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直銷翻身,卻被傳銷反噬,隆力奇會是下個「權健」嗎?

2021-01-12 極客財經社

近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關於化妝品抽樣檢驗信息的通告》(2020年第4期),隆力奇傍上有名。

通告中顯示:隆力奇蛇膽蘆薈洗面奶菌落總數超標被檢不合格。菌落總數嚴重超出1000CFU/g的限制,達到97000CFU/g,竟超標96倍。

據悉,菌落總數指的是一定量產品中的細菌菌落總數,是一個能夠直接反映衛生狀況的指標。

這意味著,菌落總數超標,不僅使化妝品更容易變質,效果變差;如果一旦使用者的皮膚有小傷口的話,還容易導致皮膚感染,引發炎症。①

產品質量是一家公司的「命門」,一旦失守必會「殃及池魚」。表面看,這只是隆力奇公司的一場小小質檢危機。

但深層次上來看,對待產品的態度也恰恰印證了它如今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提起隆力奇,相信老一輩、甚至80,90後的絕不會陌生。曾經的「隆力奇蛇膽蛇油膏」是連續11年全國銷量第一,是中國每個家庭、每個人心中的經典記憶。

如今,隆力奇似乎正在淡出人們的視線,不僅很少被人提及,甚至在有些人心中隆力奇三個字還和一場「騙局」扯上了關係。

01

一個月前,一篇名為《加入「行業」血本無歸 隆力奇遭多人投訴》的文章在社交媒體上瘋傳,人們的視線又重新回到了這家公司身上。

事前源於一場對隆力奇的集體控訴。

不久前,中國質量新聞網黑牛投訴平臺陸續接到有關江蘇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隆力奇公司)的多起投訴。

20多位投訴人向平臺控訴,他們因受誘導加入隆力奇「直銷」業務,導致血本無歸,負債纍纍,眾叛親離。

投訴人稱,隆力奇公司圓愛國際系統經銷商團隊在推廣其連鎖經營系統的過程中,以項目考察、旅遊、探親的方式,通過輪番洗腦製造「發財夢」,誘惑他們加入。

很多投訴人都有相似的經歷:由親友介紹工作、考察項目、探親為由邀約,從蘇州「漕湖花園」開始做起了所謂的隆力奇「行業」,最終的結果也都是如出一轍。

「春節前父親三周年祭日,家人不讓我進門,我已經無家可歸了。」一位姓蘭的投資者控訴,為了做隆力奇「行業」,5年前她瞞著家人借高利貸數萬元,老公已與其離婚,自己常年在外漂泊打工還債。

因為發展下線,曾騙自己75歲的母親、哥哥、嫂子、姐姐分別投入了42880元、16480元、16480元、42880元,投入總額超11萬元,因此父親生前曾被氣病,親人與自己斷絕關係,拒絕往來;

另一位姓的王女士回憶,因自己找工作心切,也是被好友騙到蘇州開始進入隆力奇行業。

「在位於漕湖商業廣場的隆力奇工作室跟一群人喝茶聊天,他們各自講述在隆力奇短時間內買車買房的經歷......之後,他們帶我參觀隆力奇公司和別墅,輪番洗腦說服我加入『行業』。」王女士說。

鑑於隆力奇公司做背書,王女士便投入了16480元。後又在其他人的誘惑和洗腦下,又投入59360元。為了發展下線,又把親人用同樣的方式邀約進去,共計投入金額超21萬。②

因為加入了這個『行業』,需要不斷拉人頭才能掙錢。每當投錢成為會員的那一刻起,也正是這些受害者噩夢的開始。

一位投訴人在投入了一萬多的入會費後,不想要拉家人入夥,一開始還收到幾十塊的推廣費,後來直接就沒有了「分紅」,當他發現自己作為會員,買的隆力奇的產品竟比市面上的要貴很多的時候才明白過來:我真的被騙了。

據悉,隆力奇圓愛國際系統於2010年正式創立,是隆力奇直銷事業的重要力量。

相關報導稱,2010年4月22日,隆力奇圓愛系統千人系統啟動大會在蘇州召開,隆力奇董事長徐之偉出席大會。此前,徐之偉也曾多次參與該系統會議。

2019年5月4日,40多個投訴人曾到隆力奇公司維權見到了徐之偉,後者當場表示,會幫大家核實資料,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解決問題。結果不出所料,多位投訴人左等右等,最終都是音訊全無。

這家已經成立30年的傳統國貨品牌隆力奇,難道真如傳言所說涉嫌「傳銷」?

02

隆力奇,1986年成立常熟市蛇業公司,以蛇起家,將蛇油、蛇膽廣泛運用於產品,號稱「中國蛇製品大王」。

直銷,顧名思義指的是直銷模式,就是指的是一種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經銷方式。

但現實中,直銷模式多數會變味成類似傳銷。前有世界第一直銷公司雅芳,後有天津權健,前者早就跌下神壇艱難度日,後者連創始人都已鋃鐺入獄,血與淚的教訓至今還歷歷在目。

隆力奇,直銷,這兩個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詞語聯繫在一起,隱約讓人感到事情的不簡單。

在那篇投訴中,投訴人大都提到一個「連鎖經營」的模型,也正是這個組織架構得以讓外界看到企業內部直銷模式的網絡。

在內部培訓中,隆力奇這樣解釋「連鎖經營」,企業的產品通過連鎖店鋪銷售的同時還通過廣大的推銷員推廣,或由推銷員直接把產品介紹給消費者,並帶領消費者認購一定數量的產品,並從中獲得一定比例的「提成」。

這麼看,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比如早期進入國內的安利、安利等品牌,也是同樣的直銷模式。

但是問題出現在後面,隆力奇的「連鎖經營」實行「五級三階(晉)制」,將業務員分為實習業務員、業務組長、業務主任、業務經理、高級業務員五個級別和三個晉升階段。

在「行業」裡稱團隊的老大為「傘尖」,「傘尖」下邊發展的人員稱「傘下」,「傘下」有無數層。

當為行業銷售1-2份產品時,只是實習業務員;當「傘尖」和「傘下」體系累計為行業銷售3-9份產品時,是業務組長;當累計銷售10-64份產品時,就是業務主任;當累計銷售65-599份產品時,是業務經理;當累計銷售600份產品時,就屬於高級業務員,月收不低於六位數。

換句話說,「五級三晉制」就是拉人頭、交納會員、發展下線。

已被警方確認為傳銷活動的「1040陽光工程」便是採用基本相同的「五級三晉制」。而按照《禁止傳銷條例》通過拉人頭、發展下線進行所謂直銷,達到三級以上,並且第一級能從這兩級中都獲得利益,就能認定為傳銷。

從這點上,隆力奇已經坐實這一罪狀。

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隆力奇為何能一直逃避法律的懲罰?

頗為諷刺的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拿著直銷牌照打著傳銷的擦邊球,同樣的操作在天津權健身上就上演過。

早在害死身患癌症的小女孩之前,權健表面上光鮮亮麗,背地裡也一直被深受其害的消費者投訴。

權健之所以每次都能化險為夷,原因不過有二:一,切割關係。將其推脫給經銷商和子公司。「傷天害理」之事系他人所為,和權健沒有任何關係;二,「免死金牌」國家頒布的直銷牌照,在傳銷的內核下裹上了合法的外衣。

依靠直銷牌照外衣,充分利用獨立法人主體等一系列操作,把責任推給經銷商或者子公司。這一操作上,隆力奇和權健有樣學樣。

2013年,媒體上出現了隆力奇旗下的經銷商「隆力奇華夏國際直銷聯盟」的盈利模式疑似非法傳銷的報導。

為了做好公關,隆力奇董事長徐之偉解釋:華夏的顯然不符合公司的規定和國家關於直銷的方法,應該說屬於華夏個人的行為,我們馬上展開調查,同時我們明天也會出來一個公告,對他們個人行為的違規展開處罰。③

很難想像,「承認經銷商違規卻表態,經銷商的行為不代表公司。」也是這麼多年來隆力奇的態度。

幹著涉嫌傳銷的操作汲取財富又能保證「民族企業」的光環,企業的口碑和道德感在消費者心目中也已經一落千丈,為何隆力奇依舊樂此不疲?

03

2009年,隆力奇拿到直銷牌照。同年,隆力奇飛鷹網商國際系統成立。自此開啟了直銷模式。

事實上,在隆力奇拿牌之前,已經或多或少地涉足直銷領域。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拿牌之前,隆力奇主要是做傳統,直銷試驗了一些,效果一般。

即便隆力奇在最初試水直銷模式的「效果一般」,直銷對於國產日化老品牌隆力奇來說仍具很大魅力。因為傳統業務在萎縮,直銷是新路子。

彼時,與隆力奇同一時段出現的國產品牌鬱美淨和大寶,在國外日化品牌的強勁衝擊下,鬱美淨在辛苦維持,大寶已被美國強生收購。

公開數據顯示,在隆力奇拿牌後的第二年,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化妝品行業五大企業實現銷售利潤為19.77億元,同比下降了14.03%,利潤總額下降了34.11%,其中2家企業虧損。

每年的6月和12月,隆力奇公司的表彰大會上真的獎勵寶馬、奔馳,但很可惜,非常少的人才能得到。而這些寶馬、奔馳的錢是從哪裡來的,大家心知肚明。④

相比之下,隆力奇通過直銷業務以達到自救的目的卻通過另外一種方式達到了。

2019年,隆力奇與科蒂集團旗下個人護理品牌阿迪達斯達成戰略合作,前者正式入圍阿迪達斯的代工廠之列。

實際上,與隆力奇籤約合作的企業並非個案。籤下阿迪達斯後,隆力奇又將橄欖枝伸向了法國護膚品牌絲塔芙,在隆力奇總部牆上的合作商名單上,也不乏葛蘭素史克、花王、MACFO、聯合利華、雀巢等國際品牌。⑤

付出的代價是昂貴的。主業低迷使得隆力奇不得不選擇品牌代理業務來增加集團利潤。在隆力奇發力品牌代理領域的同時,榮光卻只停留在了當年的隆力奇蛇油膏上。

如今在各大超市,隆力奇產品要麼就是擺放在不顯眼的位置,要麼就是不出售隆力奇產品。而像屈臣氏、莎莎等化妝品連鎖店中,隆力奇甚至都沒有上過架。

網上流傳的一份隆力奇日化事業部《2016日化事業部規劃報告》中顯示,隆力奇日化事業部2013年同比增長23.15%;2014年同比增長20.03%;2015年同比增長5%。

不難發現,隆力奇主業雖然每年呈現正增長,但卻難掩增幅不斷收窄的尷尬局面。

起初,商務部批准隆力奇從事直銷的地區涵蓋江蘇省13個市內的58個區(縣級市),未經批准的地區不允許進行直銷行為。然而在實際操作上,在江蘇省以外地區,經銷商會藉助專賣店的名義開展直銷。不可避免的變味兒。

自權健案發後,全行業都進行了一波整肅風暴。拋開自救直銷模式,徐之偉並不想也不願及時剎車。有數據表明,隆力奇2016年業績為51.6億元,2017年業績為63.5億元,逐年呈上升趨勢。

他也曾不止一次的公開表示,「通過把身邊熟人引進到隆力奇直銷系統成為下線,上線按發展的人頭可獲得約2000元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直銷模式「鼻祖」雅芳進駐中國市場的1990年,一年的銷售就超過1000多億。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徐之偉從始至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知乎上有一個剛入職的新人提了這樣一個問題:隆力奇公司怎麼樣?有前景沒有?

而下面點讚數最高的回答一語中的:「打著直銷的幌子,做著傳銷的勾當。這樣的公司能有什麼前景。」

圖片來源網絡,資料來源備註:

①:消費者報導,《24批次化妝品抽檢不合格:隆力奇菌落總數超標96倍》,2020年6月8日。

②:市場觀察雜誌,《加入「行業」血本無歸 隆力奇遭多人投訴》,2020年3月23日。

③:中國廣播網,《隆力奇回應非法傳銷質疑:個人行為不代表公司》,2013年6月28日。

④:光明網,《隆力奇直銷模式正逐漸變味 被市民舉報涉嫌傳銷》,2012年4月22日。

⑤:東方財富網,《隆力奇「涉足」品牌代理求轉型》,2018年7月3日。

相關焦點

  • 隆力奇直銷變味成傳銷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導】繼富迪健康科技、哈藥集團等一批獲得直銷牌照的正規企業相繼被曝涉嫌傳銷,隆力奇近日也深陷傳銷漩渦。  據光明網報導,「國務院頒布的《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明確表示,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屬於傳銷。  隆力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蔣姓經理向媒體記者表示,「蘇家屯區中和天人才培訓學校」和隆力奇公司是合作關係,是經銷商自己成立的。
  • 曝光| 頻繁違規的隆力奇緣何被指「害群之馬」?
    今年以來,多家直銷企業因為變相傳銷,虛假宣傳等等原因被查,尤其以上個月權健、華林等直銷企業的問題凸顯出來後,直銷企業違規違法的問題已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此前,本網報導了《隆力奇遭遇多事之秋:旗下多個銷售系統團隊曾被曝涉傳入獄》引起普遍關注,那麼,頻繁觸碰法律紅線的隆力奇,為何在消費者的眼裡就是「害群之馬」呢?
  • 權健背後的「北派傳銷」身影
    12月25日,知名自媒體「丁香醫生」發布文章《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權健集團涉嫌虛假宣傳、傳銷等問題被集中曝光。12月27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已責成市市場監管委、市衛健委和武清區等相關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入駐權健對事件展開核查。今天晚間的最新消息,調查組初步核查,權健存在誇大宣傳問題。
  • 隆力奇「經銷商」傳銷案昨日公審 主犯獲利2900萬
    39歲的鹽城男子張軍(化名)在2006年左右被江蘇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力奇公司)聘請為市場總監,但在2009年該公司取得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經營許可證後,他自己組建了隆力奇博川國際營銷團隊,借隆力奇公司直銷名義,以推銷隆力奇產品為名進行非法傳銷活動。截至去年案發,他夥同他人共發展下線成員共計27500人,傳銷資金達數億元,其本人獲利就高達2900多萬元。
  • 200億保健巨頭的坍塌,失落的權健,失控的直銷
    2013年8月,權健拿到了商務部頒發的第39塊直銷牌照,而權健真正的牟利手段披著直銷的外衣進行「拉人頭」多層次直銷,即傳銷。據華夏時報報導,公開的法律文書顯示,權健的體系分為七個級別,根據會員賣出的產品和發展下線的數量來評定級別以及核算分成。據報導,不少火療館對外宣稱只要首次繳納7500元就能成為權健會員,購買產品發展新的會員即可快速致富。
  • 張博川出獄後成LHH傑出經銷商,隆力奇的聚好網原始股上市疑雲
    聚好新零售,模式成疑 從直銷企業一路走來的隆力奇,在新零售的新風口下,也拿出了屬於自己的一套經營之道。 級別晉升分為11個級別。按照傘下人員結構及團隊業績計算。
  • 直銷,為什麼被傳銷?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直銷變成了「傳銷」,或者「變相」傳銷。 其實,這又是一次社會輿論的被帶偏。 有個做過直銷的朋友痛心的說:前一天我們的市場夥伴還在積極的開展業務,一夜間不讓做了,要抓人了,經銷商們投訴無門,只能找我這個團隊負責人撒氣,一時間,質問聲、威脅聲在耳邊連珠炮一般,都是天天在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好夥伴啊,這一刻卻像鐵達尼號一樣回天乏術,能不絕望嗎?
  • 權健老闆束昱輝跑了?
    因此事實尚不能定論,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屢禁不止的傳銷,再一次掀起了一場血雨腥風。從直銷到傳銷事實上,傳銷在90年代進入中國的時候還是合法的。那時候,「傳銷」和「直銷」是一個意思,不分褒貶。1997年工商總局還專門頒布了《傳銷管理法》,給予傳銷合法地位,最早有40多家公司持有合法傳銷牌照。
  • 「權健事件」之後:《直銷管理條例》或將迎來首次修訂
    今年12月10日,全國直銷違法案件研討會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會議總結了直銷監管工作取得的成績,對直銷案件進行分析評選,研討查處直銷違法行為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部署「十四五」時期直銷監管工作。這是繼「權健事件」之後,首次由官方提出推進《直銷管理條例》修訂,這意味著《直銷管理條例》或將在明年之後進行修訂並公開。據悉,從2005年《直銷管理條例》與《禁止傳銷條例》頒布到至今,時隔15年之久,彼時,兩部條例的推出對於當時的直銷行業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 以發展下線獲得營利,依然是中國直銷的現狀,而且涉嫌變相傳銷?
    這當中最為顯眼的自然就是百億帝國權健的傳銷門事件了,現在負責人雖然已經被立案,但是調查結果並未出來,對於痛恨權健是傳銷騙人的人來說,仍然感覺到不高興。在直銷行業當中,中國那麼多家直銷公司,每年都會因為直銷是變相傳銷等問題產生的案件多達上千件,但都是個別分公司或者個別直銷員的事情,並未觸及到大公司總部的。
  • 下一個垮的傳銷是誰?
    那為什麼「火酒擦洗」又會一直在民間流傳,甚至馮小剛都把它搬上了銀幕呢?因為使用這種方法一般發生在親朋好友之間,是互相幫助,想想,我奶奶給我用火酒擦洗,就算不小心把我燙傷了,我會怪奶奶嗎?而且它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便宜,白酒誰家沒有?比去醫院划算。就是這麼個小偏方,被束昱輝看中,無限放大,成為權健帝國坑蒙拐騙的招牌療法,騙了幾百億。
  • 權健被查的「另類隱情」?
    12人均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告人束昱輝當庭表示認罪服法。 都用來給老闆買私人直升機高調炫富、冠名足球俱樂部、對外搞各種慈善沽名釣譽去了…… 所以,當一個企業嚴重偷稅漏稅,連最基本的對社會的稅收貢獻都沒有盡到的時候,它的問題遲早會暴露出來,勢必會遭到整治。 第二個問題,動了地方的「奶酪」。
  • 直銷行業版《偶像來了》
    直銷行業也是「偶像」輩出的行業,在此直銷快評網策劃推出了第一期直銷版的《偶像來了》專題,第一期我們從直銷行業選擇了老、中、青一共26位直銷大咖,他們是直銷行業很多人眼中的「偶像」。康恩貝康滿家總經理羅永亮、衛康董事長王宗繼、宇航人總經理王尚義、安利大中華區總裁顏志榮、安然營銷總裁蘇永濤、綠之韻董事常務副總裁勞嘉、權健董事長束昱輝;  海之聖董事總裁何健、金日總裁李冠華、永春堂副董事長林徵。
  • 「權健案」 一審宣判給公眾一個交待,打擊騙人保健品沒有休止符
    1月8日,引起全社會關注的「權健案」 終於一審宣判,束昱輝等12人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且被處巨額罰金,給了公眾一個交待,也揭開了諸多謎團:束昱輝及權健的經營模式不是直銷,而是打著直銷幌子的傳銷;束昱輝不是什麼商業奇才,而是一個善於包裝形象、打制度擦邊球的騙子;權健旗下的很多「神藥」沒有特殊保健功能,而是一些低劣產品。
  • 權健只是保健品亂象冰山一角,大學生口述:我媽現在還信權健
    中新網微信公號1月14日消息,2018年末,丁香醫生以一篇《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將權健傳銷式的銷售模式、「沒有不能治的」保健品揭露在公眾面前。2019年1月13日,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束某某等1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等罪被依法批捕。
  • 東邪權健,西毒紅毛,神功蓋世,縱橫九州,服!
    是直銷,還是傳銷?束昱輝先生戲演的太精,群眾不明真相啊。群眾分不清,天津的聯合調查組居然也分不清,連執法者都毫不避嫌地說,取證困難,所以傳銷的質疑未能坐實——權健公司的內力果然深似渤海,東邪之名,豈非浪得?
  • 權健還不如神龍教,無底線的邪教遲早藥丸
    一旦入會,上至教主,下至一般少年教眾,個個心狠手辣,不講恩義,唯利是圖,為了達到個人目的,真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神龍教以會員發展會員,多以親戚朋友為主,比如毛東珠與情人鄧炳春,胖瘦頭陀是師兄弟,方怡在加入神龍教之後,用計將韋小寶騙到神龍島……就算會員之間,又互相監視,互相利用,一旦下線出事,便會將責任完全割裂。毛東珠在皇宮臥底之時,被韋小寶拆穿,在審問她《四十二章經》的去向時,她便把責任推到已經死了的柳燕和鄧炳春身上,推得一乾二淨,已求自保。
  • 事發324天權健束昱輝被公訴:仍實控122家公司
    11月14日, 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發布公告稱,日前,被告單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被告人束昱輝等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等罪,由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向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這時,一家叫做「權健」的公司介入了周洋的治療過程。2012年12月,在權健的引導下,周洋的父親周二力暫時中斷了醫院對周洋的化療,停掉了西藥,帶著周洋出院,並且只服用權健的「抗癌秘方」。在服用權健抗癌藥兩個多月後,周洋病情迅速惡化,等到周二力把周洋送回醫院時,腫瘤已經復發並轉移了。
  • 善心匯傳銷案一審宣判:涉案超千億 張天明獲刑17年,直銷領域虛假宣傳數量上升 手段花樣不斷翻新
    「指導意見」分為「會議營銷行為的界定」、「會銷企業應遵守的經營規範」、「市場監管部門的職責分工」、「會銷市場監管的重點」、「鞏固『四個強化』,實現會銷市場的社會共治」五部分,共19條,試行期至2019年11月30日。★全球第二大咖啡連鎖品牌Costa進駐綠葉總部!
  • 一周新聞匯丨三株吳炳新放棄直銷換道新零售,艾多美之惑引發網友熱議
    利用海疇輿情監測系統,我們對中國直銷行業2020年3月28日至4月3日期間的網絡信息進行了監測。根據後臺數據分析可知,3月26日主要是《直銷巨頭無限極的背後是李錦記》《22萬隻換來雞湯視頻「微課傳奇」涉傳銷被查》《三株吳炳新|放棄直銷換道新零售》等輿情傳播。本周行業敏感信息佔比9.14%將輿情信息分為敏感類和非敏感類信息進行統計,其中敏感類信息佔比為9.14%,非敏感信息佔比9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