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鍋現炒」火了,它會成為外賣市場新拐點嗎?

2021-01-19 餐飲老闆內參

在完成極致的效率之後,外賣市場悄然出現新熱點:從高效率回歸到重體驗。而「小鍋現炒」背後是品質和效率的雙重升級。

餐飲老闆內參 王新磊 /文

如今, 「小鍋現炒」成外賣市場新熱點。

在上海,兜約下飯菜在上海市機遇中心舉辦首屆「星廚小灶節」,主打「小鍋現炒」。

自2015年兜約第一家門店開業,至2016年外賣正式上線,兜約率先提出了「嚴選食材、小灶現炒、鍋氣入味」三大核心標準,推動外賣升級。

義泰昌在深圳、72街在廣州,都力推「現炒」。甚至,最近連做堂食的57度湘,都在長沙推出了主打「熱炒」概念的新品牌「侯師傅熱炒」。

「小鍋現炒」會成為又一個拐點嗎?

1.做更高品質的外賣

在創立兜約下飯菜之前,創始人楊躍軍和合伙人遊萬清2006年創立了餐飲品牌「有家川菜」。

當時,正趕上上海川菜熱的潮流,他們連開8店,每家店面在700~1000平左右。

做「有家川菜」時,楊躍軍建立了在當時滬上都少有的中央廚房調配模式,使「有家川菜」在材料供應、出品的菜品質量方面都保持較高水準,回頭客絡繹不絕。

至今,「有家川菜」已在滬上餐飲屹立十四年,這些經驗和運營團隊也為之後創立「兜約」建立了紮實基礎。

如今的兜約,不僅有中餐的技術優勢,還有供應鏈的支撐。

比如,兜約在「中央廚房」完成各種食材的初加工,保證食品安全的同時,充分提高效率。

2014年,外賣勢頭凸顯,很多餐廳都因合同到期後的房租問題而難以為繼,「有家川菜」也是其中一員。

於是,楊躍軍引入原華為高管和其他投資人,開始做餐飲外賣。在當時他們看來,這是餐飲業的風口。

「現在看,我們從正餐切入到聚焦小炒外賣,為我們積累了眾多優勢。比如產品流程、產品標準、產品質量,這些基於產品的優勢,讓我們實現了高品質之下的快。因此,我們做外賣就是強調『小灶現炒』和『高品質』。」

楊躍軍是從追求品質的初心,摸索到了外賣升級的方法:用做中餐的工藝做外賣。

不僅如此,中餐也在強化「熱炒」。

57度湘創始人汪崢嶸說,「熱炒帶給人的震撼力,直白、濃烈,對顧客的感染能力比較強。不僅長沙,就是走到全國,顧客最買帳的還是湖南的小炒。」

「熱炒講究的就是一種現場的好味道,強調的就是火候、鍋氣。」

2.「小鍋現炒」是外賣的升級版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接地氣、上菜快、有鍋氣」已經成餐飲進化的新特徵。

此前,外賣的優勢就是快,缺點是犧牲了產品品質。

但是,「小鍋現炒」兼具了外賣所要求的快,又具有正餐的高品質。

兜約下飯菜創始人說,他主打「小鍋現炒」,做到了又快又好。因為他放棄了臺灶思維,而用產量的思維倒推。

人員協同與數據決策

一家店平均一天接單量在100~200單。只要保證時間錯開,一旦超過100單,兜約會協調附近的兜約店員過來幫忙。

同時將供應商在線上預訂平臺集成,所有原材料都線上預定,針對用量大的食材,比如小炒肉會一次性定購50噸,再轉到儲運中心,進入冷鏈配送系統。

從自建中央廚房到去廚房

早在2010年,楊躍軍就開始自建中央廚房,為連鎖店鋪供應研發和菜品。蔬菜採用淨菜,肉類也會提前加工。

水煮魚,毛血旺是現燒,然後冷藏;小炒肉肉片提前切好,2公斤一包,配送至各門店。

事實上,有了前期做「有家川菜」中央廚房的經驗,對於哪些加工成本要花費多少,哪些效率高,怎麼儲存,楊躍軍十分清楚。

2017年,兜約和有家川菜開始去除自建中央廚房的方式,專注於客戶服務與體驗,成立市場品牌部門做產品品牌打造,後廚的原材料切配與供應,轉給了更專業的幾家原食材供應鏈企業。

楊躍軍說,「如果沒有中央廚房,缺乏供應鏈是很難做的。產品不穩定,顧客不滿意……問題時時存在,要在發展的過程中一邊試錯、一邊調整。」

這也使兜約下飯菜更有競爭優勢。無論堂食,還是外賣,不僅實現了高客單價,還實現了人氣爆棚。

3.爭奪「50元」黃金客單價位

新鮮食材、小鍋現炒、鍋氣入味,這三個特點讓兜約下飯菜,在品質上佔據優勢。而「接地氣、上菜快、有鍋氣」,更讓消費者擁有絕佳體驗。

「鍋氣」是油鍋炒菜在300度時的化學反應,是中餐現炒的獨特味道,也是其它餐飲所沒有的。

汪崢嶸說,侯師傅熱炒店設計背後的核心,就是廚房和大廳的動線要保障上菜快捷,保證熱炒最快抵達餐桌,保證鍋氣和熱氣。

楊躍軍也同樣強調「鍋氣」的重要性。

「外賣在血拼低價,犧牲掉的是食品安全。關鍵,沒有了中餐的那種鍋氣。沒有鍋氣就沒有美味。」

甚至在追求「鍋氣」上,楊躍軍顯得很偏執。

第一個偏執:定位中餐小炒,鎖定鍋氣。

楊躍軍一直強調,他們不是快餐,而是「中餐小炒外賣高端品牌」。

他對「中餐小炒」的痴迷,鎖定的是「鍋氣」。十多年做中餐的經歷,讓他認定美味需要足夠的熱度。

兜約從2015年第一家店開業,2016年做外賣開始,就強調「單鍋小炒、鍋氣入味」。

第二個偏執:堅決不用一道菜做品類,就叫「下飯菜」

下飯菜是不是一個品類?

「很多人說品類定位什麼的,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我堅持下飯菜。」

「我有多款美味產品,根本就不是一道菜所能代表的。關鍵,下飯菜並不難以理解。」

第三個偏執:外賣高端品牌。

目前,兜約每道菜都來自八大菜系的經典菜,但又與傳統經典菜有所不同,除了用大數據追蹤分析人們的口感、喜好的變化,還會邀請名廚大師進行用料配方和烹飪手法的創新。

兜約不用傳統的大鍋炒菜,堅持用小灶現炒,鍋氣入味三分。

在研究當年度的餐飲報告後,楊躍軍發現:在各地受歡迎菜系中,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酸菜魚這類下飯菜在全國銷售最佳;而糖醋裡脊、糖醋排骨等酸甜口的菜系,上海人又特別喜歡。

基於這些研究,楊躍軍把各地銷售前10名的菜品與上海本地人群口味結合,選出30多個熱菜作為主打菜,包括酸菜魚、白斬雞、醬爆豬肝、小炒肉、毛血旺等。

事實上,不管是兜約下飯菜,還是侯師傅熱炒,都成為新的亮點。

比如,兜約下飯菜的堂食客單價已經達到70元,外賣客單價已達到90元,而堂食與外賣佔比約為1:1,單店平均日流水15000元上下。

楊躍軍說,外賣不能再拼價格了,要拼價值。低客單價難以為繼,只有「好食材+好工藝+好味道」,才能創造價值感,才能提高客單價。

相關焦點

  • 外賣界的高富帥!高逼格海鮮外賣!現已登陸太原!
    餐廳開業以來一直把海鮮品質放在第一位,所有菜品都是太原獨一無二的味道,店裡現在擁有海鮮類30多種,主要賣點小鍋現做,湯汁鮮美,湯泡飯是店裡的STYLE,店裡大部分海鮮全部山東直發一天一發貨每天微信朋友圈現場直播,還有南京空運的烤鴨鹽水鴨 越南進口椰子凍等特色菜品和小吃店裡口味獨特,菜品新鮮乾淨,支持線上線下體驗沒有理由不來試一試一.餐廳菜品新鮮
  • 「現炒」時代,中式快餐的下個藍海在哪兒?
    隨著快餐成為剛需,整個賽道也發生著重大變化,比如它的出品速度、品質穩定情況、價格、就餐環境等方面在不斷變革。 如果說模仿西式工業化快餐是第一代快餐的標籤,那現炒、鍋氣就成為老鄉雞、大米先生、小女當家等第二代中式快餐最明顯的標籤,為了讓產品更好吃,快餐已進入「現炒時代」。
  • 如何用一口宿舍小鍋承包一天三頓飯?
    你不需要有個大廚房,一個小鍋更能讓你幸福!別叫外賣了!手抓餅是網上買的半成品,全程用小鍋一煎兩分鐘就熟了。我自己煎手抓餅是完全不放油的,這樣煎出來的餅會更加的酥脆,而且能把手抓餅本身裡面的油煎出來,用來煎雞蛋煎火腿都超好吃。
  • 從堂食到「在家吃」,火鍋外賣能火嗎
    從堂食到「在家吃」,火鍋外賣能火嗎 企業發力火鍋到家業務,品質和性價比仍是關鍵詞 有數據顯示,2019年火鍋消費量在所有餐飲品類中排名第一,佔比達20.3%,其中,「宅家吃火鍋」的消費模式已成為該行業收入的重要補充。 如何讓火鍋從堂食的單一場景中走出,利用新零售技術演變出N種可能,是眼下經營者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 深度|如何用基差和多空人數比來判斷市場的拐點?
    2.每次現貨與季度合約基差穿越 0 都是趨勢拐點嗎?是的。基差穿越0,說明市場中交易者對遠期的行情和近期的行情預期產生了變化,從價格預期來講趨勢很可能發生變化,要引起重視。另外需要重視的是,基差與基差的均線形成的金叉和死叉,這也可能會是重要的趨勢拐點。
  • 自從每天帶便當上班,老公幹勁十足,吃飽吃好又營養,比外賣健康
    馬上就到三月份了,市場上又出現了蘆筍,蘆筍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等,而且還具有低糖、低脂肪、高纖維素的特點。正好前陣子一直宅在家體重漲了好幾斤,也該減減肥了,用蘆筍搭配雞胸肉一同炒制,簡單快手有營養、鮮嫩美味不怕胖,早上只需花少量時間就能做出來。自從老公帶便當上班後,幹勁十足地,嚷著再也不點外賣吃了。
  • 長沙美食再添新「角」:一人一鍋的小鍋現蒸菜,新鮮看得見
    傳統的蒸菜,是店家提前將菜品炒好或蒸好再置於陳列的蒸櫃中,而近日,在開福區萬達金街開業的鍋真蒸,則選擇了用小鍋現蒸的方式,將新鮮食材的蒸製過程完全呈現在食客眼前,可謂是「新鮮看得見」。顧客進店,先從陳列區選擇好想要的食材,然後到座位上,將調味好的食材倒入專用的蒸鍋器皿中,一人一鍋,按下開關,只需要六分鐘,即可享受美味可口的蒸菜。
  • 東西文娛丨「新拐點」下的愛奇藝內容賽道布局,會為它帶來多大想像空間?|EW觀察
    對行業大勢的判斷幾乎成了標配,前有優酷秋集發布會提出「行業遇冷正是好內容回歸的時機」;愛奇藝此次發布會也提到了行業「新拐點」的到來。 在愛奇藝看來,「新拐點」是看似困難,實則充滿機遇的,而愛奇藝對此的認知是清醒,且有準備的。
  • 輕食外賣市場好做嗎?開輕食店,可以只做外賣不做堂食嗎?
    輕食外賣市場好做嗎? 開一家輕食店,可以只做外賣不做堂食嗎? 隨著大家對健康理念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逐漸傾向於選擇營養健康、低卡美味的食物,近幾年來,輕食簡餐在中國市場發展得特別火,很多人都想嘗試開一家輕食店,而大家又會比較糾結,特別是一些零基礎的餐飲小白……
  • 掙扎的豫菜篇(九)------禾珍珠小鍋米飯
    魯班小館,禾珍珠小鍋米飯其實早幾年都有聽說,不過一直沒有吃過。今年從6月開始,突然加大了新媒體的宣傳,《美食圈》發了4篇相關文章,《鄭州吃貨》從8月發了3篇,《好食記》6月起2篇,《大河新時尚》11月兩篇。 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完了」,難道是要走網紅路線嗎? 好好的一個店,找個不懂網際網路的垃圾營銷,就容易走入這樣的誤區,沒頭蒼蠅一樣的搞宣傳。
  • 青島的三號無名快餐店,十二道菜,大姨炒了十多年,地道家常味兒
    小店一共就十二道菜,常年的不變,當然,菜價肯定是會變的。店裡的大姨真的是小鍋小灶就這麼炒了十幾年,手藝也不退步,也不提升,穩定的菜口味兒,也是有點意思。朋友說在他家吃飯必點的幹辣雞心,其實也不怎麼幹,也不怎麼辣,用的辣椒粉很香,雞心處理的很乾淨,嫩嫩的,外面還裹著微微的醬汁,吃饅頭蘸著醬汁,超有味兒。
  • 盲盒、潮鞋炒火了二手市場,二手美妝會是下一個嗎?
    這要歸功於閒魚新推出的「同城」功能,在城市停擺的時候,人們在閒魚上互相幫助,跟左鄰右舍共享口罩、酒精、手套等防護資源。國內的消費模式經歷了時代巨變,「二手貨」不再是個貶義詞,而是日常消費的可選項。事實上,二手交易市場已發展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市場。比如2019年的炒盲盒和炒鞋熱潮,人們對二手交易的熱情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2021年會是樓市的「拐點」嗎?三大因素不容樂觀重視三大看點
    如今2021年已經來臨,人們在凜冽的寒風中迎接新的新春佳節的喜慶,這種神奇的尷尬讓人們對樓市又充滿了期待和糾結,根本的糾結在於:2021年會是我國樓市的「拐點」嗎?我們主要關注三大因素:第一大因素,疫情的反覆和繼續控制的需要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需求的釋放?
  • 《終極颱風》| 能否成為行業新題材拐點
    《終極颱風》| 能否成為行業新題材拐點 時間:2020.09.24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中國電影報
  • 一品萬家:「一口小鍋,輕鬆就業」的低調傳奇
    「不起早,不和面,架上小鍋就開幹,每天就幹兩小時,輕輕鬆鬆把錢賺。」這是北京一品萬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油條生坯項目加盟用戶們,私下耳熟能詳的一段順口溜,非常形象地概括了該項目的經營特點,小成本、好操作、易盈利,是其最顯著的競爭優勢。在新冠疫情形勢下,幫助無數失業者、下崗工人,提供了一次輕鬆再就業的機會,不失為養家餬口的一門好生意,是惠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好項目。
  • 15㎡檔口店坪效2萬,外帶+外賣+輕堂食,研滷堂的小店模式走俏
    疫情後,有一種餐廳火了。它模式輕、投入少、店型靈活、場景豐富,兼顧外帶、外賣和一點點堂食,疫情期間不但沒有受到嚴重衝擊,反而趁勢發展得更快了。這種餐廳的模式究竟是怎麼樣的?未來是否還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帶著這些問題,筆者對多地進行了實地走訪。
  • 長春老闆把大鍋燉裝進小鍋賣,1年全城11店、21分鐘就燉好!!
    也許你會說,不是應該吃大鍋才過癮嗎?圖樣圖森破!給我21分鐘,還你一鍋美味!來!上菜!小鍋燉怎麼可能少了它的絕配 - 發麵餅呢?!店裡的發麵餅現點現擀,看的小編直吞口水。21分小鍋燉選擇的排骨都是大品牌的金鑼精豬排,精排的價格就不用我們多說了,真是良心店家啊!雞爪肉質Q彈肥美,搭配土豆和豆角,營養美味又健康。
  • 火了13年,上海龍蝦界的「龍頭老大」日銷近10噸,外賣一上線又遭哄搶!
    蝦滿堂以現炒優質的小龍蝦為特色,在保持傳統口味上加以創新,原創了黃燜小龍蝦、黃金醬香龍蝦和啤酒小龍蝦,受到了客人們的強烈追捧。始終秉承著「專業做蝦,做好蝦」的理念,13年來一直成為上海灘不敗神話,日銷近10噸,再次刷新了上海龍蝦界記錄,成為無敵記錄粉碎機!
  • 外賣省省推廣怎麼賺錢?外賣省省真能掙到錢嗎?外賣省省外賣賺錢嗎?
    外賣省省推廣怎麼賺錢?外賣省省是什麼真能掙到錢嗎?外賣省省外賣賺錢嗎?外賣省省app是一款全新的賺錢平臺,app主打優惠購物,全新的賺錢之旅,一站式滿足你的指尖賺錢所需,而且還能讓你省錢購物外賣喲,趕快加入進來下載體驗吧!
  • 放毒:終於找到這家明星「辣滷海鮮外賣「了!營業到凌晨2點,白百何鄧超都吃他家外賣!
    今天骨頭要給大家種草一家外賣中的愛馬仕!絕對是200%沒人會抗拒的那種!!那就是一到深夜就犯饞的辣滷海鮮啊!!這不就是骨頭窮極一生想要找的那種海鮮外賣嗎!!終於被我在天津找到了!而一尾尋仙的小龍蝦,會在製作之前就把頭汙去掉,只留下能吃的蝦膏!食客收到外賣時,就可以肆意的體會蝦膏的鮮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