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喜歡一句話:「只要不停下學習的腳步,成功終會與你相遇。」今天介紹的是一個真實的事例,他就是在清華食堂打工的農民工張立勇,高二輟學以後一直沒有停止學習,邊打工邊自學英語,2001年參加了託福考試獲得了630分的高分,要知道就算是清華大學的學生託福能考600分都是極不容易的,滿分才670分,一個農民工通過自學就能超過清華大學高考生的水平,真的是讓人佩服。
張立勇出生在贛南山區崇義縣小山村,本來已經上了高二,但由於家庭非常貧困,無國供他繼續讀書,只好中斷學業外出打工,1996年在叔叔的幫助上進入清華第15食堂,傷做了一個切菜工,能進入清華的校園工作,他感覺很幸福、很幸運,也決定不能浪費自己的青春,以英語作為突破口,開始自覺英語。他每天清晨4點就要起床工作,在菜墩前、窗口前每天要站八九個小時,一天勞動下來腰酸腿軟,沒看上幾頁書就眼就睜不開了,後來他發現喝滾燙的水可以治瞌睡,就每次看書之前先灌一壺開水,故意把舌頭燙得鑽心痛,以此驅散睡意。在床頭前,貼著他的座右銘:「在年輕人的辭典裡永遠沒有失敗這個詞」。他每天早上起來學一個小時,午休時學40分鐘,晚上七點半下班學到凌晨一二點。寒冬臘月,沒有暖氣他圍著爐子看書;酷暑炎夏,蚊子嗡嗡,他搖著扇子寫字,正是憑著自己的努力,最終取得了常人不也想像的成績。
張立勇參加了當年的託福考試。成績下來,是630分,這個分數在清華大學引起了轟動,要知道大多數清華大學的學生能考600分的都是少數,一個農民工竟然考了630分。可奇怪的是,他沒有去申請留學,原來考試只為檢驗學英語的成果。又到北京大學成人教育學院讀了3年的國際貿易專業,拿下了大專文憑。他的事跡被媒體報導之後,曾有教育機構和報社開出了每月七八千元的月薪讓他去工作,甚至有外企開著轎車請他去工作。
現在他是北京張立勇青年勵志工作室創始人、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幫教大使」、中國青少年責任與成長大講堂組委會主席、首席講師、共青團北京青春夢想志願者協會理事、中國教育藝術研究會理事、多所大、中、小學的課外輔導員、顧問、名譽校長,出了很多書,去過無數所學校做演講,感動了上千萬的學生。一個農民工通過不斷的學習都能創造這樣的奇蹟,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不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