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煮酒|此人力壓司馬懿,制霸三國卻英年早逝?這都怪諸葛亮!

2021-02-24 白馬晉一

文:河湟三月 

縱觀三國歷史,魏蜀吳各國的帝王個人素質參差不齊,但要說對三國歷史的整體走向產生影響的帝王,魏明帝曹睿應該算一位。

曹睿幼年時,就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聰慧,被曹操甚為讚嘆,覺得有曹睿在,曹家事業後繼有人了,保證可以順利傳到第三代。

曹操在世時,在朝會宴席群臣之際,常讓曹睿與近臣並列出席。曹叡容貌出眾,長發垂地,平日沉默寡言,喜好讀書,博學廣識,尤其精於律法,十五歲時,就被封為武德侯。

曹丕英年早逝,曹睿被擁立為皇帝。當時,外有吳蜀虎視眈眈,內有宗室及老臣執政,誰都不看好這位年輕皇帝。

作為曹操手下重要謀士,劉曄歷仕三朝,閱人無數,在曹睿登基不久,曾和曹睿有過一次暢談,深為曹睿獨特見識和決斷魄力所折服。出來後,人們都向他打聽,想聽聽他這位三朝元老對新皇帝的看法。

劉曄長用充滿讚賞的口氣說:「咱們這位陛下,是秦皇漢武一般的帝王啊!」

眾人聽完,無不驚訝的有點不相信耳朵,沒想到劉曄對這位小皇帝給與如此高的評價,都有點半信半疑。

但是,曹睿很快用他的實際行動,給與了答案。

他用鐵腕手段,將司馬懿、陳群等老臣,駕馭的馳張有度,對外又力阻蜀軍,一度曾親赴長安督戰,使得諸葛亮數次無功而返,難過渭水半步,唯有徒嘆奈何。

其實,曹睿面對的敵人可不止蜀漢一家,當時的曹魏,可謂強敵環伺,西南有蜀軍,東南有孫吳,東北還有遼東鮮卑,但曹睿沉著應對,西阻蜀軍,東挫孫吳,北敗鮮卑,使得魏國始終是三國時期的頭號大國。

相比孫權,曹睿年輕,相比劉禪,曹睿能力出眾,在曹睿統治的前期,曹魏達到了鼎盛期,如果以當時的速度發展下去,恐怕三國鼎立的局面就要提前終結。

然而,誰曾料到,曹睿在位第八個年頭後,這位曾經英姿煥發、勵精圖治的年輕帝王,完全換了一個人一般。一切,以公元235年為界,曹睿沒了最初幾年的奮發圖強,開始貪圖享樂,他在洛陽大興土木,修建造昭陽殿、太極殿和總章觀,皆高達十餘丈,無不窮奢極欲。

與其同時,曹睿的後宮規模開始急劇膨脹,嬪妃侍女多達數千人,整日沉湎酒色,在以後的五年時間內,每天留戀其間,由於過於縱慾,最終導致一病不起,一命嗚呼,終年三十四歲。

曹睿的早死,給司馬懿的崛起和司馬氏篡位創造了機遇,假如曹睿再活個二三十年,恐怕歷史就要改寫,或許再也沒有司馬氏什麼事了。

但是歷史從來不容許假設,那麼,到底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導致曹睿心性大變,以至於前後判若兩人?

一切要從公元235年前後發生的那些事說起,首先對內來說,前一年,也就是234年,遜帝山陽公劉協(漢獻帝)去世,意味著曹魏代漢完全取得了勝利,政治法統日漸鞏固了。

就在這一年,在對外方面,曹睿親自出徵,擊退孫權,而蜀漢方面,由於連年徵戰,早已民生疲乏,加上諸葛亮死去,使得魏國方面少了一個最具威脅力的勁敵。

正是因為這兩人在同一年去世,讓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的曹魏,頓時鬆弛下來,曹睿本人也以為自此可以高枕無憂了,便開始放縱自我。

假若諸葛亮晚死幾年,曹睿恐怕也不至於早死,三國的歷史也將是另外一副模樣。

相關焦點

  • 四大系列之三國四大謀士,諸葛亮、郭嘉、司馬懿、周瑜
    三國是我國歷史上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魏蜀吳三國爭霸,出現了一大批名臣良將,受《三國演義》影響,三國是現代人最喜歡的一段歷史時期。三國時期,名臣良將紛紛登場,都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其中謀士和名將是其中最受人們喜愛的群體,三國眾多的謀士中哪幾個可堪稱為最強呢?
  • 三國冷知識,諸葛亮司馬懿是兒女親家,三國就是一群親戚打架
    由於小說三國演義的出現,讓人們對魏蜀吳三國爭霸的事跡變得盡人皆知,無論是男女老少,都能夠說出一些三國發生的事情。這就是三國普及的程度。眾所周知的是,魏蜀吳三國徵戰不休,從東漢末年開始,天下就大亂了,這時候逐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國時期雖然是盡人皆知的,但是三國中仍然出現了很多冷知識,這些冷知識是人們不熟悉的,也是鮮為人知的。
  • 郭嘉、司馬懿、諸葛亮誰更厲害?誰才是三國第一軍師?
    如果要比成就,那肯定司馬懿是最高的,因為他最後顛覆了曹魏政權,為司馬家統一三國建立晉朝奠定了基礎。但是如果比才華和謀略,那司馬懿可能就是墊底的那個人了。雖然在歷史中司馬懿對陣諸葛亮沒佔下風,但司馬懿打法太慫,基本上不敢出面和諸葛亮正面交戰。而郭嘉雖然年輕早逝,但能力一直都被曹操非常看重,諸葛亮就不用說了,可能是三國當中最敢用計的軍師之一了。
  • 三國時期的四大謀士,郭嘉上榜,司馬懿第2,第1無人不敬!
    不只是劉備和諸葛亮有這樣的關係,曹操和郭嘉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曹操在郭嘉英年早逝之後,是真情實意的非常惋惜,時常感慨若是郭嘉還在,那還何愁天下不得呢?魏蜀吳三國為何能三分天下,因為他們都有非常厲害的謀士,魏國就不用說了,前有郭嘉、荀彧、賈詡,後有司馬懿,吳國則是有周瑜,而蜀國則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
  • 三國中最牛的謀士,就連郭嘉、司馬懿、諸葛亮都遠不如他
    堪稱三國中最牛逼的謀士,郭嘉、司馬懿、諸葛亮都不如他熟讀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三國中文臣武將數不勝數,但其中才智過人的謀士也不在少數
  • 三國|司馬懿為什麼選擇耗死諸葛亮?
    小說的演義和歷史雖有所區別,但諸葛亮不斷北伐不斷失敗,越挫越勇的現實卻是存在的。歷史上和諸葛亮多次交手的司馬懿面對臥龍的不斷挑戰,卻始終選擇避其鋒芒的打法,堅守不出。 同樣是大軍師,司馬懿的龜縮戰法最終戰勝了悲壯的諸葛亮,常讓人覺得不服氣。兩者的勝負差別真的是指揮藝術的高下有別麼?司馬懿為什麼要一次次耗著諸葛亮呢?
  • 三國的這一對父子:父親力壓司馬懿,兒子卻被司馬懿誅殺!
    俗語有云,「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是我們大家常聽說的一句話。在漢末三國時期,就湧現出諸多傑出的父子,例如出將入相的陸遜父子,令人惋惜的關羽父子,割據江東的孫氏父子,開創晉朝的司馬氏父子,流芳後世的諸葛父子。
  • 諸葛亮和司馬懿竟是兒女親家!所謂的三國紛爭,竟是一群親戚打架
    春秋戰國是歷史上的第一個大亂世,持續時間之長,參與諸侯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可是細讀春秋戰國歷史的話,我們不難發現,各個諸侯之間都是親戚關係。不是夫妻關係,就是親家關係,總是都是沾親帶故的。三國是第二段亂世,魏蜀吳三國展開激烈的爭鬥,結果被司馬氏偷了塔,成了王者。細讀三國的話,我們也不難發現,所謂的三國紛爭,竟是一群親戚在打架,彼此之間都是沾親帶故的。
  • 諸葛亮後代與司馬懿後代相比,到底差在哪裡?
    孫權之後東吳迅速衰弱那是因為最傑出的兒子孫登英年早逝。司馬懿、陸遜和諸葛亮這三大英雄,在生時,他們是誰也沒有擊敗誰,誰也沒有怕過誰,都有誰與爭鋒的氣魄,這也是三國能夠在較長時期內能夠鼎立的根本原因。我在這裡無意評價他們到底誰更厲害,因為歷史已經證明,他們是三國時代除曹操、孫權、劉備之外的最偉大的三大英雄。
  • 屬於司馬懿的那個三國
    時隔半年,《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的續集《虎嘯龍吟》終於回歸。第一部我折服於楊修與司馬懿的「相愛相殺」,同時愛上了曹操這不為世人理解的梟雄。順帶看著張春華與司馬懿的搞笑日常,倒也是有趣的很,對人物全新的詮釋豐滿立體,服裝道具上的考究,禮儀法度的嚴謹,足見誠意,原來你是這樣的楊修,這樣的曹操,這樣的司馬懿。其中于和偉飾演的曹操被普遍認為超越了他曾經飾演的劉備,網友戲稱為「一個人的三國」。而翟天臨飾演意氣風發的楊修、王勁松飾演清高正直的荀彧也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戲份不多的郭嘉、崔琰都完美展現了那個時代的文人風骨。
  • 司馬懿諸葛亮是兒女親家!所謂的三國爭霸,其實是一群親戚打架!
    故事有個很狗血的開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徵討劉備,關羽被俘,張飛在逃至譙縣的途中,搶走了一名約莫十三四歲的小蘿莉,娶其為妻。這小蘿莉出身可非同尋常,她是曹魏名將夏侯淵的侄女,眾多三國題材的遊戲中將其命名為夏侯涓,形象為一個姿色撩人的少婦。雖然張飛在世人眼中是位莽漢,但他眼光確實毒辣。
  • 三國時代平均壽命只有26歲,司馬懿憑什麼能熬死諸葛亮、曹操?
    三國時期群雄並立,可謂是中國歷史上相當耀眼的一個時期,在這個英雄無數的時代,也代表著有千萬白骨的這些英雄!「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曹操在《蒿裡行》中說。生而無道,死而無義,這就是這黑暗亂世的真實寫照。
  • 諸葛亮 x 司馬懿是兒女親家!三國爭霸其實就是一群親戚打架!
    故事有個很狗血的開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徵討劉備,關羽被俘,張飛在逃至譙縣的途中,搶走了一名約莫十三四歲的小蘿莉,娶其為妻。這小蘿莉出身可非同尋常,她是曹魏名將夏侯淵的侄女,眾多三國題材的遊戲中將其命名為夏侯涓,形象為一個姿色撩人的少婦。雖然張飛在世人眼中是位莽漢,但他眼光確實毒辣。
  • 三國最強十大軍師:諸葛亮為何排不進前五,他前面都有誰?
    提起三國中的謀臣,很多人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諸葛亮,這個被後世熱鬧贊為智絕的人物,是在作者羅貫中描繪的重點,幾乎作者用在他身上的每一處筆墨都為訴說著智慧二字,但是,在三國的軍師謀臣中,諸葛亮卻排不進前五。那麼,三國時代智謀超群的謀士都有哪些呢?
  • 三國最強十大軍師:為何諸葛亮排不進前五,也不看他前面都是誰?
    ——《廿一史彈詞》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在戰火不斷的三國時期,能人異士層出不窮,他們在複雜的明爭暗鬥中將聰明才智發揮到極致。三國是智慧碰撞的巔峰時期,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有神機妙算諸葛亮,千百年來,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化身,如果沒有諸葛亮做劉備的軍師,蜀漢江山不可能發展得風生水起。影視劇將諸葛亮神化為「三國最強軍師」,反觀歷史,三國最強的軍師其實並非諸葛亮。
  • 三國歸晉早成定局 劉備司馬懿諸葛亮都不過是他的棋子
    所有熟悉三國故事的同學都知道:三國時期有三個人分別叫劉備,孫權和曹操,這三個人相愛相殺了一輩子,最後卻沒有一個人勝出的,結局卻是司馬懿成了最大的贏家。司馬懿忍辱負重含辛茹苦幾十年,生生的熬死了劉孫曹三個同時期的大佬,並且還奇蹟般的熬死了魏國的三位掌門人,最終獨攬朝政,為自己的子孫掃除了一切障礙,最終讓司馬家族建立了晉朝。驚不驚喜?
  • 三國最強十大軍師:諸葛亮為何排不進前五,看看他前面都有誰?
    三國時期,是一個人才井噴的時代,除了蜀漢五虎上將、曹魏五子良將及八虎騎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軍師。那麼,他們在東漢末年到三國這個大舞臺上,鬥智鬥勇,不亦樂乎。本文選出了正史上,三國最強的十大軍師,他們都是誰呢?諸葛亮排第幾呢?
  • 軍師聯盟:司馬懿用這五個字,讓諸葛亮死不瞑目,終成三國笑到最後的人
    聰明如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惜白帝城中託孤英雄淚,只換來星落秋風五丈原,長安洛陽,這兩漢故都,終成了蜀漢遙不可及的春夢。唯有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藏權謀於府內,飾詐術以忠信,殺伐果斷,陰狠無比,終於笑到最後,打下三家歸晉的根基,成為三國亂世真正的勝者。李宗吾評價說,司馬懿「集厚黑學之大成」。
  • 司馬懿為何能終結三國?
    毫無疑問和曹操一樣,司馬懿在後世的小說中和舞臺上,都是以老奸巨猾、陰險毒辣的反面形象出現的。趁著現在《大軍師司馬懿》電視劇熱播,博雅君也想聊聊這個話題。三國專家方北辰,易中天在百家講壇品三國時曾多次引用他的研究成果。
  • 三國中最厲害的七位謀士,司馬懿僅排第4,第一名無可爭議!
    三國中最厲害的七位謀士,司馬懿僅排第4,第一名無可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