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全程無高能,放心食用】
《咒怨》有多有名?
任何一個完全不敢碰恐怖片的人,都聽過它的大名。
公映的時候嚇死過人,也成了好幾代人的陰影。
作為一個偏愛刺激題材的電影博主,我到現在都沒有勇氣撿起《咒怨》這個系列。
可見這部已經上映近20年的恐怖片,威力依然很大。
除了低保真畫質造成的紀錄感,對氛圍的絕佳營造,極具創意的嚇人方式,
《咒怨》創造的無差別無理由殺人,可謂是擊破了觀眾理性的最後一重防線。
不管你是好人壞人,是年輕人是老人,無論你是自救還是放棄,
無論是你出於好奇心,還是工作需要進入那間房子,
伽椰子說要帶走你,就一定要帶走你。
由於這個原版實在是太經典,導致後面所有的翻拍都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奈飛(Netflix)的這次翻拍,應該還算是有備而來。
《咒怨:詛咒之家》的導演三宅唱,壓根就不是恐怖片導演。
反而,更擅長拍攝社會題材的電影。
這其實奠定《詛咒之家》的基調,不是為了嚇人而嚇人。
劇集一開頭就提到,《咒怨》的故事,是來自於一系列真實發生過的社會事件。
這其實就透露出,新版的立足點,其實更偏重於對社會和人性的反思。
故事最早開始於1988年,在場景和服裝上,也完全找回了上個世紀的氣質。
而這一點的處理,也讓觀眾的狀態,完全不同於00版和02版。
02版的觀眾更像是一個參與者,很容易帶入到角色身上,所以難免被嚇得很慘。
但《詛咒之家》的觀眾則是一個觀察者,從角色的經歷中,去窺見當時當地的社會人心。
是的,在這個故事裡,鬼魅其實是退居二線的存在。
沒有了怨氣衝天的伽椰子,裡面的鬼是寂寞無聲的。
作惡的往往是人,而不是鬼。
在聖美線的故事裡,她的確是進了這座「詛咒之家」,但她的生活之所以毀於一旦,卻不是因為閣樓裡的女鬼。
而是女同學的霸凌、雄大的強暴、和母親長久以來的惡言惡語。
她雖然接過女鬼給她的孩子,生下了俊樹。
但這個小男孩從來沒有傷害過她,就連最終成了植物人,他的靈魂也一直在提醒他人:快逃快逃。
最像原版《咒怨》,也是最血腥最邪惡的第四集裡,
真崎圭一遭遇妻子出軌,慘遭妻子下毒,最後又反殺了懷孕的妻子。
這整件事,其實都並沒有發生在詛咒之屋裡。
幼年在詛咒之屋住了一年的小田島泰男,雖然一直追查各種靈異真相,也正面見鬼過好幾次,但一直都活得好好的。
這個所謂的「詛咒之屋」沒有了女鬼索命,剩下的,
是諸多人性惡念所結之果,諸多時代下的殘酷命運,被濃縮在這個能夠打破時間限制的空間裡。
有人說,《詛咒之屋》是對《咒怨》的解構。
把其中那些驚悚的場景一個個用更具現實意味的事件表現出來。
但我認為《詛咒之屋》是一種建構。
如果說《咒怨》的恐怖在於摧毀人用理性構建起來的安全感,
那麼《詛咒之屋》則是一種對理性的回歸。
所謂的「詛咒」與其說是,一個枉死女鬼的怨氣在追逐控制著所有無意間踏入她地盤的無辜者。
不如說是,環境對人的異化——
那些橫流的物慾,階層的斷裂,所有人對他人的冷漠和輕蔑。
咒怨,並不是一個「強悍的女鬼」帶來的壓迫,
而是整個社會的陰暗面,無孔不入地從人心中滲透出來,又影響著其他脆弱的靈魂。
這才是咒怨無法消除的真正原因。
新版咒怨並不恐怖,因為它講得根本不是一個鬼的故事,而是人的故事。
但它其實也很恐怖,因為伽椰子不常有,但人心之惡卻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