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壯壯亮相平遙國際影展大師班 暢談電影藝術人生

2020-11-17 1905電影網


1905電影網專稿 10月10日早上7點,平遙電影宮的小城之春廳門口大排長龍。這群熱情的人們此刻都是為了第五代導演田壯壯而來。因為在4個半小時之後,這裡將舉辦田壯壯大師班活動。


出於疫情防控的考量,這次大師班遵循相關要求,只安排了75%的座位,但這並沒有勸退大家的熱情。可見,影迷對於電影的力量,充滿了無限興趣。

 

有趣的是,活動場所為了紀念費穆導演的作品《小城之春》,而特意取其同名。而在這部電影誕生20周年之際,田壯壯導演也曾翻拍了這部經典影片《小城之春》。



此次,田壯壯和大家分享了《吳清源》《小城之春》《狼災記》等作品的幕後故事,同時也透露了拍攝完成的新作《鳥鳴嚶嚶》的近況,「目前正在後期特效中」。

 

他也謙虛的表示,自己已經快70歲了,離電影越來越遠了。「我現在不敢拍電影了,拍電影太貴了,還要顧及市場和觀眾,我就會猶豫,創作時就有些不知所措。」



事實上,出身電影世家的他,從來就沒有離開過電影,雖然被母親於藍嘲笑鼻子塌不適合做演員,但最終陰差陽錯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導而優則演的他,近年更是頻頻作為演員出現在電影中,更是因此獲得了不少演員獎的提名,但他依舊錶示,「我不是一個演員。」

 

那麼,今天大師班的故事,就從他的導演作品開始吧。

 

小電君特別挑選、整理了一份文字實錄,內容詳實,乾貨滿滿,快來閱讀吧!

 

(以下為田壯壯自述)

 

談《小城之春》

有感於千禧年的悲涼感

 

當時正是1999年到2000年期間,編劇阿城說準備《吳清源》的劇本大概要1年到1年半。

 

當時我閒著沒事幹,就突發奇想地把中國30年代導演的作品都拿出來看。我看到第四遍《小城之春》的時候,突然特別心酸。我就很詫異,自己為什麼會那麼難受,於是就開始做了自我梳理,後來覺得可能是千禧年給我的影響——就這麼一件事,全世界所有的人關注了兩年。



我覺得大家實際上想用一件事,讓彼此之間有個來往和溝通,尤其現代化發展下,人和人之間的那種疏離感越來越強。我覺得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讓我看完《小城之春》之後,被電影裡那種發乎於情止乎於禮的情感打動了。

 

於是,我就去找阿城,說《小城之春》都30年了,是不是可以重拍。


2002年版《小城之春》

 

他也覺得成,於是我們就開始了劇本工作。我覺得《小城之春》的畫外音太棒了,咱們就不要了,其他就交給你了。他接下這個項目就回美國過年了,等他回來就交給我一個小的劇本,我看完覺得,太好了。

 

我立馬就拿給李少紅看,她問我不是有計劃拍《吳清源》嗎?但我覺得這個電影太好看了,我想描個紅。而且我已經十年沒有拍電影了,這對我挺重要,想先安安靜靜去拍個電影。

 

於是,李少紅和江志強出資,開始了《小城之春》的拍攝工作。

 

談《吳清源》

李少紅幫忙促成的

 

我其實當時有10年沒拍電影了,我也有點不想拍了,覺得自己和大的電影市場有些格格不入,所以那時候就幫著路學長等人做電影。

 

那時候我天天和鄒靜之下棋,當時是有人介紹他給我認識,有個人很會寫東西,想寫電影。結果我們一聊,就成為了很好的朋友,然後兩個人就一起下棋。



下棋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一本叫《天外有天》的書。其實這本書就是吳清源老師70歲退役時寫的《以文會友》。然後我特冒傻氣,問這老頭活著嗎?鄒靜之說活著啊。我就覺得我們拍他吧。

 

於是我去找了李少紅導演。當時她一直問我還拍不拍電影,不行就去給她拍電視劇。我當時還看了劇本,裡面40多號人物,我根本記不住。她就問我能拍什麼。我說,《吳清源》。



後來李少紅導演了解了誰是吳清源之後,覺得挺好的,就幫我去聯繫了吳清源。我就和編劇阿城去了日本,見了吳老師,並拿到了劇本授權。當時從日本還拿回了上百萬關於吳清源的文字。

 

我一直覺得拍《吳清源》是圍棋和信仰的東西,雖然信仰大家也都看不見,但我覺得拍成電影挺有意思的。

 

談《狼災記》

準備了10年,侯孝賢推薦的劇本

 

當時我碰到侯孝賢導演,他剛拍完《悲情城市》,賣得特別好。有次我們在北京見面,他和我說:「買了一個劇本,原來我想自己拍,但很適合你拍,叫《狼災記》,是日本作家井上靖寫的。」

 

那時候在中國幾乎沒有日本文學,即便如此,侯孝賢導演還是給我寄來了兩個翻譯版本的小說和1000美金。他告訴我,就用這筆錢發展劇本用吧。



然後我就用其中一半的錢,找了一個朋友改編。結果我一看,不太是我想要的感覺,於是又用剩下的錢,找了另一個朋友弄,結果這一改就改了三年。那時候,他們都問我,到底想要怎麼樣的?想拍狼嗎?

 

在我看來,《狼災記》肯定要有狼,總不能沒有狼吧。

 

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也看了很多井上靖的小說,《狼災記》是其中非常難拍的作品,因為這是他在日本戰敗之後,從他的角度對戰爭和自己民族的一個反思。

 


如果我們拍的話,我看到更多是一種宿命。可能現在的人看小說,覺得人變成狼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但那個時候可能沒有人能變成狼,這個是西域的一個故事,同時也是作者的想像。所以在我看來,為愛情變成狼,是一個非常了不起、非常浪漫的故事。

 

當時的電影宣傳上可能也有些問題,很多人覺得那是一個懸疑故事,其實不是。我覺得它講述了兩個宿命的故事:一個是教殺人者被他教的人殺了的故事,另一個則是碰到了一個愛情,但這個愛情不是常規的,不是可以生活在一起並產生後代的,而是要變成另一種物種。那他怎麼選擇呢?可能沒法選擇,你一定會變成這樣。



其實對我而言,拍完《狼災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這個項目我真的想了很久,直到有次碰到江志強,和他說我想拍電影了。他就建議我拍《狼災記》,再難也有拍。現在可能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不多,真正看懂的人就更加少了。

 

談新作《鳥鳴嚶嚶》

想過做動畫,目前正在後期特效

 

我和阿城認識了很多年,他有很受大眾熟悉的「三王(《孩子王》《棋王》《樹王》)」,其他都被別人拍了,然後《樹王》更加奇特一些。

 

我們十幾年和他聊過,那陣子我很迷戀卡通,我就問他能不能拍成動畫片。他也就同意了,我開始找很多人聊這個項目,比如這個怎麼做,這個樹王怎麼做。聊著聊著,我突然覺得動畫片不過癮,這是真的人和真的樹在一起,這個電影的力量才夠,我覺得還是要等有特效的時候才能去做。



這個十年前的想法,也成為了我的種子。

 

但從《狼災記》之後,我再也沒想過拍電影。我一直在幫人做監製,對方一直問我自己什麼時候拍。我自己其實覺得沒什麼可以拍但,但他一直追問,還說幫我張羅。

 

我就想到 《樹王》,但我不知道怎麼拍,也許能拍成。今年1月份停的機,現在片子已經剪完了,但我也不知道未來成片會怎麼樣,但拍這個片子其實挺費力的。



《樹王》寫的是雲南,那塊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對我們而言都是陌生的,然後我們慢慢接觸到他們,進而產生和諧,產生衝突,這種感覺特有意思。

 

電影《鳥鳴嚶嚶》裡面會涉及很多砍樹的情節,所以這些地方我都還在做特效,大家要等一段時間。

 

談青年導演

現在青年導演有時會讓我猶豫

 

我曾經想過,其實電影有兩類,一類是年輕人拍的,可能很粗糙,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的那種創造力,特別難得的,特別有個性,包括你(賈樟柯)過去拍的作品,這種叫做習作;還有一個就是我們都成熟了,拍出來的電影也很老道了。

 

我更喜歡那種習作。當時有人給我推薦了王小帥導演,說他拍了《冬春的日子》,拍得非常好。於是,我就把他、婁燁等人找來。那會兒他們在一起寫劇本,但是一直沒成。


《冬春的故事》

 

後來韓三平找我去北影廠幫忙,我總覺得我欠小帥他們一個人情,我說想做青年導演。我們幾個來回,決定就要好好做。

 

於是,我就把北電85級的孩子找來,讓他們把寫完的東西拿來。當時就看見了路學長的第一個劇本,叫《素紗禪衣》。那個東西如果拍了,可能《瘋狂的石頭》就沒機會「瘋狂」了。但我覺得劇本還是要改,就問他還有什麼劇本可以。

 

他就給我拿來了劇本《鋼鐵是怎麼煉成》,也就是後來的《長大成人》;王小帥也拿來了一個劇本,就是後來的《扁擔姑娘》。可喜的是,這些作品都還不錯。


《長大成人》

 

所以現在想想,韓三平可以拿出30萬廠標來拍這些電影,可能最後連30萬都賺不回,非常厲害了。所以,總體來看,第六代導演崛起和我無關。

 

這一代導演的美學路程都非常清晰,但是到了現在這批青年導演身上,好像讓我覺得差了一點點,但不是說不好。我覺得可能是這幾年電影市場的需求量大了,青年電影導演在創作中會有一些猶豫。


我現在也在做青年導演推廣的工作,每周都會討論一些劇本,總覺得現在這些東西都弱了一點點,還是希望能看到一些更純粹一點的創作。

 

談演員之路

我不是演員

 

我自己覺得我不是一個演員,我可能會有一些經歷,但其實每個人都能扮演一個角色,至少能扮演跟自己接近的角色。演員還是不一樣的,演員還是非常難的,因為他要創造出很多的角色。


 

其實我覺得演員有三種:有一種演員是他永遠一個樣子,當然所有的戲都希望他這樣;有一種演員是他演什麼戲,你都認不出來的,最後才發現是他演的;還有一種演員就是說,你知道是他,但是你也能夠接受他,他所有的扮演都挺有神採的。

 

其實這些東西都跟演員的氣質、形象和他遇到的導演有很大的關係。

 

我覺得這三種形態的演員,沒有什麼優劣或者對錯之分,這是他們自身的條件造成的。每個演員都會找到一個位置,如果你找不到這麼一個位置的話,可能戲就不太多了。



我作為一個導演來講,我想關注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氣質和你要拍這部戲的人物角色是不是吻合,還有一個就是說你和導演彼此之間夠不夠信任。

 

至於我做演員的問題角度,可能還是要問找我拍戲的導演們。 


相關焦點

  • 平遙影展開幕|田壯壯:拍《藍風箏》我公然與電影局對抗
    文/motion10月10日,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開幕,本屆影展評審團也終於公布陣容。當天,著名導演田壯壯親臨大師班,講述從影經歷,談及名作《藍風箏》的創作感受,並透露新片《鳥鳴嚶嚶》的製作進度。疫情之下,影展瘦身,選片受限受到疫情波及,本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適當瘦身了部分單元內容,取消了往屆的「影展之最」和「類型之窗」單元,以及教育模塊「平遙一角」,但增加了「臥虎」和「藏龍」單元的展映影片數量。在回顧展方面,本屆關注「南斯拉夫時代塞爾維亞新浪潮電影」,多部修復影片更是自1992年後首次與觀眾見面。
  • 刁亦男大師班開啟平遙站臺的聚會 多力作火熱首映小城再逢春
    平遙國際電影展正在火熱進行中,本屆電影展青年導師刁亦男在1500座的「站臺」露天劇場舉辦「平遙站臺的聚會」大師班,暢談《南方車站的聚會》等影片,與青年電影人分享自己的創作經驗;田壯壯2002引人關注的開幕片《煙火人間》以及「藏龍」單元入圍影片《伊比利亞的派對》《平靜》分別於平遙電影宮舉行新聞發布會,面對到場媒體,影片主創們暢談自己的創作過程、經驗以及感悟。其中,影展開幕片《煙火人間》是第一次嘗試用手機短視頻共創而成的影片。製片王靜在發布會上表示,影片使用了將近510個作者的886條視頻,最後成就了現在這個82分鐘的紀錄影片。
  • 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開幕 致敬電影工作者
    開幕當天,開幕片映前特別活動、影片放映、電影人學術活動、新聞發布會精彩紛呈,平遙國際電影展各項榮譽評審亮相新聞發布會;導演田壯壯在「小城之春」舉辦「小城又逢春」大師班,「影迷嘉年華」影片《我和我的家鄉》主創現身新聞發布會和映後見面,修復版「南斯拉夫時代塞爾維亞新電影」《當愛已成往事》、開幕片《煙火人間
  • 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開幕
    時光網訊10月10日,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於山西晉中平遙古城內的平遙電影宮拉開帷幕。開幕當天,開幕片映前特別活動、影片放映、電影人學術活動、新聞發布會精彩紛呈,平遙國際電影展各項榮譽評審亮相新聞發布會;導演田壯壯在「小城之春」舉辦「小城又逢春」大師班,「影迷嘉年華」影片《我和我的家鄉》主創現身新聞發布會和映後見面,修復版「南斯拉夫時代塞爾維亞新電影」《當愛已成往事》
  • 第四屆平遙國際影展「瘦身」致敬電影誕生125周年
    (記者 胡健)「2020年是電影誕生的第125年,國內電影院卻因新冠疫情被迫停工178天,平遙影展特別採訪了相關電影從業者,以短片形式向電影致敬。」中國導演賈樟柯9日在山西晉中平遙古城說。賈樟柯作為平遙國際電影展的創始人,詳細解讀了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策展情況和影展亮點。為順應疫情要求,電影展適當「瘦身」,取消了往屆的「影展之最」和「類型之窗」單元,以及教育模塊的「平遙一角」,但臥龍和藏龍單元展映影片有所增量。
  • 賈樟柯突然告別,平遙國際電影展何去何從?
    平遙國際電影展。畢竟,在全國大大小小的十多個影展中,不同於北影節聚焦的經典老片和各個大師班的論壇,上影節對產業化的重視,還有海南、長春等影展也是舉城市之力來舉辦;平遙國際電影展是少有的、與First青年影展類似的專注於獨立創作、處女創作的另一類小而美的影展。
  • 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開幕,刁亦男大師班今日舉辦
    10月10日,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於山西晉中平遙古城內的平遙電影宮拉開帷幕。本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授予了中國導演田壯壯「臥虎藏龍東西方交流貢獻榮譽」。當日,導演田壯壯在「小城之春」舉辦「小城又逢春」大師班。在「影迷嘉年華」單元,本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選擇了今年的國慶檔冠軍《我和我的家鄉》,總導演寧浩、總策劃張一白、主演張譯出席發布會。由本屆青年導師刁亦男執導的《南方車站的聚會》也在開幕日進行了展映。
  • 田壯壯:做導演、做演員、做監製,我都是憑直覺做事|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大師班
    10日,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新浪潮大師班——田壯壯:小城又逢春」在平遙電影宮「小城之春」舉行,這是這次影展的首期大師班活動。導演田壯壯與導演賈樟柯暢聊中,分享著自己的創作趣聞、對演員的思考以及給予青年導演們滿滿「乾貨」。「我快70歲了,其實離電影已經越來越遠了。希望你能堅持下去。」田導對身旁的賈樟柯導演說。
  • 田壯壯:做導演、做演員、做監製,我都是憑直覺做事|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大師班
    10日,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新浪潮大師班——田壯壯:小城又逢春」在平遙電影宮「小城之春」舉行,這是這次影展的首期大師班活動。對於未來,田壯壯希望今後所有的時間都放在幫助年輕導演做監製,或者做策劃的事上。暢談最後,他還在繼續鼓勵年輕人:「電影能拍出來,能完成,能夠有很多人喜歡,甚至能夠走到世界去,我覺得這是對中國今天的文化、今天的人的狀態一種最好的傳播。」
  • 田壯壯平遙國際電影展談演員:我不是一個演員
    田壯壯曾塑造眾多銀幕形象>1905電影網訊10月10日,在平遙國際電影展大師班參加活動的導演田壯壯,談到對於演員和導演這兩個職業的看法時,表示:「我自己覺得我不是一個演員。」田壯壯在近年來的銀幕上經常以演員身份出鏡,在《我和我的祖國》《後來的我們》中都出演了令人難忘的角色。儘管有不少表演的經驗,田壯壯還是覺得「演員還是非常非常難的。」他還把演員分為三種,認為演員應該找到自己的定位,「每個演員呈現出來的東西都和自身的氣質、形象和遇到的導演有很大的關係。」
  • 田壯壯:現在好多人不是認識電影,是認識電影院
    作為平遙影展大師班的第一位嘉賓,賈樟柯與田壯壯帶來了一場名為「小城又逢春」的對談。活動在電影宮內的「小城之春」影廳舉行。這個地點對于田壯壯來說格外有意義,在《藍風箏》拿下東京國際影展最佳影片的稱號之後,田壯壯曾因題材問題、未獲審批、違規參賽,被處罰10年不能拍電影。10年後的2002年,他才翻拍費穆的經典影片《小城之春》,重新「回到」影壇。
  • 導演田壯壯希冀建立學術院線 表白電影:願一生為伍
    組委會提供中新網平遙10月10日電 (記者 胡健)中國電影導演田壯壯10日在平遙國際電影展「小城又逢春」大師班上表示,希望建立一個相對學術的、小眾的院線,常年放映一些非娛樂性的電影,「讓電影能夠到我們生活的環境裡。」
  • (融媒觀察)國際電影展為平遙古城帶來「新光芒」
    新華網太原10月14日電(王亮)電影首映、導演大師班、跨界對話……在平遙電影宮內,年輕人或在電影海報前低聲交流,或手捧一杯熱咖啡相互爭論。新華網 發(馬夢迪 攝)  「我們將原定的主題『致敬2020年代』調整為『電影,從來不是孤城』;並順應疫情防控要求取消了往屆的『影展之最』和『類型之窗』單元,以及教育模塊『平遙一角』。」平遙國際電影展創始人賈樟柯稱,本屆電影展還是首次進行全面市場化運營,最終在各贊助商的支持下讓「家門口的光影盛會」能夠得以持續。
  • 平遙電影展開幕
    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10月10日晚在擁有2700多年歷史的平遙古城開幕,來自中國、美國、塞爾維亞、以色列、法國、義大利、巴西等10多個國家的電影共同角逐各項榮譽大獎。據平遙國際電影展創始人、中國導演賈樟柯介紹,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國際電影節無法如期舉辦,因此在選片方面有所調整。
  • 想去平遙國際影展看片嗎,趕緊給賈樟柯打call
    10月9日下午,2017平遙國際電影展在北京三裡屯CHAO藝術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本屆影展入選片單,馮小剛新作《芳華》將作為開幕片,拉開平遙國際電影展帷幕。此外,今年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影片《魔方》(The Square)、美國大師理察·林克萊特新片《最後的旗幟》、北野武最新力作《極惡非道·最終章》等年度重量級影片均赫然在列,而「讓-皮埃爾·梅爾維爾百年誕辰回顧展」的10部最新修復版展映影片也將在平遙集中亮相。
  • 賈樟柯解讀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亮點 致敬每一個熱愛電影的人
    賈樟柯導演表示,本屆電影展與往屆相比,有三個特別之處:首先,作為一個國際性的影展盛事,平遙國際電影展及時地回應了新冠疫情公共衛生事件,將電影展主題調整確定為「電影,從來不是孤城」。2020年是電影誕生的第125年,國內電影院卻因新冠疫情被迫停工178天,時值電影院逐步復甦之際,平遙國際電影展聯合各方力量強力發聲,一系列電影新作品、新項目都將在平遙紛紛出臺、亮相。
  • 田壯壯希冀建立學術院線 表白電影:願一生為伍
    中國電影導演田壯壯10日在平遙國際電影展「小城又逢春」大師班上表示,希望建立一個相對學術的、小眾的院線,常年放映一些非娛樂性的電影,「讓電影能夠到我們生活的環境裡。」田壯壯和導演賈樟柯在將近兩個小時的對話中,從《盜馬賊》拍攝時對光線的「苛刻」要求,再到自稱和「臭棋簍子」鄒靜之一起創作的《吳清源》,田壯壯對自己的電影人生侃侃而談。
  • 賈樟柯解讀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亮點
    2020年是電影誕生的第125年,國內電影院卻因新冠疫情被迫停工178天,時值電影院逐步復甦之際,平遙國際電影展聯合各方力量強力發聲,一系列電影新作品、新項目都將在平遙紛紛出臺、亮相。其次,本屆電影展是首次進行全面市場化運營,也為順應疫情要求,適當瘦身部分單元內容。取消了往屆的「影展之最」、「類型之窗」單元以及教育模塊「平遙一角」,適當增加了臥龍和藏龍單元展映影片數量。
  • 導演田壯壯希冀建立學術院線 表白電影:願一生為伍
    原標題:導演田壯壯希冀建立學術院線 表白電影:願一生為伍 中國電影導演田壯壯10日在平遙國際電影展「小城又逢春」大師班上表示,希望建立一個相對學術的、小眾的院線,常年放映一些非娛樂性的電影,「讓電影能夠到我們生活的環境裡。」
  • 田壯壯大師班:《藍風箏》是我公然對抗的一次
    亮相平遙電影展大師班  去年張藝謀導演在平遙國際電影展上的風趣談吐還歷歷在目,今年,影展創始人賈樟柯又請來了另一位他亦師亦友的學長——田壯壯。、令人尊敬的電影大師。  每年平遙影展大師班的名字都很有意思。像張藝謀是《為了電影的每一秒》,陳衝是《衝啊,女性電影人》,施南生是《南生北上》,每次都玩個雙關。田壯壯這次的叫《小城又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