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影視圈中存在著一些奇怪的現象,同一系列的電影或電視劇,雖然做了劇情的更改,但主要還是在賣情懷,炒冷飯,這不僅會讓觀眾感到乏味,也會使觀眾對國內的系列影視劇失去信心,這種狀況讓我們不禁反思,國內的編劇是否已經江郎才盡?
不難發現,國外許多經典的電視劇和電影都有它的續集。在這些系列的故事中,它們之所以能成為經典,靠的是縝密的劇情聯繫和環環相扣的劇情推進,無論是輕喜劇《老友記》,還是燒腦懸疑劇《神探夏洛克》,編劇都清楚地知道,若只是靠賣情懷來贏得觀眾的喜愛,完全是在作繭自縛。
8月7日七夕節當天,使徒行者系列電影《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在各大影院上映。2014年的夏天,是我接觸《使徒行者》系列的開始。作為林峰的離巢之作,佘詩曼歸巢後的第一部作品,相信許多觀眾和我一樣,內心都是十分激動的。
這部作品也不負眾望,成為了當年港片的收視冠軍,也榮獲了最佳劇集獎,為接下來《使徒行者》系列的播出奠定了粉絲基礎,也提出了更高的製作要求。
電視劇版第二部的播出,完美展現了編劇的填坑技能,不僅將第一部中的迷霧層層撥開,還增強了第二部劇情中的可看性。畢竟現在很多影視作品因為前期留下許多疑問,後期卻無法解答,導致作品頭重腳輕,一路高開低走,造成了爛尾的結局。
《使徒行者》系列用過硬的實力證明,觀眾們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說實話,《使徒行者》系列能拍成電影版讓我感到驚訝,電視劇版第二部的結尾,馬國明飾演的殺手登場,為下一步劇情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但是萬萬沒想到,它會先從電視劇轉戰電影市場,將原本能寫成幾十集的劇情,縮減到兩個小時的電影中,為文導捏一把汗的同時,也佩服編劇強大的邏輯梳理和寫作能力。
不斷反轉的劇情,乾淨利落的打戲,不拖泥帶水的劇情,的確讓《使徒行者》電影版聲名大噪。三位影帝的演技更是毋庸置疑,有大ip和影帝的保駕護航,《使徒行者》電影版的第一部成功收穫了6億票房。《使徒行者》電影版的第二部繼續採用原班人馬,製作的全新升級,劇情的不斷深化,影帝們對電影中角色的理解也更加透徹,合作起來的流暢性大大增加。相信它在影劇市場上一定能有所作為。
《使徒行者》系列擁有強大的粉絲基礎,它的每一部作品都沒有讓我們失望過,再加上警匪片是香港電影的經典,深受大陸觀眾的喜愛。《使徒行者》系列中的每一個作品都是誠意十足,沒有炒冷飯、賣情懷,他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卻又是相互獨立的影視作品。
從電視劇版過渡到電影版,對導演和編劇都是一種挑戰。在港片再度興起的今天,《使徒行者》系列中的每一部作品都以質量著稱,賣情懷與炒冷飯,他們不會也不屑去做。讓我們一起期待在8月7日上映的《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