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由故宮與騰訊聯合出品的文化年俗節目《故宮賀歲》第二期已在騰訊新聞客戶端上線。繼首期節目細緻講述重華宮茶宴上的君臣趣事後,本期節目聚焦於乾隆時代的團圓家宴。俗話說,團團圓圓過新年,那麼身為皇帝的乾隆,他的團圓飯都吃啥?他的團圓飯都跟誰吃?《故宮賀歲》第二期主持人竇文濤與嘉賓馮唐來到故宮,一探究竟。
紫禁城的團圓宴,乾隆化身「趕場」達人
乾隆的大年初一,禮節性的活動排得滿滿當當,從子夜的「元旦開筆」,到四更天的一系列祭拜活動,再到卯時一刻的元旦朝賀,緊湊的行程說一句「趕場」達人也不為過。一到下午,象徵著團圓飯的宮廷宴席就拉開帷幕了。
作為大年初一最隆重的一頓宴席,《故宮賀歲》介紹了該宴席隆重的規模和井然有序的流程。未初二刻五分,宴席開啟,乾隆居中而坐,十二位王公坐在邊上的六張帷子高桌上,在大宴桌上擺著八路共計上百道菜品,至於這上百道菜品是什麼,它們如何流動,如何保溫,需要在節目中聽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娓娓道來。
節目中還展示了手抄的正月膳檔,上面詳細記載了乾隆團圓宴上菜品的名稱,很多菜名都非常有趣,例如「拉拉一品」指的是黃米飯,「野意熱鍋」指的是野味。但這還算通俗的,節目中提到,皇帝給太后祝壽時的菜名更是文雅得玄妙,例如「上青玉版」指的是大白菜,「天廚玉粒」指的是白米飯。
揭秘乾隆的私人感情,「十全老人」的溫情時分
由於紫禁城裡對於禮教的要求非常嚴格,男女有別,後入宮的嬪妃在50周歲之前不允許跟非親生皇子見面。皇帝的團圓宴分為兩場,早膳與後宮嬪妃一起吃,晚膳則和皇子、親王們吃。雖然是合家歡聚的團圓宴,但是在用膳的過程中也要嚴格遵守禮儀程序。
如果說宮宴的禮儀是帝王必須肩負的傳統,那麼來到東西六宮的乾隆,則更接近一個普通人。那麼在後宮的眾多妃嬪中,乾隆最深愛的究竟是哪一位?長春宮留存的文本資料讓我們依稀瞥見了這位「十全老人」的溫情時刻,這一切也需要大家在節目中來尋找答案。
趣味解讀紫禁城新年,傳承禮俗重塑年節儀式感
無論是從子夜就開始忙碌的乾隆皇帝,還是《紫光閣賜宴圖》中所描繪的從五湖四海趕來赴宴的皇家親戚,隨著《故宮賀歲》還原再現和趣味解讀,熱鬧有序的紫禁城新年面貌撥雲見霧,在威嚴和宏偉之下,一段更具人情味和煙火氣的年俗傳統漸漸顯露出來。
由古即今,忙碌緊張的現代生活,對傳統儀式感的淡薄,讓年味好像越來越淡,但或許正如竇文濤在節目中所說,「所謂的儀式感,就是讓你知道,這一天是不同的一天」。
2020年已經到來,「年」之一字,既承載著古老而雋永的家國傳統,又寄託著每一位平凡中國人樸素的情感與鄉愁。值此新春佳節之際,《故宮賀歲》應景地展現了最具人情味和溫情感的紫禁城過年圖景,讓我們在歷史中反觀當下,在傳統中回歸禮俗。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