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殺人案改編的英劇,實際上是在講述男人的中年危機?

2021-02-08 思維跳躍的螞蟻

註:圖中為現實中阿梅莉·德拉格朗的家屬在兇案現場祭奠她

2004年8月,22歲的法國學生阿梅莉·德拉格朗的屍體在倫敦西南部特威肯漢姆公園的板球場附近被發現,她因為頭部受到重傷而喪命。警方很快發現,這起案件的作案手法與2003年2月的另一起謀殺案十分相似,當時一位名叫瑪莎·麥克唐奈的19歲的年輕學生在離家只有幾米遠的地方遭到鈍器襲擊,由於顱骨多處骨折和腦出血,在醫院搶救了兩天後離世。很快,警方認為2002年3月份的一起失蹤案也與本案有密切聯繫,當時年僅13歲的米勒·道勒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失蹤,該失蹤案引發了當地警方史上最大規模的搜索,一對夫婦在偏遠的林地裡採摘蘑菇時發現了米勒的遺體。2004年,18歲的凱特在過馬路的時候遭到一輛飛馳而過的麵包車反覆碾壓,肋骨骨折,肺部被刺穿,但幸運的是在兇手置她於死地之前,凱特拼盡全力拿出了電話,父母在事發地不遠處的家裡趕了過來,她得以倖免於難。

 註:圖中為真實兇手的照片


2008年,這一系列惡性事件的真兇列維·貝爾菲爾德因兩項謀殺和一項謀殺未遂控罪被判終身監禁,其中列維對於米勒案的罪行始終矢口否認,直到2011年警方收集了足夠的證據後這第三宗謀殺案的控罪才算坐實。

註:左邊為真實的柯林·薩頓,右邊為劇中柯林·薩頓的扮演者馬丁·克魯勒斯

幾宗案件能夠併案調查要從2004年的阿梅莉·德拉格朗案說起。當時,擔任高級調查員不到兩年的科林·薩頓作為案件的首席調查員領導了這起備受矚目的謀殺案的調查。雖然,在此後7年的職業生涯中,他還陸續領導了30多起謀殺案的偵破,包括在短短17天的時間內對臭名昭著的外號為「夜貓子」的英國連環強姦犯德爾羅伊·格蘭特定罪,此前他逍遙法外了17年的時間。雖然因為功勳卓著,他被視為大都會警察局歷史上最成功的偵探之一,但是2004年的這起案件卻是他調查謀殺案的開端。

科林·薩頓在退休後將他的工作經歷形成了回憶錄《MANHUNT》。英國獨立電視臺在2019年將其中他對列維·貝爾菲爾德的調查過程拍成了三集同名迷你劇《MANHUNT》,並成為了該電視臺過往幾年收視率最高的劇集之一。該劇花費了不少篇幅描繪了科林·薩頓作為一個中年男人所面臨的一系列挑戰。因為在劇中,雖然他有足夠長的工作經歷,但是在其職業生涯中卻從來沒有偵破過謀殺案,所以伴隨著整個案件的調查過程,他不斷地遭受來自上司、下屬的質疑。而且因為調查,他和妻子的關係出現了裂痕,科林的妻子是行為分析科的一員,但是科林對於妻子的工作對調查所起的作用卻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質疑。

科林向大眾展現了一個中年男人在面對事業起飛的機遇,但同時有可能名譽掃地的情況下如何用堅毅,也或者是固執的職業態度引領了案件的最終破獲。當然,劇情中更多表現的是科林對於自尊的維護而非名利的追逐,當妻子在勸說他將案子轉手給他人以保全職業生涯的名節時,也許她並沒有意識到這觸犯了丈夫的自尊。從科林後續所使用的調查手法,如不厭其煩地調查監控錄像尋找車牌,以及汽車登記記錄來看,與其說他不相信新興的刑偵手段不如說他是在試圖維護一個男人在工作了許多年後所建立的職業地位,因為如果他不堅持這些傳統的調查技術,那麼也就意味著他過去的職業經歷一文不值。雖然最後他的賭注成功了,但是也多少道出了中年男人的無奈。

科林所演繹的偵探角色並不像大多數懸疑劇中劇作者喜歡向觀眾呈現的角色,他不像本迪尼特克·康伯巴奇飾演的夏洛克·福爾摩斯那樣才華橫溢,不像馬修·麥康納在《真探》中那樣表現得個性鮮明。他更多地演繹的是普通中年男人在面對事業和家庭衝突時所展現出的隱忍和堅持。

如果按年齡段劃分心理學的研究重點,最大的焦點是在童年和青春期,其次是老年,但是作為核心年齡段的中年卻是最不被人所熟知的領域。心理學家埃利奧特·雅克斯在1965年首創了「中年危機」一詞,指的是成年人面臨死亡和剩餘有活力的工作年限日益減少的感覺。雖然大多數人在中年時不會經歷嚴重的危機,但有些人確實會出現抑鬱和焦慮等症狀。男性的中年危機被認為是一種強烈的、主觀上困難的自我轉變過程,涉及到對時間視角的重新解讀、對死亡作為未來個人事件的對抗、對人生價值和目標的重新評估,以及對人生後半生的規劃。

男人在這個時候需要重新評估自己的位置,自己目前的發展軌跡是否能夠支撐起他對家庭、對社會的使命感,《MANHUNT》的劇情很好地暗示了這一點,當時科林·薩頓在接手此案的時候正在搬家,這預示了中年時期,一個人會經歷社會角色的重要轉折;但此時中年男人會開始感受到來自衰老、疾病、死亡的威脅,比如從25歲以後,一個人的認知能力是持續下降的,這對一個警探所必須的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而言無疑是巨大的威脅。所以,這種時候中年人經常會在依靠自己和尋求幫助之間搖擺不定,這種角色衝突會導致壓力增加。科林·薩頓在劇中就展現了一個男人矛盾的兩端,他對自己的調查方式很堅持,但是他又私底下詢問下屬整個團隊對他的看法;他對妻子的工作持保留態度,但是他又試圖從妻子工作的部門獲取更多的信息。

中年危機可能開始於你40多歲的某個時候,當你回顧你的生活時,你會思考,這就是人生的全部嗎?許多研究經過大樣本的統計發現,著名的U型曲線理論可以用來解釋中年危機,也就是一個人的中年時期總體的生活滿意度是最低的,而且這個年齡段的人使用抗抑鬱藥物的頻率也是最高的。該數據得到了遺傳學方面研究的支持,學者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黑猩猩的精神狀態呈U型曲線,研究人員對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和美國的500多隻圈養的猩猩的幸福感進行了評級。類人猿的幸福感在45歲到50歲之間的年齡達到最低點。研究結果表明幸福感的曲線形狀並不是人類獨有的。

科林·薩頓讓我想起了許鞍華《男人四十》筆下的林耀國,他們都是一樣默默無聞,但是在中年時期迎來了人生的轉折,只不過一個是事業上的,一個是情感上的。連表現手法上,兩部劇集都是採用了非常平鋪直敘的紀實手法。正如許鞍華對這個時期的描述:「好多東西都沒了,就像是遺失在風中的煙花,讓我來不及說聲再見就已經消逝不見。」

本文所記敘的案件當時在英國引起不小轟動,出於對死傷者的尊重,並未展現他們的真實照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

相關焦點

  • 《華城連環殺人案》李春在近照曝光:變成兇神惡煞的中年男人
    隨著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的疑犯李春在開始承認自己的罪行,這個改編成電影《殺人回憶》的韓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懸案在近兩個月以來又成為了韓國國內最大的社會新聞。中國國內各大媒體也相繼報導了本案的最新進展。但縱觀各類相關新聞,沒有一家媒體發表過李春在現在的照片,所有報導的圖片均為李春在當年的高中畢業照。
  • 「白銀連環殺人案」將改編電影 陸川工作室正籌備
    轟動全國的「白銀連環殺人案」一經破案,引發全國關注,各媒體持續對該案進行深度報導。日前,公安部金盾影視宣布與北京環球藝動影業籤約,共同開發攝製此部影片。而環球藝動影業背後的股東正是陸川導演。  白銀連環殺人案是甘肅省白銀市的一起連環殺人案件,罪犯從1988年至2002年的14年間,入室殘忍強姦殺害9名女性。今年8月26日,這個據首案已經長達28年之久的甘肅白銀連環殺人案終於成功告破。這是公安部刑事偵查局組織開展疑難命案積案攻堅行動以來偵破的一起在全國影響巨大的案件。
  • 《殺人回憶》原型,華城連環殺人案兇手找到了!
    2019年9月18日,韓媒報導稱,懸疑電影《殺人回憶》中的兇手原型——華城連環殺人案兇手已被找到了!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看過韓國名導奉俊昊執導的電影《殺人回憶》。這是一個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犯罪懸疑片,講述了韓國的一個小鎮上,出現了多起兇殘的針對女性的連環殺人案,小鎮警察和從漢城調來的蘇警察一起破案的故事。
  • 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殺人回憶》,華城連環殺人案終於調查清楚了
    據海外網7月2日報導,據韓聯社報導,韓國華城李春宰連環殺人案歷時一年的調查終於告一段落,警察署2日公布調查結果,認定李春宰違法23起,兇殺14名女性,並姦淫、搶劫9名女性。現在距離華城連環殺人案首起案件的發生已經過去了34年。
  • 「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嫌疑人曾看過3次以上《殺人的回憶》?!
    該劇改編自韓國三大懸案之一的「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於2017年播出。主要講述了1986年正在尋找女性連續殺人案犯人的刑警,穿越時間到達2016年,發現過去與現在的連結點,並再次開始調查、解決30年前連續殺人案的故事。
  • 新資簡介:刑警穿越回到過去解決連環殺人案
    火星生活導演: 李政孝編劇: 李大日 / Matthew Graham(原作) / Tony Jordan(原作) / Ashley Pharoah(原作)主演: 鄭京浩 / 樸聖雄 / 高雅星 / 吳代煥 / 盧宗賢 類型: 科幻 / 懸疑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  韓版《火星生活》由OCN翻拍自同名英劇,講述了因突發事故而穿越回到過去的刑警為了回歸自己原先的生活而解決連環殺人案的故事
  • 韓國三大懸案之一的華城連環殺人案改編的電影《殺人回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根據現實真實案件改編的韓國犯罪懸疑電影《殺人回憶》該影片是根據韓國,1986年到1991年的華城連環殺人案改編而成。受害人均為女性,年齡在13歲到71歲之間。恰巧這一幕被路過的直覺男看見了,迎面就是一個飛踹,把陌生男人踢翻在地。不過後來才知道,這個男人是漢城自願過來,配合破連環姦殺案的警官邏輯男。兩人可謂是不打不相識。審訊室裡,直覺男和暴躁男通過偽造的證據,再次誘導阿鬥坦白,但是阿鬥依然不承認是他做的。沒辦法,直覺男和暴躁男,只能把阿鬥帶到山上,想通過活埋他的方式嚇唬她,逼其就範。
  • 華城連環殺人案分析(最詳細)
    華城連環殺人案在韓國是有很大知名度的殺人案,其知名度可參照刁愛青殺人案,電視劇「singal」裡就有華城連環殺人案為原型改編的案情。可以對比參考我國的甘肅白銀連環殺人案,兩個案子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以後有時間也會分析甘肅白銀連環殺人案,實際上在華城連環殺人案告破以前,作者也認為這多半已經是一件未結的案子了,永遠找不到兇手,對於犯人是否是李春在目前也有很大爭議,作者是認同李春在是兇手的,但是也存在一點疑問,在以下內容中會一一分析。沒有血腥的圖片,但會存在一些案件細節文字描述。
  • 2014十佳英劇,你看過幾部?
    其實,與注重視覺效果的美劇相比,大多數的英劇更文藝,更多關於人性、人生的探討。或許英劇找起來不太容易,但是看完一定不會讓你失望。今天,機長給機友們推薦的是由英國衛報評選的2014年十佳英劇,另附2015年最值得期待的9部回歸劇名單,愛英劇的機友們不要錯過哦!10.
  • 中年男人:危機與尊嚴
    春節至今,最大的危機,是疫情。 而對「中年男人」這個特殊的群體來說,有沒有疫情,其實危機都在。 這是一本「中年社畜大全」,主角餘歡水好像導遊,他帶著屏幕前的中年社畜們過山車般回味「人艱不拆」的每一個點滴細節,從而迅速地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包攬了他們的認同感。不過,若往下深挖,《我是餘歡水》從前期的喪、壓抑,到後期的強反轉,實際上是「爽」的,並且,是一種新範式的爽。
  • 14起殺人案外又自曝30多起性侵案!「連環殺人案」嫌疑人認罪
    其中除了九起華城連環殺人案外,還有此前並不掌握的五起連環殺人案。在警方出示了DNA鑑定結果之後,李春在表示,早知道總會有這麼一天。之後便開始供述罪行。特別是李春在還自己畫圖,來具體說明案情的地點和當時的情況。5起另外的案件中,有3起發生在華城地區,2起在忠清北道清州地區。上世紀八十年代水原地區女高中生連環被殺案隨即受到關注。
  • 鬼故事:1986年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真實事件!10名女性慘遭殺害!
    遠處,四五個孩童在田間追逐打鬧,一輛破舊不堪的拖拉機緩緩駛入,從拖拉機的後座上跳下了一位不修邊幅的中年男人。隨著他走到一處田墾排水溝道邊俯身探視,他看到了讓人心悸的一幕:一具女屍蜷縮在管道裡,全身赤裸、雙手反綁、雙目圓睜,蟻蟲爬滿了她的全身,早已發臭。 唯一可證實的是這具女屍生前被強姦過。誰曾料想,美麗寧靜的鄉野風光下竟暗藏殺機?
  • 中韓重大連環殺人案改編的兩部電影,21個女性被害,兇手殘忍至極
    一些比較經典的案件很容易被改編成影視作品,一方面能讓觀眾看到兇手們的殘忍,一方面也是希望傳達出,關心邊緣人群,哪怕對地位低下、性格缺陷的人,也該被善待。很多人會選擇殺人,大多是變態的心理造成,而人的心理為何扭曲,大多和所處的環境,經歷的事情有關。
  • 案件改編劇集,螢屏流行追「真」兇 - 文化 - 新京報網
    近日,BBC電視臺推出了一部三集迷你英劇《瑞靈頓街驚魂》,口碑甚好。該劇改編自真實的倫敦諾丁山連環殺人事件,討論司法不公引致的悲劇。  這些令人觸目驚心的案件一向是編劇和導演的心頭好,通過搬上螢屏來拷問人性,警醒世人。
  • 迷霧劇場第三彈,《非常目擊》,誰是連環殺人案的兇手呢?
    《非常目擊》主演:宋洋 / 袁文康 / 尤靖茹 / 焦剛 / 李九霄 / 宋寧峰 / 秦語 / 賀鵬 / 吳國華 / 張弘毅 / 孫振鵬 / 宋乃剛 / 廖銀玥 / 錢波 / 王瀧正 / 杜志國類型:劇情 / 懸疑 / 犯罪講述了一樁
  • 劇荒懶人包|2020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英劇
    熱衷於犯罪類題材的觀眾,一定看過不少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的影視作品。相比起虛構的犯罪類劇集,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更能讓人感受到現實的殘酷和荒誕,不禁脊背發涼。《丹斯》是ITV推出的三集迷你短劇,「神秘博士」大衛·田納特飾演1980年代臭名昭著的蘇格蘭連環殺手丹尼斯·尼爾森。
  • 從《殺人回憶》到白銀連環殺人案的啟示
    從1986年至1991年,短短5年時間,以韓國京畿道華城郡臺安邑半徑兩公裡的區域內,先後有10名女性受害,僅有1人倖存,成為韓國歷史上罕見的連續殺人案。「華城連續殺人案」被不斷改編成影視作品,諸如《殺人回憶》《隧道》《信號》等多部影視作品均改編自該案。該案的關注度不僅僅只是因為兇手連續殺人,更因為該案中的受害人,均有被強姦虐殺過的跡象。
  • 第一集就是連環殺人案,這部探案劇真是美劇質感
    第一集一上來就是轟動一時的連環殺人案。 探案劇以連環殺人案開局並不新鮮,這一點《如實陳述》已經做到。 關鍵看殺人手法和殺人動機,這兩點倒是可以大做文章。 因為殺人手法模仿基督教聖痕的典故,所以警方稱之為聖痕連環殺人案。
  • 一個美國男人的中年危機
    人到中年,徹夜難眠,為什麼呢?
  • 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李春在的殺人回憶
    今天我給大家講的故事,是上世紀 80 年代,震驚韓國的華城連環殺人案。因為在一段時間內沒有抓到真兇,華城連環殺人案被列為「韓國三大未解謎」之一,也成為韓國犯罪史上最嚴重的長期未解懸案。在華城連環殺人案還未破獲時,一個重要的對兇手的側寫,就是兇手可能在小時候,遭受過女性的虐待,從而仇視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