所謂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是指下列幾種情況:1、被繼承人既無法定繼承人,又無遺囑指定的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2、被繼承人雖然有法定繼承人或遺囑繼承人,但是全體繼承人都放棄繼承,或者全體繼承人都喪失了繼承權,都沒有資格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3、被繼承人沒有法定繼承人,只用遺囑處分了一部分遺產,其餘未加處分的那一部分遺產也屬於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
  • 遺產尚未分割的情況下判決繼承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沒有法律依據
    根據本案查明的事實,2010年8月16日,徐某向劉某3帳戶轉款800萬元。2010年8月20日,金天鑫公司與徐某的委託代理人趙某籤訂《探礦權轉讓合同》,合同約定的主要內容為徐某購買金天鑫公司所持三項探礦權,金天鑫公司保證該探礦權屬無爭議;金天鑫公司收到徐某的全款後(800萬元),即把探礦權證原件交給徐某,並保證該探礦權證真實、合法、有效。
  • 遺漏繼承人,遺產公證能否被採信?
    遺漏繼承人,遺產公證能否被採信?張師傅與老伴生前居住的房屋作為二老的遺產發生繼承。張師傅夫妻去世後不久,張二的女兒小晶帶著姑姑張三和母親阿珍來到公證處進行繼承權放棄的公證,姑姑張三和母親阿珍都聲明自願放棄對張師傅遺產的繼承權,其中就包括A小區的房產。2018年,張大的妻子阿萍出具說明,載明放棄張大名下所有遺產,包括張師傅留下的A小區房產。
  • 最高院裁判觀點:遺產尚未分割的情況下判決繼承人對債務承擔連帶...
    根據本案查明的事實,2010年8月16日,徐某向劉某3帳戶轉款800萬元。2010年8月20日,金天鑫公司與徐某的委託代理人趙某籤訂《探礦權轉讓合同》,合同約定的主要內容為徐某購買金天鑫公司所持三項探礦權,金天鑫公司保證該探礦權屬無爭議;金天鑫公司收到徐某的全款後(800萬元),即把探礦權證原件交給徐某,並保證該探礦權證真實、合法、有效。
  • 「老佛爺」的遺產還沒著落:除了貓,還有7位繼承人
    「老佛爺」的遺產還沒著落:除了貓,還有7位繼承人 2020-06-11 1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睿全·保險服務】李健熙去世,繼承人將面臨600億遺產稅,或分期付款!
    李健熙被視為三星崛起的締造者,他為三星留下的企業發展遺產以及他去世後的遺產繼承問題瞬時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10月26日,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逝世後,李健熙的「獨生子」李在鎔和他的姐妹們在內的繼承人將承擔創紀錄的高額遺產稅。
  • 遺產法律能怎麼分配?繼承人的順序是怎樣的
    ,如果被繼承人沒有訂立遺囑的話,那麼繼承方式就是按照法定繼承的相關法律規定,依照遺產繼承的順序依次來劃分遺產份額。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這裡的"一般"是指大致上相同的意思。但有些遺產分配達到均等很難掌握。但經各繼承人協商一致也可以不均等。  2、體現養老育幼的原則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即多分點遺產。
  • 壹律普法丨同一順位繼承人繼承遺產,一定平分嗎?
    如果被繼承人生前沒有留下遺囑的,其遺產按照法定繼承處理,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親屬間談錢怕傷感情,但遺產分配不均怎麼辦?一般情況下,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是相同的,但是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會有不均等的特殊情況。
  • 持遺囑的繼承人是否可繼承遺產
    ,可取得房屋和補償金均一半的份額,另一半財產份額屬於其母黃某所有,孫武和其它繼承人在孫某死亡後所發生的遺產繼承問題上,沒有財產繼承權。其理由如下:第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第五條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的規定,孫某的遺囑此時已經發生法律效力。
  • 被繼承人死亡後,根據《繼承法》遺產應該如何繼承與分配
    法定繼承是指,在沒有遺囑扶養協議與遺囑 ,或遺囑扶養協議和遺囑無效的情況下,繼承人依據法律規定的繼承人範圍、繼承順位以及遺產分配原則,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方式。同時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根據《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親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遺產份額。
  • 如何製作遺產分割協議?
    依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被繼承人遺產繼承的方式有很多,而法定繼承是重要的繼承方式之一,法定繼承人法定繼承人對遺產進行繼承,繼承人之間可以協商遺產的分割。亦可以指定由國家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繼承。第十七條詳細規定了五類遺囑有效成立的條件。財產分割協議是指財產共有人經協商一致,對其共有的財產達成分割意見的書面協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後,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但是應當在遺產分割之前作出聲明。
  • 民法典背景下遺產管理人的產生及法律適用
    民法典第1145條至第1149條作為新增條款,在遺產管理人的選任、指定、職責、民事責任和報酬五個方面,構建了遺產管理人制度的框架,在立法層面上為遺產的處理提供了明確的法律途徑和法律保障。民法典第1145條和第1146條就遺產管理人的產生(選任和指定)做出了原則性的規定,但落實到實務中的應用尚需相關司法解釋的釋明才能切實服務於實踐。
  • 最高法:遺產無人繼承時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應當分給適當遺產
    明確遺產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情況下,如果有繼承人以外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或者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應當分給適當遺產,引導全社會形成尊老愛幼、互幫互助的良好風尚;②滿足養老形式多樣化需求。養老形式多樣化不僅是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重要方式。
  • 民法典繼承編:什麼是遺產?遺產的範圍
    專欄《民法典(繼承編)》第3章 什麼是遺產?遺產的範圍《民法典》第1122條 【遺產的定義】自古以來, 遺產可以繼承。一般由後代繼承長輩的財產,但也有長輩繼承後輩的財產,這是人們常所的「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是人生三大悲劇之一,不常見。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自然人,就是公民。合法財產不僅僅是指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財物,也包含財產權利。如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
  • 湯男設計「車禍」,還能繼承父親的遺產嗎?
    經司法程序查明,湯男的本意是撞死湯女,從而獨自佔有湯父的遺產。湯男隨後被人民法院判刑入獄。湯父在得知判決後,一氣之下,不治而亡。問:1、湯女與湯男對湯父的遺產有無繼承權?2、湯男設計的「車禍」對兩姐弟的繼承權有無影響?3、如果有影響,法律是如何規定的?答:1、湯女與湯男是湯父的子女,本來二人對湯父的遺產都有繼承權。
  • 「老佛爺」卡爾·拉格斐遺產繼承風波,欽點的7位繼承人曝光!
    "老佛爺"遺產繼承人1:Sebastien JondeauSebastien Jondeau是卡爾·拉格斐的私人保鏢兼模特兒,陪在卡爾·拉格斐身邊超過20年,被法國媒體封為卡爾·拉格斐遺產的"真正繼承人",據說一直到卡爾·拉格斐病危期間,Sebastien都在病床邊,緊握著卡爾·拉格斐的手直到最後一刻。
  • 津門普法 | 外甥(女)和侄子(女)是遺產繼承人嗎?
    津門普法 | 外甥(女)和侄子(女)是遺產繼承人嗎?一個人去世時,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如果其已經沒有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只有外甥(女)和侄子(女)時,此時其遺產是歸國家或集體,還是可以侄子女或外甥繼承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律師的解讀!
  • 民法典擴大遺產繼承範圍:侄子外甥也可能成為代位繼承人!
    剛剛通過不久的民法典對我國的遺產繼承人有了新的定義,我們今天跟大家來解讀一下。長久以來我們知道,遺產的法定繼承人有兩層順序,第一層順序是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層順序是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 溥儀唯一的繼承人,李淑賢得到多少遺產?為何打了10年官司
    文丨華夏史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李淑賢是溥儀的第五任妻子,也是溥儀這一輩子唯一一個想和她長相廝守的妻子,在溥儀去世之後,李淑賢也成為溥儀唯一的合法繼承人。那麼李淑賢當年能夠得到多少遺產呢?
  • 每日一「典」丨被繼承人的侄、甥,可繼承其遺產嗎?
    每日一「典」丨被繼承人的侄、甥,可繼承其遺產嗎?被繼承人的侄、甥,可繼承其遺產嗎?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