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要給我們標星星哦~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是俠世界
留刀 | 一座江湖 | 周四專欄
一生三事,練拳,看書,寫文。堅信可以用文字的力量,喚回每個人心中俠義的本能。
形意門八大弟子都已介紹完畢,但在形意門二代弟子中,還有兩人,不論身手還是對形意拳發展的貢獻,都不在八大弟子之下,近年來有人將他們二人與八大弟子合併,稱為「十大弟子」。
但實際上,這兩位死後不說,在生前,恐怕李洛能是絕不會承認他們是自己的得意弟子的,雖然這兩人也都得到了他的悉心教導,但因為種種原因,兩人難列門牆中。
這兩位猛人就是李太和、白西園。
李太和不是李洛能的弟子,但是他和李洛能的關係比所有徒弟都近,因為他是李洛能的兒子。
李洛能三十七歲到戴家習武時,李太和就跟在身邊,可以說是全程經歷了父親的習武過程,也直接學習過戴家心意拳,在形意門二代弟子中,有此經歷的,只有他和車毅齋。
他後來藝成之後,給晉中多家富戶豪紳做過保鏢護院的工作。他的工作風格與車毅齋等人不同,車毅齋、李廣亨等人也做鏢師,但是他們基本都是固定為一兩家保鏢,而李太和則輾轉於很多家中。
李太和先後曾在介休北鹽場村中冀姓富戶人家擔任護院拳師多年;曾在介休縣城擔任縣太爺吳匡的貼身鏢師多年;曾在榆次北田候姓財主「恆升莊」和「達源昌」商號糧行內護院多年;曾在榆次聶店王家富戶家中擔任護院拳師多年;曾在榆次城內隆泰鏢局內擔任鏢師,保鏢於山西至京城、內蒙、張家口一帶許多年。
鏢行三大鏢系,坐鏢、票鏢、人身鏢,他都幹過,工作經驗可以說豐富無比。
他自幼便跟李洛能學了孫臏拳,青年時隨父移居山西,與戴家後人交從甚密,受此影響,他的形意拳風格極為獨特,後來他的拳法被他兒子李振邦教給了一個叫薛顛的年輕人,然後這個年輕人由此發展出的「象形術」再次驚豔了武林,不過那是後話了。
在當時,除了拳法風格獨特之外,他還有個特殊愛好,那就是奇門兵器,他是形意門中傳下奇門兵器最多的人。
他出門時最喜歡帶一對孫臏拐和麟角刀。他的孫臏拐與武術界常見的雙拐不同,別家雙拐大多為「卜」字形,因此也叫卜字拐,而他的孫臏拐則是「T」字形,被人稱為丁字拐,用法迥異旁門;而他的麟角刀也與後世流傳於宋家的形意麟角刀不同,宋家的麟角刀更像是一個頭開雙叉的鹿角形狀,而李太和的麟角刀則是半套護手鉤的模樣,沒有伸向前的鉤,而是向下一個彎斬刀,刀柄月牙護手,護手前一枝向上包過刀柄,形成刀鍔護手,而又向前彎曲,如此連帶後攥,共是五尖八刃,後攥則禿尖無刃,有點像八卦門的子午鴛鴦鉞形狀,而且一對兩柄的麟角刀細節也有不同,一柄要更厚一點,月牙刃的地方不是刀鋒,而是梳子,滿是鋸齒,疏密有致,在一些仔細的人口中,被分別叫做「虎翅梳、麟角刀」。
(孫臏拐)
他帶動了形意門一批人對奇門兵器的熱愛,到如今,形意門某些支脈中還流傳著很多奇奇怪怪的兵器,比如鳳翅钂、閉血鈌、方便鏟、雞爪鐮、攔門叟等等等等,極大的豐富了形意拳的內容。
(麟角刀)
他沒能名列八大弟子,是由於血親不列門牆的江湖規矩,這條規矩不光是武林中人,江湖八門中所有人都得遵守。最出名的就是相聲名家馬三立之子,人稱「少馬爺」的馬志明,17歲從藝,但年近四十的時候,才由侯寶林代師收徒,將他收入已故名家朱闊泉門下,否則,少馬爺至今都無法入相聲譜,「德雲社」的郭德綱和于謙兩人也互相收對方兒子為徒,學藝可以自己教,但名分必須拜別人,這就是江湖規矩,不論利弊,都得遵守。
(少馬爺馬志明)
而白西園不列八大弟子的理由與他不同。
(白西園)
白西園是北京大興人,從地域上講,算是靠近河北派,但他練的拳法卻是山西老拳式,河北形意的劈拳,白西園稱為「鷹啄」。在李洛能弟子當中,有三個人功夫尤為奇特。宋世榮的輕功最高明,郭雲深的剛勁功夫最大,白西園的手法最巧妙。
在他所傳的形意拳體系中,練三體式時,初起和諸家一樣,但隨著功夫的見長,後手前移到肘尖下,甚至還可向前。而且他的三體式以練暗勁為主,用法不以力降十會,而是以巧妙制敵,去掉了形意拳的硬打硬拼。五行拳手法獨特絕妙,自成一家。
而且在形意門二代弟子中,以白西園的文化程度最高,如今流傳於世的形意拳譜,就是他主導整理的,對形意拳發展貢獻極大。
武功、貢獻都足夠,但他卻沒有列入八大弟子之中。
要說八大弟子管李洛能叫師父,李太和管李洛能叫爸爸,所以李太和不列門牆,那白西園也管李洛能叫師父,也是李洛能承認的嫡傳弟子,為什麼他名聲不顯於世?
因為他是宮廷御醫。
以前的武林中有「習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的說法,但這句話在形意門中卻從未被履行,李洛能、車毅齋、郭雲深都曾經拒絕過朝廷的官職,緣起於反清復明的姬際可手下的心意、形意兩脈,都有一種草莽對朝堂的拒絕。李洛能可以有教無類,教給在朝廷任職的白西園拳法,但他終其一生沒有和任何王公貴族有染,郭雲深教過王爺府的人拳法,但只教了一半就不再教了。
白西園一身功夫不論門內門外都認可,並且因為他自己是醫生,對於養生之道深有研究,形意拳養生學說幾乎全都出自他手下。
在前些年,太極拳養生說甚囂塵上的時候,有一種說法是內家拳只有太極拳可以養生,形意和八卦都主於搏人,養生效果不明顯,八卦門如何應對的我們且不去管他,形意門人將白西園所傳的五行相生祛病心法及坎離相交心法丟了出去,打了無數人的臉。
但即使如此,他依舊不能是流傳後世形意門面的八大弟子。因為如果他名列高位,一定會被人說形意門巴結朝廷鷹犬,說話的人不會在乎他到底有多厲害,也不在乎他到底為形意拳的傳播與發展做了多大貢獻,悠悠之口,李洛能只能避嫌。
人們常說避嫌是為了公平,但其實避嫌本身就不公平。
不過對這些虛名白西園自己倒是不甚在意,他到八十餘歲時仍性恪開朗,將拳譜手抄給了徒孫孫祿堂,是真正健身、技擊,功德藝境並行不悖的大宗師。
歷史車輪前進,有些事會變,有些事不會變。
到如今,形意門八大弟子中還是不見這兩位的名號,我也不會像某些人那樣改稱十大弟子,但名分可以不給他們,承前啟後的功德必須為世人所知。
形意門威壓江湖二百年,除了面子,還有裡子,裡子沒名分,但裡子有功德。
留刀專欄 | 往期精彩回顧
我一個人,就是一座江湖
一甲子太久,這世上真的有三天速成的武功?!
一世傲「跤」總少年 | 留刀 一座江湖
寫在徐曉東和詠春丁浩一戰之後 | 留刀 一座江湖
打架還用得著練拳?| 留刀 一座江湖
夜半墳頭盜天機 | 留刀 一座江湖
我的一個劍師朋友 | 留刀 一座江湖
練兩手瞧瞧?演你妹!| 留刀 一座江湖
秘笈給你,你敢練嗎?| 留刀 一座江湖
不要用你的興趣愛好,挑戰別人吃飯的技能| 留刀 一座江湖
在你跟我討論道德之前,請先站起來 | 留刀 一座江湖
教不會你贏,我還教不會你跑麼? | 留刀 一座江湖
哲思:儒道佛法外,尚有登雲梯 | 留刀 一座江湖
那一天,古老的抱拳禮第一次出現在了UFC的擂臺上 | 留刀 一座江湖
醉劍于承惠:天不生于承惠,劍道萬古如長夜 | 留刀 一座江湖
繼俞大猷之後,徐曉東會成為史上單刷少林寺副本的第四人麼? | 留刀 一座江湖
一些功夫的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 留刀 一座江湖
擠去水分,第一高手還剩幾斤幾兩? | 留刀 一座江湖
確認過眼神,是打不過的人! | 留刀 一座江湖
一代天驕,終生不敗,跟誰都是五五開 | 留刀 一座江湖
江湖是個圈,太極是個圓 | 留刀 一座江湖
太極拳因他而盛,又因他而衰 | 留刀 一座江湖
官方認證,武林至尊 | 留刀 一座江湖
將軍身退,劍隱俠蹤 | 留刀 一座江湖
行不完的武學路,砍不盡的日寇頭 | 留刀 一座江湖
比武當少林功夫更為普及的中國拳法到底是啥? | 留刀 一座江湖
一半宗師:人不辭路,虎不辭山 | 留刀 一座江湖
談玄:禪病悲魔、武人天罰、天醫祝由的奧秘 | 留刀 一座江湖
真·鼻孔朝天 | 留刀 一座江湖
顛倒乾坤醉張三 | 留刀 一座江湖
大刀王五:擁有一首詩的男人 | 留刀 一座江湖
我家祖師,天下無雙 | 留刀 一座江湖
郭雲深:由來一聲笑,男兒自橫行 | 留刀 一座江湖
天下英雄誰敵手 | 留刀 一座江湖
我的江湖裡,關於金庸的那些記憶 | 留刀 一座江湖
真實的武學世家 | 留刀 一座江湖
不是親兄弟的土豪師兄弟 | 留刀 一座江湖
向無名之輩致敬 | 留刀 一座江湖
(本文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END -
喜歡我們的朋友請把我們設為星標。
「俠世界」公眾微信號徵稿!
內容要求:與武俠武術有關的任何文字,包含但不限於小說、散文、雜文、評論、詩歌、 漫畫
字數2千—2萬
稿費200元到1200元
投稿郵箱:1831401433@qq.com
點擊首頁自定義菜單有驚喜!
聽說每漲一個粉,小編工資漲1毛哦~
不拘多少,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