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不夠好,不配做媽媽?」

2021-03-05 繪聲繪色親子伴讀

我們都不想變成一個「神經病媽媽」

只是環境在逼著我們改變

我是不是不夠好,不配做媽媽?」一4歲娃的媽媽對我說。

事情是這樣的,今天下午,這位媽媽接到了幼兒園老師的電話。

原來是今天幼兒園組織手工活動,活動結束後,每個小朋友都乖乖聽老師的話收拾好材料,只有她的兒子豆豆不肯動,非要老師一起去幫忙收拾,誇幾句才行動。

老師的意思是媽媽也可以在家裡培養一下孩子的執行力。

自從有了孩子,我們就有了最大的軟肋,女人本來就是感性的,對豆豆媽來說,聽到這個消息,她不敢說豆豆,可卻特別焦慮,急忙找到我,問:「我到底應該怎麼辦?」

在我給了她一些關於孩子拖沓以及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建議後,豆豆媽反而更崩潰了,也就有了開頭的那句話。

從前,我也是那個「焦慮」的媽媽。

糖糖生下來後,每次聽到她的哭聲,我心裡不是驚喜,而是感到驚嚇:「這個小生命因為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到底能不能讓她好好成長?」

為了孩子,我放棄了一切休息時間,開始報各種早教班,參與各式各樣的育兒活動;為了「對得起」孩子,我風雨無阻,完完全全打了雞血一樣。

如果哪一天,我「偷懶」了,不安會佔滿我的內心:為什麼別的媽媽可以做到,而我不行?

如果我不小心吼了孩子,事後更是愧疚:我不是一個好媽媽!

好幾次,我因為不能走出這樣的情緒,嚎啕大哭。這種狀態,真的特別令人難受!(我只生了一個都如此,那些二胎媽媽,你們真的了不起!)

好在老公一直在勸我:好媽媽的標準,並不是培養出一個「神童」,我們的糖糖不需要3歲背唐詩5歲能寫代碼,就算糖糖比同齡人慢那麼一點,她是快樂的長大,誰又能說你不是好媽媽呢?

漸漸地,我開始變得不再那麼焦慮了,以前看過一篇文章:牽著蝸牛去散步。我開始像孩子那樣,慢下來看看孩子的世界。

對以前的那些育兒課堂我不再一股腦往前衝了,如果不小心對孩子發了脾氣,事後我會和孩子道歉,給她講道理:「媽媽發脾氣不對,但是媽媽也是個普通人,媽媽也會有脾氣,你今天做得確實不對。」仔細分析原因之後,我鼓勵她下一次做得更好。

沒有完美的媽媽,也沒有完美的孩子。

現在糖糖還是會和以前一樣惹我發火,但在我心中,已經開始學著接納她所在年齡段的不同表現並觀察她行為背後的用意了。開始這麼想之後,糖糖寫字慢點就慢點吧,與其發火,不如想想,是不是這個字太難了?

就像開頭故事裡的豆豆一樣,豆豆故意等老師的表揚這個行為,背後是不是豆豆渴望得到關注? 當知道這一些後,或許我們可以更平靜。

容易焦慮的媽媽,歸根結底是是缺乏安全感。

每一個媽媽在成為媽媽之前,都曾是父母的小公主,她們愛美,她們喜歡漂亮的東西,她們只是個普通的女人。

但現在這個社會,對媽媽的要求太多了,媽媽也開始「不放過」自己:

「我的娃要自己帶才好!親子陪伴不能少!」

「好想出去工作,給老公減少一點家庭壓力!」

「媽媽也要保持漂亮,沒有誰會喜歡黃臉婆!」

「家要保持乾淨整潔,不然怎麼算個媽?」

「孩子我要呵護,老公我要關心.」

閨蜜聚餐、下午茶、派對,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每當孩子出現一點點小意外,我們都無時無刻不在懺悔

我是不是對孩子的教育做得還不夠好?

我是不是陪伴孩子還不夠多?

別的媽媽肯定能比我做得更好吧?

如果我的孩子的媽媽是別人,她一定會做得更好!

媽媽們一邊為工作上的事弄得焦頭爛額,一邊自責:我沒有陪好孩子,孩子的成長缺失了我,我以後要怎麼彌補?

我們都不想變成那個「神經病」媽媽,環境在逼我們改變,如果還有個不理解的老公,媽媽們就變成了那個超人媽媽。

可是,媽媽們呀,你們不是超人,媽媽也需要被疼愛,媽媽也是第一次做媽媽。媽媽是一種修行。

焦慮除了讓我們責怪自己,也給了孩子壓力。

我曾聽到有不少媽媽問過我:「我的孩子是不是有毛病?」

理由更是千奇百怪的:

「我的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拖拉,是不是有毛病?」

「我的孩子脾氣特別大,他不是不是有甲亢?」

「孩子都6歲了,只吃一碗飯,是不是有什麼病了?」

在媽媽這樣焦慮的關心下,孩子變得小心翼翼地討好,講話的機會還會變少(因為恐懼,不知道媽媽為什麼生氣、心情差),孩子的表達性語言發展也會受到阻礙,小小年紀就承擔著媽媽的壓力。

媽媽用自己的焦慮控制著孩子,還不如積極地將焦慮轉化為動力,去行動,去學習,去改變。

現在的很多家庭裡很容易存在兩種極端。媽媽過度焦慮,爸爸過度放開。要把握好這個度還是要爸爸和媽媽一起多修行。

我一直認為沒有完全適合家長的育兒秘籍,所有的育兒指南其實都是讓你:愛你的孩子。給他們的行為設限,讓他們為自己負責。 更深層次的教育細節,對於不同的孩子,才會有不同的表現。


兒童心理學家大衛·溫尼克特曾經告訴父母們:我們要成為足夠好的父母、養育足夠好的孩子。我們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我們可以用「足夠好」來培養體面的、有愛心的孩子。

所以,媽媽們呀,你們也可以偶爾「自私」,你們不是完美的,從今天開始,你們的第一要務是要變得快樂,才能為孩子帶來快樂啊!

你們已經夠好了,你們的努力向上,才是孩子最好的教育啊!

相關焦點

  • 產後抑鬱症:我真的不配做母親嗎?
    育兒負擔、易怒脾氣、激素變化……這些身心疲憊的新媽媽們,站在情緒的平衡木上質疑自己:「我是不是真的不配做一個母親」?  「我不配做你的母親」和晶晶不同,王燦的孩子從2018年11月出生至今一切正常。但作為一名29歲的北漂媽媽,她卻對女兒充滿愧疚。
  • 不是你不夠愛我,是我不夠好
    你說過,你愛我,不會讓我掉一滴眼淚,感動得我信以為真,可現實卻證實誓言只是個美麗的謊言。當你把我拋之腦後,把別人擁入懷抱的時候,你可曾想過我在流淚?我會為你流淚一生,這種傷害,讓我有苦難言,與其說是你不夠愛我,不如說是我不夠好。
  • 身世不夠悲催的演員,是不是不配參加這檔綜藝?
    沒想到,《我就是演員3》在演員和導師們的全力配合下,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一口氣刷了兩期節目之後,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身世不夠悲慘的演員,是不是都不配來參加這檔綜藝?可在《我就是演員3》的舞臺中,她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30+的過氣女團成員,非常喜歡表演,卻從沒演過一部戲,而且還把前男友送給別人做了嫁衣。
  • 鄭爽不配,長成張翰「媽媽」太難受,趙品霖稱其理想型
    導語:鄭爽不配,長成張翰「媽媽」太難受,趙品霖稱其理想型!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和大家一起吃瓜說娛樂的琪琪仔。看到標題不要罵小編哦,先來聽一聽事情的始末!近日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被「鄭爽連線迷弟趙品霖」以及「趙品霖鄭爽同框」等熱搜佔據了視野。
  • 《不完美的她》周迅「罵」趙雅芝:生而不養,你不配做媽媽
    然而,一切在媽媽交了男朋友尚武后改變了。尚武是一個遊戲人間的家暴男,他經常會把穆蓮生當作玩具,讓她站在遊戲機屏幕前感受被搶擊倒的痛苦,把她裝在密封的紙箱裡玩捉迷藏,甚至把她嘴巴沾上捆綁放在櫥櫃裡,意圖製造失火「意外」殺死她,好在林緒之救了她。 被當作拐賣嫌疑犯的林緒之帶著穆蓮生開始逃亡,給她改名林小鷗,小鷗「意外」認識了林緒之的生母鍾慧。
  • 包文婧不配當媽媽?卻不知每個少女與媽媽們都羨慕著這位懵懵懂懂的「另類媽媽」
    但跪求8迷們轉發到朋友圈哦,萌萌噠,比心.GIF最近一檔親子節目《媽媽是超人》,包文婧媽媽被廣大網友聲討,被吐槽「不合格」,不配做媽媽,可憐了餃子而胡可是兩位萌娃的媽媽了,還是調皮的小搗蛋男孩,但卻很有一套育兒經,基本上是零差評的超人媽媽了
  • 「我不夠好」,是一種癮
    就像之前的新聞,某男子喝醉後在地鐵站裡躺著,民警通知其妻子來接走。男子在宿醉裡說了一句話,扎到了很多網友的心:寶寶,我真沒用。普通人對他們的安慰就是,「親愛你,你已經足夠好了」、「你都不知道你有多好」。我相信每一個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人,都無數次聽到過這樣的話,然而並不能改變他們對自己的評價。
  • 「那個沒良心的人不配做你父親」媽媽恨的人,我見到他便是歡喜
    以前上高中時,有個關係特別好的同學,父母是離異狀態,她跟著母親生活。每次談起她的父母,她總是說媽媽特別辛苦,很恨爸爸。我一直以為她是真的恨,直到有次她爸爸來學校看她,她表現出了異常的高興,很熱情的招呼父親,還給父親講解自己的學習成績以及要報考的專業。平常不愛說話的她在父面前就是個話癆。直到要上課時,她才依依不捨的送別了父親。
  • 母親無意發現11歲女兒「小秘密」,母女倆抱頭痛哭:我不配當媽媽
    爸爸每天起早貪黑騎著三輪車去工作,媽媽在家裡整理家務,照顧妹妹。文婷每天和同村小朋友上學。就這樣,日子也過得順當。但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一場突如其來的事故,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天,文婷爸爸像往常一樣,很早就騎著三輪車工作去了。家裡按步就班的各忙各的事情,到了晚上,8點鐘了,爸爸卻一直沒有回來。
  • 少年》,我一直想著我不配我不配……
    我在散步的時候,跟我媽說,她嚇了一跳,說她根本沒有想到。我打棒球當時是我爸爸媽媽覺得我太瘦了,想讓我鍛鍊一下身體。剛好有一位做青少年棒球俱樂部的老師是他們的好朋友,就讓我去了。實際上三四年學下來要⼗幾萬,是一個很貴的運動。棒球在我的認知中,是一個國外運動,在美國比較受重視。
  • ​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被媽媽罵了,她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 「滾開點,我不配當你媽!」拳王太太冉瑩穎教育兒子是對是錯?
    你浪費爸爸用錢買的蛋糕,媽媽不生氣才怪!」軒軒被嚇愣了,眼淚一直掉。軒軒試圖跟媽媽道歉,一直跟著媽媽屁股後,想讓她原諒自己,可是冉瑩穎還是非常生氣吼道:「滾開點,我不配當你媽,你也不配當我兒子。」當冉瑩穎說「滾開點」、「你不配當我兒子」這些話時,明顯地感覺她的憤怒與失望,是接近崩潰的邊緣。其實冉瑩穎是愛軒軒的,但這種愛,需要通過滿足她所預設的「條件」來獲取。
  • 不完美的她:蓮生被生母拋棄,絕望地哭出聲音,穆靜不配做母親
    《不完美的她》:蓮生被生母拋棄,絕望地哭出聲音,穆靜不配做母親觀眾們期盼已久的電視劇《不完美的她》終於上線了,從這部劇前期的宣傳來看,其演員的陣容還有劇情,就受到了不少觀眾們的期待,這部劇是由周迅、黃覺、趙雅芝等影視大腕聯合主演。
  • 曾三次藝考失敗,被嘲長得醜不配做演員,現倪大紅摘得視帝桂冠
    曾三次藝考失敗,被嘲長得醜不配做演員,現倪大紅摘得「視帝」桂冠!「我想喝手磨咖啡」!但父母對他要當演員這件事很不讚許,因為他的身高也不夠,外貌條件也不出色。他們希望他能有一技之長,哪怕做個電工、木匠。經歷了這麼多次的失敗,其他人可能早就被打擊的放棄了,但他一根筋的說:「沒事,明年我還考。」1982年,不甘心的他抱著最後一次的心態再次報考中央戲劇學院,成績出來的那天,他都不敢去看,還是媽媽買菜的路上,順道看了,回來告訴他:「你考上了!」
  • 我做的不夠,虧欠孩子?家長如何擺脫莫名的罪惡感呢?
    朋友是職場媽媽,常怨嘆自己工作太忙無法兼顧家庭,特別對於無法花更多時間照顧孩子覺得很愧疚,常擔心自己是個不夠格的母親。不會煮就不要煮,何必這麼勉強...」媽媽一聽要氣炸,又生氣又傷心,覺得自己這麼努力了,孩子老公竟毫不領情。你明明就做得很棒了啊!但是全職媽媽就會覺得自己是個好媽媽了嗎?全職媽媽對孩子就比較沒有罪惡感嗎?
  • 女兒問「我是不是撿來的」,這位媽媽的「回答」好暖…
    女兒一秀問了媽媽一個大多數孩子都會產生的疑問
  • 作業效率低是因為專注力不夠好嗎?一位媽媽的分享
    作業效率低是因為專注力不夠好嗎?
  • 馬思純:被說關係戶說明我做得還不夠好
    馬思純(資料圖)  剛剛過去的2015年,馬思純為自己撰寫了一份卓越的成績單。從主演《左耳》開始,馬思純受到了網友的關注,但因為自己的小姨是蔣雯麗,她被網友視為靠小姨上位的「關係戶」,一時間,馬思純似乎做什麼都是錯,她在事業上的付出,就被猛獸般的「黑水」所淹沒。  近日,馬思純接受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回應了網友對其「關係戶」身份的質疑,她坦蕩地說:「沒關係,說去吧!」她還說:「現在還有人這樣說我,那就說明我做得還不夠好。
  • 交往依依3年同居 納豆鬆口最大問題:是我還不夠好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納豆(林鬱智)2017年被拍到和「國光女神」依依吃飯約會,戀情隨之曝光,事後也大方認愛,不知不覺已經穩定交往3年多,39歲的他最近被問到遲遲沒踏入婚姻的原因時,他坦言:「現在的問題是我還不夠好。」
  • 李小璐惡搞女兒視頻曝光,被質疑不配做媽媽,甜馨真的可憐嗎?
    他們覺得明星也有自己的私生活,不能因為做錯一件事,就否認她的全部,尤其是做母親的權利。再退一萬講,你可以說李小璐不是一個好妻子,但這就意味著她不是一個好母親嗎?我看未必。你能說她不配當媽媽嗎?我們總是自以為是,以上帝視角去斷定孩子的幸福——「哎呀,她跟著出軌的媽媽,太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