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使徒行者》採用半全知敘事的方法,劇情懸念的設置高明之處就在於,影片並不局限於關注「誰是臥底?」的問題。目的不是讓觀眾去玩推理遊戲,而是利用兩個「臥底」針鋒相對所產生的劇情張力,激起觀眾關注兩個主人公的命運走向,這也是《使徒行者》敘事張力的巧妙之處。
在絕大多數港片的劇情設計中,做臥底的警員很少有自願的,成為臥底後的壓力不僅源自生命危險,也源自心理困境。臥底在誤解與背叛中掙扎,一如每個社會人在現實生活中面對的困境。憑著回歸家庭溫暖、回歸正常生活的執念,這些隱匿於黑暗中的小人物選擇堅強地活下去。雖然是對受眾需求的迎合,但也成就了臥底電影光明的一面。
黑社會在警察中的臥底劉德華,表示「我想做一個好人」。林峰在劇集《使徒行者》中對聯絡人苗僑偉說「我想建立新秩序」,他準備在警匪之間構建新世界的動議即使被證明是一個計謀的一部分,然而李秉憲在韓國電影《新世界》中,卻最終放棄了自己的身份,成為黑社會老大。至於黑幫大佬許紹雄的身份,電視劇在最後點出他其實也是臥底,所以可以在電影版中華麗麗的回歸。電視劇《使徒行者》中,也明確指出了警方臥底成員的檔案,警務處長和保安局長等最高層數人。
還是具體掌握的,鍾景輝和張國柱都能藉此發作,而《寒戰2》中郭富城作為警務處長的設定就有瑕疵。古天樂在《使徒行者》中,向聯絡人吳鎮宇、佘詩曼表示自己是那個失落的臥底,他與張家輝的身份爭奪,更多是生存策略,但也有著多種可能性。在緊張的動作之後,本片通過兄弟情義高過天的男人手法,解決了張家輝與古天樂的非正常競爭
警匪、臥底、大陸演員的無縫對接,從《無間道》投射而來的幾大經典元素,在《使徒行者》再次聚首。而人氣,是使徒最大的入場券。要不是為了TVB僅存的佘詩曼,誰會買票去看?加上劇版對於「無間」的創新——尋找失聯臥底,光憑這種「誰是臥底」真人遊戲的玩法,影版《使徒行者》怎麼說也該值回票價。可惜,本該是個好故事,一群好演員,卻毀在了二流的剪輯和三流的大反派手裡。
使徒行者的看點,就在於這場遊戲裡,到底誰是臥底?臥底有幾個?誰在說謊?誰是自己的手足?多好的題材,非常容易出戲,刻畫人物也是如虎添翼,可導演似乎並不理解什麼叫角色的立體度。市井氣十足卻又仗義的阿釘變成了一個聒噪煩人的弱雞佘詩曼;亦正亦邪城府極深的阿藍變成了滿臉褶子的聖母屌張家輝;自私自利但對兄弟情深義長的少爺變成了動機不明的無頭蒼蠅古天樂;因為演技太好,漸漸忘記自己臥底身份,幾乎變成半個反派野心十足的歡喜哥,最後成了關鍵時刻出場解救眾生的金手指。
《使徒行者》由電視劇版轉成電影,好在故事是全新的,並沒有像某些爛片一樣成了電視劇的濃縮版,看完後還算滿意,希望看過電視劇版本的觀眾能少帶點批判的心態走進電影院。 雖然只保留電視劇裡兩個原版角色,但,好在熟悉感還在,餘詩曼的市井小角色的氣質,反而成了全片的笑點擔當。老戲骨的穩重,讓觀眾很容易進入劇情。
從劇情上看,電影版的《使徒行者》是電視劇版的故事延續,當然,這種做法的聰明之處在於,不僅憑藉影片的陣容來「圈粉」,而且也能「拉攏」來諸多的劇迷,畢竟舉辦以單日內地網絡播放量突破1億和總播放量超24億,打破港劇網絡播放量記錄的事實,讓人無法忽略它巨大的潛在票房號召力,同時,對於觀眾而言,全新的故事開啟,也比新瓶裝舊酒濃縮出的一個變版故事,要良心的多。
從陣容上看,雖然劇版有林峰的告別、佘詩曼的回歸等等諸多的話題在,但無疑電影版更強悍,搭配出了一個影帝團的強大陣容,古天樂、張家輝和吳鎮宇,簡直已經成為一部超級警匪片的頂配組合,而許紹雄和李光潔,則是帶來了更多的戲骨配角的驚喜,這一點,看過電影才能了解。而勾連劇版與影版的,則是「釘姐」佘詩曼,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延續了劇版的記憶,開啟了新生的故事,當然,也包括那個似乎橫空出世般的臥底「第六人」——BlackJack,擔起了全片的最大懸念。
或許會有人覺得《使徒行者》四個字畢竟拗口,其實「使徒」和「行者」都是來自於宗教的用語,「使徒」是基督教中的受差遣的傳播者,而「行者」則是佛教中所指未受剃度的佛教徒,以這兩個詞代言「臥底」,都有著關乎信仰的堅持和努力,在不受約束而又倍感威脅的時候,「信仰」就顯得尤為重要,臥底的聯絡人只是介質的存在,如何在探尋未知和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不被迷失,更多的要仰仗於自律,很多時候,臥底同備受煎熬考驗的信徒一般,都是在修行,只不過臥底的修行,動輒就是生與死的陰陽相隔,所以他們會有著更強大的生命力,與更忘我的犧牲精神。
電影的看點還是放到了古天樂與張家輝這對兄弟身上,不得不說兩個人在一起確實能夠製造出很多戲,尤其是兩者對彼此之間的維護與猜疑上,用我們的眼光來看,古天樂所處於的位置總是讓我們處處為他擔心,還好兩人之間都是深明大義,心照不宣,並沒有將彼此的猜忌表現出來,這也是導演故意而為之的結果。
前半段電影,導演故意將臥底的角色使勁的往古天樂的身上靠攏,我們也就相信了他就是所謂的臥底,從而就一直為他在整個過程中不斷揪心,可是經過巴西一戰以後,電影立馬就將位置角色調換,讓我們來的措手不及,這一點就完全顛覆了我們的人生觀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於是我們就開始懷疑導演故意引導我們的意圖,於是也在兩個人物之間誰是真正的臥底展開了自己的懷疑,可是導演卻又將線索一一的公布出來,徹底打消了我們的疑慮,讓故事徹底沒有了懸念,於是劇情開始近乎直白的為我們講述即將發生的一切。
不得不說電影的前半段敘事的節奏控制的還比較好,敘事的同時還能讓懸念迭起,意境十足,可是到了電影的後半段,故事平鋪直敘,就幾乎淪為了港片一貫標準的敘事過程,沒了懸疑與劇情可言,只是靜靜等待結果的到來,而在這個期間我們能夠等到的就是一貫正能量十足的大團圓結局,雖然電影並沒有朝一種大團圓結局這種圓滿的故事情節發展,只是在一種小團圓的氛圍中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出來混是不會擁有好結果的,全部死光光,也許就是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