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日捕5萬斤!青島海蠣子肥美正當時

2020-12-24 騰訊網

天氣越冷,海蠣子越是肥美。12月16日凌晨,即墨區鰲山衛街道辦神湯溝村漁民馮丙雪,冒著嚴寒駕船來到海上養殖區,開始忙著收穫海蠣子。經過2小時的海上捕撈,小漁船裝滿了新鮮的海蠣子。老馮估計,這一船至少收穫了2000斤。據介紹,冬天一到,正是海蠣子大量收穫的時候,一直持續到春節過後,市場上都不會缺少本地海蠣子的身影。今年受颱風影響,南方海蠣子養殖區減產,即墨鰲山灣海蠣子價格翻了一番。

收穫

日捕海蠣子5萬斤

「天不亮就出海了。雖然冷了一點,但想到海蠣子豐收,心裡也很高興。」上午10時許,50多歲的漁民馮丙雪正忙活著把打回來的海蠣子往家運。老馮介紹,天氣越冷他就越忙,冬至前後正是海蠣子大量收穫的時候。每天天不亮就出海,海上溫度低,要穿上厚厚的棉衣,棉衣外面還要套上一件水衣,以防止海水打溼衣服上凍。

馮丙雪說,為了趕早出活,凌晨4點多他就駕船出發。經過半個多小時行程,來到了海上養殖區。漁船停穩後,馮丙雪提起一個浮標,一串掛滿海蠣子的養殖繩立即浮出了海面。馮丙雪用手試了試,這串海蠣子至少也有10多斤重。接著,老馮就開始忙活起來,將一根根養殖繩提起來,放在漁船上。就這樣,從凌晨到早上6點多,老馮的小漁船上收穫了滿滿一船海蠣子。

上午9點多,老馮將漁船靠了岸,又開來拖拉機將海蠣子轉運到家門口。老馮說,根據經驗,這一車海蠣子,重量約在2000多斤。而這幾天,每次出海都能打回差不多數量的海蠣子。記者了解到,僅在神湯溝村,每天都有幾十家養殖戶不停捕撈海蠣子,一到冬季,平均每天上岸5萬斤。

揭秘

扇貝殼引來野生苗

神湯溝村另一名漁民馮鵬和馮丙雪一樣,也是凌晨4點多就出海,但他在海上多待了近一個小時,打回的海蠣子自然要多一些。當天上午,當馮丙雪已把海蠣子運到家門口,馮鵬收穫的海蠣子才剛靠岸。看著滿車海蠣子,30多歲的馮鵬滿意地笑出了聲。

說起海蠣子的養殖過程,馮鵬有些神秘地說,他們村都是採用筏式養殖。這種養殖方法說起來很有意思。漁民按照每年的天氣和海水溫度推算,在7月1日前後就開始將設備下海了。首先要在一根長約兩米左右的粗繩子上拴上一些完整的扇貝殼。然後將長繩放進海水裡。等到一個月過後,漁民提起繩子就會發現,扇貝殼的表層已經粘滿了小小的海蠣子苗。

馮鵬介紹說,這些海蠣子苗都是純野生,因為海蠣子喜歡在扇貝殼上生長,7月是大量繁殖期。這時候下放養殖繩,海蠣子苗很快隨著海流布滿扇貝殼。入冬,海蠣子已初長成,漁民就可以收穫一些海蠣子;到春節前,海蠣子大量成熟,也最肥;一直到第二年5月,一直有海蠣子苗不斷粘在扇貝殼上,漁民收穫海蠣子的時間也會很長。

價格

帶殼兩元純肉12元

馮丙雪說,他家今年養殖了10多畝海蠣子,年年豐收,畝產達到了萬斤以上。這幾年的海蠣子價格基本都差不多,每年有漲有跌也算正常。今天剛剛打上來的海蠣子,價格比往年漲了一倍,帶殼的批發價每斤兩元,而純肉的海蠣子每斤12元。算算帳,8斤帶殼的海蠣子出一斤純肉,加上脫殼等人工費,一點都不貴。記者注意到,馮丙雪剛剛收穫的海蠣子雖然都不是太大,但肉質十分鮮肥。

從現在開始到春節前,馮丙雪等漁民的主要工作,就是每隔兩天出海一次,打回2000多斤海蠣子,經過處理,有的直接讓海鮮商販收購運到各大市場銷售,也有的脫殼後將純肉賣到飯店等場所。據介紹,青島的海蠣子養殖區主要分布在膠州灣沿海、即墨鰲山灣、豐城等東部海域。而即墨是海蠣子養殖面積比較大的地區,主要採用筏式養殖和地播養殖兩種方式。筏式養殖就是神湯溝漁民這種方式,是純野生的養殖方法。海蠣子營養價值較高,價格相對便宜,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喜愛。目前島城市面上銷售的海蠣子,大部分都是當地養殖。

收入

養殖戶年收入近20萬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神湯溝村目前有80多戶海蠣子養殖戶,每戶年產量10萬斤以上,海蠣子的批發價格這些年沒有太大波動。今年受颱風影響,南方養殖海蠣子大面積減產,而即墨區鰲山灣畔養殖區影響很小,所以今年每斤批發價格漲到了兩元左右,而純海蠣子肉每斤批發價在12元以上,今年由於天氣、環境等有利因素,海蠣子的產量相較於往年持平,每家養殖戶收入差不多近20萬元。

「今年受疫情影響,村裡的海蠣子銷售比往年雖然少一些,但收入還算可以。」一名養殖戶說。這些年,村裡為了幫養殖戶銷售海蠣子,還帶頭成立了神湯溝村漁業合作社,由100餘戶村民集體入股,共同經營,為村民尋找致富之路。

即墨區鰲山衛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因為有河流從即墨鰲山灣入海,所以這裡的單細胞藻類含量非常豐富,給海蠣子生長提供了充分的餌料,適合海蠣子生長。每年7月初,海蠣子幼苗撒入養殖區後的一到兩年中,養殖戶基本不需要再餵食,只需要等待其慢慢長大。隨著近幾年即墨海蠣子養殖區越來越大,這裡也成了青島地區養殖海蠣子面積最大的基地之一。

★小貼示

吃海蠣子有竅門

據介紹,購買海蠣子時,要選擇個頭規正的、外殼完全封閉的海蠣子,不要挑選外殼已經張開的。如果選擇煮著吃,要將海蠣子的外殼完全煮開,外殼張開以後再煮3—5分鐘最佳。如果蒸著吃,等水完全沸騰後再放入海蠣子,待外殼完全張開後,再蒸4—9分鐘即可。在蒸煮過程中,儘量用小鍋,避免用太大的鍋一次做太多,否則會造成海蠣子受熱不均,使一部分無法熟透。另外,在充分蒸煮後依然無法張開的海蠣子,儘量不要食用。

來源:觀海新聞

相關焦點

  • 日捕海蠣子5萬斤,養殖戶年收入近20萬元!青島海蠣子肥美正當時
    冬至到,海蠣子肥美正當時眼下即墨鰲山灣海蠣子成熟 7月沉下扇貝殼引來野生海蠣苗收穫日捕海蠣子5萬斤「天不亮就出海了。雖然冷了一點,但想到海蠣子豐收,心裡也很高興。」上午10時許,50多歲的漁民馮丙雪正忙活著把打回來的海蠣子往家運。老馮介紹,天氣越冷他就越忙,冬至前後正是海蠣子大量收穫的時候。
  • 600萬斤賣不動,還有90萬斤壓塘,產地白菜價,消費者:吃不起
    即使是在夏天的時候,牡蠣在市場上比較歡迎,這也成為養殖戶的創業項目之一。    相信很多人都吃過牡蠣,它也叫海蠣子,屬於貝類的軟體動物,目前已經成了第一大貝類養殖的品種之一,可見它在市場上多麼受歡迎。它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到了上市的季節,一些商家和消費者就會爭相購買。
  • 白蝦價格「大崩盤」,產地萬斤堆積如山,養殖戶:真「白瞎」了
    白蝦價格"大崩盤",產地萬斤堆積如山,養殖戶:真"白瞎"了今年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都是非常難的一年,出去打工的農民工早早的遇到"停工令"的影響,不得不踏上回家的路程,在家裡種田的還是老樣子,沒有什麼特別的提升。
  • 青島嶗山民宿預訂.雕龍嘴-蠣海月.冬季漁樂休閒體驗-迷途旅遊網!
    玩:海洋牧場自己動手漁獵海蠣子!吃:嶗山當地海鮮大餐,海蠣子管夠!聊:牡蠣遇上尤克裡裡,家庭親子關係圍爐夜話!「冬吃蠣子夏吃蛤」「冬吃蠣子夏吃蛤」是民間自古就有的說法,因為每年自冬至到大寒,也就是三九天最冷的這個月裡的蠣子最肥美。
  • 青島早市,扇貝真便宜,10元4斤,一斤2.5元,看肥不肥?
    在青島,扇貝一直是人們喜愛的海鮮,它肉質肥美,味道鮮嫩,因為營養價值極高。中醫還認為,扇貝性寒,味鹹,有滋陰、補腎,明目、健腦、利五臟等功效,可治頭暈目眩、咽幹口渴、虛勞咳血、脾胃虛弱等症。所以,經常吃點扇貝還是對身體健康是有益的,身體虛弱者和老幼皆可食用。
  • 菜市場十五塊兩斤的海蠣子,回家用清水蒸了下,全家人都吃開心了
    青島的秋冬季節,比其他城市來說會稍微晚了一點,但是一點不影響我們餐桌上的美食。海邊一直有句俗話:冷水的蠣子,熱水的蛤。最近天氣逐步降溫了,到了吃海蠣子的最佳時刻。青島本地人最認的就是紅島的海蠣子,不僅肥美,而且味道鮮甜。
  • 蛤蜊、扇貝這些小海鮮正大量上岸,每斤5到10元,炒一炒就好吃!
    每年春天轉暖後,這裡的蛤蜊又肥又鮮,僅七口村漁民一天就捕撈10萬斤蛤蜊。據介紹,隨著疫情中各行各業復工復產,青島沿海的漁民也開始陸續出海,本地的梭魚、光魚、八帶等海鮮也開始陸續走上市場。隨著一袋一袋的蛤蜊被漁民搬上岸,又大又肥的本地蛤蜊,立即讓前來拉貨的海鮮商販們圍了過來,爭著開始過稱裝車。漁民老宋介紹,蛤蜊不像捕撈其他海鮮,這個不需要漁網,他們使用的是一個特製的鐵耙子,還有一個水泵式高壓水槍。一艘小漁船需要6名漁民互相配合,才能完成整個捕撈過程。
  • 養殖戶為護蝦苗架網捕鳥,不料自己卻站上了被告席!
    養殖戶為護蝦苗架網捕鳥,不料自己卻站上了被告席!>辛苦養殖小龍蝦,卻被鳥偷吃為防止蝦苗被鳥偷吃養殖戶在蝦塘周圍架網捕鳥不料自己卻站上了被告席交由鍾某某在蝦塘周圍架設4套捕鳥網至案發,捕鳥網上共捕捉野生鳥類15隻其中死體14隻,活體1隻
  • 舌尖上的青島-海鮮篇,青島土著給您帶來的青島吃住遊深度攻略!
    作為一個青島土著居民,我真切希望把家鄉的美分享出來,希望不僅我愛青島,也希望每一個人都愛青島。所以產生了這部系列文章。以吃為主線,景點為左右。介紹青島的美景與美食。今天介紹「海鮮篇」。下一篇,《舌尖上的青島,山珍篇》。
  • 津市西湖漁場冬捕起魚啦!一天7萬斤
    近日,常德津市西湖漁場搶抓毛裡湖枯水期,進行今年首場冬捕起魚,當天就捕獲生態有機魚近7萬斤。捕魚現場,隨著吊機將漁網拉出水面,成百上千條肥碩的鮮魚湧進了趕魚通道。近年來,西湖漁場全面禁止投肥養殖。經過選育後的魚苗一旦入湖,便不再投餵任何人工飼料,全靠湖裡的天然餌料生長,其肉質與口感更佳。起魚當天,就有多名商販駕車前來現場搶購。購魚商販:我是從長沙過來的,毛裡湖的魚質量相當好,市場上也蠻受歡迎,我準備今天拖一萬斤回去賣。
  • 東港海鮮正肥美!但是,這些部位千萬別吃哦!
    這些海鮮正肥美但是!1、蝦  海腸兩端的毛刺和獨立的內臟都是不能食用的,只能吃海腸的腸。海蠣子的肚子裡有一塊綠色的東西,這是生蠔吃過的食物,不衛生,最好不吃這個部位。東港市地處遼東半島東南端,南臨黃海,東依鴨綠江,與朝鮮半島相隔相望,因為臨江臨海,東港這裡的魚鮮豐美是出了名的,來到這裡吃海鮮,保準讓你吃到飽、吃個夠。
  • 小龍蝦養殖戶開春肥水難?打破傳統有機肥肥水方式,正確方法在這
    有經驗的養殖戶會知道,很多養殖戶每年的開春肥水工作進行的並不是那麼順利。為什麼不順利?這與冬季氣溫低肥水難還不同,水產養殖多受天氣影響,開春由於氣溫多變,氣溫突然的回升或下降,對於養殖戶們的肥水工作很不利,因此造成了很多養殖戶肥水工作的失敗。本文我們就來和大家談一談開春肥水,希望對各位養殖戶朋友們能夠有所幫助。
  • 蝦蝦霸霸九大簋,蝦季肥美正當時!
    油燜小龍蝦油燜的色澤豔紅,令人食慾大增麻辣之中點綴了鮮甜湯汁也味美初夏正是吃膏蟹的最佳時節,蟹的膏脂肥美可口,像鹹蛋黃色澤的膏脂,令人為之傾倒!油燜瀨尿蝦只只肥美,飽滿多肉,吮指的美味,絕對不能錯過!王中王每一年到了小龍蝦的旺季都會有一款極品的小龍蝦手掌大的生猛小龍蝦冰鎮最美味,肉質細膩肥美,膏脂甘香可口!
  • 海蠣子、生蠔、牡蠣……你分得清嗎?
    那時候海蠣子是成水筲裝的,一吃一桶。一人一個餅子,喜歡吃生的就自己撬,喜歡吃熟的就等著熱氣讓那些醜醜的傢伙自己張嘴。讀書時學《我的叔叔于勒》,知道了一種叫牡蠣的東西,隱約覺得和海蠣子應該是近親,卻莫名顯得高貴洋氣。工作後去廣州出差,發現這裡的蠔比海蠣子個頭大,都是成打賣的。而且廣州人喜歡烤著吃,上面堆上粉絲、蒜茸和紅辣椒。
  • 湖南有養殖戶開始曬魚乾?
    湖南有養殖戶開始曬魚乾?2021-01-12 09:2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1740 次 我要評論 2021年新年伊始,斑點叉尾鮰價格行情牛年能否「牛」轉乾坤、好轉一些?1月11日,斑點叉尾鮰的市場價格行情走勢如何?中國水產養殖網與你相約周一,看斑點叉尾鮰市場價格播報。
  • 萊州海蠣子就得這麼吃!
    海蠣子冬天老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