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擁有最正宗也是最好的瑞士煉乳。超越其他一切品牌。」
這是一句相當大膽的廣告標語,然而聽上去有據可依。出於對高品質產品的不懈追求,雀巢的前輩–美國兄弟喬治•佩吉和查爾斯•佩吉(George and Charles Page),於1866年建立了歐洲第一家煉乳工廠。
如今,當我們在早餐麥片裡倒入滅菌鮮奶,或者給甜品加上甜煉乳時,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這類主食都十分安全。
然而情況並非始終如此。直至19世紀,純淨鮮牛奶在歐洲的大城小鎮都是價格昂貴的商品。由於當時冰箱尚未廣泛使用,牛奶很快變質,所以當時牛奶成為食源性疾病的主要來源。摻假牛奶大行其道,可能造成致命危險。摻雜物通常有白堊、水和其他雜質。
查爾斯作為一名年輕美國貿易副領事在1865年到達蘇黎世時正好面臨著這種情況。然而,他卻在瑞士鄉下發現了咀嚼著清新嫩草的奶牛。受此情景的激發,他聯想到一種廣受歡迎的新型美國食品,報導美國內戰的記者表示曾看到這種食品被發放給聯邦軍隊。
歐洲首家煉乳工廠
蓋爾•波頓(Gail Borden)於1850年代初期發明的罐裝煉乳在1860年代被認證為軍隊中不可多得的補給品。當鮮奶因為供應鏈過長而變質時,罐裝奶仍能保持其營養價值、同時具有便攜性、可長時間保存且安全可靠的重大優勢。因此毫無意外,罐裝牛奶在戰後暢銷於美國的鄉鎮城市。
查爾斯•佩吉希望能在歐洲複製這一成功經驗,於1866年在瑞士卡姆成立了安格魯-瑞士煉乳公司。此時,喬治正在美國學習蓋爾•波頓劃時代的煉乳製作技術。工序主要包括將牛奶加熱至蒸發掉部分水分,再加入砂糖作為防腐劑。
從左至右:喬治•佩吉、查爾斯•佩吉
一年後,佩吉兄弟在卡姆成立了歐洲第一家煉乳工廠,生產線上迅速製作出大量Milkmaid品牌的產品。高質量、安全性、現代化工廠、高效銷售手段和精明的市場推廣使產品一炮而紅。開啟雀巢150年歷史的這款產品至今仍以Nestlé Milkmaid品牌銷售。
早在1868年,安格魯-瑞士公司煉乳銷量已達374,000箱。需求主要來自英國及其領地,他們對煉乳的喜愛成為佩吉兄弟為公司命名的靈感。查爾斯於1873年去世,1891年喬治的運營業務規模已達到橫跨歐洲和美國的12家工廠,產品銷往全球。
「將軍」是英明的領導者
人稱「將軍」的喬治•佩吉是安格魯-瑞士的幕後推手。他是一位英明的領導者,懂得若想獲得長久的商業成功,必須要對供應商、員工和社會負責。安格魯-瑞士公司的這一理念是雀巢創造共同價值(https://www.nestle.com.cn/csv/Pages/home.aspx)理念的雛形。
安格魯-瑞士公司只使用當地奶牛所產鮮奶,保證養殖戶每天可以獲得協商一致價格的報酬。牛奶裝在蒸汽消毒的奶桶裡送到工廠,並在實驗室檢測脂肪含量及純度。
安格魯-瑞士公司為養殖戶提供技術支持,增加產奶質量和數量,喬治•佩吉鼓勵使用先進技術飼養奶牛。這種在1860年代鳳毛麟角的科學化畜牧養殖技術,為現代雀巢的「奶區」(https://www.nestle.com.cn/media/news-feed/Pages/20141027-Nestle-Milk-Dstricts-A-True-Partnership-with-Local-Dairy-Farmers.aspx)模式奠定了基礎。
佩吉對待員工的方式在當時也十分先進。安格魯-瑞士公司的員工生病或發生工傷離崗時可帶薪休假,而非遭到解僱。員工可以自願加入醫療保險。喬治•佩吉還為員工在卡姆修建了住宅和幼兒園。
分享雀巢對營養的執著
同為開拓進取的領導者,佩吉與另一位新瑞士移民德國人亨利•雀巢有很多相似之處。對營養和社會價值的共同理想激勵雀巢發明出Farine Lactée 嬰兒食品,並自1867年在韋威開始銷售。
1878年後,亨利•雀巢的公司和安格魯-瑞士公司成為直接競爭對手,兩家公司開始以自己的品牌生產對方的核心產品,而他們的客戶通常喜歡同時購買兩家公司的產品。
儘管雙方仍為競爭關係,但他們對高質量產品的不懈追求,使兩家企業都戰勝其他競爭對手,獲得了成功。他們使用相同的配方和鮮奶提供最科學的營養價值。
旗鼓相當的兩家企業選擇合併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反對合併交易的喬治•佩吉在1899年去世。1905年合併協議正式籤署,雀巢和安格魯-瑞士煉乳公司正式成立。更多雀巢歷史(https://www.nestle.com.cn/aboutus/History/Pages/home.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