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賀歲》第二期溫情上線,看竇文濤馮唐探尋乾隆大年家宴

2020-11-20 北青網

1月8日,由故宮與騰訊聯合出品的文化年俗節目《故宮賀歲》第二期已在騰訊新聞客戶端上線。繼首期節目細緻講述重華宮茶宴上的君臣趣事後,本期節目聚焦於乾隆時代的團圓家宴。俗話說,團團圓圓過新年,那麼身為皇帝的乾隆,他的團圓飯都吃啥?他的團圓飯都跟誰吃?《故宮賀歲》第二期主持人竇文濤與嘉賓馮唐來到故宮,一探究竟。

紫禁城的團圓宴,乾隆化身「趕場」達人

乾隆的大年初一,禮節性的活動排得滿滿當當,從子夜的「元旦開筆」,到四更天的一系列祭拜活動,再到卯時一刻的元旦朝賀,緊湊的行程說一句「趕場」達人也不為過。一到下午,象徵著團圓飯的宮廷宴席就拉開帷幕了。

作為大年初一最隆重的一頓宴席,《故宮賀歲》介紹了該宴席隆重的規模和井然有序的流程。未初二刻五分,宴席開啟,乾隆居中而坐,十二位王公坐在邊上的六張帷子高桌上,在大宴桌上擺著八路共計上百道菜品,至於這上百道菜品是什麼,它們如何流動,如何保溫,需要在節目中聽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娓娓道來。

節目中還展示了手抄的正月膳檔,上面詳細記載了乾隆團圓宴上菜品的名稱,很多菜名都非常有趣,例如「拉拉一品」指的是黃米飯,「野意熱鍋」指的是野味。但這還算通俗的,節目中提到,皇帝給太后祝壽時的菜名更是文雅得玄妙,例如「上青玉版」指的是大白菜,「天廚玉粒」指的是白米飯。

揭秘乾隆的私人感情,「十全老人」的溫情時分

由於紫禁城裡對於禮教的要求非常嚴格,男女有別,後入宮的嬪妃在50周歲之前不允許跟非親生皇子見面。皇帝的團圓宴分為兩場,早膳與後宮嬪妃一起吃,晚膳則和皇子、親王們吃。雖然是合家歡聚的團圓宴,但是在用膳的過程中也要嚴格遵守禮儀程序。

如果說宮宴的禮儀是帝王必須肩負的傳統,那麼來到東西六宮的乾隆,則更接近一個普通人。那麼在後宮的眾多妃嬪中,乾隆最深愛的究竟是哪一位?長春宮留存的文本資料讓我們依稀瞥見了這位「十全老人」的溫情時刻,這一切也需要大家在節目中來尋找答案。

趣味解讀紫禁城新年,傳承禮俗重塑年節儀式感

無論是從子夜就開始忙碌的乾隆皇帝,還是《紫光閣賜宴圖》中所描繪的從五湖四海趕來赴宴的皇家親戚,隨著《故宮賀歲》還原再現和趣味解讀,熱鬧有序的紫禁城新年面貌撥雲見霧,在威嚴和宏偉之下,一段更具人情味和煙火氣的年俗傳統漸漸顯露出來。

由古即今,忙碌緊張的現代生活,對傳統儀式感的淡薄,讓年味好像越來越淡,但或許正如竇文濤在節目中所說,「所謂的儀式感,就是讓你知道,這一天是不同的一天」。

2020年已經到來,「年」之一字,既承載著古老而雋永的家國傳統,又寄託著每一位平凡中國人樸素的情感與鄉愁。值此新春佳節之際,《故宮賀歲》應景地展現了最具人情味和溫情感的紫禁城過年圖景,讓我們在歷史中反觀當下,在傳統中回歸禮俗。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

相關焦點

  • 紫禁城裡是怎麼過大年的?這部紀錄片呈現真實傳統年!
    《故宮賀歲》應景地出現,展現了充滿溫度的紫禁城過年圖景,在解答古人,尤其是生活在紫禁城裡的人如何度過這個重要節日的同時,也讓觀眾在歷史中反觀當下,重溫傳統年味。 《故宮賀歲》最初的靈感來自《紫禁城裡過大年》的展覽,圍繞茶,飯,福,物,戲,五個主題復原「故宮新年」,主持人竇文濤與故宮專家、明星嘉賓一起在紫禁城探尋傳統過年習俗,也帶領觀眾找回春節儀式感。
  • 《故宮賀歲》帶你在故宮探尋傳統過大年的習俗
    由故宮與騰訊聯合出品的文化年俗節目《故宮賀歲》已經上線。從重華宮茶宴上的君臣趣事,到乾隆的紫禁城年夜飯,主持人竇文濤和王剛、馮唐等嘉賓一起一探究竟。對吃貨來說,皇帝的年夜飯吃什麼的話題,繞不過去。   吃啥?翠花,上酸菜!   節目中,皇帝的過年期間行程安排很緊。
  • 《故宮賀歲》:恢復傳統年俗,我們是認真的
    《故宮賀歲》系列節目是故宮博物院2019年「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的延續和新形態的嘗試。1月1日-1月29日期間通過騰訊新聞、 騰訊視頻播出,每周1集。
  • 《故宮賀歲》帶你在故宮探尋傳統過大年的習俗
    由故宮與騰訊聯合出品的文化年俗節目《故宮賀歲》已經上線。從重華宮茶宴上的君臣趣事,到乾隆的紫禁城年夜飯,主持人竇文濤和王剛、馮唐等嘉賓一起一探究竟。對吃貨來說,皇帝的年夜飯吃什麼的話題,繞不過去。  吃啥?
  • 講述「紫禁城大年」的背後,《故宮賀歲》抓住傳統正流行的新脈搏
    ,不過這一次在《故宮賀歲》中,我們看到了「故宮」的另一面——不再是一個輝宏但給人距離感的皇家宮殿,而是一個離我們很近的家,這或許也會再一次讓大眾感受到紫禁城的另一番魅力,也通過它了解到傳統大年的習俗和背後的緣由。
  • 故宮「圓桌派」:跟竇文濤進宮看皇帝怎麼過年
    在1月15日上線的《故宮賀歲》第三期節目中,主持人竇文濤和演員羅晉跟隨故宮博物院的兩位專家,不僅帶領觀眾欣賞了清代五帝的「福」字,還揭秘了清代紫禁城的許多宮俗禮儀。節目中,每一集都有不同嘉賓跟隨主持人竇文濤一起,與專家在故宮探尋傳統過大年的習俗。 節目共五集,分別對應五大主題,即「皇帝的私人聚會」、「皇帝的家宴」、「紫禁城的年俗禮儀」、「紫禁城的年物」、「紫禁城的年節娛樂」,基本涵蓋了故宮過年的各個切面。 《故宮賀歲》的節目主題沿襲了2019年「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的框架。
  • 看《故宮賀歲》,體驗紫禁城大年的儀式感
    原標題:看《故宮賀歲》,體驗紫禁城大年的儀式感   元旦剛過,春節將至,不少小夥伴開始準備在年會上大顯身手了。現在的年會不外乎是唱歌跳舞領導講話,外加一場朋友圈美拍大賽。其實啊,古代也有年會。
  • 《故宮賀歲》《一桌年夜飯》…春節不妨「拔草」一波紀錄片
    《故宮賀歲》紫禁城裡尋年味,豆瓣高分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令網友大呼「種草」了一堆書,《24節氣生活》感悟節氣更迭的美學生活,《一桌年夜飯》看看明星年夜飯的家鄉味。>首播:2020-01-01 集數:5集 單集片長:30分鐘 當乾隆皇帝在臘月初一用賜福蒼生筆鄭重寫下第一個「福」字的時候,就預告著宮裡要開始過年了……文化年俗節目《故宮賀歲》是2019年《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的延續和新形態的嘗試。
  • 浦發銀行攜手《故宮賀歲》帶你納福賀歲過大年|銀行
    隨著農曆新年的到來,一檔聚焦傳統春節文化的視頻節目也以其獨特的「年味兒」,引發了人們的熱切關注和好評,它就是《故宮賀歲》。浦發銀行作為行業合作夥伴參與的新春檔重磅文化節目,目前全網播放量已達1.6億,其獨具人文情懷的節目視角,帶給人們濃濃的「紫禁城的年味」。
  • 2020《故宮賀歲》品味故宮裡的濃濃年味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應妮)當乾隆皇帝在臘月初一用賜福蒼生筆鄭重寫下第一個「福」字的時候,就預告著宮裡要開始過年了…… 正在播出的文化年俗節目《故宮賀歲》,是2019年《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的延續和新形態的嘗試,嘗試將展覽中靜態的文物背後的故事、容易被人忽視的傳統之美,借主持人和嘉賓的嘴說出來。
  • 竇文濤的兩檔跨年節目播出啦,陪你度過一個有文化的新年!
    《圓桌派》的跨年特別節目縱論人生《圓桌派》是竇文濤與優酷合作推出的一檔聊天談話節目,與原來的三人行最大的區別就是三個人變成了四個人,而且話題也變得不再那麼的具有時效性,看了這麼多期之後發現這檔節目討論的話題越來越虛,甚至都找不出來一個詞來總結一期節目的主題。目前該節目的第四季節目已經結束,其在豆瓣上的評分都還不錯,基本上都是9分左右的水平上下。
  • 故宮推出「賀歲片」,揭秘宮廷過年五大習俗
    泡起三清茶,感受文人之雅;吃年夜飯前先挨凍,以體會吃團圓飯的儀式感;看福字春聯門神,品味精美之至;擺出清供歲朝圖,清雅吉祥的年味;清宮裡也是有「春晚」,連臺大戲絕不遜色……《故宮賀歲》15日將更新第三集,五大皇宮裡的春節秘聞扎堆兒「發布」。
  • 故宮上演「賀歲片」紫禁城裡尋年味兒
    鳳篆鵷班布,朱箋墨瀋融……」這首來自清朝乾隆皇帝的《御製生春詩》,描繪的正是宮裡過大年時開筆書福的場景。自去年推出「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以後,今年,故宮又通過「賀歲片」《故宮賀歲》的形式,展示宮裡過大年的習俗,與觀眾一起品味故宮裡濃濃的年味。
  • 過年最適合和孩子一起窩在家看的春節紀錄片,讓他們更加了解「年」!
    豆瓣暫無評分導演: 曾欣編劇: 易肖煒主演: 竇文濤 / 王剛 / 馮唐 / 羅晉 / 詠梅等類型: 紀錄片 / 歷史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首播: 2020-01-01(中國大陸)季數: 1集數: 5單集片長: 30分鐘《故宮賀歲
  • 北京故宮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網上展覽觀看入口+介紹
    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網上展覽圖片來源攝圖網(ID:500503167)  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網上展覽觀看入口:https://www.dpm.org.cn/subject_hesui/guide.html  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網上展覽介紹:  辭舊與迎新,不論深宮
  • 清宮過年 除了有家宴還幹點兒啥
    清宮過年看冰嬉、年戲、看煙花也是可以有的,皇帝還與文臣一起繪製吉祥年畫,君臣聯句賦詩聯歡。 昨日,瀋陽故宮博物館掛門神、迎小年,宣布啟動第十六屆「到瀋陽故宮過大年」活動,展覽、文化演出、線上線下活動等多種活動方式讓市民感受傳統年味。「到瀋陽故宮過大年」活動之一的「皇帝賀歲——清宮年事文物特展」也於昨日啟幕,市民通過該展覽可以了解到清宮過年是什麼樣。
  • 2019故宮春節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時間主題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己亥年春節,讓傳統的節慶文化鮮活起來,為觀眾帶來節日的文化享受,故宮博物院「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於2019年1月7日開幕。1月8日起,「過大年」展在故宮午門-雁翅樓展廳正式向公眾開放。
  • 親媽備課|「故宮」主題書籍、音頻、紀錄片進階攻略
    id=7689057901217375373&item_id=7689057901217375373免費觀看平臺:學習強國難度:★★載體:視頻節目參考年齡:9—15歲內容:《故宮賀歲》1-5集(每集30分鐘)免費觀看平臺:騰訊視頻《故宮賀歲》視頻節目由故宮博物院
  • 零點寫吉語三點吃餃子7點開家宴 紫禁城裡皇上春節過得挺辛苦
    故宮博物院建院以來最大展覽「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從1月6日起亮相午門—雁翅樓展廳。開展第二天,我已經急不可待,跑到故宮先睹為快,如果還沒來得及去的朋友可以先聽我講講重點,權當做個攻略。史無前例文物展 百年一見點天燈用單院長的話說,這次展覽是「史無前例」的,因為共展出文物885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