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劇透!
追了兩個周,追完了三季《新聞編輯室》,而且就剪輯來看,應該不會有第四季了。鮮少看美劇的我,很難想像自己居然這麼忠誠的看完了一部劇。其實個人認為第一部是三部裡面最好的一部,事件環環相扣,一直勾著人往下看。第二部和第三部主要圍繞一個事件展開,劇情進展有些拖沓,而且很多時候有些難以理解編劇的邏輯,總是帶著一種任務的心態在看。
這麼說有劇透的嫌疑。最後一集在查理的葬禮上,威爾講「查理·斯金納是一個瘋子,他自比堂吉訶德,一個患痴呆症的老人,自以為表現得像個騎士,就能將世界從未開化這種疾病中拯救出來,他的宗教信仰是正直,他的一生都在和敵人作鬥爭。」不得不說這幾句話很簡要的概括了查理的一生。一開始總以為他死的諷刺,只有他一個選擇順從新東家的意志,播一些賺眼球的新聞。直到查理的妻子說出,自從新東家來了以後,查理每天都活得很痛苦,很希望屬下能違背他的命令,才對這個人又重新肅然起敬。查理雖然不是執行不是主播,但是他是資本和新聞之間的過渡,是一個緩衝器,為新聞理想爭取更多的空間。
理想主義的改變
初看第一集的時候,確實會被剪輯搞得摸不著頭腦,陌生的人物突兀的出現,還有一些激烈的衝突也是看得人云裡霧裡。其實這是編劇的心機,在最後一集回顧了大家初識時的情境,才知道查理才是最後的主謀(之前一直以為是麥肯)。一開始的威爾、麥肯和吉姆都很落寞,一副被現實折磨的體無完膚的樣子,只能靠酒精來麻痺自己。查理找到麥肯,點燃她心中理想主義的火苗,也藉助她的感染力帶動更多人加入這件瘋狂的變革中。「做好的新聞」是他們唯一的信條,不管有多少困難在等著他們,他們只求不愧對自己對真相的執著。他們都很倔強,但是在好的新聞這一點上卻總能奇妙的達成共識。
學新聞的時候總說西方也沒有真正的新聞自由,新聞自由總是受到大資本家、大財閥的控制,這一點在這部劇中有非常直白的體現。兩方都不得罪的新聞是能吸引兩方的受眾,從而獲得一個穩定的比較高的收視率。但是呈現真相的新聞難免會對一方造成不利局面,從而損失一方受眾,當然有時也會傷害到另一方,這樣損失了兩方受眾。沒有收視率的不賺錢還得罪人的新聞媒體誰想要呢,資本家不是慈善家,所以新聞自由常常處於一種非常尷尬的局面,說不說、說什麼成為慎之又慎的議題。在查理的堅持下,他們做了兩年危機重重但是非常值得驕傲的新聞,這是他們的黃金時代。
第一部某一集中,某州發生槍擊事件,一官員中彈送往醫院搶救,很多主流新聞媒體都報該官員已死。要知道新聞是講求時效性的,晚一分鐘播報觀眾就會換臺,收視率下跌。在各方壓力下,威爾他們還是選擇等待,唐說:「她是人,決定她生死的是醫生,不是新聞。」這是真正的新聞人的堅守,不是為了追熱點,而是為了真相。
第二部圍繞著熱那亞事件展開,雖然最後的真相成了羅生門,但是卻依然為他們開了無數次紅方會,一次次按壓住報導的衝動,在經歷11個月,擁有8個信源的情況下才播報出去而肅然起敬。事實不是某個人的說辭,不是某個片段的呈現,而是通過無數個碎片拼接成的邏輯清晰的事件。探尋真相的路很漫長,他們還在路上。
吉姆和他的新女友代表了兩種不同媒體的衝突,這正因此,他們的戀情也沒有走的太長久。新媒體注重速度,轉發和發推只是動動手指的事,發個標題轟動的新聞提高點擊量是他們追求的目標。與傳統媒體人相比,他們缺少了一些等待的耐心、一些核實的嚴謹。發表和刪除都很容易,但即使是在午夜少有人在的時刻,一條迅速刪除的推文也難免會被人看見。所以,別急,等等真相。
第三季中有一個普林斯頓大學的女學生被性侵,建立了一個網站幫助那些被性侵而無援的女性揭發傷害他們的人。查理在新東家的壓迫下迫使唐去找到這個女生,做一期訪談。當然,高學歷女性被性侵然後做網站這件事情本身就極具話題性,用腳指頭想都能引發熱烈的討論,獲得更高的收視率。但是唐找到這個女生之後卻勸她不要上節目,聽起來很匪夷所思:本來就孤立無援的姑娘,被傷害以後在媒體面前討回公道很正常啊。唐繼續解釋道:上節目以後會引發對無辜者(或許並不無辜)的輿論暴力,甚至姑娘也會背上「蕩婦」的罵名,而且媒體沒有法庭的程序和原則,很難保證現場不會失控。
想到近期很多的校園性侵事件,大家都是選擇在自媒體或者主流媒體上曝光個人,讓其飽受輿論的譴責。本來會覺得這是弱者維權的正常途徑,但是現在確實沒有考慮到後續的暴力問題。以惡制惡並不是良好的途徑,但是怎樣才能讓弱者討回公道呢,劇裡並沒有給出答案。
吉姆和麥姬在經歷彆扭纏繞和傷害後終於走在了一起。我其實很喜歡吉姆,也理解他在愛情裡的猶豫是出於道義,為了不讓其他人受到傷害而選擇隱藏自己的感情。但是這樣做的結果確是讓更多人因此痛苦。
就我的愛情觀而言,我還是比較喜歡能大方表達出自己的愛的人。小夥伴跟前女友複合之後,每天三句話不離女友,臉上始終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而且所有空餘實踐的安排裡都有她。這樣渾身散發的戀愛的酸臭味確實很煩,他大方的表達所瀰漫的少年感卻十分迷人。喜歡就去喜歡,不喜歡就拒絕,糾結只會惹更多的麻煩,這是我在這部劇裡學到的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