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若被罷免,孫大千:民進黨對柯文哲進行3項「毀滅大作戰」

2020-12-27 海峽導報

距離6月6日罷韓投票倒數2周,外界揣測若高雄市長韓國瑜遭罷免的話,民進黨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臺北市長柯文哲。韓國瑜前軍師、前「立委」孫大千分析,未來綠色政治罷圈將對柯文哲進行三項「毀滅大作戰」。

孫大千24日在臉書發文表示,「今日韓國瑜,明日柯文哲」;柯文哲與韓國瑜同樣身為綠色政治霸權的眼中釘,肉中刺,本來就是唇齒相依的關係。

孫大千分析,當韓國瑜被罷免殲滅後,綠色政治霸權將會如法炮製的對柯文哲進行「毀滅大作戰」。第一,綠色網絡水軍將集中全力,心無旁鶩,徹底修理柯文哲。假消息和假新聞都將會傾巢而出;第二,絕大部分的媒體在威逼利誘的情況下,必然被迫用修理抹黑韓國瑜的方式,好好的「照顧」柯文哲;第三,民進黨當局在未來柯文哲的任期內,也會用盡心思,「硬卡」臺北市的重大建設,讓柯文哲的2024之路寸步難行。

孫大千感嘆,臺灣政壇的有志之士,如果不想看到臺灣落入一黨獨大,囂張霸道的狀況。唯有「抱團結盟」,才有可能扭轉臺灣民主政治的悲劇。

來源:東森新聞雲

相關焦點

  • 罷韓若過,挺韓大將:綠營將對柯文哲進行3項「毀滅大作戰」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距離6月6日罷韓投票倒數2周,外界揣測若高雄市長韓國瑜遭罷免的話,民進黨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臺北市長柯文哲。韓國瑜前軍師、前「立委」孫大千分析,未來綠色政治霸權將對柯文哲進行三項「毀滅大作戰」。
  • 今日韓國瑜,明日柯文哲?傳民進黨將用三招進行「毀柯大作戰」
    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被問及,是否擔心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後,成為民進黨下個攻擊目標,柯笑說「也不用等到他被罷,現在不就是這樣嗎?」對此,前國民黨「立委」孫大千表示,柯、韓身為綠色政治霸權的眼中釘,本來就是唇齒相依的關係。
  • 民進黨將對柯文哲進行毀滅大作戰?這"三招"或陸續登場
    臺北市長柯文哲。(資料照/鄭任南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5月2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被問及,是否擔心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後,成為民進黨下個攻擊目標,柯笑說「也不用等到他被罷,現在不就是這樣嗎?」對此,前國民黨「立委」孫大千表示,柯、韓身為綠色政治霸權的眼中釘,本來就是唇齒相依的關係。
  • 綠將對柯文哲進行毀滅大作戰? 三招將陸續登場
    臺北市長柯文哲。(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鄭任南攝)    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被問及,是否擔心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後,成為民進黨下個攻擊目標,柯笑說「也不用等到他被罷,現在不就是這樣嗎?」對此,前國民黨「立委」孫大千表示,柯、韓身為綠色政治霸權的眼中釘,本來就是唇齒相依的關係。他說當韓被罷免殲滅後,綠色政治霸權將會如法炮製的對柯進行「毀滅大作戰」,並預言三項招數將會陸續登場!
  • 孫大千示警:今日韓國瑜明日柯文哲 民進黨三招數將陸續登場
    臺北市長柯文哲。(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島內「罷韓」倒數,國民黨前「立委」孫大千提醒,「今日韓國瑜,明日柯文哲」,臺北市長柯文哲與高雄市長韓國瑜身為綠色政治霸權的「眼中釘,肉中刺」,本來就是唇齒相依的關係。
  • 韓國瑜若被罷免,柯文哲沒掩體被民進黨針對?柯文哲:典型陰謀論
    韓國瑜若被罷免,柯文哲沒掩體被民進黨針對?柯文哲:典型陰謀論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選舉已經結束,韓國瑜落敗無緣臺灣地區領導人之職。在選舉結束之後,韓國瑜也表示自己將會回到高雄市,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為市政項目努力。
  • 柯文哲遭指挺韓國瑜不被罷免 柯:典型陰謀論
    柯文哲。(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月1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資深媒體人韋安認為臺北市長柯文哲鐵定會挺韓國瑜不被罷免,否則他就會變成民進黨主要敵人,日子也不好過。柯文哲對此表示,這就是典型陰謀論,什麼事都要扯到政治。韋安在臉譜網(Facebook)發文聲稱,柯文哲鐵定會挺韓國瑜不被罷免,他認為如果剩下柯成為民進黨的主要敵人,日子一定不好過,若柯、韓聯手抗綠,也是一場精彩大戲。對此,柯文哲表示,這就是典型陰謀論,什麼事都要扯到政治,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 是韓國瑜做得不好,還是單純的顏色不對?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投票將於6月6日舉行,自從去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蔡英文獲得連任後,罷韓聲浪來勢洶洶,以民進黨為首的韓黑團體頗有一種得了便宜還蹬鼻子上臉的架勢。但韓國瑜上任高雄市長以來,訂單外銷、填坑路平的新聞不斷,不禁讓人納了悶了,究竟是韓國瑜市政做得不好,還是單純的顏色不對?@罷韓持方:韓國瑜做得好是基本要求高雄馬路過去坑坑洞洞。
  • 孫大千曝民進黨選舉七招式 這招對付韓國瑜?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年底選戰逼進,前民代孫大千列出民進黨選舉百戰百勝的「葵花寶典」,包括政策綁樁、悲情要求、抹黃抹紅抹黑等7個招式。
  • 韓國瑜被罷免後:高雄一地雞毛,柯文哲壓力山大,蔡英文能高枕無憂?
    在民進黨當局大力鼓動下,經過6月6日高雄投票,中國國民黨籍市長韓國瑜成為首位被罷免的臺灣地方首長。當晚,留下「這一次,誰會是贏家?」的遺言,力挺他的國民黨籍高雄市議長許昆源跳樓自殺。可以肯定,此番罷韓案以高票通過,對韓國瑜本人、南臺灣藍綠版圖乃至整個臺灣政壇力量對比,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 「臺獨」團體聯署3萬人罷免韓國瑜
    根據臺灣地區相關法律,如果韓國瑜國民黨初選勝出、他的市長罷免活動也通過,高雄市民很有可能面臨「一邊投是否同意韓國瑜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一邊投是否同意罷免韓國瑜擔任高雄市長」的亂局。據《聯合早報》7月1日報導,由臺灣基進黨及親綠團體組成的罷免韓國瑜聯署第一階段已經達到要求,罷免聯署書突破3萬份。
  • 臺北「立委」第二選區:韓國瑜全力加持 孫大千仍難突圍
    國民黨2020「大選」候選人韓國瑜5日前往社子參拜葫蘆寺,500多名支持者把寺廟內外擠爆,黨籍「立委」候選人孫大千為韓競辦副執行長具高度連結,韓國瑜聲勢高讓人有能助孫大千突圍的想像
  • 綠粉想罷免韓國瑜?
    這廂是「韓流引爆金流」,一片欣欣向榮;民進黨那廂卻——狠得牙痒痒、嫉妒得心酸酸!    民進黨陣營的腦殘粉er,狂酸韓國瑜除了把高雄變成綜藝城市其他什麼都沒做,還有綠粉說「人潮進來后街道變堵了,希望高雄能回歸過去的平靜」,額?要錢進口袋卻不要人進高雄,怎麼想得那麼美呢?
  • 「罷免韓國瑜」是怎樣的鬧劇?| 分析
    韓國瑜惹來罷免狂潮為哪般?【視頻】環球時報報導韓國瑜被聯署罷免「九合一大選」,韓國瑜從空戰起家,歷經三山大戰,攻下高雄,民進黨盤踞高雄20年的根基一夕翻盤。如今韓家軍號稱百萬雄師,網路更盛傳「韓粉出徵、寸草不生」,韓國瑜壯大成陸軍總司令,全臺南北徵戰,每場造勢大會均有10萬人起跳,韓流儼然從網路空軍進化成百萬陸軍,聲勢壯闊。
  • 「罷韓」行動火熱進行,孫大千:蔡英文根本沒有唱反調的勇氣!
    "罷韓"行動火熱進行,孫大千:蔡英文根本沒有唱反調的勇氣!因為韓國瑜在競選高雄市市長後獲得了很高的人氣,所以他去年代表國民黨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但是不幸選舉失利。韓國瑜在競選失利後馬上回到高雄市履行市長職責。他努力推動高雄市的市政建設。
  • 原來,韓國瑜被「罷免」,是因為民進黨
    對此,有不少人抱有疑問,既然「挺韓」,希望韓國瑜能夠重新復出,那麼當時臺灣民眾又為什麼要選擇「罷免」韓國瑜呢?對此,有臺民眾說了實話。臺大成「綠色政黨」臺灣島內民眾表示,不少人在韓國瑜被「罷免」後,又重新理性思考當初為什麼要「罷韓」。對此,有臺網友在PTT論壇上發表了《臺大的同學也後悔罷韓了》一文。
  • 韓國瑜若被罷免誰會最慘?臺網友竟秒點名他
    臺媒資料圖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6月6日投票,將由高雄市民投票決定市長韓國瑜去留,但韓國瑜若不幸被罷免後,最慘會是誰?有網友認為從近期幾份民調來看,「六都」之中下個被民進黨獵巫對象,非常有可能是臺北市長柯文哲。
  • 韓國瑜被罷免!
    ▎韓國瑜記者會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罷韓案通過後,「選委會」將於7天內公告結果,並於公告當天解除韓國瑜市長職務,若韓陣營放棄「罷免無效之訴」,接下來3個月內會進行補選。2018年4月,時任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的韓國瑜正式表態參選高雄市長,而這座城市已由民進黨執政長達二十多年。在幾乎沒有人看好的情況下,韓國瑜打著「庶民牌」一路高歌猛進,逆風翻盤,迎來了政治生涯的高光時刻。但在他當選市長後短短3個月,所謂「韓國瑜市長罷免連線」(後改名為「公民割草行動」)就成立了,開始對罷韓進行一連串的「超前部署」。
  • 直說丨韓國瑜成為島內首位被罷免市長 民進黨打開惡鬥潘多拉盒子
    雖然這不是韓國瑜第一次被罷免,1994年,韓國瑜任臺北縣民意代表,因為贊成核四興建,與洪秀柱、林志嘉、詹裕仁三人一起被罷免,雖然最終未達人數,但韓在四人中也是得票數最高的一位。而這次市長罷免成功,未必就此終結韓國瑜未來的政治生涯,但肯定是對他個人從政生涯的最大一次羞辱。這次罷免投票,實際就是去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延續。韓國瑜作為競選失敗者,依舊被對手民進黨趕盡殺絕。
  • 高雄基層驚爆:若韓國瑜被罷免,國民黨將推動罷免蔡英文
    罷免中國國民黨韓國瑜投票可能在6月登場,國民黨高雄市大寮區黨部主委郭倫豪接受訪問分析表示,若韓遭罷免,國民黨也會推罷免蔡英文,將來可能變成藍綠惡鬥,但也變成必須去做的事情,整個社會氛圍會被改變。藍營支持者在經歷韓被罷免後的情緒下,定會願意去從事罷免蔡英文行動,之後會變成新一波的戰爭,民進黨是否會在新戰場得利?恐怕還是未知數。郭倫豪觀察,韓國瑜之前打2020「大選」選戰和民進黨針鋒相對,目前採取守勢也是一種策略,避免言多必失。但現在重點都在韓國瑜上,其他縣市首長要互相聲援有限,就要看黨中央怎麼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