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爵士興起於80年代末,它將爵士樂與嬉蹦樂(Hip-Hop)結合到了一起,使其更加流行化、商業化。酸爵士經常採用嬉蹦樂的編曲模式,DJ的"刮擦"技術在從中得到了大量的體現。
在嬉蹦樂的樂隊基礎上薩克斯、小號等爵士樂中常見的樂器以音樂背景的形式作即興演奏。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唱片商進行商業運作的一種手段,他們只是利用爵士樂當誘餌,為其贏得更多的聽眾和更大的商業利益。
酸爵士的代表人物:吉爾斯·彼得森(Giles Peterson,DJ)、US3樂隊、羅伊·埃爾斯(Roy Ayers,顫音琴演奏家)等。
(圖片人物為:Gilles Peterson)
酸爵士的常用樂器:色士風、小號、伸縮號(長號)、單簧管、鋼琴、結他、低音大提琴、鼓。
吉爾斯·彼得森(Gilles Peterson)和埃迪·皮爾勒(Eddie Piller)也成立了一家同樣名為「酸爵士」(Acid Jazz Record,簡稱 Acid Jazz)的英國唱片公司,旗下歌手皆會唱酸爵士音樂。唱片公司願意專為酸爵士出唱片,可見它很受歡迎。
(圖片人物為:Eddie Piller)
(圖片人物為:羅伊·埃爾斯Roy Ayers,顫音琴演奏家)
Acid Jazz
酸爵士在當時尚未普及,但酸爵士樂隊新重騎兵(Brand New Heavies)和上述三隊樂隊齊名,可謂突破成功。日本最著名的酸爵士樂隊是United Future Organization。英國最著名的酸爵士樂隊是馬德斯基馬汀與伍德(Medeski, Martin & Wood)。
(英國最著名的酸爵士樂隊Medeski, Martin & Wood)
酸爵士就是這樣,成為了年輕人的最愛,與此同時,當代黑人文化中最具代表特徵的HIP-HOP文化也因此和爵士產生了融合,於是,爵士以一個嶄新的面貌走進21世紀。
掃描二維碼,訂閱影音中國手機報(微信號:hdavchina),掌握最新最快的影音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