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個視頻:
一個退伍兵哥哥回家見到了剛出生19天的侄女,
第一次見面小心翼翼的抱娃姿勢,被網友戲稱「端槍式」
畫面中這標準的姿勢,一看就暴露了職業,
有網友評論:
這把可愛的」槍「有點燙手。
由此可以看出,抱孩子也是一門學問啊!
很多人不太清楚正確的抱娃姿勢,
所以常常抱娃的畫風也是千奇百怪。
特別是很多明星首當其中,
好多抱娃翻車現場,簡直不忍直視。
陳偉霆人販子式抱娃
輪到抱娃翻車現場,陳偉霆絕對不遑多讓,他不只一次在微博上曬出與小孩子的合影,因為畫風清奇的抱娃姿勢,而落得一個「人販子」的稱號。
看看下面的圖片,有沒有一種人販子抱著娃轉身就會消失在樹叢的既視感?
你們感受一下這個深情對望式的抱抱。娃的眼裡,可能只有絕望!
還有抱著娃擺個POS,仿佛下一秒就要開始旋轉跳躍,寶寶一臉無措,充滿委屈。
依然人販子風格,爸媽營團隊實在同情這位哭泣中的小公主。
吳尊:這樣的爸爸每個媽媽都想要
吳尊在《父親去哪裡》中,帶著孩子圈了無數粉末,那個時候看到吳尊抱著孩子不由得驚訝!他的一對孩子,一個四歲,一個七歲的孩子,他抱起兩個孩子,毫不費力氣,健身爸爸可不來虛的,臂力好,自己拉風,娃也安穩。
不知不覺幾年過去了,現在孩子都長大了,吳尊爸爸改背為抱,孩子一樣樂意。
陳冠希寵溺式抱娃
陳冠希自從當了爸爸,抱娃姿勢不但相當標準,還附送一臉寵溺,那份滿滿的幸福感,當了爹的男人都懂。
被稱為「曬娃狂魔」的陳冠希在女兒生日時,還特意舉辦畫展,展示女兒的技藝,抱女兒的姿勢也越來越自然啦!
秦昊耍帥式抱娃
伊能靜曾經在微博曬出和老公秦昊帶娃出門的照片,照片裡秦昊擺著帥氣的pose,斜綁背帶,單手把女兒扶在腰際處,另一手則是一派輕鬆地插進口袋。這這這。。。真的不是為了自己拍照好看嗎?感覺娃不是很舒服啊!
秦昊自己夠帥了,小朋友背夾在胳臂裡,不知道會不會覺得侷促?
再來一張!實在不懂,秦昊幹嘛這麼執著於斜夾式抱娃,像到這個文件夾,同情寶寶一秒!
李易峰公主式抱娃
最讓人感覺出其不意的,還是李易峰的抱娃姿勢,他是不是覺得自己抱著1歲的嬰兒?小姑娘一臉不開心倒是真的。
小姑娘繼續生無可戀,完全無視李易峰叔叔的關切目光。
吳亦凡霸氣單手抱
吳亦凡單手抱起小蘿莉的姿勢非常的標準了,加拿大是有教大家怎麼抱娃的嗎?
當然,這些只是明星在鏡頭下的一個瞬間,
無法證明男性就天生不會抱娃,
但是,很多素人新手爸爸,
在抱起娃的一瞬間,
有一種被濃情溢出的生澀感,
真的挺可愛的。
不信?我們拿幾個出來看看!
相信很多人都記得自己老公第一次抱娃時的狀態吧,
即害怕又緊張,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樣子讓人覺得特別有趣。
之前網上有一個話題
有網友放上了一段兩個舅舅第一次抱娃戰戰兢兢的狀態,
兩個人輕手輕腳好像在交接地雷。
二舅小心翼翼地抱著小外甥,臉上笑成了一朵花。
甚至有網友說:男同志抱娃都像偷地雷。
後來有網友總結出的「新手抱娃的六種方式:
1、送炸彈式
2、緊張到快窒息式
3、偷地雷式
4、僵硬聳肩式
5、捧在手心式
6、進貢式
不得不說對於這些新手來說,第一次接觸到那麼小小軟軟的孩子時,真的不知如何下手,看他們小心翼翼的樣子,突然覺得非常的可愛哈!
但!是!
當一個爸爸過了新手期以後,那抱娃的姿勢就開始隨心而欲了,
最近,一個「淡定奶爸」抱孩子走在街上在網上火了起來,
這位奶爸的抱娃姿勢,看起來好像是拿著一個袋子在手裡,完全沒有壓力可言。
這時正好被一個騎著三輪車的阿姨看到了,阿姨當場感到震驚,特別是她的眼神,似乎在質疑:這孩子不是親生的吧?
然而這個抱孩子的「淡定奶爸」完全不知情,仍然很悠閒地在走。
然後爸媽營團隊到網上了解一下:
其實這是傳說中的飛機抱,稱可以安撫寶寶哭鬧,後來專家說這個姿勢是可以的,但不能長時間這樣做。
所以,抱娃這種事情,
只要多學一學,都可以做的很好。
可以肯定地說,抱娃娃絕對是一項技術性的工作。錯誤的抱法會使娃危險,用力不對的話又可能會得腱鞘炎。對於很多初學者的父母來說,為了讓寶寶舒適而自己不受苦,絕對是需要學習的事情,父母們馬上學習,不同年齡段,如何正確抱娃姿勢!
1-2個月:搖籃式抱法
這是最適合用在新生兒身上的抱法。將寶寶的頭放在左臂彎裡,肘部護著寶寶的頭,右小臂從寶寶身上伸過護著寶寶的腿部,右手託著寶寶的屁股和腰部。這樣,新生兒身體能貼著大人胸腹部,躺在大人手臂上,這個姿勢還便於寶寶進入睡眠。
注意:新生兒頭大,脖子軟,頸部力量很弱,不能獨自支撐起頭部的重量,不正確的抱姿會對寶寶的脊椎形成損傷,所以爸媽在抱寶寶時一定要託住寶寶的頭部。
3-5個月:可以開始嘗試豎抱
這時候的寶寶可以開始嘗試豎抱。此時寶寶頭能初步直立了,但頸部和背部肌肉支持力還不夠,豎抱時間不宜太長。
1)面向裡豎抱法
孩子胸部靠著大人肩膀,大人一隻手摟著孩子臀部,另一隻手託著孩子的頭部,孩子可以從大人的肩膀上面看周圍。這樣既能滿足寶寶直立的需求,開闊孩子的視野,又能給寶寶安慰感,也便於寶寶休息睡眠。
2)臉朝前豎抱法
讓寶寶的臉朝前,爸媽雙手平行摟住孩子的胸部和腹部。這種抱姿使寶寶的視野範圍和爸媽保持一致,有助於將自己看到的景象描述給寶寶。
注意:豎抱要保護好後背和頸部,可以讓孩子頭靠著大人肩或前胸。
6個月及以上:可嘗試多種抱姿
寶寶長大些,一種抱法可能滿足不了寶寶的需要了,爸媽們可以多嘗試一些新的抱法,還可以避免爸媽們長時間一種姿勢部分肌肉過於勞累哦!
1)面對面抱法
讓孩子坐在媽媽的腿上,與媽媽面對面,用手託住寶寶的頭,這樣方便寶寶與媽媽交流。
2)跨坐式抱法
寶寶6個月以後,可以試著讓寶寶跨坐在自己的腰側,同側手護住寶寶的腰間,另一隻手可以扶著孩子的臀部。這種抱法能讓媽媽的手臂省力不少。
3)足球抱
用一隻手託住孩子的頭部和頸部,另一隻手承託腰部和臀部,爸媽需要隨時調節姿勢,讓寶寶的背部能始終獲得支撐。
4)飛機抱
這個抱法適合於安撫哭鬧的孩子。孩子採取趴的姿勢,爸媽用一隻手臂挽住寶寶的胸部和頭部,要確保寶寶臉朝外,並且頭部能從手臂處獲得支撐,用另一隻手輕拍寶寶的背部,寶寶會得到安撫而平靜下來,但是不能久抱。
寶寶很多時候不會表達,所以父母要多觀察孩子的表現,及時調整,讓孩子有個舒適的方式。
作者:爸媽營(bamaying)