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大家譽為「股神」,是在投資行業「神」一般的人物,他11歲的時候就開始「玩股票」了,買了人生第一隻股票;後來憑藉著獨特的投資眼光,16歲就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農場;直到今天,他的名字仍然是投資圈內神話一樣的存在,是股票之王!
「股票之王」巴菲特
這個人就是——巴菲特。雖然很多人都說巴菲特的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的「陰謀論」,但不得不承認,巴菲特的成功之法就像是青銅門背後的秘密一樣,讓人著迷不已。很多人認為巴菲特這一生實在是太成功了,他最驕傲的事情應該莫過於他的投資了,但是巴菲特卻說:我最驕傲的是我教育出了三個非常優秀的孩子。
巴菲特一生有3個孩子,大兒子霍德華致力於解決全球飢餓問題,女兒蘇珊是一位基金管理人,小兒子彼得是一名出色的音樂家。三個孩子沒有一個從事的是父親巴菲特的事業,但他們仍然能在各自的領域裡發光發熱,做的很優秀。
如今已經90歲高齡的巴菲特一直說,自己這一生最大的財富和成就就是他的這三個孩子的教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巴菲特三個孩子之所以能如此成功,到底是接受了父親給他們的怎樣的教育吧!
「富內在,不富物質」
巴菲特的孩子自然是比我們出身要好得多,他們可都是含著金湯匙來到這個世界的,但是巴菲特卻從來不讓他們過得太「舒坦」。因為他的父親在自己小時候就是教育自己要「勤儉節約」,即使當時的巴菲特家裡也並不窮,但是「勤儉」一度被他們全家奉為是家規,所以,他也因此養成了習慣。
後來他也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他不想讓孩子變成好吃懶做的「寄生蟲」,所以他對子女們都很「摳門」,從不給他們多餘的一分錢,他甚至說:誰要是從我這弄到一分錢,那就是他運氣好。
小兒子彼得在大學剛畢業時,手裡沒錢,卻想到社區租房子,巴菲特一直沒搭理他,面對兒子的自主,也只是只拋下了一句:「你自己想辦法」,彼得氣得去銀行貸款也要去租那個房子,一部分也是為了和父親賭氣,但後倆他卻說:「在還錢的時候,我才知道金錢有多麼來之不易!我承認父親是對的!」
巴菲特最穩賺不賠的投資
巴菲特的教育理念就是不能什麼都滿足孩子,而是教他們自己去爭取,如果太容易得到的話,就會忽視金錢的來之不易。
反觀現實,有不少父母累死累活為孩子攢錢,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他們,生怕孩子受一點點苦。但請大家想想,這樣的孩子將來會幸福嗎?會有大成就嗎?吃苦不是什麼壞事,讓孩子吃點苦,放手讓他們自己闖出一片廣闊天空!
時至今日,巴菲特的教子理念仍然值得每一位父母去學習!巴菲特曾驕傲地稱之為「穩賺不賠的投資」。
巴菲特把更多的為人處世的態度、學習工作的經驗和方法,留在了《巴菲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裡,從書中我們能夠學到很多令人受益匪淺的投資理念和人生經驗,學會去投資自己的人生,也能不斷地獨立思考,為自己走向成功添加更多的籌碼。
還有《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洛克菲勒給兒子的38封信》,這兩本書針對年輕人普遍具有的人生困惑,解讀生活意義、職業的選擇、成功的依據、面對困苦時的應對方法、人生存在的意義等,無論你身處哪個人生階段,都會對你受益匪淺!
這三本書很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看和閱讀《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巴菲特給兒女一生的忠告》《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這三本書可以說是幫助孩子走向成功、開啟財富大門的金鑰匙,同時也是一本培養傑出企業家、社會精英的經典之作。。
點擊上方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