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跟大家提到,本期系列新品靈感來自於日本的明和電機,今天就隨手來個小科普(如有錯誤歡迎指正)快搬小板凳過來佔座啦!
明和電機,其實是日本一個集演出、發明、搞怪為一體的團體,他們不僅發明了各式各樣」無用「卻妙趣橫生的機械樂器,並且還將這一系列發明運用到舞臺表演上。
▼
明和電機社歌
2003年9月,明和電機攜他們創造的稀奇古怪玩意兒參加了世界規模的發明藝術盛典「Ars Electronica」的Interactive Art部門,並榮獲該部門第二名,然後又去巴黎參加了「人與機器人」展覽。
(妖嬈的社長大人)
從九十年代至今,他們的「超常識器械」(Nonsense Machine)總共圍繞三個系列展開,貫穿始終的兩個關鍵要素是:「反電子信息化」(machine)和「無用」(nonsense)。
說到「超常識器械」的三個系列,它們的原型全部都是僅此一件,既不複製、也不販售的,因此具有了「藝術裝置」的性質。其中一些原型會經過縮小和改造,再量產進入市場,社長甚至會親自出馬解讀使用方法,社員們也會在演出中曝光使用這些發明,因此這個藝術團體同大眾流行文化結合地尤為緊密。他們也以此表明了自己和「總把自己放在高高位置上」的藝術家們不同的藝術態度。
Nonsense Machine有「無用的機器」的意思,違背了機器需要具有某種實際用途這一「常識」。但在機器剛剛出現的時代,機器往往和玩具、新奇、象徵、甚至烏託邦聯繫在一起。明和電機的機器超越了工業化大生產後人們對機械的固化認識,讓它們回歸到作為人類想像力的媒介的本初狀態。
為了大家有更具體的印象,下面就介紹幾款「超常識機械」。
在所有的發明中,最為出名就是就是社長摯愛的電音蝌蚪,下面給大家放了張圖解,大概意思是(我猜):右手在蝌蚪尾巴上滑動,左手捏住下面圓圓的臉,就能發出聲音了。
【筑波系列】
「響指木魚」
「踢踏「
【魚器系列】
「章魚庭園」是一個狀如章魚的機器。它上部的玻璃水柱中養著一些活金魚,金魚遊動時會遮住水柱地步發出的鐳射光線,因此觸碰到下方的敲打器,使它發出聲音。
「魚骨頭電源線」就是一根魚頭為插頭,魚尾為插座,全身覆蓋魚骨架的延長電線。
(魚眼,可以感受魚看世界的方式)
其他
(傻巴歐,雪絨花系列13周大嬰兒的臉,用來戴在頭上,臉部可以打開,將佩戴者的臉露出來,眼睛會發光。)
(鯉魚琴鍵,用開關將旋律鍵入進去,再用100伏特的電流來輸出,手動式鯉魚外形旋律機器)
(打擊樂器)
年初明和電機在上海有一個展,身邊好多朋友都去看了,閉幕那天的演出超級精彩,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再看到!(下面的視頻是上海開幕的表演視頻)
在這機械轉向電子的大時代裡,明和電機就像是走退路一樣地將充滿機械氣息、手工作業痕跡的東西呈現出來,但是在這些沉重冰冷的機械裡,卻仍保有一股令人似曾相識的懷念感覺。
差不多介紹到這裡了,關於明和電機的起源有興趣的可以上網了解更多!他們其實之前是一家真實存在的電機公司,1977年因為經營不善倒閉,1993年社長的兩個兒子創辦了一個藝術、音樂、發明團隊等內容的團體,起名為:明和電機。(網站:http://www.maywadenki.com/)
註: 明和電機資料來源新浪網、VICE中國
另外提醒大家,本期「OMONT電気」系列今晚零點九折上新!全場包郵,會員可享受折上折,滿減優惠及官方優惠券可使用!「OMONT電気」系列新品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還有上次新品取名大賽的前三名請聯繫公眾號獲取優惠券連結)
【新品完整預覽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連結查看,將此
預覽分享到朋友圈+加一句話的評論,發送截圖給公
眾號,20號我們抽選2位每人送出本期新品任一件,
微博也有轉發送新品活動,可前往微博:@-蛋撻家-
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