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這種問題,做這事什麼意義,做那事什麼意義,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生活到底有什麼意義。以前和幾個朋友做樂隊的時候,就考慮過這個問題,那時候想了一下,覺得做樂隊目的不是為了幹嘛幹嘛,不到達任何地方,只是自己很享受做樂隊這件事而已。後來感到,每一塊石頭都有他自己特別的意義,每一塊石頭都好特別,不可替代的,但是石頭有什麼意義,不是它自己要去想的事。那時候會蹲在路邊,琢磨一塊石頭琢磨半天。所以,生活本身的意義在哪裡呢?一樣啊,生活本身不到達任何地方,不需要其他外界的東西再附加意義了。
生活本身就是生活的全部,已經很完美了,不管是酸是甜是苦是辣,不管是幸福還是不幸,生命這趟旅途,過得隨心才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雖然有苟且有悲傷,但是想到還有日出有晨曦有春天有萬物,好像也沒有那麼難過了。情緒是會變化的,過去了就好了。每個答案和評論都講的很對,自己也曾在一個個午後百般思索終於得出:人生的意義看個人如何賦予、尋求快樂才是意義,畢竟贏得生前身後名也是可憐白髮生,這樣的答案。錢鍾書先生說:目光放遠,萬事皆悲,就是這個意思吧。
不能多想,化為一抔黃土的時候,任何事物對自己而言都沒有意義。只能尋求一件件小事的意義,去感受萬物,讓生活看起來沒那麼無趣。但你會發現,即便如此仍不能拯救自己分毫。快樂的時候瞧著草都是可愛的,不快樂的時候看所有都是蠢的,只有聽著歌偷偷流了淚才會好。那麼有那麼些覺得世間萬物都可愛的時候就夠了吧。錢鍾書先生那句話的下一句是:目光放近,則自應樂觀,以求振作。就像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種想法一樣,這個世界是真實存在、是客觀存在的。
可是它在每個人的眼中並不一樣,每個人都加上了一層「主觀濾鏡」。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它只是存在,當我們看到它們,和它們有了關係時,我們開始高興、喜悅、尷尬、憂傷、氣憤、痛苦,沒有人會質疑這些情緒的存在,可是卻不清楚為什麼會產生這些情緒,什麼東西可以觸動這些情緒?再進一步的管理情緒,都是非常有挑戰性的事情。有人說,許多事物沒有入我眼、入我心,不能牽動我的情緒,與我沒有半分關係,是毫不在意的。是啊,只有我們在意的東西,才能影響我們、約束我們。
我們也總是仰望星空,追尋意義,那看起來虛無縹緲的東西,偏偏支撐著我們去生活,去把握、享受、創造美好。誰能說這些不重要呢?我也終於明白,那些旖旎心事,波蕩起伏的故事,其實也是發生每一天平凡的日子裡啊。是什麼賦予了它別樣的色彩呢?讓人想來心情激蕩,難以平復。是我的心啊,總在雲端,不肯落地,寄託了太多的想像和期待,所以,如夢如幻,似假似真,生活的意義,也就是這樣得來的吧。可是啊,有些絢麗色彩,就像雨後彩虹,披荊斬棘才獲得的,卻絢爛而短暫。
它會消失的,強求不得,這些大概也是自己賦予它的色彩吧。還要努力的讓自己看到它的本來面目,以免太過傷心,只是我們已經下凡了,怎麼還能一直在天上呢。我覺得生活的意義,就在享受,從出生至現在,見過小溪河流大海,看過藍天白雲彩虹,爬過山,上過樹,看過好看的大雪景,也見過造型精美的建築物。小時候下河捉魚來小人,長大後也和朋友去博物館藝術園,喜歡追星,即將要去演唱會了。喜歡讀書,也有了在圖書館窩一天的美好,喜歡玩手機,於是周末躺床上玩半天,喜歡被人誇的感覺,於是拼一把坐在班級第一的位置。
我就是自私的,我的一生不為為社會創造價值,青史留名。那都是我死後的事了,我只求活著的時候享受一切,我希望我的家人,我身邊的我喜歡的人都好,但是本質是因為他們好我會更開心,一切也是為我自己的利益。我去過的地方享受過的事很少,但我才二十幾歲,還有很長一段路。世界太大了,萬物太多了,不可能一一鑑賞,所以就算此刻生命戛然而止,也無所謂,我已經享受過很多了,我很滿足。不要執著於追求生活的意義,要去提升自己愛自己,這樣一切美好都會如約而至,願每一個低谷期的人,都能順利熬過去,然後迎接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