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要拍電影版了,導演是執導過《雍正王朝》、《漢武大帝》、《喬家大院》的胡玫,同時開啟全球演員海選。這個重磅消息又引發了網友討論:「《紅樓夢》要怎樣濃縮成電影?誰來演?這事兒靠譜嗎?」
其實網友的擔心也不無道理。同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西遊記》這幾年在電影圈被廣泛衍生IP,並加入了魔幻、3D等流行元素,獲得了市場和觀眾的認可。相比之下,更為現實主義的《紅樓夢》就顯得比較難以改編,一個時代的縮影濃縮成電影,想想也覺得絕非易事。而且,《紅樓夢》也有諸多改編作品珠玉在前,難免被觀眾拿來對比,壓力又加三分。
在這種大環境下,胡玫選擇要拍《紅樓夢》電影版,無非因為兩個詞:實力與情懷。
首先,若非大師之手筆與實力,恐怕是沒有信心觸碰這個作品的。放眼看電影版《紅樓夢》的主創團隊:出品人侯光明、李萬壽、陳彬;導演胡玫(《雍正王朝》、《漢武大帝》);編劇何燕江(《喬家大院》《孔子》);視覺總監趙小丁(《英雄》);美術指導霍廷霄(《滿城盡帶黃金甲》);音樂監製/作曲葉小鋼(《開羅宣言》).
個個都是響噹噹的名字,堪稱華語影視界的中流砥柱。各個環節都有大師加持,質量想必不會差。
拍紅樓,絕對不只是簡單的「翻拍」而已。有了實力也要「四兩撥千斤」,以獨特的視角去展示龐大的紅樓世界才會成功。胡玫導演想必也深思熟慮,提出了「青春紅樓」的概念,這倒是很別致又新鮮的一個切入點。確實,細究《紅樓夢》這部作品,主角其實都是 15 歲上下的青少年,撲面而來的年少氣息。名著不代表「老派」,改編成電影也許能給大家呈現一個完全不同感覺。
在胡玫導演心中,《紅樓夢》是一部青春之書。現場曝光的概念海報也顯得挺有青春的張力。胡玫在現場稱:「《紅樓夢》是我的青春。」此次將紅樓搬上大銀幕,以青春的拍法圓自己的青春之夢,這可能就是胡玫對《紅樓夢》獨特解讀方式了。
說到青春紅樓,大眾最關心的話題可能就是演員。確實,IP、明星、演技、流量、片酬.一直是最近電影圈被討論很多的話題。《紅樓夢》這個大IP要選角,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又是要找流量小生小花的節奏了?」但胡玫導演卻不按慣性思維來:國內國外不限,有無經驗不限!但全部入選演員必須進行100課時的表演培訓和100課時國學、紅學文化傳統封閉式培訓,以適應角色。這意味著要付出極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當今一味求快的國內電影市場可以說是很罕見了。
不唯明星,不唯熱度,只找真正貼近原著人物氣質與年齡的年輕演員——這是胡玫導演的選角準則。其實《紅樓夢》一直是一個造星的IP,胡玫也一直是極善於塑造角色的導演。從之前作品中也能看出,陳建斌、蔣勤勤、馬伊琍、周迅..都在她的鏡頭下顯示出了別樣的魅力。這次胡玫又會選出什麼樣的「新紅樓人」呢?預感一波年輕的實力演員要出頭了。
十年磨一劍,從主創到選角都拼全力做到極致,胡玫為自己的這部「青春圓夢之作」可謂極其用心了。這是胡玫為成就自己對紅樓的情懷,也是為了成就大家對紅樓的情懷。
電影《紅樓夢》這場發布會也是諸多驚喜,堪稱胡玫導演的「老友記」。著名書法家胡濱先生親自題寫片名,著名音樂家劉詩昆現場演奏、歌唱家鬱鈞劍清唱民歌、演員張凱麗也亮相發布會力挺胡玫。稱自己「在用一生讀解紅樓」的胡玫導演,此次在大家的支持下執導自己的圓夢之作,是情懷,也是佳話。
從主創到選角都靠譜,《紅樓夢》此次搬上大銀幕,是胡玫導演的冒險圓夢之旅,也是紅樓IP再次爆發生命力的新開始,新一代紅樓人會是誰?十年磨一劍的作品又會呈現出怎樣不同的紅樓世界?值得靜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