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放假前,老師和媽媽都會說,要合理利用時間,既要玩好又要學好。但小編還記得正式放寒暑假前,作業就已經做完了(你肯定也是這樣~不許😊),接下來的日子就一個字:「爽!」
放假第一天到開學前一天,幾乎每天都和「小霸王遊戲機」混在一起。
「小霸王遊戲機」模仿任天堂紅白機的仿機(膜拜天朝的模仿能力!),深受各個年齡人群的喜愛。其實在「小霸王」之前,紅白機就已經出現了。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回顧紅白機的歷史。【科普】
小編永遠打不過關的「魂鬥羅」(小時候口齒不清經常說成「紅豆羅」)
--
任天堂紅白機、MegaDrive、Dreamcast、WiiU、PlayStation4等,一代又一代的遊戲機前赴後繼,讓不同時代的遊戲愛好者有著不同的遊戲體驗,甚至是一種生活方式。讓我們以時間為軸,去回顧或者是去認識,30餘年來陪伴幾代人的家用遊戲機。
1972年Odyssey奧德賽TV遊戲機及TV遊戲初登場
美國雅達利(Atari)公司推出的初代家用遊戲機,是世界上第一臺家用遊戲機,支持使用遊戲卡帶,當時的售價已達到100美元。當時風靡的遊戲為《Pong》,桌球遊戲。
1975年 電視網球
日本時代社發售的日本首款家用遊戲機,當時售價為1萬9000日元。主要以網球遊戲為主,畫面中有兩個可以移動的人像,和根據遊戲操作左右移動的網球。
1976年 調頻F
同樣是一臺美國製造的家用遊戲機,以首次可搭載電腦程式軟體而廣為人知,售價高達1萬6000美元以上,1977年輸入日本,售價為12萬8000日元,而這也僅僅是本機價格。
1977年 Atari2600經典誕生
日本任天堂發售的家用遊戲機,並與三菱公司攜手,搭配推出「廉價版」款式,支持網球、桌球等簡易遊戲。
雅達利(Atari)2600,由美國公司發售的、使用只讀存儲器的家用遊戲機。搭載上百種遊戲,經典如警察抓小偷、坦克大戰等等。在美國和日本均有發售。
1978年 賽車遊戲機
任天堂代表作品,搭載112種遊戲的劃時代作品。售價12800日元,外觀設計大受好評,銷售量達16萬臺。
1979年 打磚塊遊戲
任天堂首次獨立開發家用遊戲機,搭載當時很受歡迎的「打磚塊"遊戲。由於製作期耗時較長,而在發售時未能進行適當的推廣,影響了銷售效果。儘管如此,還是達到了40萬臺的銷售額。
1980年 便攜遊戲機
任天堂開發的首款可攜帶遊戲機,但是由於當時技術限制,只能使用自帶遊戲軟體。不玩遊戲的時候,可做鐘錶使用,因此也被稱為「遊戲表」。
同年美國出產的2600款遊戲機升級版。
1981年 卡帶式遊戲機
日本時代社發售的卡帶式遊戲機,共有11種遊戲卡帶,分別出售,可自由選擇與搭配,是當時最受歡迎的遊戲及產品。
1983年FC遊戲機風靡
作為系統互換機,最初得到普及。
學習研究社出售的一款遊戲機,賣點為一體型,共有六種遊戲軟體可選擇。
卡西歐研發的一款ROM型遊戲機,15種遊戲軟體可供選擇,價格與任天堂出品的遊戲機相當,但質量和口碑卻遠不如後者。
同年任天堂發售的一款遊戲機,主打家用一體式和系統可換式,主機搭載大力水手等遊戲軟體出售,人氣很高。
1985年 便攜型遊戲機
時代社首款可攜式遊戲機,性能較以往遊戲機有所提升,且使用了可替換式電池作為電源,更加方便外出攜帶。
同年在日本國內外發售的一款遊戲機。
1986年 家庭電腦互換式遊戲機
發售時期售價為3萬2000日元,性能有所提升,且支持多種遊戲軟體。
日本電氣會社同年發布的一款與家用電腦相連的遊戲機,意在改變遊戲機的格局。
1988年 原有機型升級版
當時的遊戲市場以任天堂為主導,美國世嘉(Mega)公司試圖與之抗衡。這一年各大遊戲廠商未見大動作,只有這一款mega升級版在各國同步發售。Mega公司決定開發新的遊戲人群,開發系列以成人為主的遊戲方式。
1989年 超經典款便攜遊戲機
這臺由任天堂設計開發,1989年4月21日出售的可攜式遊戲機,game boy,至今仍是很多遊戲迷心中的經典。截止2000年,銷售量突破1億臺,至2005年為止一直是最暢銷的遊戲機機型。
同年日本電氣發售的遊戲機,外型上費了一番功夫,流線型的宇宙飛船造型,頗具設計感。
1990年 sega與任天堂的博弈
sega公司為與任天堂gameboy抗衡,推出此款便攜遊戲機,但是由於機身較重,採用液晶顯示屏而耗電量過大,所以並未達到預期效果。
日本電氣推出的一款便攜性遊戲機,也第一次實現了便攜型遊戲機與家用遊戲機的可置換功能。
同年,任天堂發布的家用遊戲機,較之前的家用遊戲機,更加簡潔美觀,也大大縮小了體積。
1991年 一機多用
SNK開發的一款遊戲機,本身是專注面向家庭用戶,卻在售賣之後常被用作調查問卷一類的場合,也算是開發了新的功能。
mega會社開發的CD-ROM遊戲機,是日本第二款使用CD-ROM的遊戲機。
1993年 專注家用遊戲機開發
多功能遊戲機,使用雷射軟盤。而這一年,任天堂與索尼因為遊戲載體的問題,發生衝突,甚至終止了合作。
海外製造商Atari發售的家用遊戲機。
松下電器對遊戲機製造的嘗試,1993年於北美發售,1994年轉回日本市場。
1994年 CD-ROM機器稱霸
劃時代產品,逐漸走向3D遊戲。
日本電氣與海外會社共同開發的PC遊戲機。
Sega公司的第六代遊戲機,以太陽系第六大行星——土星命名。
1995年 3D遊戲機
任天堂發售的3D遊戲機,採用了視覺差的概念,左右呈像有所調整,達到立體圖像的效果。
1996年 遊戲機的「虧損」與3D遊戲機的發展
遊戲機生產歷史上的大事件,首次產生高達65億日元的赤字。
任天堂在3D遊戲機上的又一次進步,使用了3D效果的遊戲軟體。
任天堂經典機型gameboy的又一次升級,使用液晶顯示屏,並且大幅度減輕質量。
1998年 gameboy再次發力
彩色版gameboy上市。
首次採用屏幕背光的gameboy款輕型便攜遊戲機。
Mega公司生產,可快速搭載網絡的高性能遊戲機。
1999年 可攜式遊戲機外形的變革
SNK公司於2001年破產,這款機型是其最後一款產品。
按鍵由縱向改制橫向,左右手操作更加便捷。
2000年 多樣化發展
SCE公司出產的家用遊戲機,創下發售三天的達到98萬臺的銷售紀錄。
家用小巧遊戲機的先驅,既有強大遊戲功能,又便於攜帶。
打破以往遊戲機單調外表的一款產品。
2001年 任天堂的一年
這一年的兩款經典遊戲機都是任天堂的產品,足以顯示經年之後其遊戲界的霸主地位。
game boy的完全升級版,遊戲量大外形極簡。
2003年 SP登場
按鍵增多,也意味著遊戲機功能的多樣化和增強。
2004年 雙屏幕便攜遊戲機
雙屏幕設置,可錄入聲音,畫面清晰度也有所提高。
索尼公司紀念款機型。
2005年 外觀設計的創造性和資訊時代的便捷性
任天堂20周年紀念機型,賣點為輕量化的產品。
Xbox升級,主打360度清晰感官體驗,遊戲視覺製作。
任天堂概念升級機型,全新的設計,使便攜遊戲機不僅輕便實用,也更具有外觀上的審美感受。
任天堂一款可連接WiFi的遊戲機,遊戲機正式走入無線時代。
2008年 感官體驗的再提升
任天堂在此款便攜遊戲機上追求觸覺聽覺等的直觀體驗,便攜遊戲機也開啟了最真實體驗的模式。
2009年 屏幕擴大,感官體驗再次加強
這一年,任天堂依舊專注於可攜式遊戲機所能帶來的感官體驗,畫面清晰度與音質再一次進行提升。
2011年 遊戲機廣泛發展
任天堂開發了面向世界的一款便攜機型,頗受好評。
索尼開創3G與WiFi均可適用的便攜遊戲機。
2012年 WiFi已成流行
使用wifi與電視連接的最新機型,是任天堂的再次創新,小屏幕與電視大屏的同步性,提升了遊戲的體驗感。
2014年 家用較大型遊戲機並不會落伍,PS4登場
PS4是索尼發布的下一代電視遊戲機PlayStation4的簡稱,PS4擁有強大的畫面且具備雲技術,玩家可以通過該平臺實現遠程協助、體感操作、多媒體訪問功能,家用遊戲機已完全融入網絡時代。
轉載自 / 網絡
--
今天,【US商城】特地為大家帶來了一款無水銀、軟頭材質的電子體溫計,寶寶使用更安全,更放心。
不同於傳統玻璃材質的體溫計,電子體溫計不易破碎,且體內無任何液體,使用方便、環保。
給寶寶測量體溫時,媽媽們最好不要使用易碎、易爆的玻璃材質水銀體溫計噢~以免給寶寶嬌嫩的肌膚帶來傷害。
原價29元,活動期間只要12.9元。(來晚了就不得啦!)
【安順US】官方自營商品,市區內免費送貨上門(家運天城、興偉需加5元偏遠費,蓬賽斯、麒麟小區暫不支持送貨),貨到付款。
(實物圖)
(使用情況,真的是軟頭噢~)
產品詳情:
商品名稱:軟頭電子溫度計(無水銀)
品牌:億家寶
產地:中國
質地:矽膠
類別:母嬰用品
測量部位:腋下、肛門、口腔
外形尺寸:130mm*20mm*5mm
適用人群:成年人、老人、嬰幼兒
溫度範圍:32-42.9攝氏度
顯示方式:LED液晶顯示
測量精度:±0.1℃
測量特點:測量完畢,有「嗶嗶」聲提示
圖 / 文 【US商城】 編輯
↓ ↓ ↓點擊「閱讀原文」 12.9元特價搶購 軟頭溫度計購買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