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所說的因果,竟是臺善惡不分的複印機?「因果故事003」

2020-12-27 佛眼裡的世界

雞蛋,從桌上掉地上,會碎,這是看得見的因果。而佛家宣揚的「善惡有報,因果不虛」,卻建立在常人看不見的因果上。佛經和佛家,記錄了很多輪迴轉世的因果故事。本系列就講述這些,真假暫且不論,但必定促人向善的,因果故事。

因為很多因果是常人看不見的,可能有人就會想,那我做了什麼事情,以後或者多生多世以後因緣成熟的時候,到底有什麼果報呢?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釋迦牟尼佛也會面對弟子們的疑問,不過世尊是已經成佛的佛家六種神通具足的聖者了,可以用佛家六種神通之一的「宿命通」來觀察常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無數轉世情況,便能夠很方便的將一個人的前世今生了知清楚,並將因果是如何運作的情況,如實告訴給弟子們。

今天來講個佛經裡面記載的小故事,大家便會明白因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了。

在2500年前的印度舍衛城,一個富有的家庭誕生了一個聰明可愛的小男孩。一直健健康康的小男孩,長到6歲的時候,突然駝背了。家人花了很多錢求醫,無效;又請了印度當時其它宗教的人士,給小男孩念咒語,祈禱什麼的,均無效!

當時釋迦牟尼佛已經得道,有人便建議這個家庭的長者,可以去請求世尊幫助,也許可以治好小男孩。家人便前往拜見世尊,世尊答應第二天就前往這個家庭為小男孩治病。

釋迦牟尼佛

第二天,世尊帶著眾弟子前往這個家庭。剛走到小男孩家,小男孩看到世尊相好莊嚴,無比的歡喜和激動,他一下子從床上蹦起來想親近世尊。結果,這一蹦,駝背竟然立即就好了。

這家人感激地用非常好的飲食供養了世尊及同行的弟子,供養完以後,世尊為施主一家說法,施主一家證得了佛教的預流果位。眾人問世尊,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緣,這孩子生在這富貴之家,又是什麼因緣駝背,而世尊親自加持就恢復了呢,又為何會在世尊的座下證得果位呢?

世尊見因果教化的時機成熟,便應大眾的請求,為大眾開示了這個孩子的因果。

原來,這孩子在很久以前的迦葉佛的時候,與另一個孩子一起,是對雙胞胎兄弟。因為對迦葉佛升起了信心,兄弟兩個便在迦葉佛教法中,受戒出家了。兩兄弟問迦葉佛,是應該先聞思,還是先修行,迦葉佛回答,先聞思。

兩兄弟白天便勤奮的聞思,夜晚休息。休息的時候,哥哥經常跟弟弟打鬧嬉戲,因為哥哥力氣大,常常把弟弟壓在身下。弟弟感覺老是被哥哥欺負,不高興了,有一天,弟弟找了一塊石頭裹在自己的衣服裡面,哥哥又想像往常一樣壓住弟弟,不想,腰椎撞在石頭上,受了傷。

迦葉佛

這時,弟弟很後悔,自己不該傷到了哥哥。哥哥在積極的治療下,一段時間以後還是恢復如初了。哥哥在受傷的期間,對輪迴的痛苦更有感觸,通過修行,證得了阿羅漢果。哥哥證得了聖果,弟弟也很高興,恭敬地當起了羅漢哥哥的侍者。

後來,弟弟臨終的時候發願,願以一生出家持戒的功德生生世世生於富貴之家,並能證得聖果。願自己讓哥哥受傷的惡業不要成熟,如果成熟,願讓自己證果的世尊能親自消除自己的痛苦。

於是,在迦葉佛時代,這個弟弟發的願,在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時代,因緣成熟了,便出現了富貴之家的孩子突然駝背,世尊親臨,駝背便恢復了,又因世尊說法,證得了聖果的事情。

其實佛家的聖者釋迦牟尼佛發現並揭示的因果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自然規律,沒有證得聖者的果位是無法完全清楚了解和觀察到其中的每一個細節的,也無法去預知一個因到底會在什麼時候,或者說什麼機緣之下結出一個果甚至多個果。

但是其實對於我們常人來說,只需要記住「因果是臺善惡不分的複印機」即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做了善事,它一定會複印出來,回報到你身上;你做了惡事,它還是會複印出來,回報到你身上。沒有不報,只有時候未到,僅此而已!

(正文完)

相關連結:釋迦牟尼佛說:「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關注《佛眼裡的世界》,成為有故事的人!

謝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佛教修行|略說因果業報
    因為佛法包括宇宙間一切有為無為的真諦,釋迦佛陀在娑婆世界說法四十九年,說了八萬四千法門,總括起來,不離因果二字,也就是佛法。簡單的說,宇宙間的一切因果就是佛法。學習佛法主要是要明白因果理趣、學習因果,知道世事無常、輪迴痛苦,知道善惡業力、因感果報,因此尋求解脫之道,求證道果,圓滿菩提,利益眾生。唯有明了一切因果而不被因果所遷,才能了生脫死。所以,因果即是佛法,佛法即為因果。
  • 【深信因果】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惡報篇 五十三
    施某到工廠躲了九個月,自以為殺人秘密,只有林女主嫌知道,而林女又跳樓死無對證,他以為林○松鬼魂大概找不到他,結果閻王知道他躲在那裡,先派陽間員警抓到他,可見閻王沒有放過誰,因果不差,所以說業力不可思議,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林施二人下場,在因果善書──《太上感應篇》上,太上曰: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現在我們從《感應篇》上來學習因果啟示。
  • 佛教:善惡因果三世業報
    我有幸生長在農村,在我們農村裡,沒有農民不懂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因為不可能種瓜得豆,也不可能種豆得瓜,這個道理顯淺易懂。所以佛家說的「行善得善果、行惡得惡果」,也是這個理兒。佛家說,萬事萬物都由因緣和合生成的,但緣也有善緣和惡緣之分,還有深淺之別。
  • 「佛學·拾柒」-「萬般皆空,因果不空」與「四狂」
    在「佛學·拾陸」中,我們提到阿闍世王殺掉了自己的父親,篡奪了國王的位置,還打傷了佛陀,犯下了兩個無間罪業。因此他本人非常的害怕死後會墮入無間地獄,於是請教了佛陀是否有補救的辦法,佛陀於是循循善誘對其進行了開導,並且告訴阿闍世王你不一定有罪。
  • 佛教公案 | 因果不昧 行善積福
    所以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如聲應響,古今皆同,是不分貴賤的。過去世,我是一個修行佛道的人,鄰居信奉鬼神,常常做壞事,災禍就如同響聲一樣地緊隨著他。每逢齋日,我就到寺院聽經聞法,德行日積月累,終於能成就如來,為三界至尊;但是,那個鄰居由於始終沈迷在鬼術、殺生、酒色,因此生生世世在三惡道輪迴受苦。如今我已成佛,他依舊為髒臭的豬身。阿難!
  • 因果循環,善惡有報,光緒年間,有一則因果故事,看完令人深思
    這個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因果循環,善惡有報。所以我們在生活中的舉止行為,言語造作,更應謹慎。《詩經》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人要有這樣一個心理狀態,就不會造作惡業,自然不會感召惡果。在清朝光緒年間,有這樣一個真實的因果故事,看完令人深思:山東的王先生,在上海租界的洋行工作,老闆對他很信任。有一次老闆派他去收欠款,他帶上錢袋子一早就去了。到中午,收得銀洋一千三百塊。也到中午了,就到茶樓,喝了點茶,然後就趕回去交差了。
  • 《妙先生》善惡,因果
    善惡一念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個人心裡都有善惡,關鍵在於自己怎麼選擇。或許人生中大部分時候都沒有對錯,只是一種選擇。殺好人,救壞人。這世間充滿了諷刺,好人自我犧牲,換得壞人性命留在世間貪婪存活。而總有大道之士,於危難時願意解脫眾生。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因果循環,因果不虛,萬物只有平衡協調,才得以生生不息。
  • 因果故事~鬼也恩怨分明,有報恩的鬼,也有抱怨的鬼
    原來他家裡有兩個鬼,他要是看經,經本一打開,有一個鬼就把他的經本合起來,說:「不要看了,休息休息不好嗎?」他要是拜佛拜下去,那鬼就把他縵衣的衣鉤扯掉,說:「不要拜了,拜得這樣辛苦做什麼?」他要是吃飯,這鬼就丟一條小蝦在他碗裡,不要他吃素,一見到小蝦他就飯也不吃了。 那個鬼就專同他這樣找麻煩。
  • 地獄的真相與因果
    豈可不嚴肅省思與對待。《 論語 》中子路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似乎已明白透露出生與死是息息相關的。生前之造作,死後由靈魂去算帳。又《易經?繫辭坤卦文言》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雖未道及因果報應,其理業已道明了。故云:「緣乃因果母:六道由之生。」真是至誠至懇、纖毫不虛之道理。又云:「萬法唯心造。」
  • 海濤法師《佛說善惡因果經》
    《佛說善惡因果經》簡譯海濤法師選輯佛在祇樹給孤獨園時,阿難請問八吐命運為何千差萬別?佛告訴阿難:都是由於前世用心不同,例如:1.前世忍辱,今生相貌端正。2.前生愛發脾氣,今生長相醜陋。3.前世貪心又吝舍,今生貧窮。4.前生禮敬三寶,今生高官顯要。
  • 「地獄裡100種業因果報細說」能遵信且廣傳者功德無量!(二)
    不敢幹壞事,則天下太平前言宇宙定律 因果之源生死乃人生之大事,為宇宙之定律,也是宗教家所謂之「因果輪迴」道理。人因何而生,又因何而死,生前是何狀況?死後何去何從?眼前一切貧富貴賤,壽夭康疾以及愛恨情仇之種種現象,又當如何看待?豈可不嚴肅省思與對待。《 論語 》中子路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 善惡終有報,因果自輪迴
    這個信仰,不是說非得要去出家,整天念經打坐拜佛,而是指我們既然生活在這個世界,總得尊重這個世界上一些顛撲不破的真理。比如,我們至少該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至少該相信因果輪迴。如果我們信仰這些,那麼我們就會懂得去敬畏,這樣我們才能一心一意去做善事,種善因,因為我們都希望自己得善果,能善終。相應地,我們也不敢去作惡,因為擔心會有報應。
  • 因果教育【地獄變相圖】視頻、圖文簡介
    ,也非佛菩薩拿來嚇唬世人,因果善惡輪迴報應是真實的宇宙法則! > 《華嚴經》云:「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印祖云:「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夫心性。」多有不信因果者,任意毀謗地獄苦果為古聖先王鎮撫民心之權說。殊不知,生命如長河,因果決不虛。大乘金句闡明心性至理,廣大精微,雖為今日科技所遠不及。
  • 印光大師:善惡之報,非一朝一夕之故,因果通三世,善惡終有報
    世有愚人,不知夙生善惡,惟觀眼前吉兇。見作善而得禍,便謂善不當為。作惡而得福,便謂惡不足戒。不知善惡之報,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譬如三尺之冰,豈一朝之寒所能結。百川之泮,亦豈一日之暖所能消。切不可怨天而尤人,更不可猶豫而退悔。宜學俞淨意之修身、袁了凡之立命。
  • 什麼是因果?佛陀通過一個小故事,便告訴了我們因果的真相
    佛教常常講因果,但很多人都難以相信因果的存在,就像不相信輪迴一樣。而佛陀早在2600年前,就已經預見到了,現代人這種對一切都充滿質疑的狀態。佛陀在《無量壽經》中感嘆道:「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惡之事,都不信之。」
  • 【黃警官講故事】墮胎的惡報及因果故事
    這一段裡面有一個重點就是「墮胎落子」,就是現代的人,最容易犯的就是墮胎。後來出生以後相貌莊嚴,就我們一般講福德智慧之男,非常好養,叫「安樂易養」,《地藏經》裡面講的「安樂易養」。現在人都不會去求佛菩薩加被,都不會去求布施、放生、吃素,都去求這些醫生,都解決不了問題,百病叢生。所以倓虛老法師他還沒有入胎,你看他的這個,因為倓虛老法師是乘願再來的,他自己可以作主的。他就跟他的母親講說,妳的房子借我住。證明什麼?
  • 「因果」真的存在嗎?聽師父講《殺羊變羊》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因果」真的存在嗎?聽師父講《殺羊變今天給大家講個因果輪迴的小故事。「因果」真的存在嗎?聽師父講《殺羊變每次只要他眼睛一閉上,就感覺有一大群的羊,在他腦海裡頭亂蹦。兒子處理完父親的後事之後,有一天晚上,就夢見了父親很悲傷、悽涼的對他說:「孩子們,我欺騙了你們,現在墮入了六道中的畜生道。」兒子一下就驚醒了,捏了自己一把,心想著不可能,只是一個夢而已,不是真的。於是也就沒有太在意,家裡還是每個月,按慣例來殺羊祭拜樹神。
  • 都說,惡人沒惡報,這個故事讓你看透「因果」報應
    佛教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萬法都是空的,那萬法包含「因果」嗎?如果包含,那因果緣何不空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學佛人要有個簡單的了解,因果是包含在萬法裡面的。說因果不空,是說的因果轉變不空、因果相續不空。人生無常,因會變成果,果會變成因,這是因果轉變。
  • 前世今生因果對照表《佛說善惡因果經》
    佛又說:  70.今生搶劫剝人衣服,死墮寒冰地獄,罪畢轉生為蠶。  71.不喜歡點燈照亮佛經佛像,吹滅佛前燈,死墮黑暗地獄。  72.今生屠殺斬截眾生,死墮刀山劍樹地獄。  99.為人自以為是,高聲無愧,是非不分,前世曾為驢。  100.為人貪好肉食行為大膽,前世曾為獅子。  101.為人身高大眼,愛遊野外,討厭妻子,前世曾為虎。  102.為人體毛長眼小,喜換住處,前世為鳥。  103.為人性情返復不定,喜殺害蟲,前世曾為野狐。  104.為人勇健,淫慾少,不愛妻子,前世曾為狼。
  • 佛說: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
    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前世,今世和來世,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一場因果,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一個人的因果通達三世,因緣成熟,就要接受自己的果報。我們古老的文化中,早就有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一個人的行為,就會產生因果,只有種善因才會有善果,而有些事絕對不去要去做,會受到因果嚴厲的懲罰,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一個也不要去做。一、不孝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